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说课定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 体会作者思想。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导入 诵读 翻译 探究 拓展 作业
导入
创设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卧薪尝胆”的故事——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 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认识作者
•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 人物。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有“亚圣”之称。著作《孟子》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共七篇。
国无忧患易灭亡 ——反面,治理国家
对比论证
层层推理,得出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语言特色:
使用了大量排比句,句式 整齐,近似对仗,读来不仅琅 琅上口,而且气势磅礴、雄辩 有力,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小小辩论赛: 辩证地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正方: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 反方:顺境也能成就人才
布置作业
1.整理文言词汇 2.背诵全文 3.积累孟子名言
板书设计
教学理论
以学生读学为主 充分发挥了自主性、积极性、创造
性,同时增强了合作意识 拓展延伸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目录页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理念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中华
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获得创造的智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经典之 作,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学情分析
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 对议论文知识,只是一个粗浅的认识了解 文言议论文还是首次接触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学常识,正确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达成背诵。
• 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及写作 特色。
• 情感与价值观:辩证地认识“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的观点,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探究
一是文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中心论点) 二是作者是如何论证的?(论证思路、语言特色)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思路:例举六位圣贤事例(个别)
举例论证
出一般) 道理论证
身处逆境需奋发努力——正面,造就人才
诵读
• 一读,读准字音;
• 二读,读对停顿; • 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
翻译
本环节分为五步: • ①自主翻译 • ②小组交流 • ③课堂释疑 • ④重点强调 • ⑤全文通译 词: 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