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鲁人版必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三)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时代,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和功利化的问题,人们心理上的和谐与健康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精神上的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有的甚至处于空虚状态。
为此,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儒家的人生哲学无疑是一剂
良药。
就理想志向而言,儒家关于人生理想和志向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总是要有一定的理想和志向,成为不少志士仁人共同的生活信条。
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与孔子所讲的“立志”,在具体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
我们所说的有理想,既包括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又包括生活理想。
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的政治理想。
它包括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期望与设想,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基本面貌的预见。
事业理想或职业理想主要是指人们依据社会分工和个人条件等状况,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的选择,以及事业目标及其追求。
生活理想主要是指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怎样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矛盾,以及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等等。
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我们今天所说的有理想,就是既要有远大的社会理想,又要有正确的事业理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
就进取精神来说,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不是一时的冲动,而应当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一种长期的一贯的生活方式。
朱熹说:“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其止莫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更应该经受磨难和考验。
自强自勉、积极向上,切不可自暴自弃、半途而废。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那些伟大的创造和成就,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伴随着挫折和磨难,那些为人们所敬仰的创业者和对人类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一些不甘现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人。
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具备刚健自强、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除上述关于理想志向和进取精神的内容外,关于天人关系问题,即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禽之别以及人最为天下贵等问题的思想观点;关于人生哲学的理论根基与基本问题,即理欲关系问题;关于生与死的关系问题,即人生哲学的终极追问与人生价值的追求、超越问题等等,历代儒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这些看法和见解对于我们今天深刻思考和深入理解人生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选自杜振吉《开掘儒家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
2017年6月30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今时代,所有国家的社会生活都面临着同样问题:人们的心理不够和谐,健康。
B.历史上不少仁人志士坚信人要有一定的理想和志向。
当然,它们的内容与今天不同。
C.进取精神不仅是一种内在品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了它,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D.儒家的人生哲学内涵丰富,对于种种人生问题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值得借鉴。
