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五课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一. 教材分析《挑山工》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挑山工登山的艰辛和坚强意志,通过作者与挑山工的对话,展现了挑山工面对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风貌。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节课是第7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旨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挑山工的精神品质,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描绘的挑山工的生活,他们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课文学习到的精神品质,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提炼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挑山工的艰辛生活,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挑山工面对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感受挑山工的艰辛生活,体会他们的坚强意志。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精神品质,并加以引导。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挑山工的艰辛;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挑山工的敬意;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提炼精神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3.生字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挑山工的生活,引出本课的主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挑山工的精神品质,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25 挑山工
25*挑山工教学目标1.认识“泰、杖、敞、拘、蕴”5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3.了解挑山工的话,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挑山工话语中蕴含的意味深长的意思。
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从而领悟文本传递的含义。
教学难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认5个字,大都笔画繁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准确识记。
2.阅读理解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在充分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读后有什么体会或发现,理解做事情要一心向着目标、专心致志、一往无前的哲理。
3.表达运用让学生经历读读议议、圈圈、画画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作者抓住给人以启示为重点写人写事的方法。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初读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画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读激趣【语文要素:通过多媒体初识人物形象。
】1.板书课题,揭题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慕课堂,我是雪糕老师,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1)师导入: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景色迤逦!在山东有一座山巍峨高耸,它被称为“五岳之首”,它就是泰山!泰山以它奇特的景象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而作者来到泰山让他难以忘怀的不是雄浑的景色,而是一位挑山工,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大作家冯骥才先生一起到泰山去了解挑山工。
(2)师:这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
(多媒体展示挑山工奋力攀登的情景)(3)出示课题:挑山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课题。
(师相机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
师:在学习课文前,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
出示(4)师:这幅画是作家冯骥才从泰山回来画的一幅画。
引导学生用心读最后一段。
3.设置疑问,预留悬念(1)出示插画:这幅画就是作家冯骥才从泰山回来画的一幅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准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领会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识字、句子、阅读和表演,培养学生双手工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学会读通课文《挑山工》;2.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中心。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反映出的感情;2.分析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准备1.课件:《挑山工》教学课件;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学生课本、课外辅导资料。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视频等方式引入《挑山工》中的主要情节,在学生心中勾勒出一个蓝天、白云、村庄、山岗的生动形象。
2. 朗读课文老师帮助学生朗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文章中的主要情节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4. 角色扮演请学生分角色表演《挑山工》中的故事情节,让他们更好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
5. 总结讨论在角色扮演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故事中的中心思想和主要道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挑山工》;2.概括文章,写一篇小结,包括故事经过和主要道德。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挑山工》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是本节课《挑山工》的教案,通过细致的教学安排和合理的教学过程,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品质和能力。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挑山工》说课稿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挑山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5挑山工》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在泰山上与挑山工交谈,从挑山工身上领悟到一个人只有勇于面对困难,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理想的道理。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情感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对一些词语、句子、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对于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挑山工的精神品质;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年轻、交谈”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从课文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挑山工的精神品质;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会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和感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泰山的美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谈论对泰山的印象,从而引出课文《25挑山工》。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挑山工的精神品质。
3.讨论交流: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4.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理解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体会课文的情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挑山工》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作者游览泰山时,对挑山工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
通过描绘挑山工攀登泰山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还需要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攀登高峰的艰辛和毅力方面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感受和体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挑山工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2.难点:感受挑山工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挑山工的辛勤劳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泰山的美景,引出课文《挑山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3.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挑山工的精神风貌。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5.分享感悟: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6.小结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2024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新人教版
7. 教学反馈表: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教师可以设计教学反馈表,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挑山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攀登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挑山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7. 培养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通过学习挑山工的精神品质和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他们将学会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课堂
1. 提问:教师将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挑山工的精神品质是什么,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描写挑山工等。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观察:教师将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例如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合作等。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测试: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小测试,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通过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挑山工》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述了作者游览泰山时,对挑山工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
