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第一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
测
语文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还是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判定认识或理论校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材料二:
走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的腥风血雨、颠沛曲折,深受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之苦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形势、任务的急剧转变,却仍有教条主义者“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理论强党刻不容缓!1937年7月,毛泽东写出《实践论》。
以此作为讲稿,毛泽东在抗大深入浅出讲授《实践论》,用生动的例证讲解深奥的哲学原理。
新中国成立后,经修改完善,1950年12月29日,《实践论》刊发于《人民日报》头版。
《实践论》作为毛泽
东思想的哲学基础,为形成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围绕认识的来源,《实践论》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
《实践论》的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凸显出阐述认识和实践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的关系是此文的重点。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行为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先思后行、以知统行,正所谓“三思而后行”。
这就容易错误地认为,认识是先于实践产生的,认识决定实践。
为了驳斥这一错误观点,《实践论》开篇即阐明:“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进而揭示出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归根结底是实践决定认识,而不是认识决定实践。
围绕认识的本质,《实践论》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围绕认识的本质,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东西;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是无法证明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认识者消极、被动接受客观事物刺激的过程。
针对这些错误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指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正如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改造客观世界。
”《实践论》将此通俗阐述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
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并深刻总结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从而一锤定音“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摘编自路军《“实践是真理的标准”——重温毛泽东〈实践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实践论》是在教条主义等危害党的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为了理论强党写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
B. 毛泽东同志曾在抗大讲授《实践论》,运用其中所凝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C. 由于剥削阶级对社会历史的歪曲和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对人们眼界的限制,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了解不够全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D. 列宁说:实践有普遍性和现实性,所以,它是高于理论认识的,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否认或离开实践都是错误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先有预想,然后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如果实践失败,那就说明该预想不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B. 我们衡量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如果这个理论停留在猜想阶段,并未得到实践验证,那么它就是错误的。
C. 小华在参与某个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认知,这些认知会指导后面的实践,同时针对实践中某些探索的不成功,及时吸取教训,改进方法,如此则有利于做好该项目。
D. 《实践论》本质上是对“知”和“行”的关系的探讨,其倡导的方式与传统的行为方式不同,现实生活中人们“三思而后行”的行为方式是不科学的。
3. 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二中“毛泽东深入浅出讲授《实践论》”说法的一项是()
A. 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B. 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叫作认识的感性阶段。
C. 社会实践继续……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理论的结论来。
……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够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
D.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4. 根据材料一、二,试简要概括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5. 长沙某校的周校长在北京某学校考察学习期间,得知该校在广泛
使用一种教学方法,且各班均有实效。
周校长打算从下学期起将这一教学方法引入本校课堂。
试结合上述材料中有关实践的理论,向周校长提出实施建议,以做好这次教学方法的引进工作。
【答案】1. D 2. C
3. A
4. ①理论与实践是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②人们的思想理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被达到,才能证实认识的正确性。
③被实践证实了的正确认识又会反过来指导之后的实践。
5.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可以先将该方法在本校进行小范
围但足量的实验,检验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本校。
②要使自己的认知合于客观情况才可能成功。
先全面分析本校的校情,充分结合本校的校情对该方法进行修改。
③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
若实验结果有不足处,则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使该方法更加完善和适用。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集中阐述了毛泽东的《实践论》中关于认识论与实践论的观点,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优先性与决定性。