解析:B A项,“人们的心理不够和谐,健康”分析不正确,原文是“其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和功利化的问题”,“人们心理上的和谐与健康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C项,递进关系不成立,原文为并列关系。
D项,“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不合文意,原文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提出当今时代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在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意义时,文章着重阐述了理想志向和进取精神两个方面。
C.文章中论述理想志向和进取精神时,前者详细而后者简略,可见前者更加重要。
D.文章结尾一段,还补充论述了其他几个方面的问题,从而使论证更完整全面。
解析:C C项,“可见前者更加重要”不正确,从原文相关语句“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具备刚健自强、坚忍不拔、
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可见两者同等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家的人生哲学至今仍有助于人们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
B.理想可分为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三个层面,且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C.天人关系、理欲关系、生死关系等人生问题,同样需要当代人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D.深入挖掘儒家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就能找到医治当代人们心理和精神病症的良药。
解析:D D项,“就能找到医治当代人们心理和精神病症的良药”错,选项的充分条件不成立,夸大了儒家人生哲学的作用。
原文只是说“为此,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儒家的人生哲学无疑是一剂
良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葛市长家的草莓
“知道不?这次人代会上,老葛转正了!”方凯来电话,话里话外都透着开心,仿佛A市新提拔的市长不是葛亚楼,而是他方凯。
“真的?那咱可得借机‘宰’他一回。
”我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
在人脉为王的今天,有个有实权的官同学,后面的省略号就太多了。
不过,我心里也有点儿酸酸的。
作为大学里上下铺的兄弟,我们三个当年一个起跑线,只不过毕业时拼爹,我和方凯因此留城,葛亚楼被完璧归赵。
当时听说他进了最基层的镇政府,干了最基层的秘书工作,没想到十年打拼,人家浮上来了,我们却依旧原地踏步。
领导的电话,一个字,忙!多次占线,终于打进去时,葛亚楼语气中透着一份惊喜:“尖子?老K?有日子不见了。
什么?请客?好说,好说!嗳,下什么饭店!家里去,你嫂子这两年厨艺见长,来尝尝她的糖醋
鲤鱼。
”
葛亚楼还像当年一样,亲亲的。
方凯大大咧咧地称他“老葛”,我则恭恭敬敬地称他“葛市长”。
“什么长不长的,还是叫我‘楼子’吧!”葛亚楼重新翻出了那个打着时光烙印的雅号。
我和方凯“哈哈哈”地笑起来。
周末,我们去了一个很普通的小区,葛亚楼住在那里。
我们把车停好,正要上楼时,一个人骑着一辆旧“飞鸽”叮儿当地过来。
咦,那不是我们的大市长吗?他把车锁好,从车筐里掏出一瓶干红葡萄酒,冲着我笑:“尖子不喝白酒,我差点儿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
他真是细心!我的心一暖,贴身衣兜里装的东西就有点儿硌得慌。
那是一枚价格不菲的祖母绿戒指,准备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
“老葛,这些琐事,还用你亲力亲为?还有啊,现成的‘红旗’不用,骑这辆破‘飞鸽’。
知道的,你艰苦朴素惯了;不知道的,人家不说你作秀吗?”方凯竹筒倒豆子,还是当年那个直筒子脾气。
葛亚楼挠挠头:“这事儿,我还真没想那么多。
这车子还是我妈留下的,一直不舍得扔,偶尔搬出来骑骑,活动活动筋骨,挺好的!”
进了门,我环顾四周,这套两居室实在简朴至极。
葛亚楼看出了我眼里的困惑:“嘿嘿,这房子是小了点儿,不过,住着温馨。
市政家属院那边给配了一套,我没要。
我和你嫂子舍不得周围这些老邻居,人是群居动物,日久生情啊!”
市长夫人,是一个贤淑女人,从事幼教工作,在一所幼儿园,陪着那些花儿、朵儿一起成长。
她把自己的拿手菜端上桌,笑着说:“今天一定要多喝几杯,老葛在我耳边没少念叨你弟兄两个。
”
家里的便宴跟饭店就是不一样。
阻隔在我们之间的一些鸿沟顿时灰飞烟灭,我们好像又回到了那些青葱岁月,大声地笑着,大口地吃着,大杯地喝着。
在这种情景下,我若掏出那枚祖母绿,岂不是太煞风景?
酒足饭饱,我手插衣兜里,刚要行动,葛亚楼左扯一个,右拽一个,把我们拖到阳台上:“来,来,跟我来,看看我种的草莓!”
那个不大的阳台上,摆满了黄泥花盆,里面的草莓郁郁葱葱,挂满了果实,红艳艳的。
