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练习 岳麓版选修2-岳麓版高二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法国七月革命的主要结果有( )
①建立起七月王朝②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③大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④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是1848年巴黎人民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七月王朝后建立的,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2.法国二月革命后不久,路易·波拿巴在总统选举中以绝对优势当选,广大选民对他寄予的共同希望是( )
A.巩固共和政体
B.结束动荡,实现稳定
C.恢复帝制
D.对外侵略扩张
解析:选B。

二月革命以来法国政局不稳,经济难以发展,资产阶级和广大群众都盼望稳定。

3.法国六月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新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府强行解散国家工场
B.巴黎工人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
C.1847年欧洲农业歉收
D.七月王朝的反动政策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B项是根本原因。

C、D两项不是其原因。

资产阶级政府强行解散国家工场,引发了巴黎工人六月起义。

4.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更名,见证了法国革命的曲折历史。

1793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年又改名为“路易十六广场”,1830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

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对应,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②七月王朝时期
③雅各宾派专政时期④督政府时期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
解析:选C。

根据题干的要求排序。

①波旁王朝复辟应为法国大革命之后,②七月王朝时期应是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因此在①后,③雅各宾派专政是法国大革命中的高潮,④督政府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因此④应在③后,因此此题正确答案应为C项。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镇压六月起义对无产阶级是个沉重的打击,共和国已经成为他们的死敌,与此同时,有产者对共和国也失去了信心,认为它无力维持秩序……农民从共和国那里只看到了混乱局面和重税政策,也十分不满。

这个建立不到半年的共和国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
材料2:路易·波拿巴作为波拿巴家族的成员,自然使人民回忆起当年拿破仑皇帝的威力,因而对其瞩目。

……(千百万农民)因为45生丁附加税而对共和国产生强烈不满,而波拿巴的出现唤起了他们对拿破仑皇帝维护其土地所有权的回忆,于是,他们作为小生产者的皇权主义传统思想复活了。

他们兴高采烈地参加选举……投了波拿巴的票。

请回答: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拿巴上台的原因。

解析:此题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的题目。

这样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节选了法国历史上的一个片断,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对整个法国历史的理解能力。

对于材料提供的信息,要高度重视,很多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材料之中。

答案:波拿巴上台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条:
(1)借助于拿破仑一世的威望。

(2)广大人民寄希望于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当政,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3)农民的投票支持。

(4)波拿巴上台是由法国当时阶级斗争形势决定的,有其历史必然性。

一、选择题
1.复辟的波旁王朝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相似点是( )
①实行君主制②都推行高压政策
③都被革命所推翻④都是封建性质的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D.①②
解析:选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符合二者;③不符合法兰西第二帝国,排除;法兰西第二帝国虽然建立了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但是路易·波拿巴顺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④。

所以答案为D项。

2.七月王朝统治时期,社会矛盾突出表现在( )
A.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
B.金融资产阶级与工业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金融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
解析:选B。

首先要清楚七月王朝是金融资产阶级建立的政权,其次明确法国的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而工业资产阶级却被排斥在政权之外,因此工业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间的矛盾日趋激化。

3.1848年2月22日清晨,王宫内气氛恐慌,路易·菲利浦一起床就宽慰惊恐的手下道:“人们不会在寒冷的冬天闹革命。

”话音刚落,便爆发了( )
A.法国二月革命B.法国大革命
C.法国六月起义D.法国七月革命
解析:选A。

题干中的“路易·菲利浦”是法国七月王朝的国王,而推翻法国七月王朝的革命显然是1848年2月22日爆发的法国二月革命。

4.下列关于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导火线是国家工场的解散②斗争矛头指向七月王朝
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联合反抗封建势力④因力量对比悬殊而失败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选D。

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发生在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斗争矛头指向资产阶级,故排除含②或③的选项。

5.
右图是法兰西第二帝国国徽,它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是( )
A.1815~1830年
B.1830~1848年
C.1848~1852年
D.1852~1870年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所谓国徽存在的时间实际上就是第二帝国存在的时间。

A项是复辟的波旁王朝存在的时间,B项是七月王朝存在的时间,C项是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存在的时间,D项才是法兰西第二帝国存在的时间。

排除A、B、C三项,故选D。

6.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旨在巩固共和制度的修正条文的颁布是吸取了下列哪次事件教训的结果( ) A.波旁王朝的复辟B.七月王朝的建立
C.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D.巴黎公社的建立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法国人民把选票投给路易·波拿巴,指望他能给法国带来福祉,孰料他却建立了独裁统治,而且穷兵黩武,导致法国战败,割地赔款。

正是鉴于这个血的教训,为了堵塞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才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的总统,排除A、B、D,故选C。

7.1789~1875年,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

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C.复辟势力导致的政治危机
D.外国干涉阻断民主化进程
解析:选B。

A项不符合题干中“实质上反映”的限制条件,C、D两项与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史实相悖。

