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教案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教案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中国历代美术品、画家、流派、观点等,以提高其艺术欣赏水平和分析理解能力,使所学的美术史知识应用于将来的美术教学工作或团体艺术交流活动,通过对古代作品的分析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综合分析比较能力,为以后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打好基础,并将所领悟到的表现方法与艺术形式应用于自己的绘画实践,以提高其表现能力和艺术品位。

一、课次与重难点
第一课:商周秦汉
重点:青铜器与汉画。

难点:青铜器的铸造与汉画特点。

第二课: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重点:汉画石与汉画砖的内容。

难点:形式与内容的分析。

第三课:三国两晋
重点:顾恺之的作品与观点。

难点:绘画典故解析。

第四课:南北朝
重点:南朝绘画典故与北朝的敦煌壁画。

难点:典故与敦煌壁画内容解析。

第五课:隋唐
重点:阎立本重点:明初院体画与明四家。

难点:作品内容与形式解析。

、吴道子、王维生平与作品。

难点:作品解析。

第六课:唐代绘画
重点:二李生平与作品、唐代壁画。

难点:青绿山水产生与发展、佛教壁画的内容解析。

第七课:五代
重点:山水画四大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徐黄异体。

难点:作品内容与形式分析。

第八课:北宋山水(一)
重点:李成、范宽、许道宁作品。

难点:作品构图与形式分析。

第九课:北宋山水(二)
重点:郭熙、韩拙的三远、米氏云烟。

难点:法则的分析与应用。

第十课:北宋人物与花鸟。

重点:张择端、李公麟、宋徽宗作品
难点:画面构图与技法分析
第十一课:南宋
重点:四大家生平与作品、梁楷的佛教绘画。

难点:山水画面形式的演变、画面内容分析。

第十二课:元代山水
重点:赵孟頫、元四家生平与作品。

难点: 赵孟頫的艺术观点与影响。

第十三课:元代人物
重点:道教绘画。

难点:作品内容解析。

第十四课:明代(一)
重点:明初院体画与明四家。

难点:作品内容与形式解析。

第十五课:明代(二)
重点:青藤白杨、南陈北崔、仕女画发展。

难点:典故解析、作品风格的演进。

第十六课:明代(三)
重点:波臣派、十八描、董其昌观点、项圣谟、傅山。

难点:流派解析
第十七课:清代(一)
重点:四王、四僧、清六家、扬州八怪。

难点:画面形式解析。

第十八课:清代(二)
重点:清宫外籍画家、清代仕女画。

难点:画面分析。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投射图片,并按图片顺序讲解。

第一课:商周秦汉
一、青铜器
1.饕餮纹
商代青铜器上特有的纹样。

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恶兽,本性贪食,形
象狰狞,神秘。

其实纹样是由虎豹蛇等动物体态斑纹变形面来,也称
“兽面纹”。

2.西周与战国时青铜器区别
西周青铜器表面光滑,纹饰少,但有的铸(刻)有铭文(后世称金文)外形规整的曲线筒洁而单纯。

如《于鼎》《毛公鼎》等。

战国时造型与纹样多表现具体物象,《青铜犀牛》《连盏树形灯》《莲
鹤方壶》纹样《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纹壶》。

二、文献绘事与西汉
1.春秋战国代的绘画故事有“画荚”、“鲁班画蠡”、“画犬马难鬼魅易”、“敬君画妻”等。

2.秦代的传世建筑是《长城》,雕塑是《兵马俑》。

T3.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T4.洛阳王成公园壁画
5.霍去病墓前雕刻是西汉时作品,有《马踏匈奴》、《卧虎》、《跃马》等。

