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中政治 专题2.2 价格变动的影响(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高一政治试题:2.2价格变动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1)
2. 2 价格变动的影响一、选择题1.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甲商品和乙商品的关系如下表,那么表格中反映乙商品需求量变化的a、b应该是( )关系甲商品乙商品互为替代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小 a互补商品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 bA.需求量增加需求量减少B.需求量增加需求量增加C.需求量减少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需求量减少2.根据下图反映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我们可以推断出 ( )A.甲和乙是相互替代的商品B.甲和乙是有互补关系的商品C.甲是生活必需品,乙是高档耐用品D.甲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乙的价格由供求决定3.一些厂家之所以能率先降价、敢率先降价,是因为他们拥有相当的优势和实力,主要包括( )①生产成本低②生产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③企业规模大④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A.①②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④4.当钢材市场升温、价格上涨时,钢材生产经营者明显增多;而当钢材市场降温,价格行情进入下行通道后,钢材生产经营者又明显减少。
这一现象( )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②反映了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③表明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④说明价格变动调节生产经营活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解析:题干强调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③不符合题意。
②不正确,排除。
答案:D5.甲经营水果,乙为甲做果箱。
甲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使得水果生意红火,同时也带动了乙的果箱供不应求。
这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 )A.其互补品价格的变化B.其替代品价格的变化C.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变化D.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6.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业和环保产业,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关键在于国家能否给予政策支持,使企业产品在价格上处于优势。
这主要说明( )A.价格变动能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B.国家要加大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C.价格变动能调节产业结构和生产规模D.清洁、可再生能源是21世纪的唯一能源7.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强身健体,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019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第2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素养演练 新
2019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第2框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表示变化前,1.下图反映了一段时间以来,W商品的价格与需求变动情况(D1D表示变化后)。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经济现象与图示信息相吻合的是( C ) 2①该商品的替代商品出现了质量事故②消费者对该商品有价格下降预期③该商品的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产量④该商品的互补品有优惠促销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 ②错误,图示中,W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增加,故当消费者对该商品有价格下降预期时,人们会减少对该商品的消费。
③错误,该商品的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会增加供给,与需求无关。
故①④与图示信息吻合。
故选C。
2.下图表示某商品供求关系变化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均衡点。
下列能导致均衡点发生如图变化的是( C )①受国家补贴政策与市场影响,近年来我国活羊养殖数量大幅增加,市场需求低迷②为维护粮食安全,我国政府推动粮食最低收购价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③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煤炭生产产量仍处在高位④新能源汽车实行购置税减免,居民增加对其购买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 图中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说明供给数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左平移,说明需求量减少;均衡点下降,说明商品价格下降。
②错误,目标价格制度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
推动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即粮食供给量会增加,但此项措施不会对粮食需求量造成影响,与图中需求曲线变动情况不符;④错误,新能源汽车实行购置税减免,居民增加对其购买量,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增加,但是该举措不会直接影响新能源产量的提高和价格的下降,与图中反映的信息不符。
3.加强供给侧改革,必须需求与供给“两条腿走路”。
下列经济现象与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E点为均衡价格)蕴含的经济原理相符的是( C )①三、四线城市控制商品房土地供应,房地产由S向S1位移②鼓励民间资本深入教育领域,社会办学由E点转向E1点③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有效需求增加,房地产S向S2位移④若E向E2位移,表明某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 三、四线城市控制商品房土地供应,导致商品房供给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房价上涨,房地产由S向S1位移,①与题意相符。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2价格变动的影响讲提升版新人教版
专题2.2 价格变动的影响【重难点“精讲”】一、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1)需求定律/需求法则: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知识拓展——需求曲线:表示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的图像。
通常把价格放在纵坐标,需求量放在横坐标。
】(2)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 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①互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互补商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反向变化)【知识拓展:互为替代替代品:功能相同或相近,能够满足人们的统一需要的两种商品。
互补商品:必须结合在一起使用,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两种商品,称之为互补商品。
