生态美学视野下园林景观设计优秀论文[5篇范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美学视野下园林景观设计优秀论文[5篇范例]
第一篇:生态美学视野下园林景观设计优秀论文
一、树立生态价值观,重塑生态人
审美文化是人文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沟通和连接科技与人文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众所周知,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某种人文条件,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掌握科学技术的主体也是人,所以无论是发展科学技术还是促成它的社会应用,都离不开人。
人的具体状况构成了社会的人文条件,如其表现在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人们的价值认同、人文素质等方面。
可见,重塑生态人是促进生态美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生态人是指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遵循生态伦理规则,能够用科学的生态观、价值观指导自身行为的人,是具有生态伦理素养和生态环境意识,并且日常行为生态化的人。
生态人必须具备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责任感、和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的生态人格。
个人理解“生态人”就好比一粒种子,要孕育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首先要有一片土地,使它融入、取之、反哺于这片土地所在的环境之中,与环境共同协作成长,构建出一个生态环境,使它可以孕育出一片森林,且使这片土地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同时使其可持续发展。
正如道家老子所言,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如同宇宙的诞生,可以造福人类、自然、福及子孙后代。
树立生态价值观对于促进生态美学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面对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危机的出现,重新审视、认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变得越来越重要。
树立生态价值观首先需要我们将自身融入大自然中,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国家应该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生态伦理素养,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要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从根本上规范人们的行为,让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态化;此外,要鼓励人们积极自觉地参与到环保行动和环保监督中去,使人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者,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人人有意愿而且有能力参与的自觉行动。
当下的景观设计师更多的是治疗城市疮疤,首先应把良好的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作为首要条件;其次与人文生态理念相结合,指出园林的意义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赏玩和凭吊的层面上,它应该在梁思成先生提出的“整旧如故”,冯纪忠先生提出的“以故为新”,以及在现代主义设计形式中获得新生,承担起现代园林的实际功能和传统园林文化传承的载体的双层重担,使其在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加人性化、生态化,从而更能满足人们的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需求。
二、构建生态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首先继承、发扬中国道家思想的生态理念非常重要。
中华民族很早就进入了农耕时代,从殷商时期开始便出现了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是以生物体的自然生长为基础的经济活动过程。
它对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由此强化了人们的泛生命意识,也产生出与之相应的宇宙观和时空观。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以“道”为核心的自然本体论和“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思想有着卓越的生态智慧之光。
中国独特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城市建设的总体生态美学精神。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的典型形态———山水美和园林美以及传统民宅、宗教建筑的生态美。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阴阳学说是《易经》文化的精髓,对中国传统城市建设影响很大,由此表现出两种生态美:整体美和韵律美;风水学中所遵从的“山环水抱”的风水理论,对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苏州园林的意境美;华清池“山环水抱”的风水原理;方塔园的北门以现代钢结构体系结合传统青瓦覆顶的方式所设计,兼有古典与现代气息,且屋顶的钢结构节点还体现了一种力学美和韵律美等。
这些都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
当前,我们居住的环境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更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神。
在当前景观设计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的保护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生态建设,为人类提供一个可以涵养、健全人性美的生态环境。
就像徐恒醇教授曾说:“现代生态观念把主体和环境客
体的概念纳入了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之中,主体的生命与客体生物圈的生命存在是共生和相互交融的,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是生态美的根源和基础,离开了这种相互之间的和谐共生,生态美就不存在了。
”
其次要融会贯通,探索园林景观设计与人文理念相结合的方法也不容忽视。
在做城市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该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条件下,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其次把生态、环保放在首位,将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设计出满足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体系和规划方案,有效打造一个和谐、易居、乐美的生态环境;最后将环境美学运用到设计之中,强调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强调环境带给人的一种由内而外的美,这样既能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又能通过美学的设计角度,使城市变得赏心悦目,并且陶冶人们的情操。
就像庄子基于“道”的整体美特点,主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审美的,追求人与自然自由统一的审美生存状态和具有超越的精神。
这种超越精神是以绝对自由的境界为最高目的的,它不仅要超越世俗、名利、物欲,而且要完成对自我的超越,从现实的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自然本性自由地张扬,获得一种物欲之外的精神的满足,达到一种无待逍遥的美感状态。
综上所述,这种生态美实际上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的理想审美人生。
其深刻内涵是包涵着新的时代内容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类当下“非美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改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更是对人类永久发展、世代美好生存的深切关怀,也是对人类得以美好生存的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的一种重建。
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曲折、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在国内众多学者的推动下,生态美学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产生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成果,但在有些方面还需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我们相信,生态美学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将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和谐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西方经验,还是继承中国传统,都应以科学、严谨、全面、生态的治学态度,注重其内涵与本质的研究以及外在形式和运用的多元化、艺术化和生态化。
我们应以一个生态人的视野去塑造一个具有生态美的自然环境,追求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生态的当代世界,并使其以一种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延续到未来,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生态美学论文: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生态美学论文: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中文摘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的更新转变。
