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金属的化学性质_第一课时_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3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3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1一、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在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能用金属和酸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金属和酸反应,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2.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二、教学重点金属和酸反应三、教学难点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在现代考古中,发现从地下出土的文物里,金银器具总是比铁器保存得完整、完好,而且年代比铁器早。
你知道为什么吗?新课:金属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 利用酒精灯点燃镁条(注意点燃前要打磨)(学生活动)回答实验现象,完成学案。
(提问)点燃镁条前为什么要对镁条进行打磨?(讲解)常温时,Mg就可以与O2发生反应。
类似的金属还有Al,Al与O2在常温下也可以发生反应。
(学生活动)完成Al与O2的化学方程式。
(复习)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提问)通过上述反应,能否比较出Mg与Fe谁更容易与氧气反应?哪一个更活泼些?那么Fe与Cu谁更活泼些?(讲解)铜在加热时与氧气可以发生反应。
实验演示(例外)Au与O2不反应“真金不怕火炼”(讲解)大多数金属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小结)与O2反应,Mg、Al较活泼,Fe、Cu次之,Au最不活泼。
金属的第二个化学性质: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引导学生思考)①选用不同种类的金属②盐酸要相同(用量、浓度等等)③能否根据气泡产生的快慢判定金属的活泼性(说明)即使选用不同的金属,金属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尽可能的保证一致。
金属在使用前,需要打磨除锈。
镁:一小条锌:一小粒铁:两根铜:一片(展示)学生探究实验:在试管里放入少量的镁,加入5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并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文档
“金属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课题2.) 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置换反应以及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化学问题。
2.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学习,能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课堂中通过教师组织、引导与点拨,学生通过复习回顾、实验剖析与讨论交流,认识金属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现象观察,保持与增强对化学现象好奇心与剖析欲,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科学精神。
3.化学与日常生活与生产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剖析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1.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判断;2.用置换反应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化学问题。
三、教学设计思路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观察问题、剖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对事物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最好方法。
因此我采用实验剖析――讨论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观察、剖析,让学生去剖析、交流与思考。
在教师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特点。
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转变。
四、教材处理本课内容较多,系统性强,若按教材内容与顺序进行授课,第一课时只能进行到金属与酸反应活动与剖析以及置换反应概念教学。
这样,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剖析就显得不够紧凑、有效,内容不够完整,从而不能充分突出本课题教学重点,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归纳思维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1.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师通过PPT展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讲解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
2.金属与氧气反应:教师以铁为例,讲解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
3.金属与酸反应:教师以锌与稀盐酸为例,讲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反应中的作用。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2.知识体系构建:教师引导学生将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已学的化学反应类型、实验操作等知识进行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强调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思考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参与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份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
6.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次“金属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同学们对金属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意识。
-宣传形式不限,可以是海报、演讲、短视频等,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
2.新课导入: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让学生了解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步。
高中化学_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钠、镁、铝、铁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2.了解钠、镁、铝、铁的存在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好探究性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钠的用途,如制取过氧化钠,指出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激发学生报效国家的责任感。
2.通过介绍铝的冶炼,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教学难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教具准备多媒体及课件,钠、过氧化钠、铝箔、还原铁粉、酚酞、盐酸、氢氧化钠、肥皂液、水、试管架、试管、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砂纸、烧杯、酒精喷灯、棉花、火柴、水槽、蒸发皿、胶塞、导管、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金属和它的化合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例如:铝是一种常见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高温时可以燃烧,而氧化铝却耐高温,为什么?本章就来讨论它们的性质。
推进新课[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思考与交流: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生: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一些盐溶液的反应……教师精讲:金属可以与非金属反应、可以与酸反应、可以与水反应、可以与某些盐反应等等。
如:2Mg+O2====2MgO3Fe+2O2Fe3O4Fe+CuSO4====Cu+FeSO42.多媒体投影课本图3-2分析:图3-2四幅图分别是铝丝与CuSO4溶液反应形成铜树、镁条燃烧、铜丝与AgNO3溶液反应形成银树、镁条与盐酸反应。
思考与讨论:镁条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铜树、银树是怎样形成的?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们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在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氧、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学习了本章内容之后,使同学们不仅对前面的非金属的性质有所了解,也对金属的性质有所了解,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较为完整,同时本课题的学习也为酸、碱、盐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即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书写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正确书写镁、锌、铁与盐酸、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是置换反应能解释关于生活中常见金属的一些问题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提升实验动手能力,提升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参与实验,分析实验,增强自身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对本学科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锌、铁与盐酸、与硫酸反应难点:解释关于生活中常见金属的一些问题二、教法分析根据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本节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等。