6.汉代镀金铜器《长信宫灯》
整个造型为一宫女持灯状,即是工艺品,也是雕塑品,为西汉作品,出土于河北
满城窦绾墓(窦绾中山靖王刘胜妻)。

该灯通体鎏金,整个灯可以拆卸。

灯罩可开
合,以调整光照宽度,灯盘上的短柄可调照射方向,宫女的手臂是通烟前与头、
身体都能拆卸、清洗,“宫女”体内能使烟尘容纳,,以保持室内清洁。

宫女疲备
而小心的样子,表现得非常传神。

7.汉代绘画特点
物象之间无远近差别,人物多一致横线排列,间距较均等。

很少有重叠即相互遮挡,主次关系多采取“主大次小”的原则。

人物正侧角度较多。

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西汉),东汉有和林戈尔墓壁画《歌舞画戏图》还有画像石和画像砖多具有这些特点:。

第二课: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1.武氏祠石刻主要是以忠、孝内容为主的。

2.东汉武氏祠及其石刻中表现忠勇英烈的内容。

武氏祠在山东济宁嘉祥县紫云山,为东汉桓帝时作品,石刻出自“良匠卫改”之手,该祠元至正时被洪水淹没于地下,清乾隆时钱塘人黄易在济宁做官将其挖掘。

石祠分武梁祠、武开明祠(梁弟)武斑祠(开明子)、武荣祠(开明子)。

表现忠勇英烈内容有《曹沫劫齐桓公》(鲁庄公、管仲)、《专诸刺王僚》(诸樊、公子光、余祭、夷昧、僚、季子杞)、《荆轲刺秦王》(燕太子丹、樊於期、秦舞阳、夏无且)、《要离刺庆忌》(吴王蓋闾、吴子胥)、《豫让刺襄子》(晋国智伯、赵王)。

武斑祠《提弥明踢獒犬》(晋
灵公)。

《王陵母》项羽,武荣祠(《管仲鲍叔》齐襄公堂弟公孙无知杀主自立,雍林杀无知,襄公弟公子小白鲍叔牙辅佐逃营国,襄弟公子纠、管仲、鲁国)。

前石阙:《周公辅成王》(武王姬发、姬诵13岁)周公旦王弟、武王堂弟管叔、蔡叔、商讨王子、武庚)。

3.山东武氏祠中表现孝子故事的作品
简述汉代武氏祠画像石中表现孝子和烈女的内容。

在山东嘉祥县。

武梁、武开明(梁弟)、武斑(开明子)、武荣(开明子)四祠。

①孝子内容有:《曾母投杼》曾参父曾点。

《闵子骞失棰》山岽曲阜人,“若休后母将是两寒子也。

”《老莱子娱亲》周时楚国人。

《丁兰刻木》汉代《柏榆受笞》韩汉梁国人②烈女内容:有:《秋胡戏妻》《梁节娃娣》齐攻鲁、抢大而檐小、“大者妾夫兄之子”、齐退兵。

《京师节女》梁高行,持镜割鼻拒梁王。

《钟离春与齐宣王》无盐丑女。

T4.河南南阳汉画馆《聂政刺韩王》侠累、齐国、严仲子
5.四川发现的汉代画像砖主要以农耕、渔猎为主。

成都《弋射收获画像砖》《煮盐图》
T 孔望山《象石》雕塑(象王本生)
第三课:三国两晋
一、三国
1.误笔成蝇
吴国曹不兴为孙权画屏风,不小心一滴墨滴上,在场人为之担心,但曹不兴随手将墨点改为一只苍蝇,孙权看屏风时,以为是真的苍蝇挥袖则赶……还有,杨修为曹操画扇,也出现同样故事。

赵夫人:丞相赵之达妹,“针绝”。

2.徐邈:魏明帝曹睿(魏国第二任帝王)时画鰿鱼引白獭。

3.诸葛亮以画赐南夷。

二、晋朝
1.西晋:卫协
2.东晋:荀勖“绘钟会祖父遗像”3.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

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仁智图》等。

T4.顾恺之三绝:才绝《筝赋》、《观沧赋》。

画绝(默写邻女肖像、瓦棺寺画维摩洁) 。

痴绝(桓玄盗画、柳叶隐身、谢瞻应诗) 。

著《画云台山记》其中《魏晋胜流画赞》“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千想妙得也”。

传神论:“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T5.戴逵:字安道,戏写郑玄碑,求学于范宣,共画南都赋,作无量寿佛三年而成
6.六朝三杰:
指东晋时的顾恺之、南朝宋国的陆探微、梁国张僧繇。