市长夫人手脚麻利地摘了一盘草莓,放在茶几上:“两位兄弟,快来吃,咱自家种的,绿色、环保、无污染。
”
“不养花草,种草莓!你这市长,雅兴不小!”方凯讥讽地拍着老葛的肩。
“别小看这小小的草莓!是它一步步激励着我走到今天。
”葛亚楼凝视着手中的一颗草莓,给我们讲了一段往事。
“二十年前,一场瘟疫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母亲带着我和小妹搬到了小城。
她租了一间破旧的阁楼,用拾荒的钱,供我们兄妹上学。
邻居的孩子吃草莓,不懂事的妹妹也吵着要。
那时的草莓要20块钱一斤,对于一个贫寒的家庭来说,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即。
妹妹大哭了一场,睡着了,母亲也下了楼。
母亲再回来时,一头长长的秀发不见了,头发短得如同男人的板寸。
她的手里多了两个花盆,两棵草莓苗。
她说:‘记着,自己种的草莓最香甜。
’那年初夏,那两株草莓开花、结果,我和妹妹吃到了这世上最好吃的水果,同时也将母亲的话铭记在心。
”葛亚楼说。
面对一个喜欢吃自己种的草莓的人,我知道,那枚祖母绿掏出来也是白掏。
告别时,葛亚楼握着我和方凯的手说:“谢谢你们把我当兄弟!”他永远不会知道,那天,他眼神里的那份真诚,是怎样让两个老同学落荒而逃的。
几年后,班里搞了一次同学聚会。
说起副省长葛亚楼,很多同学跟我们一样,吃过葛家的糖醋鲤鱼,尝过葛家的阳台草莓,还听过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与方凯、葛亚楼一起毕业,由于拼爹,葛亚楼进了镇政府干了秘书,十年之后当上了市长,而“我”与方凯却无奈留城原地踏步走。
B.“我”认为在人脉为王的今天,有个手握实权的官员同学,对自己会有很多好处,所以,葛市长刚刚转正,“我”与方凯就急于去拜访他。
C.小说中的“我”之所以没有送出那枚祖母绿,一是因为市长家的便宴气氛融洽,二是有感于葛市长讲的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
D.语言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这篇小说在塑造葛亚楼这个艺术形象时,就善于抓住典型语言来表现他的美好心灵和高尚
人品。
解析:A “我与方凯留城”是“拼爹”胜利的结果,“葛亚楼进了镇政府干了秘书,十年之后当上了市长”不是“由于拼爹”。
5.小说中的葛亚楼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5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分析小说层次,找出相关描写内容,加以概括归纳。
比如,葛亚楼成为市长后,和同学之间仍然称呼大学时代的“雅号”,就表现他的平易近人。
答案:①廉洁正直;②重情重义,看重同学情、邻里情;③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④平易近人,不摆官架,不打官腔。
6.小说通过葛市长之口叙述草莓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切入角度,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主旨”入手。
从人物角度,表现母亲和主人公的品质;从情节角度,和上下文联系紧密,不需要另起炉灶;从主旨角度,歌颂主人公清廉正直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答案:①有利于增强小说故事情节的真实性,有较强的说服力;②体现出母亲的坚强和教诲对他的人生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凸显主人公的清廉正直和艰苦朴素的作风;③体现了主人公的自诫、自律,同时也是对同学的诫勉,能够更好地表现“靠双手获得的果实才是最香甜的”这一小说主题;④使故事情节更加简洁紧凑。
(每点2分,答出三条可得满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忆启功
在启功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社会各界的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缅怀和纪念他,这一现象足以反映出启功先生学术思想、艺术精神和人格魅力的影响深远!
启功先生生前担任了中国书协的最高职务,他潜心研究传统书法艺术,临习大量碑帖,不知疲倦地耕耘,形成了俊朗、清秀、端雅的“启体”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在各个社会场合中存在,并为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传阅和珍藏。
不仅如此,启功先将学术触角辐射到古典文献、文字、音韵、训诂、历史、文物鉴定、红学、诗词、书画等,几乎涵盖了传统文化研究和创作的所有领域。
他根据各个领域的实际情况,讲事实、重本质、析源流,因而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建树。
比如,《汉语现象论丛》大概是自语法学建立以来唯一一部真正立足于汉语实际的语言学著作,系统论述了汉语使用中许多独特而有趣的语言现象。
又如,《论书绝句》只有100首七绝的诗文和注释,中肯地评价书家成就、碑帖真伪、流派渊源,提出“透过刀锋看笔锋”“一从证得黄金律”等著名的论断。
最后,我们发现,在任何一种学科的研究中评价启功先生都是不够全面的,而相关的领域都有他的影子清晰存在!这也让我们想起了,他去世后的官方讣告中有“国学大师”的名号,至于民间,或许还会更加直接地冠以“最后一位”的限定语吧。
启功先生于1912年生于北京,虽为皇族贵胄,但家道早已衰落。
他早年丧父,家里就靠寡母苦苦操持。