在社会形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企业,应运而生。
它对物质的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人类由原来的敬畏自然的极为消极的生存方式转变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主动从自然界发掘资源来组织生产的生存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失衡,并由此引发了全球生存现状的一系列危机。
生态美学概念的提出,恰好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
生态美学提倡的基本理念是遵循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达到一种“诗意栖居”的状态。
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只有这样,人类的发展才能在一种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氛围中进行,最终促进人、社会、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承担着促进社会物质进步的重任,其建设的好坏与否,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因此,鉴于现...【英文摘要】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way of human production and living mode has been changed while
the social development.Enterprise, a new mode of human production mode has risen at the historic moment since the
social mode developed from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industrial society.It accelerates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labor efficiency and optimal allo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Meantime, it also changes the mode of human living.People changed from negative production mode to positive pr...【关键词】生态美学企业文化和谐
【英文关键词】Ecological Aesthetics Enterprise Cultural Harmony
【目录】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3-
4Abstract4
摘要
第一节研究
第一章绪论7-1
1背景及意义7-87-8法8-11
一、研究背景7
二、研究意义第三节研究思路及方
第一
第二节研究内容及创新8
第二章生态观与生态美学的阐释11-27
节生态观及其分裂性矛盾11-1611-1515-16
一、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态观
二、生态观的分裂性矛盾分析及美学的观照第二节生态美学及其价值指向16-2
3一、国内
外生态美学研究状况17-2020-23义23-2
4二、生态美学的基本内容与性质
一、理论意
第三节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23-27
二、实践意义24-27
第三章企业文化及相关
一、企
概念阐释27-35第一节企业文化的内涵27-30
32一、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30
二、企业文化的约
四、企业文
第三
一、束功能30-31化的激励功能
31三、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31五、企业文化的效益功能31-
32节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2-35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2-33
二、原因分析33-3
5第四章生态美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度分析35-47生态美学与企业的契合点35-4035-37
第一节
一、建设优美的企业审美环境三、二、培养和谐意识的企业社会责任感37-38
科技发展促使企业注重生态38-40化建设的指导作用40-45设的立足点40-42节点42-43突破点43-4
5第二节生态美学对企业文
一、整体合一的世界观是企业文化建
二、天人和谐的伦理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
三、肯定自然内在价值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三节当前生态与企业关系分析45-47
二、生态状况与企业关系分析
一、当前生态状况4545-4747-
53第五章基于生态建设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第一节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企业文化47-49
二、建设绿色环保型企业一、二、培养
一、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47-4848-49
第二节企业文化建设应做好的工作49-
53明确生态美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49-50企业家的生态意识50-51责任感51-53
三、端正企业宗旨,增强企业的社会
致谢55-57
注释
总结53-55
第三篇:生态美学论文: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生态美学论文: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中文摘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的更新转变。
在社会形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企业,应运而生。
它对物质的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人类由原来的敬畏自然的极为消极的生存方式转变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主动从自然界发掘资源来组织生产的生存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失衡,并由此引发了全球生存现状的一系列危机。
生态美学概念的提出,恰好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
生态美学提倡的基本理念是遵循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达到一种“诗意栖居”的状态。
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只有这样,人类的发展才能在一种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氛围中进行,最终促进人、社会、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承担着促进社会物质进步的重任,其建设的好坏与否,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因此,鉴于现...【英文摘要】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way of human production and living mode has been changed while
the social development.Enterprise, a new mode of human production mode has risen at the historic moment since the
social mode developed from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industrial society.It accelerates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labor efficiency and optimal allo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Meantime, it also changes the mode of human living.People changed from negative production mode to positive pr...【关键词】生态美学企业文化和谐
【英文关键词】Ecological Aesthetics Enterprise Cultural Harmony 【目录】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3-4Abstract 4摘要
第一节研究
第一章绪论7-11背景及意义7-87-8法8-1
1一、研究背景7
二、研究意义第三节研究思路及方
第一第二节研究内容及创新8第二章生态观与生态美学的阐释11-27节生态观及其分裂性矛盾11-1611-1515-16
一、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态观
二、生态观的分裂性矛盾分析及美学的观照第二节生态美学及其价值指向16-2
3一、国内外生态美学研究状况17-2020-23义23-2
4二、生态美学的基本内容与性质
一、理论意第三节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23-27
二、实践意义24-27
第三章企业文化及相关
一、企概念阐释27-35第一节企业文化的内涵27-30
业2730-
32二、企业文化内涵27-30
一、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30
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功能
二、企业文化的约
四、企业文
一、束功能30-31化的激励功能
31三、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31五、企业文化的效益功能31-32节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2-35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2-3 3二、原因分析33-35第四章生态美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度分析35-47生态美学与企业的契合点35-4035-37
第一节
一、建设优美的企业审美环境三、二、培养和谐意识的企业社会责任感37-38科技发展促使企业注重生态38-40化建设的指导作用40-45设的立足点40-42节点42-43突破点43-4
5第二节生态美学对企业文
一、整体合一的世界观是企业文化建
