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五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需求分析
5.2.2 需求分析的方法
需求分析常用的调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亲自参与业务活动,了解业务处理的基本情况。 (2)请专人介绍。 (3)在对用户的需求了解过程中一定会存在许多疑问,可以通
过与用户座谈、询问等方式来解决这些疑问。 (4)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如果调查表设计得合理接受。 (5)查问记录。即查问原系统有关的数据记录。 (6)学习文件。及时了解掌握与用户业务相关的政策和业务规
5.6 数据库实施
所谓数据库的实施,就是根据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的结果,在具体RDBMS支持的计算 机系统上建立实际的数据库模式、装人数据、并进行 测试和试运行的过程。 (1)散数据库的建立与调整 (2)数据库的调整 (3)应用程序编制与调试 (4)数据库系统的试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数据库实施阶段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5.2 需 求 分 析
5.2.1 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所要处理的对象(组织、 部门、企业等),充分了解原有系统的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 各种数据需求、完整性约束条件、事务处理和安全性条件等, 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新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今后 可能的扩充和改变,不能仅仅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数据库。
(1)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2)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5.5 物 理 设 计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主要包括以下4个过程: (1)分析影响物理数据库设计的因素。 (2)为关系模式选择存取方法。 (3)设计关系、索引等数据库文件的物理存储结构。 (4)评价物理结构。
(1)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2)维持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3)监测并改善数据库性能。 (4)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讨论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详细介绍了数据库 设计各个阶段的目标、方法、应注意的事项。其中的重点是概 念结构的设计和逻辑结构的设计,这也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最 重要的两个环节。
化。
(2)自底向上。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它 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3)逐步扩张。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外扩 充,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概念结构,直至总体概念结 构。
(4)混合策略。即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用自顶向 下策略设计一个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以它为骨架集成由自底 向上策略中设计的各局部概念结构。
5.4 逻 辑 设 计
5.4.1 逻辑设计的步骤
(1)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2)将转换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
数据模型转换。 (3)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5.4 逻 辑 设 计
5.4.2 E-R图向关模系型的转换
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E-R图则是由 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3个要素组成的。所以将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实际上就是要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 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这种转换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5.1 数据库设计概述
5.1.1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1)综合性
数据库设计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业 务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解决技术及非技术方面的问题。
(2)结合性
数据库设计应该与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也就是说把行为 设计和结构设计密切结合起来是一个反复探寻,逐步求精的过 程。首先从数据模型设计开始,以数据模型为核心进行展开, 将数据库设计和应用设计相结合,建立一个完整、独立、共享、 冗余小和安全有效的数据库系统。
范等文件。 (7)使用旧系统。如果用户已经使用计算机系统协助业务处理,
可以通过使用旧系统,掌握已有的需求、了解用户变化的和新 增的需求。
5.3 概 念 设 计
把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模 型的过程就是概念结构设计的过程。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 键。
设计概念结构通常有4类方法: (1)自顶向下。即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细
5.1 数据库设计概述
5.1.2 数据库设计方法概述
基于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基于3NF的设计方法,基 于抽象语法规范的设计方法等,是在数据库设计的不同阶段上 支持实现的具体技术和方法。规范设计法从本质上看仍然是手 工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过程迭代和逐步求精。
5.1 数据库设计概述
5.1.3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