在父辈的几位门生仗义相助下,才得以在汇文学校读书,但终因经济困难,中学未毕业便辍学了。
后有幸师从陈垣先生,恩师对他几十年的精心教育,使启功先生异常感动,终身难忘。
他的学生不知听了多少遍启功对恩师陈垣的怀念和感激。
在《上大学》一文中他曾写道:“恩师陈垣这个‘恩’字,不是普通的恩惠之‘恩’,而是再造我思想、知识的‘恩’谊之恩!”而在自己的执教生涯中,启功又将此“恩”传给了学生、后辈。
他待学生如孩子,甚至在日本以及中国香港也不忘给学生买回昂贵的书籍。
学校准备设立一个基金会来奖励优秀学生,启功很支持这件事情,耄耋之年的他为此呕心沥血伏案三年,终于完成了上百幅书画作品,在香港义卖得了163万元人民币。
但他不同意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坚持以“励耘”命名,因为先师陈垣生前曾吟诗云:“老夫也是农家子,书屋于今号励耘。
”他要以此纪念恩师。
启功先生平素为人谦和,却从不随波逐流、随声附和。
在原则问题上,他是一点也不含糊的。
他要较起真来,谁也奈何不得。
比如,他对有人假冒他的书法表现得很超然;然而当他发现有人冒用他的名字进行古书画鉴定,并在赝品上以他的名义题字落款时,先生却非常气愤。
登报发表声明:从今以后,启功不再为任何个人鉴定字画真伪,不再为任何个人收藏的古字画题签。
他严肃地说:“这与造我的假字不同,这是以我的名义欺诈别人,对这种犯罪行为,我要保留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利。
”声明发表后,启功先生的许多朋友都不相信他能做到,因为他们知道启功先生为人随和,好说话。
可是先生真的是说到做到了,留下文物鉴定界的一则佳话。
早在1978年,六十六岁的他风头正健之时,就自撰其《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如今,我们以虔敬之心缅怀启功先生,他用93载的人生路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让我们仰之弥高,永记心中。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镌刻着启功先生亲笔书写的校训的黑色大理石碑刻在夏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
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50余年,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绝不过分。
(《启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启功先生面对人生坎坷,坚强乐观。
淡泊名利、淡对生死。
B.启功先生对师长至敬,对学生关爱至切。
无私奉献,奖掖后学。
C.启功先生对事坚持原则,刚正不阿。
D.作者在本文最后一段引入了其他人为启功先生撰写的《墓志铭》。
解析:D 原文“就自撰其《墓志铭》”。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撷取了启功先生人生中的若干片段,层次清晰地展示了令人仰慕、敬佩的启功先生事迹。
B.第二段写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传阅和珍藏启功先生的书法,这是从正面表现了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价值之高,是难得的墨宝。
C.启功先生身为帝胄后裔,但家道早已衰落,因此从不以此自炫,靠自己的拼搏努力,终成一代大家。
D.启功先生一生奋斗在教育战线上,桃李满天下。
他不但留下了精神方面的财富,还亲自设立了“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E.启功先生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他学术上的巨大成就,更有其对人生的态度。
解析:AE B项,“正面表现”错;C项,前后无因果;D项,偷换概念,不是启功先生亲自设立奖学金,是学校。
9.为什么说启功先生“用93载的人生路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和看法。
(5分)
解析: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书法造诣高、治学领域广、学术成就大的角度作答。
答案:①为学:建树颇丰,贡献卓越。
②对人:对师长至敬,对学生关爱至切。
无私奉献,奖掖后学。
③对己:面对人生坎坷,坚强乐观。
淡泊名利,淡对生死。
④对事: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亏操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
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
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
..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
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
”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
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商,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
唐曰:“成吾志矣!”