通过描绘挑山工攀登泰山的过程,展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勇于攀登的精神风貌。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围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挑山工的坚韧精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攀登高峰的艰辛体验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课文学习和课堂讨论,来感受挑山工的精神风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挑山工的坚韧精神,培养勇于攀登、积极向上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的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资源,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挑山工的艰辛。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课文、感悟精神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课堂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频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攀登高峰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挑山工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挑山工的艰辛。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挑山工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们有哪些品质值得你们学习?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挑山工》教学设计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挑山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5挑山工》是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挑山工努力攀登泰山的故事,通过挑山工的坚韧不拔和奋发向前,表现了人们面对困难,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既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悟。
但学生在理解挑山工的精神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可能不熟悉,需要在课前进行预习,以便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挑山工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决心,激发学生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挑山工精神的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插图。
4.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大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然后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生字词的学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挑山工精神的理解,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面对困难,积极进取。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
本文档旨在为四年级语文教师提供第七单元25.挖井工(教案),让学生通过研究这篇课文了解到挖井工的工作、奉献精神以及对社
会的贡献。
本教案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当能够了解到挖井工的工作、生活
和对社会的贡献;能够认识感恩劳动者,学会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研究文章,准确、深入地了解挖井工的工作和贡献,学会感恩劳动者,学会尊重他人。
难点:如何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
能力。
三、教学内容:
1.预导入:生字词的教学和认读。
2.课堂讲授: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和必要词语。
3.语文知识教学:理解新生词和句子成分的分析。
4.课堂练:配课题,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5.课后拓展:课外阅读挖井工的事例及心情。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反复呈现和练,相信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文章的含义,学会尊重劳动者,关爱他人,并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课时计划,俗称“教案”。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应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弄清楚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2.会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6课《信箱》。
看看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二、自学出示自学提纲: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2.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3.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三、反馈1.指名分段读课文。
2.逐一交流以上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机进行朗读的训练与指导。
尤其是对第三题的处理要让学生说心里话,各抒己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四、总结1.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2.再读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表达。
五、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案点评: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内容引人入胜。
一封被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把它丢在台阶上,妹妹娃丽却冒着风雪把信送到了收信人手中。
这篇教学设计示例设计了一课时,主要以学生朗读课文为主,在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探究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自排课本剧表演。
2.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辩论会,针对哥哥与妹妹的不同表现,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2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检查预习①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预习了课文(板书课题),这个试验是谁做的,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的?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连起来说一说。
②指导分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
注意正音:着地违背的确固执●自读自悟,汇报交流①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
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画出你最受启发的句子,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挑山工(教案)
25挑山工(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1.对挑山工的话的理解。
2.怎样让学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
(板书课题)2.播放《挑山工》情景剧,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况。
二、预习课文1.读读课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想想“我”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读、想想。
3.学习生字新词三、交流预习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
请学生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你读懂了什么?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简单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学习词语的收获。
(1)说出“货、奏、超”三个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个字的读音。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5)组词:溜()货()奏()衡()诵()留()贸()泰()横()颂()杖()肌()耽()误()哲()仗()机()枕()娱()折()4.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本段。
大家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讨论。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板书“登山”二字)(2)挑山工是怎样登山?(先讲挑山工的姿势再讲排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板书“姿势”“路线”“折尺形”)从文中找出讲挑山工姿势的话读一读。
教师拿出折尺给学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揣摩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欣赏图片,了解荷兰。
读课文想画面,体味“牧场之国”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牧场之国的宁静、和谐之美。
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语言的表达效果。
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联系前文,激趣导入。
1、师:前面,我们了解了乡下人家的生活,感受到了乡下生活的美好,这节课我们就将去了解一个可爱的国度,请齐读课题——《牧场之国》2、课题质疑师: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简单描述牧场之国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画面)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助,认读生词。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1)你知课文中所指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从哪儿知道的?(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取关键词语,板书:荷兰碧绿草原黑白花牛成群骏马绵羊成群)三、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1、学生自由默读,品味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适当地进行个别的学习指导。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相机指导朗读精彩语段。
教学预设预设一: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你喜欢牛犊还是老牛?你会把它们比作什么呢?2、师小结: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导致了我们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十五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含反思
第二十五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理解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掌握《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的基本情节和结构,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的基本情节和结构,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智慧”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背景介绍环节:通过讲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和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3. 文章讲解环节:通过讲解《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的基本情节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