二、天人和谐的伦理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
三、肯定自然内在价值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三节当前生态与企业关系分析45-47
二、生态状况与企业关系分析
一、当前生态状况4545-4747-53第五章基于生态建设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第一节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企业文化47-49
二、建设绿色环保型企业一、二、培养
一、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47-4848-49第二节企业文化建设应做好的工作49-53明确生态美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49-50企业家的生态意识50-51责任感51-
53三、端正企业宗旨,增强企业的社会
致谢55-57
注释
总结53-55
57-6165 参考文献61-6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第四篇: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生态主义已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和本质的考虑,其创造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对基于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生态设计的原则、生态设计思想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方式、人类与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景观;设计
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生态规划设计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而生态园林又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西蒙兹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于是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随着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人们不得不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园林景观行业,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设计已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或是图纸上的空谈,而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园林景观设计领域。
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具体到每个设计,都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占据首要位置。
生态主义已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和本质的考虑,其创造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1.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应用现状各类生态学,包括植物生态学、水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都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生态学中的整体论、系统论和协调机制更是指导景观设计的根本理论。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景观生态学理论逐渐完善并且对大范围景观规划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应注重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原则相结合,创造出完美的景观作品。
主的景观生态学则弥补了生态学的这一缺陷,从而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园林景观生态学专注于土地或景观,利用空间和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特定的美学效果。
另外,景观生态学是在完整的格局内操作,并且在不需要完全了解外部细节的情况下理解整体或所有系统。
这种整体和跨领域的研究方式克服了传统上郊区和都市景观的差异性,提供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澳德姆(Eugeneodum)的“分室模型”提出了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哈贝(Haber)在此基础上将景观生态学思想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并在1986年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2.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2.1生态设计的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科学、艺术和社会三个方面要素构成,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不同的景观设计师和景观作品对三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因而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
如果从这点来理解,生态设计思想作为景观设计中科学原则的重要部分,应当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
景观设计师的任务和责任已转变为帮助人类合理的进行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为人类创造户外活动空间,所有的景观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生态设计应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普遍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不应当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应将人看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生态设计意味着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遵循生命的规律,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
但是这个最小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所以生态设计应当是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条件下朝这个方向的努力。
2.2生态设计思想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传统的一些文化特点。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
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于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
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
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
一些景
观设计项目,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
在这些设计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还用作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
或者利用自然净化的机理设计各种人工湿地,水的流动、水生植物的生长都与水质的净化相关联,使景观被理性地融合于生态的原则之中。
2.3人类与园林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尽管从外在表象来看,大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的。
设计中应该多运用乡土植物,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
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
一些设计师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设计中或者充分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发挥自然系统能动性的一种体现。
从大的尺度来看,一片森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一片水域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一片湿地作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从小的尺度上看,景观内的一个池塘、一小片树林、一条溪流同样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
在对某一尺度上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所要考虑和实现的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使各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尽可能达到动态平衡,同时与相邻生态系统保持有机的联系。
任何尺度意义上的景观,特别是城市景观系统,与其关系最紧密的是人类自身。
格,拆除或搬迁不符合要求的建筑,结合风景点改造林地、园地作为风景游赏用地。
利用山谷地形,作为野外露营用地。
居民社会用地尽可能集中发展,避免土地浪费占用风景游赏用地。
生态园林强调植物的健康生长是发挥生态效益的前提,主张运用植物相生厢克、生态原理营造园林植物群落,强调植物群落功能和景观的统一性,从而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最大程度地实现生物多样性。
风景区的种植规划划分为古建园林景观区、生态保护林景观区、山体彩化色叶林景观区、风景林景观区四个植物特色分区。
通过植物群落整体季相、小块面的节奏变化、色彩变化,产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