材料一通过马克思主义视角,提出真理需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这便摆脱了传统哲学的
窠臼;材料二结合中国历史语境,说明《实践论》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讲解了“知行合一”思想。
整体来看,两则材料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土壤中的应用,以之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D.“列宁说过:实践有普遍性和现实性,所以,它是高于理论认识的,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错误。
原文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因此这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观点,不是列宁个人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
A.“如果实践失败,那就说明该预想一定不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错误。
原文“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可知是“思想”应符合外界的规律性,不是“预想”。
B.“如果这个理论停留在猜想阶段,并未得到实践验证,那么它就是错误的”错误。
原文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可见猜想阶段还没有经过实践,不能直接下结论它是错误的。
D.“现实生活中人们‘三思而后行'的行为方式是不科学的”错误。
原文“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行为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先思后行……这就容易错误地认为,认识是先于实践产生的,认识决定实践。
为了驳
斥这一错误观点……”,可知“先思后行”是一种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容易产生“认识决定实践”的错误观点,而不是“三思而后行”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方式。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A.不能支撑。
原文提到“毛泽东在抗大深入浅出讲授《实践论》”“《实践论》为形成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因此,讲授《实践论》的论据应该围绕其核心思想展开,着眼于“知”和“行”的关系进行探讨,或对深奥的哲学原理加以生活化的解释,或突出行为与实践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作用,或阐释如何运用判断推理进行合乎理论的社会实践。
而“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论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领导地位,重点在于论述探索实践中的领导阶级与地位,后对共产主义时代的实践进行畅想,不能作为讲授《实践论》的论据。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可知二者互相依赖;结合“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
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可知,思想理论需要经过实践证明,达到预想结果时,证明是正确的;
被证明正确的理论和认识又会指导以后的实践。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文本强调“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因此,需要先将该方法在本校小范围进行实验,且这种实验的数量应足够,用实际效果检验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本校;
结合“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可知,本校的校情是否适合客观情况同样重要,只有认知思想合于客观规律性才可能成功,因此要充分立足校情,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
结合“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可知,要注意在实践过程中吸收经验教训,改正思想,使这种实践适合于环境,不断修正,使方法更加完善,适用本校实际情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唯一的电视
李娟
哎,我真是撞了好运了!真没想到自己居然待在了整个冬牧场上唯一有电视的人家!……在冬窝子里看电视!多奢侈啊!在这荒凉粗犷之地看电视,多么超现实……总之我撞了好运,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睡过一个好觉……
大家看电视,一直看到蓄电池电量不够了,画面不稳定了,发白了,还要看。
看到画面越发模糊,并且越缩越小了,还要看。
后来一直缩至明信片大小,混混沌沌,啥都看不清了,还要看。
到最后干脆连明信片也没了,整个显示屏黑乎乎的,只有声音没图像了,还要看——不,还要听,听广播剧。
一直听到太阳能电池终于发出滴滴的低电压警示音,才满意地关闭。
到了晚上,新什别克一家也会抱着喀拉哈西过来看电视。
等放了假的学生们都回来以后,每天晚上,床榻上更是挤得满满当当,想打个盹都找不到地方躺倒。
况且我责任重大,不能打盹,得负责给居麻解释电视内容。
居麻则负责给大家翻译。
可是更多地,大家并不在乎情节;只留心画面的细节。
比如一个漂亮姑娘哭得很伤心,一个日本鬼子被抽了耳光,一群坏人踩了地雷……都会令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或叹息或大笑。
大家对一个从北京去东北放羊的姑娘(知青)深感同情,因为她美丽又不幸。
然而令大家疑惑的是,说她是放羊的,为什么从头到尾没看到过一只羊?终于,直到第二天,才有了一个镜头——那女孩抱着一只小羊羔寂寞地跳望远方。
大家这才“哦”地释怀。
又期待镜头下移或拉远,以便能看到更多的。
但导演就是不肯成全。
显然,剧组经费
紧张,只租到这么一只小羊。
这样的垃圾剧在城里看看,消遣消遣饭后时光还算可以。
但进入荒野后,就经不起被认真地对待了。
那些暴风雪镜头,假得连喀拉哈西都能看穿——只在摄像机前大把大把地洒雪,风雪中挣扎的演员身上一片雪也没有!
总之,电视把外面的世界带进了荒野,撕开了这荒野的沉静。
然而,它令牧人们惊讶外面世界的同时,又觉得那样的世界可笑极了。
那些食品广告,虽然画面诱人,但我们刚刚炸出的包尔沙克一点也不逊色啊。
我给试着翻译出一部分广告词,大家听毕,“豁切”连连。
电视把外面的世界带进了荒野,事实上却让这片荒野更加与世隔绝。
——多么不真实啊!那么多轻率的爱恨情仇,显而易见的欺骗,那些啰里八唆的眼泪和隐情,拼了血本的噱头……连既不见多也不识广的牧人也会着“换台换台!”在我,就更是无聊和绝望了:电视机就像拖拉机,轰轰隆隆碾来碾去,所到之处,破碎混乱,狼藉不堪。
每个频道都是如此,似乎这些真的就是现实。
而我们的现实距其多么遥远。
我们一板一眼,一步一印,平实稳妥地经历着寒暑岁月,谨遵自然的规则和传统的戒律像初生牛续,虽然什么也不明白,却什么也不管,自顾自地成长,犯犟就是一切……然而,却谈不上哪种现实更为脆弱了……
幸好并非一直烂片当道。
终于来了一部真正有意思的片子《我的兄弟叫顺溜》。
加上那时哈语台也调出来了,又有汉语字幕,皆大欢喜。
所有人都看
得很痴迷,都非常喜欢顺溜。
我以前大略看过一两集,知道些剧情。
当我告诉大家最后二雷死了,大家都骂我胡说八道。
可惜的是太阳能供电有限,加之广告又多,每天总是只能看一半。
通常情况下是这样的:充饱电后,第一天能看三个小时;第二天继续充电,但只能看两个小时了;第三天继续充电,就只能看一个小时;第四天就非得休息一天了:到了第五天又能看两个小时;如果连着休息两天,第六天才能看三个小时……总之就这么糟糕。
而且前提是不得有阴天:充电时,嫂子也不得接错线路(她老干这事,由于没有插头和插孔,所有电器接口全绕着两个线圈,挂在电瓶上方的线圈大大小小十来个,加之连接电瓶两极时还得分清正负……)。
为了省电,一到广告时间,我们就拔下电瓶上的线圈。
在黑暗中一起等待(开灯也会浪费电嘛),五分钟后再接上线圈。
这样,每天从八点半开始,我们能看一集半的“顺留”!