】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产量【知识拓展:阅读教材第16页,填写下表的空白处,说明价格变动对生产怎样起调节作用】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即生产要素。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生产要素的使用;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
【知识拓展: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①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要求,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经营的十六字方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②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科技,注重自主创新;③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产品的质量④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⑤效益:努力降低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⑥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⑦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2价格变动的影响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
专题2.2价格变动的影响【知识精练】一、选择题1.为扩大生产规模,某公司打算引进一条生产线。
其中甲生产线属于人工智能生产线,购置成本为5 000万元。
乙生产线属于一般自动化生产线,购置成本为2 500万元。
使用甲生产线比使用乙生产线可减少约70%的劳动力成本,最终该公司引进了甲生产线。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A.选用乙生产线后,该企业的产品数量会有所增加B.乙生产线与劳动力互为替代生产要素,乙生产线的劳动力成本比甲生产线高C.甲生产线与劳动力是互补关系,甲生产线的长期运营总成本比乙生产线低D.甲、乙互为替代生产要素,甲生产线的长期运营总成本低于乙生产线【答案】D2.打折促销是企业在特定市场范围或经营时期内,根据商品原价确定让利系数,进行减价销售的一种方式,是现代市场上频繁采用的一种促销手段。
打折对消费者的影响,可示意为()【答案】B【解析】商品价格的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向关系,A、D两项错误;“打折促销”意味着商品价格下降,人们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其需求量增加,B项正确;C项表示的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3.读某商品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图,两条曲线相交于E点(价格均衡点),随着曲线S向曲线S1平行移动,E点移至E1点。
对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①揭示了商品供给量的变化对商品均衡价格的影响②揭示了商品均衡价格的变化对商品供给量的影响③该商品互补商品价格上涨短期内会导致S向S1移动④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可能导致S向S1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4.高三学生小明看望在老家务农的爷爷,爷爷说起了他最近的“价格烦恼”:粮食丰收了,价格却下降了;常吃的降压药本来比较便宜,现在价格却涨得厉害。
小明准备运用所学知识给政府提建议以解决爷爷的“价格烦恼”,可行的是()①为了防止部分药品价格畸高,政府应当将其最低限价设置为P1②为了防止部分药品价格畸高,政府应当将其最高限价设置为P2③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政府应当将其最低限价设置为P1④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政府应当将其最高限价设置为P2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粮食供过于求,价格不断下降,获利减小甚至亏本,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易受挫,不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为此国家应加强调控,设置粮食的最低价P1,以保护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2价格变动的影响(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
专题2.2价格变动的影响【知识精测】(总分60分,测试时间45分钟) 班级 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得分一、选择题(每题 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下图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纵轴P 代表价格,横轴 Q 代表供给,影响该商品供给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供给方的预期等。
不考虑其他因素,最有可能引起下图变化的因 素是()A. 生产某商品的企业普遍采取科技创新,使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B. 北京市宣布新能源汽车雾霾天气不限行C. 超强台风“海燕”掠过广西,当地市场蔬菜奇缺D.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开通,减免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 【答案】B【解析】團示反映的是价格不变的情况口供给量増扣。
新能源汽车雾霾天气不限行,供给方預期新能源 汽车销量増加,会增扣供给,B 项当选;生产某商品的企业普遍采取科技创新,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 会降低,排除A 项,台风来袭,蔬菜供应量减少』C 项与题意不符;减免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可次减少 鲜活农产品的运输成本,鲜活农产品的价格会下降,D 项与題意不符炜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MM 会向下移B. 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LL i 会向下移C. 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 会向上移2.如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相关商品甲、乙两种F列对这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明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排除A、C两项;如果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乙商品社会必要劳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 i会向上移【答案】B【解析】由甲、乙的销量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的同时,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这说明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排除 A 、C 两项;如果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乙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乙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甲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LL i 会向下移,B项正确,D 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2 价格变动的影响
【知识精练】
一、选择题
1.为扩大生产规模,某公司打算引进一条生产线。
其中甲生产线属于人工智能生产线,购置成本为5 000万元。
乙生产线属于一般自动化生产线,购置成本为2 500万元。
使用甲生产线比使用乙生产线可减少约70%的劳动力成本,最终该公司引进了甲生产线。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
A.选用乙生产线后,该企业的产品数量会有所增加
B.乙生产线与劳动力互为替代生产要素,乙生产线的劳动力成本比甲生产线高
C.甲生产线与劳动力是互补关系,甲生产线的长期运营总成本比乙生产线低
D.甲、乙互为替代生产要素,甲生产线的长期运营总成本低于乙生产线
【答案】D
2.打折促销是企业在特定市场范围或经营时期内,根据商品原价确定让利系数,进行减价销售的一种方式,是现代市场上频繁采用的一种促销手段。