有道:“像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7.南朝宋国:宗炳《山水序》
第四课:南北朝
一、南朝宋国
T1.戴颙:字仲若,东晋戴逵之子长子,戴勃也善画。

宋国太子在瓦棺寺铸丈六金像像,成而恨面瘦,工人都无法修改,戴颙指出毛病不在面瘦而在臂胛太肥,减臂胛脸则不显瘦。

2.六法:
出自南齐谢赫《古画品录》。

气韵生动,骨法运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画龙点睛
南朝梁国张僧繇、金陵安乐寺画两白龙未点眼,曰点眼即飞,人以为妄言,故请点之,雷电破壁二龙均飞走。

3.曹衣出水:
北齐曹仲达笔法稠选,衣服紧贴身体尤如被水浸湿,故称。

此画风也流行
于古代雕塑、铸像。

也有说曹指三国时吴国曹不兴。

二、北朝
1.北朝时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表现佛教本生内容的作品有《萨陀那王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等。

2.六朝时敦煌壁画的内容
南北朝时本生故事多,北凉《因此楞竭利王本生》北魏《沙弥守戒自杀图》、《萨陀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

当时战乱频繁,统治阶级需要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为其血洒战场。

再者也是人间苦难的间接反映。

3.北朝的佛教雕塑.
北魏: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大佛》,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大佛》莫高窟彩塑菩萨,东魏:巩县石窟佛像。

西魏:甘肃天水的表积山泥彩塑菩萨。

第五课:隋唐
1.展子虔《游春图》
2.山水画的形成与成熟
山水画最早出现于汉代画像砖《煮盐图》,到东晋时山、树、水等更加描绘详细,尽管程式化较强,但颇具装饰美感,传世的有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水。

六朝时有北魏石棺线刻,如其中《孝孙原谷》《孝子蔡顺》等,但这些都是作为人物画背景,即“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根据现存作品,隋朝才形成独立画科,展子度《游春图》唐朝有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和其子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这些都为勾线填色的“青绿山水。

”王维在笔墨上有所发展,首创“水墨山水”相传有《雪溪图》。

王洽、张璪又创“泼墨”等形式。

五代为山水画成熟期,出现荆关董巨四大家,还有卫贤、赵幹等人,画中无论山石、树木结构还是笔墨均达到很高水平。

T 杨契丹、郑法士、田僧亮在长安光明寺塔上作壁画,杨契丹以行人车马为画稿。

3.阎立本的作品有《步辇图》、《职贡图》《锁谏图》等画得都是历史内容。

父阎毗兄阎立德皆画。

T4.《历代帝王图》西汉昭帝刘弗陵(武帝80岁生生母赵氏21卒)、东汉光帝刘秀(打败王莽)、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QIAN4)、陈宣帝陈顼(XU1)、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YONG1)、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共13位。

T5.《萧翼赚兰亭图》房玄龄向李世民推荐监察御史萧翼,智永传于辩才。

T6.尉迟父子:于阗的尉迟跋质那与尉迟乙僧、
T7.吴道子:幼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杨惠之从塑“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刺杀黄埔轸、玄宗赐名道玄、与李思训嘉陵江写生、
8.吴带当风:
唐代吴道子,人物衣着线条流畅能表现风的感觉,如其《送子天王图》北齐国的吴柬也有类似说法。

9.王维是最早的文人画家,水墨画是其首创。

传世作品有《雪溪图》、《伏生授经图》.《伏生授绘图》汉文帝刘恒派晁错去伏胜处求《尚书》。

王维著有《山水诀》。

T10.王维生平:给唐明皇弟弟岐王李范画巨石,飞至高丽神崇山,宪宗时高丽来使说出。

安史之乱时逃亡未及,与张璪郑虔被叛军封官,乱平后,被囚于牢后因权相崔圆爱画帮他们说情才免于死刑但都被免官。

T11.张璪:大历二年毕宏在左省画松石壁画,见张璪作画唯用秃笔或以手代笔毕宏问其故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著《绘境》(失传)
T12.王洽:性好酒,多游江湖,作画墨泼于绢素随其浓淡形状用手抹之,画出山石云水,称“泼墨”。