三、学法分析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亲自实验来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故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法应为实验法、分析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示标:(约2分钟)师:咱们先来看一个新闻报道……师:金砖是假的,那它是什么物质呢?原来,它是铜和锌这两种金属的合金,叫黄铜。
请大家来“参观”几种黄铜的制品。
(看完后)师:难怪人们那么容易上当,原来它的外观也是“土豪金”的颜色呀!那有没有化学方法分辨出真假黄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师:边说边板书,金属的化学性质)师: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吧!(幻灯出示学习目标)。
师:良好的学习效果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的自学,咱们先来完成自学指导1内容。
2、探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约8分钟)师:(幻灯出示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1认真开展自学,看哪一个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
生:根据自学指导1的内容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
高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第一部分,它在编写上体现了分类研究的思想:将金属这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抓住一些典型物质发生反应的实验事实,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最后形成规律。
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必修2》中学习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抽象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和高一必修中的要求是不同的。
初中对金属是一种近乎静态的描述,而高中的学习则要赋予动态的“生命力”,让学生学会研究金属的反应规律——还原性,理解这条规律的归纳得来和外延拓展;同时,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了解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高中第二章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知识,这些为本章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高一的学生大多喜欢做实验,但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从实验中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钠、铝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
(2)了解氧化铝的高熔点和其对金属的保护作用。
(3)初步尝试用实验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完成钠、铝与氧气的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线索、思路和方法,并转化为长时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反应条件不同对产物的影响。
(2)体验氧化铝对铝的冶炼、使用的影响。
(3)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逐渐体会社会支持,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
金属的化学性质》 优秀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案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课型:新授课版本:人教版课时: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察实验现象并汇报,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建构的重要意义,激发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和置换反应。
教学难点:金属与酸的反应及金属的活动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相关的实验药品和器材。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学生阅读[新闻直通车]之后,创设同学们家中的金首饰是否也是假黄金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
板书:点题]这就需要知道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带着问题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与酸的反应及其金属活动顺序。
教学过程:1.通过回忆旧知,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还可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
问]我们前边研究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镁条的燃烧,你能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吗?答]金属可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答]镁比铁更容易与氧气反应。
2.观察实验现象并汇报。
学生板演:4Al+3O2==2Al2O32Cu+O2==2CuO3Fe+2O2==Fe3O4(纯氧中)小结]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板书]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3.讨论金属与酸的反应及金属的活动性。
问]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答]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问]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而铁要在纯导新氧中才能燃烧,由此你能知道谁更容易与氧气反应吗?小结]由此可知,镁的化学性质是要比铁更活泼的,金属的活泼程度即是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所以他们的活动性强弱是Mg>Fe。
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法、演示法和讲述法来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_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酸等的反应,以及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做了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应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属不活泼。
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
为节省时间,在做金属与酸的探究实验时把全班学生八组,1.2.3.4组做金属与稀盐酸反应,5.6.7.8组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初步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四、教学方法分析: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试管、镊子、酒精灯、坩埚钳、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反应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教材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知道了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到燃料的燃烧给人类会带来的幸福或灾难;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微观粒子概念,认识到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等。
也就是说:同学们已接触了较多的非金属元素的知识。
而本单元对“金属元素”的系统研究,是在初中阶段化学教材中首次出现的。
对“金属与金属矿物”的系统认识,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且与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金属——铁的研究,就具有其独特的重要意义了。
本章内容主要是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围绕“金属的性质、金属矿物存在的形态、怎样冶炼、金属的特点和用途、如何防止金属腐蚀和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活动与探究”,使学生从熟悉身边的物质及现象入手,并通过相关资料的交流、动手实验、大胆猜测,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走向生活以及走向社会。
教师对这部分知识的处理,要突出实验教学,加强对典型反应和现象的感知,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地死记硬背有关物质的性质;有条件的话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主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将科学探究向深层次推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氧气,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初步了解到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学生已经学过了“镁带的燃烧”、“加热铜丝”、“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酸雨对金属制品的腐蚀”、“实验室制取氢气”、质量守恒定律中的“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等等。
学生虽对金属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这些知识分散在教材中,而且以零散知识点的形式平铺直叙,学生的认知中缺乏方法论上的组织结构。
学生重感性的认知轻理性的归纳总结、重现象的感知轻原理的认识,因此,教师应通过联系生活、做实验、观察信息、思考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认识到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的用途不仅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且还与他们的化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重点研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投影]家庭小实验表格。