4. 课堂练习环节:通过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作业环节: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6. 评估环节: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思考练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通过讲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和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2. 分析法:通过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的基本情节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
3. 练习法:通过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作业法: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5. 评估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思考练习。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如选择题、判断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实践。
4年级语文下册年级语文版2.和课后反思第7单元25-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25 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
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四下25课教案
四下25课教案教案标题:四下25课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课时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本课时的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1. 教材:四下25课教材、课后练习册。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3. 教具:单词卡片、图片、小组活动的任务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一幅关于本课话题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话题的思考。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复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呈现本课时的新词汇和句型,通过图片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模仿。
2. 分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新词汇和句型的用法,并呈现给全班。
三、阅读理解(20分钟)1. 学生个体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2.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3. 全班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四、口语表达(1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对话情境。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根据所给情境进行自由对话。
3. 部分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小组竞赛,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问答游戏。
2. 师生互动,教师随机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本课时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练习册上与本课时相关的练习题。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扩展词汇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课时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提高。
然而,在口语表达环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流利,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
海盐县XX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全神贯注教案2新人教版
[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日内瓦人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写作方式.3.认识8个字,会写10个字.掌握钢筋、修剪、贵贱、联合国、赴宴、啄食、面包屑、野餐等词。[教学重点]1.感受课文中描写的野草自然生长、人与鸟和谐共存的景象,理解日内日瓦人民对自然的热爱。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人工草坪与野草‘只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和“小小麻雀也‘活得自在,活得有尊严’”的深刻含义.2.“啄”的声调是二声,不是一声;“餐"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联”与“连”意思上的区分.[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1.日内瓦的城市风光图片(录像)2.课件3.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二.教学步骤:(一)谈话引入:
3、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感受,加深对“全神贯注”一词的理解.
四、体会写法,积累语言
1、再次速读课文,作者是怎样写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的,说说自己的发现。(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2、选择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全神贯注忘了一切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课文同学们都能懂得要做好一切事情就必须全神贯注。
1、现在世界上现代化的大城市越来越多,建设得越来越先进,你知道哪些现代化的大城市?2、看,这是世界上著名的日内瓦.(图片或影像)这座城市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介绍日内瓦的课文。(学生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巩固字词,引发思考.学生书写题目时自然会想到:为什么是“它们”而不是“他们”?“它们”指谁?]3.齐读课题。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并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看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2)指名让学生朗读,分段朗读,检查字音掌握朗读情况。然后学生评议,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2.利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认读生字看片同时,结合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或提出并解决相应注意问题。(1)“筋”:指什么?结合图片理解“钢筋”。了解它是动物、人体中的一部份。(2)“剪、栽、啄、赴":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动作与什么有关?所以字中带有什么偏旁?(3)容易写错的字是哪几个?在桌上写两遍。(啄、餐、)(4)“联、连"“溅、贱”如何区分?(组词)[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识字、写字能力,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放手,充分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运用所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掌握生字、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学、合作能力.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与指导的强化,并注意渗透相关的汉字知识。]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问题.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的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五课第二课时教案二次设计
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两个铁球同事着地的实验
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的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
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的新词。
同桌互相检查。
二、结合重点段落,感知人物形象。
1、结合上节课的自读和交流来填空,并说明理由。
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
2、小组交流。
3、集体汇报交流,引导结合重点语段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
导有感情地朗读。
如:
⑴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①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老是难以解答的问题,
被同学称为“辩论家”;25岁时就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
亚里士多
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
却发现了疑点。
所以说他善于思考。
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3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
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算式法10+1
﹤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
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
磅的快。
图示法等)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
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
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妄下结论。
⑵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①学生汇报: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
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
(教师引
导理解”信奉“)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试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多无数人的
讥笑与嘲讽,在比萨塔上公开试验。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⑶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①学生汇报: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
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②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
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著名的验。
(出示插图投影,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
(学生默读勾画)
4、交流。
(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5、随文练笔(出示插图幻灯片):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么说,怎样做。
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四、推荐课外读物《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