13.韩马戴牛
韩幹善画马,《照夜白》《牧马图》。

戴嵩善画牛《斗牛图》。

14.唐代、曹霸:三国魏高贵乡公曹后,不慕名利:“丹青不知老将至,富
贵与我好浮云。

”韦偃、陈闳等。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马。

第六课:唐代绘画
1.唐朝二李指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2.大小李将军
唐代李思训唐朝宗室,为玄宗时奸相李林浦伯父,《江帆楼阁图》武则天时弃官潜匿,中宗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

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青绿山水,“北宗之祖“。

3.青绿山水
早期山水画多采取这种形式,以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

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

前者多勾线,皴笔少;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

代表画家和作品有隋展子虔、唐二李、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元朝钱选《浮玉山居图》。

4.唐代花鸟著称的画家是边鸾、滕昌祜、刁光胤等。

5.唐代墓壁画作品以乾陵三大陪葬墓最为杰出,即李贤莫壁画《宾客图》,李重润墓壁画和李仙蕙墓壁画。

6.唐代敦煌壁画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西方净土变》人间美好生活的升华:黄金辅地,玉石楼阁。

无饥寒和生老病死,不在“轮回”(转世)之中。

《化城喻》无需谁作出牺牲就可以救助林中迷路的寻宝人。

《弥勒经变》虽有生死但人寿四万八千岁,能谈情说爱,可婚姻嫁娶,可享受天伦
之乐,少劳多获……,世俗美好生活的反映。

画面工笔重彩形式人物结构准确,
动态优美。

《未生怨》因果报应内容。

《鹿女步步生莲图》(绢画)修炼之人对人间美好的向往。

《善友品》《维摩诘变》;
为小写意形式,笔墨放纵,用色随意。

7.唐代佛教雕刻: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莫高窟泥彩塑供养人。

甘肃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三尊像》(迦叶、佛主、阿南)、四川《乐山
大佛》,建于开元元年,高71米,在竣云山西壁。

8.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第七课:五代
1.杨行密唐末吴王,居淮南为联合北汉牵制梁国派人出使北汉并为李克用画像。

937年被徐知浩取代,后徐知浩改名李昪都金陵即南唐。

2.李夫人写墨竹:后唐庄宗谋士郭崇韬讨伐前蜀虏李氏为妻,李氏用黑墨描写窗纸上竹影。

3.五代山水画四大家指荆浩《匡庐图》、关仝《山溪待渡图》、董源《潇湘图》、巨然《秋山问道图》。

4.六要:
出自五代梁国荆浩的《笔法记》“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黑……。

”《圣朝名画评》提出识画之诀,在乎明六要而审六长:“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也,格制俱老二也,变异合理三也,彩绘有泽四也,去来自然五也,师学舍短六也”。

5.五代南方山水画家主要是董源、巨然等。

董源:披麻皴
卫贤《高士图》汉代梁鸿、孟光夫妇
6.赵幹《江行初雪图》
7.周文矩是五代南唐国画家,画有《重屏会棋图》等。

五代·南唐:周文矩《太真攀鞍图》,
辽国耶律培(李赞华):阿宝机长子,被封丹东王,投后唐明宗赐汉名李赞华,但最终被明宗养子杀死《射骑图》胡契丹人、居后唐《卓歇图》。

8.分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内容
(1)听琵琶,由南唐状元李嘉明妹弹奏,韩熙载显得苦闷忧郁。