打折对消费者的影响,可示意为( )
【答案】B
【解析】商品价格的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向关系,A、D两项错误;“打折促销”意味着商品价格下降,人们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其需求量增加,B项正确;C项表示的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3.读某商品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图,两条曲线相交于E点(价格均衡点),随着曲线S向曲线S1平行移动,E点移至E1点。
对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①揭示了商品供给量的变化对商品均衡价格的影响
②揭示了商品均衡价格的变化对商品供给量的影响
③该商品互补商品价格上涨短期内会导致S向S1移动
④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可能导致S向S1移动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C
4.高三学生小明看望在老家务农的爷爷,爷爷说起了他最近的“价格烦恼”:粮食丰收了,价格却下降了;常吃的降压药本来比较便宜,现在价格却涨得厉害。
小明准备运用所学知识给政府提建议以解决爷爷的“价格烦恼”,可行的是( )
①为了防止部分药品价格畸高,政府应当将其最低限价设置为P1
②为了防止部分药品价格畸高,政府应当将其最高限价设置为P2
③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政府应当将其最低限价设置为P1
④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政府应当将其最高限价设置为P2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粮食供过于求,价格不断下降,获利减小甚至亏本,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易受挫,不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为此国家应加强调控,设置粮食的最低价P1,以保护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
药品价格不断上涨,为了防止部分药品价格畸高,需设置最高价P2,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②③符合题意。
本题选C项。
学科
5.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价格也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机器人换人”将成为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革、提高传统产业优势的重要抓手。
这体现了价格变动( )
A.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B.引导企业调节产量
C.促进企业降低成本
D.推动传统产业的淘汰进程
【答案】A
【解析】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价格的降低,“机器人换人”将成为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革、提高传统产业优势的重要抓手,体现了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应选A项;B、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
6.下面是不同商务模式的一般流程图。
实现从传统商务模式向电子商务模式转变,会对居民消费产生重大影响,其传递路径是( )
①流通环节减少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③商品价格下降④商品流通成本降低
A.③→①→④→②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
【答案】B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017年10月,在严厉的政策调控下,热点城市房价涨速整体回落。
不考虑其他因素,房价理性回落的积极效应是( )
A.房价理性回落——楼市供求关系回归真实——居民购房需求减少
B.房价理性回落——消除市场调节弊端——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C.房价理性回落——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D.房价理性回落——遏制市场投资行为——民间资金流出房地产市场
【答案】C
【解析】房价理性回落,会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离开房地产市场投向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C 项符合题意;楼市供求关系回归真实,居民购房需求不一定减少,A项说法错误;市场弊端是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通过宏观调控可以弥补,但不能消除,B项说法错误;房价理性回落,会引导投资方向,但不会遏制市场投资行为,D项说法错误。
8.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房地产迎来发展契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经济现象中与图中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①政府严格控制商品房土地供应,雄安房地产市场变化趋势为Ⅰ②限制信贷资金流向投机性购房,雄安房地产市场变化趋势为Ⅱ③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房地产领域,雄安房地产市场变化趋势为Ⅲ④大量外地人涌入雄安新区购房,雄安房地产市场变化趋势为Ⅳ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B
9.2017年7月以来,国际油价开启了断崖式跳水行情,一度下跌至 43.83美元/桶,这让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蒙上了阴霾。
这是因为,油价下跌会( )
①降低传统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
②相对拉低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
③增加污染排放,破坏生态环境
④增加汽车销量,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传统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互为替代品,油价下跌会降低传统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增加需求,
相对拉低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故国际油价开启了断崖式跳水行情,这让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蒙上了阴
霾,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增加汽车销量过于笼统,排除④。
故本题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现如今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中国家庭最实用的交通工具。
材料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广告创意,让人们认识了澳柯玛品牌,同样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该品牌电动车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材料二
不断提高。
最常用的93号汽油5年内涨幅达105.3%。
油价多次提高,一般的家庭汽车仅油钱每月就至少多支出300~500元,使得多数家庭的养车成本提高了45%~65%,但同时推动了电动车销售的增长。
(1)结合材料一分析澳柯玛电动车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油价上涨为何能推动电动车销售。
【答案】(1)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澳柯玛电动车生产注重了产品质量。
②价值决定价格,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不断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科研创新投入和资源整合。
④立足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
(2)①汽油与汽车为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上涨导致需求减少,从而导致汽车需求减少。
②汽车与电动车是互为替代品,汽车需求减少,从而促使电动车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