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
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
及廷试
..,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
迁右赞善大夫。
会罢副使,徙知鄜州。
召还,为比部员外郎。
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
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
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
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
又上言:“劫盗配流
..,遇赦得原,还本乡,雠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
”诏可。
迁正使。
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
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
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
”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
真宗即位,改兵部侍郎。
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
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
赠.工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许骧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B.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C.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D.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解析:B “上言”指向上报告,报告的对象是朝廷,不可能是“蜀民”,可排除A、C两项。
“众”作“颇服其先见”的主语,而不是作“李顺”的宾语,可排除D项。
故选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
B.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C.配流,是古代自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
地方。
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
相同。
解析:D “赠”与“谥”不同,“谥”指古代帝王或官员等死后朝廷给予的评价性称号,不是爵位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
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
B.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
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
C.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分寸得当。
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得到了从轻处罚;对流配犯人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中肯意见。
D.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
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
解析:B “都能够安于职守”错。
他调任福州知州时,并不安于工作,而是多次上表,请求回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译文:
(2)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
译文:
答案:(1)许信因为资产富足,不乐意迁移到其他地方,许唐于是悄悄地携带一百金到南方。
(关键点:“富殖”“潜”“赍”各1分,句意2分)
(2)(许唐)曾在汴、洛一带屯集商品财物,看到进士连接成行(结队)而出,私下叹息说:“生儿子应当让他像这样!”(关键点:“商赀”“缀行”“窃”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许骧,字允升,世代居住在蓟州。
祖父叫许信,父亲叫许唐,世代以财富在边郡称雄。
后唐末年,许唐知道契丹将扰乱边境,告诉他的父亲说:“如今国家的政治败坏松弛,狄人必定趁着这一机会而侵扰中原,那么朔州、易州地区,百姓会遭受狄人侵扰的兵灾。
假如不立即离开,将要被俘虏了。
”许信因为资产富足,不乐意迁移到其他地方,许唐于是悄悄地携带一百金到南方。
不久,后晋太祖受天命改朝换代,果然用燕蓟之地贿赂契丹,许唐回去的路于是断绝。
许唐曾在汴、洛一带屯集商品财物,看到进士连接成行(结队)而出,私下叹息说:“生儿子应当让他像这样!”因而不再经商,定居睢阳,娶李姓人家的女儿,生许骧,(许骧)长得非常清秀。
许唐说:“成全我的志愿了!”
许骧十三岁,能写文章,擅长作词赋。
许骧于太平兴国初年到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为京兆尹,很了解他。
等到廷试,考中甲科,初入仕为将作监丞、益州通判,被赏赐钱二十万。
升右赞善大夫。
恰值取消副使,调任鄜州知州。
召回,任比部员外郎。
雍熙二年,许骧改任江南转运副使。
洪州、吉州上交朝廷供品的运输船遭水损坏货物,主管官吏害怕犯罪,故意弄翻了船,审理案件的官员按欺骗、盗取国家财物的罪名查办他们,判处流放处死的有几百人。
许骧立刻前去审讯,得到这件事的真实情况来上报朝廷,许多人获得从轻处罚,皇帝下诏对他褒奖。
许骧又进言:“抢劫的盗贼发配流放,遇到大赦被免罪的,回到本乡,仇视那些告发逮捕他们的人,许多人被杀害,从现在起请把他们安置在军队。
”下诏许可。
许骧升为正使。
端拱初年,被任命为主客郎中,不久许骧调任福州知州。
多次上表请求回京,不等答复,进京上朝,皇帝召见他,让他在便殿回答问话,询问许久。
改任为兵部郎中,进言:“蜀地百姓轻浮容易动摇,应该选择忠厚的人安抚他们,作为防备。
”不久李顺叛乱,大家非常佩服他的预见。
朝廷命令他管理审官院,升为御史中丞,因为生病坚决辞让,皇上没有答应。
上朝道谢时,皇帝让他坐下,慰劳问候,拿出良药赐给他说:“这是我服食有效验的。
”后来许骧因为长期生病不能正常任职。
真宗即位,改为兵部侍郎。
多次请求到小州养病,因为入朝有失礼仪,被御史检举,朝廷特地下诏不追问,任命为单州知州。
咸平二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赠官工部尚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榆河①晓发
谢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