(2)观舞:由王屋山跳舞,韩熙载打鼓助兴,德明和尚似鼓掌又像祈祷的手势。

(3)休息:韩熙载在睡觉,送点心来的侍女被持琵琶的女子拦住,醒来后,洗脸洗手。

(4)韩熙载敞开衣服露出肚皮,搧着扇子。

赤脚坐在椅子上,欣赏对面坐着的一排女子演奏笛、箫等乐器。

(5)送客:韩熙载挥手送各,身后又画了一对男女,男的似乎在哄着女子和他一起到别的地方去,给人完而未完的感觉。

9.贯休是五代前蜀国画家,作品有《天竺罗汉》等。

五代和尚画家有巨然、贯休等。

10.常重胤是唐末五代时的西蜀画家。

11.黄筌:13岁师刁光胤,后蜀孟昶时,绘写淮南鹤偏殿更六鹤殿。

八挂殿绘兔雉(ZHI4)引白鹰扑击。

12.徐黄异体
五代南唐徐熙画野生花木,用没骨手段,以水墨为主,如《雪竹图》,西蜀黄筌画“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用双勾重彩形式,画风富丽堂煌。

如《写生珍禽图》,人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厉归真:梁太祖朱温赐酒。

南昌信果观画鹞驱小鸟。

深山观虎院中扮虎为画虎。

13.丁谦写病竹
T14.跋异在洛阳广爱寺作画结识大名画手张图。

跋异在佛光寺画护法神遇李罗汉,李罗汉因画技不佳自缢身亡。

第八课:北宋山水(一)
1.北宋山水画特点
①正统山水:构图完整“全景式”,刻划细致,讲法度,风格写实。

李成《窠石读
碑图》《寒林平野图》,范宽《溪山行旅图》《秋山问道图》,许道宁《关山密雪图》郭熙《早春图》《窠石平远图》
②文人画:画面随意,笔墨放纵的:米芾《春山瑞松图》、惠崇(僧)《溪山春晓
图》。

③青绿山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2.李成是北宋初期画家,其画中树木的特点尤如蟹爪。

“被称鹰爪树蟹爪枝”。

《窠石读碑图》
3.郭忠恕雪霁江行图
4.范宽的作品有《雪景寒林图》、《秋山问道图》等。

5.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解析
“环包法”突出主峰、山石丛林用雨点豆瓣皴,取法董源,树木多为鹿角
枝山下有水面“托底”,并衬托山势高险,水与山涧相连即“水有源流”。

庙宇建于山腰符合出家人超尘观念,村舍建于山下涧边是生活之需。

右边小路将观者引入画外,有“景外之景”的感觉。

山间小道有隐有现。

该画有“可居、可游、可观”等特点,也是当时“全景式”画作典型。

6.许道宁作品有《关山密雪图》。

3.《关山密雪图》是许道宁作品,他与李成、范宽等人是齐名的。

7.王诜是英宗赵署皇帝的附马,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等。

8.郭熙:画山用云头皴,画树采用蟹爪枝。

作品有《早春图、《窠石平远图》等。

9.郭氏三远
山水画的三种取景法,出自北宋郭熙郭思父子的《林泉高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第九课:北宋山水(二)
T1.郭氏父子在表现主次季节与笔墨方面的贡献
主张“身即深山而取之,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长木亭亭为万木之表”。

“分四时朝暮“春山艳沼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

T2.积墨:郭熙首创,由淡而深逐渐清染,郭熙说“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黑色滋润而不枯”。

3.《山水纯全集》是北宋韩拙所著。

其中提出阔远、迷远、幽远。

4.韩拙三远:
出自北宋韩拙,《水山纯全集》:“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
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

后人将其与郭氏‘三远’合种‘六远’。

该‘三远’出现可见当时水墨技巧的发展和画纸性能的提高。

当时画家李唐可能擅
长这种雾茫茫的山水。

投奔临安南宋后题画诗中称自己作品为“画里烟村云里滩……。


5.宋代文人画家有苏东坡、米芾等。

6.米氏云烟
北宋米芾与其子南宋米友仁。

用小横点或大横点表现山水景色,山形多为对称三角形。

适应于画江南树木繁茂的土山,并能表现云雾茫茫的感觉。

T米芾:春山瑞松图,主张用书法运笔入画珊瑚笔架
7.三品:
指古代品评书画的三个等级,即神品、妙品、能品,出自唐张怀瑾《书断》,每等又分上、中、下共为九例。

北宋修复《益州名画记》分逸、神、妙、能四格,宋徽宗评画以神、逸、妙、能为序。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米芾《画史》
第十课:北宋人物与花鸟
1.元霭开封相国寺僧,长于写真。