8.有人评论说:“尚博尔伯爵(波旁王朝的后裔)是法国的华盛顿,是他建立了共和国。

”其真实含义是( )
A.尚博尔伯爵的经历与华盛顿相似
B.尚博尔伯爵起草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尚博尔伯爵一手缔造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D.尚博尔伯爵使君主派发生内讧,客观上有助于共和制建立
解析:选D。

正是由于尚博尔伯爵顽固要求恢复波旁王朝时期的白旗,遭到希望恢复君主制的奥尔良派的反对,使复辟阵营出现分裂,从而有利于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

——(法国)1791年宪法材料2:(1)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

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

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法国)1875年宪法
请回答:
(1)两部宪法分别规定了法国是什么政体?
(2)两部宪法规定的两种政体形式有何异同?
解析:本题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为背景,以1791年宪法和1875年宪法为载体,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第(1)题要明确1791年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1875年宪法确立的是共和政体;第(2)题要从异同两个方面先找出比较项,然后逐一比较。

答案:(1)1791年宪法规定了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875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2)相同点: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宪法;体现了分权原则。

不同点:①立法权:1791年宪法规定立法权交给国民议会;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②行政权:1791年宪法规定行政权交给国王;1875年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③国家元首、最高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1791年宪法下国家元首是国王,是世袭的;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参议院、众议院由选举产生。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课中思考题
1.路易·波拿巴上台的原因是什么?(教材P49)
提示:六月起义引起工人对共和派的仇视,农民怀念和迷信拿破仑,把拿破仑的侄子看做自己利益的化身并把希望自愿地寄托在波拿巴身上,于是都投了波拿巴的票。

2.为什么在创造了经济繁荣之后第二帝国却如此脆弱:一场战争的失败就导致帝国灭亡?(教材P50)
提示:波拿巴一上台就宣布了他的施政纲领,对内是秩序和权威,对外是民族尊严。

稳定的秩序使得工业革命得以完成,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后需要真正的自由与民主,并且希望确立共和体制;波拿巴帝国还与教会结盟,其通过天主教会的影响来维护自身统治的做法不得人心,资产阶级要求实行世俗化的教育、真正的普选权、集会和结社自由;另外,广大劳动群众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对政府的统治日渐不满,而波拿巴政府不是力图去消弭这些矛盾,而是企图通过对外战争来摆脱困境,无疑使对外战争的失败成为帝制最后崩溃的导火线。

二、阅读与思考(教材P51)
根据材料思考回答:在法国1848年革命中民众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提示:首先必须明确“民众”一词所指代的含义。

教材在讲到六月起义时提到,工场里的两万工人拿起武器,还有平民也参加战争,因此,民众主要是指无产阶级,也包括小手工业者和雇工等一些社会中下阶层群众。

1848年革命中,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是主力军,其他社会底层群众也是革命的动力,是他们发动了起义赶走国王,并最终促使革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他们的革命性最彻底,建立共和国、实行真正的民主与自由,都是他们美好的愿望。

但这样的革命主力军却遭到了资产阶级共和派的镇压,使得1848年革命的成果黯然失色,第二共和国从“博爱的乐园”变成了阶级对抗的战场。

后来的总统选举中,共和派卡芬雅克不敌路易·波拿巴,正是因为缺乏无产阶级这支共和国最坚定的拥护者的支持。

三、解析与探究(教材P51)
1.文中为什么称“1830年是一次在半山腰里停了下来的革命”?
提示:1830年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后,革命本来是可以继续向前发展的,但资产阶级让它停了下来,它没有实现人民的主权和公民的自由。

2.“饿”“饱”“胀”分别指代什么?
提示:(1)“饿”指的是波旁王朝复辟后,在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专制统治之下,即使是资产阶级中实力最雄厚的金融资产阶级,也难以分享政治权力。

(2)“饱”指的是金融大资产阶级通过七月革命建立了七月王朝,这一王朝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大资产阶级、金融贵族占据了政府各重要职位,掌握了政府权力,使得政府实行有利于自身的经济和金融措施。

(3)“胀”指的是当时金融大资产阶级建立起了他们单一的排他性的统治,金融资产阶级是法国社会统治阶层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

随着法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力,广大人民因为七月革命并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与自由而日益反对这一王朝的统治,这必然使得王朝的统治缺乏坚实的基础。

四、自我测评(教材P51)
1.拿破仑帝国垮台后,法国经历了几个王朝?
提示:拿破仑第一帝国垮台后,1814年、1815年波旁王朝两次复辟,1815~1830年属于复辟的波旁王朝统治时期;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将波旁王朝另一支系后裔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立为国王,代表大金融贵族利益的七月王朝得以建立;1848年革
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共和国为期短暂,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这就是路易·波拿巴王朝;1870年普法战争后第二帝国土崩瓦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2.路易·波拿巴是怎么上台,怎么当上皇帝的?
提示:路易·波拿巴能从总统走到皇帝,一方面是由当时法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决定的,另一方面波拿巴个人的权谋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