每小组汇报交流。
[录象回顾] Fe、Cu、Au在氧气中加热的实验[交流与讨论][话题1] 金属为什么会失去光泽?[话题2] 为什么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金属失去光泽的顺序有差异?[ 猜想] 结合上述实验,请你对五种金属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与归纳]根据Mg、Fe、Cu、Au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我们看出,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真金不怕火炼)[过渡] 镁与锌,铁与铜到底谁更活泼些呢?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上述问题呢?[启发]资料(图片资料锌与酸反应)小组讨论: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汇报交流③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探讨推荐学生设计方案;[活动与探究](见表一)一、三组用稀盐酸,二、四组用稀硫酸。
[汇报交流]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反应发生的剧烈程度,将以上金属按活泼性排序:_____________。
由上述探究也可以得出:___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强,它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弱,它不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课是在上课题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教材将此内容单列一章,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主题。
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教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认识均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是本课题的重点;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本课题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金属镁.锌.铁.铜的活动性,认识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含义.会读.会写并熟记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金属的活动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三、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对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教学,本人采取了复习回忆一些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并展示相应的图片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从中得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一些规律性知识。
让学生们懂得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学生已经观察过镁条、铁丝等在空气(或氧气)中反应的实验,教材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结合生活常识,说明了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反应剧烈程度和难易不同。
第二部分是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
教材采用“实验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认识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同时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特征归纳出置换反应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镁、铁与氧气的反应,锌与稀硫酸的反应,以及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等,对于这些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等也都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是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研究和系统总结,以及对金属有关反应规律的深入探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知道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3)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述有关信息。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活动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熟悉金属与氧气和酸的反应以及初步认识活动性顺序。
2.教学难点: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探究再设计、实施及评价。
教学过程活动一:温故知新再现金属与氧气反应(过渡)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不同,条件不同,难易程度不一样,可初步反映金属活动性。
怎样才能进一步比较金属活动性?活动二:分组实验感知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案设计资中县公民中学陈水明【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的金属与氧气反应;②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③能说出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金属活动顺序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探究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金属与氧气和金属与酸的反应,进一步掌握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利用。
【教案重点】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反应表现出来的化学性。
【教案难点】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金属活动顺序的意义。
【教案过程】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回忆曾经所做过的几种金属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或加热的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引入新课(方法为:师生共同回忆,然后抽同学上台写方程式)二、金属与酸的反应1、通过实验探究回答问题:①分甲、乙两大组的同学分别用稀HCl 和稀H 2SO 4与镁、铁、铜作用,观察现象。
②请甲、乙两大组的同学代表说出Mg 、Fe 、Cu 哪些能与稀HCl 和稀H 2SO 4反应,反应的难易程度,由此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为: Mg+2HCl=MgCl 2+H 2↑ (剧烈)Fe+2HCl=FeCl 2+H 2↑ (不剧烈)Cu+HCl≠ [ ∴Mg>Fe >Cu ]3、引出金属活动顺: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加 酸 不 放 氢。
4、应用之一:①金属+②酸=盐+氢气①强调:排在“H”之前的,一般选较活泼Mg 、Al 、Zn 、Fe 。
②酸指稀H 2SO 4或稀HCl三、巩固练习1、书上P 37的活动天地,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方程式:Al+HCl — Al+H 2SO 4—Zn+HCl — Zn+H 2SO 4——2、由以上反应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标志:反应前后均有单质)3、出示小黑板上的3个巩固练习题,然后强调:凡是Fe 参加置换反应,生成的Fe 均为+2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 和 Ag,那我们如何判断它们活动性的强弱呢? 在第五单元我们曾做过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幻
灯展示“铜树”图),反应后在铁钉表面有紫红色的铜产 生,这说明了什么?(回顾、讨论。)
教 用铁和含铜的化合物反应可得到铜,即铁可以把铜从 ◆ 含铜的化合物溶液中提取出来,说明铁比铜活泼(分析、讲 学 解)。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1)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比较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1. 金属与氧气反应
1.金属与酸反应
4Al+3O2=2Al2O3
!是否能产生氢气
观察
2.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反应的剧烈程度
Mg+2HCl=MgCl2+H2↑ 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 溶液反应
3. 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反应
Fe+CuSO4=FeSO4+Cu 观察是否能发生反应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谈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学生能用英 语与他人谈论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能熟练运用形容 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能与学生就形容词的级别这个话题 交换信息,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课堂上各种英语实践活动
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
样的,并结合实验验证观点的科学性,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 法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系。将 3 个问题设计作为教学主线,逐层推进,以启发式教 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E-mail:hit790205@163.com 笠编辑 / 张烨
20
黑 龙 江 教 育·中 学 教 学 案 例 与 研 究
教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 学
教学设计及反思
筝 福建省永安市第 6 中学 郑革文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 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2.)