其石砚被宫中小太监抢走,默写小太监肖像将其查出。

2.《清明河图》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为北宋张择端所画,表现,徽宗时汴京之繁华市井。

第一段为城郊,
河岸路中行人、车辆、牲口前往市内。

第二段,汴河中的几艘大船在
航行。

第三段以虹桥为中展开情节。

①骑马下桥与抬轿上桥者间的慌
乱。

②下桥的大型独轮车,拉车者抵车减速、毛驴也慢行,驴车之间
的绳索变弯下垂……。

③水中大船过桥,急放桅杆,显得忙乱紧张,
河边船上人也在为其呼喊鼓劲,桥上的行人为其担心。

表现人与困难
的斗争。

以及人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美好风尚。

第四段:城门两
端的景象。

画面注重人、建筑物(房顶瓦片)、树木、船、河水等五
个部分的线条疏密对比与节奏,具有很强美感。

3.《清明河图》传世故事
高宗南渡时为秘府收藏,后落入贾似道之手,被其裱画工匠以调包计偷
出。

明时为苏州文人王振斋的姑母收藏,太仓御史王舒将王振斋伪作的
《清明河图》买去献于严嵩,但被识破并逼取了《清明河图》真迹,但此
画被严嵩家门客偷走藏于院中沟边石缝,但从当夜起接连下了几天暴雨
画被泡烂,幸运的是这张是就是王振斋伪作的那幅。

清嘉庆时湖广总督
毕沅(YUAN)因“剿匪不力,滥支军费被处死,后在其家中搜出。

溥仪逃
跑时被苏军俘获,后归还中国。

4.李公麟的佛教题材作品有《维摩诘图》,而《免胄图》则是历史题材作品。

《五马图》《临韦偃牧马图》
5.古代擅长画马的画家有赵子昂、李公麟等。

6.两宋时在大写意人物方面主要有石恪、梁楷等人。

7.苏东坡的艺术观点:
“论画以形似见于疃邻”,文人画家重笔墨、轻造型不求形似。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在诗画方面,力求创新,不落俗套。

自题表祥(僧人)为他画的肖像。

“目若初生之犊,心似不系之舟……”
此诗句可见其也有较强的“形似”意识。

推崇诗画合一,在《书摩洁兰田烟雨图》中题:“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8.耶律海邻是辽国画家,他曾为宋朝英宗皇帝画过像。

9.赵佶在绘画方面的贡献:
赵佶,即宋徽宗北宋倒数第二代国王,对书画兴趣很浓,当朝时编《宣和
画谱》和《宣和书谱》在绘画上承袭西蜀、南唐的工笔重彩画风,其在花
鸟、人物、山水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在位时、扩建翰林图画院,常以古
诗命题作画选画家。

主张写实“月季花要画出季节时晨”,“孔雀开屏先抬
左腿”。

作品《芙蓉锦鸡图》《瑞鹤图》《听琴图》。

10.北宋时在野的花鸟画家有崔白、其作品有《寒鹊图》等。

林甫:钱塘人,仁宗赐号和靖先生,少力学好古,隐于西湖孤山,作画不留名,
写诗不存稿,种梅养鹤,不娶无子,即“梅妻鹤子”。

11.胸有成竹:
北宋文与可(文同)主张画竹之前要构思出所画竹子的完整而详细的形象,然后落笔。

其墨竹非常有名与苏东坡合称“文胡州竹派”。

12.文湖州竹派:
北宋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出任湖州未到任死,人称“文湖州竹派”,后有《墨竹图》,胸有成竹典故出自于他。