在八点半之前,有天大的事也不许开灯。
大家坐在黑暗里,聊这聊那。
孩子们凑在火炉边,就着微弱的炉火玩耍手指的影子游戏。
在每天电量结束的最后时分,仍然一团黑暗,一屋子人静静地听着广播剧。
那时要插嘴说话,会立刻遭到大家的斥责。
大家深深地同情二雷的命运,白天里也议论个不停。
但终究还是没能看到最后的大结局。
——最后那两天一直在下雪,一直阴天,每天不到半个小时电就用完了。
大家遗憾极了。
隔壁的男孩意犹未尽,特意做了一支长木枪,还系了背带,扭了铁丝圈的瞄准仪,整天背着走来走去。
有时会突然就地卧倒,举枪伏击。
一旦被我撞个正着,小家伙立刻把枪藏在身后,面朝着我慢慢后退,心虚地笑着,坚决不给我看到他的宝贝。
遗憾的是,“顺溜”结束后,再也没什么像样的片子了。
大家别无选择,电视机播啥看啥。
最可恶的是,总是这样的:开始一个钟头的片子一点也不好看,等到最后半小时却开始了李连杰的功夫片。
当然了,最精彩处就没电了,居麻大恨。
说早知这样,前面一个小时就不看了。
(摘自长篇纪实散文《冬牧场》,有删改)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首尾两次感慨“撞了好运”,在语义的反复中渲染了在荒野中能看电视的激动之情。
B. 文章第二段当中不断提到“还要看”,意在表现电视的情节内容对牧民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C. 大家看电视时,“我”负责解释内容,居麻负责翻译,表现出草原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
D. 牧民们对电视内容细节的较真,既表现了他们的淳朴也流露出他们无法欣赏电视的遗憾。
7. 关于文中写太阳能电池充电情况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数字写得详细而准确,既表现了对看电视时间的珍惜,也与后文“一集半”形成对比,突出看电视的不易。
B. 电池供电过程的描述凸显了牧民们生存环境的艰难,与标题“唯一的电视”相呼应,为文章增添了悲彩。
C. 牧民们居住的地方用电难充电更难,两处省略号的使用,将这种“难”的无休无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D. 括号里是起补充说明的一段文字,其中充满了无奈和调侃,这也凸显了牧民们在艰难处境之中的乐观态度。
8. 文章写出了牧民们对于看电视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简要概括。
9. 文章八、九两段三次提到“现实”一词,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含义。
【答案】6. C 7. B
8. ①好奇与兴奋:在荒野中看到电视觉得很新鲜,充满好奇,即使画面不好也一直看。
②疑惑与失望:将电视内容与自身生活进行对比,对一些不合理的电视情节感到疑惑、可笑,对质量不高的片子失望。
③痴迷与遗憾:对好看的片子如《我的兄弟叫顺溜》很痴迷,但因各种原因没看到结局感到遗憾。
④乐观与适应:在困难的条件下,仍能乐观地享受有限的电视时光,表现出对现状的适应和珍惜。
9. ①“似乎这些真的就是现实”,这里的“现实”指的是电视中呈现的外面的世界,不真实,充满虚假与轻率,破碎混乱,狼狈不堪。
②“而我们的现实距其多么遥远”,这里的“现实”指牧民们生活的冬牧场,在与世隔绝的荒野上,牧民们谨遵自然的规则和传统的戒律,平实稳妥、按部就班地生活。
③“然而,却谈不上哪种现实更为脆弱了”,这里的“现实”既指牧场,也指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冲击着牧场的生活,人们渴望透过
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却又嘲笑外面世界的虚假。
反映了艰苦生存环境下牧民的纯真与坚韧,也包含着作者对牧场和外面世界的思考。
【解析】
【导语】李娟的《唯一的电视》通过描述在荒野中的牧民观看电视的经历,揭示了现代文明与草原生活的冲突与融合。
文章生动地刻画了牧民对电视内容的认真与无奈,体现了他们生活的淳朴与孤独。
随着电视将外界繁华与浮躁引入草原,牧民虽感新奇但也对其矛盾离奇的情节产生质疑,暗示对真实生活的珍视和对简单幸福的坚守。
通过“唯一的电视”这一媒介,作者反思何为真实、何为现实的深刻命题。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在语义的反复中渲染了在荒野中能看电视的激动之情”错误,“撞了好运”并非简单的语义反复,而是反映了在荒野中能看电视的奢侈与不易,以及这种体验带来的复杂心情。
B.“意在表现电视的情节内容对牧民们有极大的吸引力”错误,并非完全因为电视情节内容的吸引力,更多的是表现了牧民们对电视这一新奇事物的好奇和对现代文明的渴望。
D.“流露出他们无法欣赏电视的遗憾”错误,牧民们对电视内容细节较真,表现的是他们的淳朴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并非“无法欣赏电视的遗憾”。
故选C。
【7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