一、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 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金属化合物的溶 液的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 问题。 2.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 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 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和方法: 1.课堂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复习 回顾、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 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 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 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现象的观察,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 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 实践的科学精神。 3.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1.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2.用置 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三、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
八、教学反思
3.本节课的点睛之笔是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既获
1.本课以多层次科学探究为主线,渗透建构主义思想, 得对金属常见的化学性质的系统认识,又归纳出比较金属活
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有意义的知识构建,符合学生心 动性的方式:①能否反应;②在什么条件下会反应;③在相同
理特点,学生兴趣盎然,参与主动,体验深刻。本节课时间较 的条件下反应的剧烈程度;④金属的置换。为学生以后解决相
四、教材处理 本课内容较多,系统性强,若按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 授课,第一课时只能进行到金属与酸反应的活动与探究以 及置换反应概念的教学。这样,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就 显得不够紧凑、有效,内容不够完整,从而不能充分突出本 课题的教学重点,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归纳思维能力和发散 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 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 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 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第二课时,这样 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建构更加完整,对置换反应的理 解、掌握和运用也更容易。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全部活动探究实验,归纳出常见金属的 化学性质和活泼性比较的方法。 第二课时对第一课时的探究实验的化学方程式进行书 写,从中分析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实 验事实得出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同时归纳总 结金属的有关反应规律,并通过对规律的应用,达到落实知 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的共同趋势。
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设计上,要切实以
2.为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寻找知识的最近生长点,注 “学生发展”为本,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
重对已有知识的调用与组合。本课题的学习,我先让学生通 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构建和丰
过体、会回顾生活经验,感受到不同的金属其活动性是不一 富自己的知识,最终达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方
18
黑 龙 江 教 育·中 学 教 学 案 例 与 研 究
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材料,了解了常见金属的 用途和物理性质。其实,金属的用途不仅与它们的物理性质 有关,而且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本节课就来学习 金属的化学性质。 复习旧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镁、铁等金属都能在氧 气中燃烧,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 展示一条镁带,并用砂布打磨。体验砂布打磨前后外观 差异。 (学生急于想知道原因。并猜想:①表面是脏物;②是 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教师引导分析、启发、排 除①证明②。同时指出铝也有类似的现象,并展示铝丝体 验。) 实验证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讲授新课 (板书:金属与氧气反应。) 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应呢?在什么条件 下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能体现出不同金 属的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吗? (收集证据)人们戴的黄金饰品时间再久也总是金光 闪闪、真金不怕火炼;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而铁要在纯氧 中才能燃烧;常温下,镁、铝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铁、 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要在高温下才能与氧气 反应。 [结论] 不同金属活泼程度(活动性)不同。Mg,Al,Fe, Cu>Au;Mg,Al>Fe,Cu>Au。 师:Al 比 Fe 活泼,为何铁易生锈,铝却很耐腐蚀?阅读课 本第 9 页第二段并划重点。回顾在第七单元化学反应的能量 变化、使用新能源中涉及到的两个方程式:Mg+2HCl=MgCl2+H2↑ Zn+H2SO4=ZnSO4+H2↑(过渡). (板书:金属与酸(盐酸、硫酸)反应。) 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酸反应呢? [演示实验] 在 4 个培养皿中做镁、锌、铁、铜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稀 硫酸反应两组对比实验并通过展示台投影到屏幕上。 (让学生观察并将现象记录于课本第 10 页表中。引导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结论]镁、锌、铁与酸反应,铜与酸不反应,得出活动性 Mg,Zn,Fe>Cu;镁、锌、铁都与酸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 不一,得出活动性 Mg>Zn>Fe>Cu。 师:通过金属和酸反应,可以得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 序。但是,如果两种金属都不能和盐酸、稀硫酸反应,例如
及用法。用英语谈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让学生初步了解 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使用一些简单的英语语句描述和谈论 自然界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能听懂简单的故事,理解其 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角色表演等 活动,能将所学语言组织起来,写出简短的文章。
3.情感目标: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 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与他 人合作的能力。
黑 龙 江 教 育·中 学 教 学 案 例 与 研 究
19
教 Unit4 Our World Topic1
◆ 学
“Plants and animals are important to us
(Section A)”教学设计
筝 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中学 杜亚辉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仁爱版《英 语》八年级上册第 4 单元第一话题。)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 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我 采用实验探究—— —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 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 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再通 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 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 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物中反应出来。 师:可以用金属和某些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来比较
金属的活动性差异。下面,我们以此来探究铝、铜、银 3 种金 属的活动性顺序。
[探究活动] 学生实验并将现象记录于课本第 12 页表中。(提示: 铝、铜丝须用砂纸打磨,实验现象若不明显可适当延长反应 时间。教师巡视、指导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①铝丝表面生成铜,说明铝的活动性比 铜强;②铜丝表面生成银,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③铜丝 表面不能生成铝,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强。 学生归纳:活动性:Al>Cu>Ag。 课堂小结 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实验方法:①金属与酸反应:是 否能产生氢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②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 物的溶液反应:是否能发生反应。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把你们的 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享。 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 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 金)单纯从颜色、外型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 分,现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黄金。(说 明:若时间紧,此题可作为课后作业。) [创新作业] ①设计在溶液中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的实验有哪些 方法? ②课后习题 1、3、4。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