该派还有苏东坡,不仅画墨竹,有时还画朱竹。

13.写生赵昌学藤昌祐折枝花,效徐崇翤没骨法,对自然花卉直接调色摹写。

.
第十一课:南宋
1.南宋四大家
2.李唐字睎古,河南孟县人《万壑松风图》刮铁皴、马牙皴、小斧劈多用。

(弟子萧照《山腰楼观图》亦然)。

刘松年:钱塘(杭州)人。

光宗、宁宗时画院待诏,《四景山水图》《中兴四将图》《罗汉图》。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山西永济)生于钱唐(曾祖贲、祖兴祖、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子麟都为画院画家)。

光宗、宁宗时待诏《踏歌图》。

夏圭:钱塘人,宁宗时待诏。

取法李唐、大斧劈、“拖泥带水皴”
《溪山清远图》。

3.李唐是宋南山水四大家之一,其作品有《万壑松风图》等。

南宋李唐的历史画作品有《采薇图》、《晋文公复国图》等。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萧照《山腰楼观图》
梁楷梁楷:写意人物画《八高僧图》刘松年《中兴四将图》
4.马远马远的作品有《踏歌图》、《寒江独钓图》等。

夏圭《溪山清远图》、《雪堂客话图》等。

米友仁马远:大斧劈
5.马一角夏半边
南宋山水多表现自然景物的某些局部,或提取其中精彩部分,删去次要,画面大片空白。

马远《踏歌图》夏圭《溪山清远图》。

6.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7.南宋时历史画
南宋历史画是中国古代历史画的最高阶段,李唐《采薇图》孤竹国伯夷与叔齐为让位投奔周文王。

《晋文公复国图》晋献公立骊姬生的溪齐为太子,害死原太子申生,王子重耳与夷吾逃亡国外,重耳在狄国娶了季隗(WEI3),12年后晋献公死,溪齐被杀,逃在梁国的夷吾回国即位,并要杀掉重耳,以绝后患,重耳逃亡告别季隗,到齐国娶姜氏。

刘松年《中兴四将图》。

(佚名)《折槛图》,西汉成帝刘骜、张禹、朱云、辛庆忌(佚名)《却坐图》,西汉文帝刘恒、中郎将爰盎、慎夫人,宦官赵同常。

(佚名)《望贤迎驾图》唐肃宗、玄宗,安史之乱后。

(佚名)《迎归图》南宋绍兴间,宋金和谈迎接被金人俘去的赵构母亲韦后和宋徽宗及郑皇后棺椁。

曹勋出使金国,韦渊迎候途中。

金:张禹《文姬归汉图》东汉未,蔡文姬,董卓,左贤王。

8.南宋画家梁楷的佛教题材绘画的内容:
梁楷宁宗时画院画家,师贾师古取法石恪《六祖斫竹图》南宗之祖慧能、顿悟。

师湖北弘忍神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师南海(广州)印宗、“旗动、风动、心动。

”神秀北宗之圣、渐悟。

《八高僧图》弘忍与执杖老者、转世。

《布袋和尚》五代后梁国渐江奉化岳林寺僧“雨前先穿湿鞋”“拍膝而眠。


9.北宋以大写意著称的人物画家是石恪,而南宋则首推梁楷。

梁楷:枯柴描
10.郑思肖在南宋灭亡后坐卧总是面向南方,故自号为所南。

他以画兰草著称。

金代张禹《文姬归汉图》
11.《文姬归汉图》是金朝画家张王禹等作品。

第十二课:元代山水
1.宋代米芾、李成、郭熙等人对元代山水画的影响:
高克恭:仿米家山水,用米点皴画《云峦飞瀑图》字:彦敬,号:房山道人,官刑部尚书,后人有将其画款书挖出,以充米芾作品。

朱德润,字泽民,取法李成、郭熙,画《松溪放艇图》《松下鸣琴图》,画面显飘浮,不及李成厚重。

唐棣,字:子华,亦学李成、郭熙、树即鹰爪,石为云头皴。

《仿郭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