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把地球划分成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是()
A.0°和180°经线圈B.东经20°和西经160°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D.任何一个经线圈
2.本初子午线是指()
A.180°经线B.20°W C.160°W D.0°经线
3.下列各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1:15000B.1:30000C.1:15000000D.1:30000000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大西洋B.非洲、太平洋C.非洲、大西洋D.亚洲、太平洋5.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6.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7.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板块全部由陆地组成B.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C.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D.亚欧板块与亚欧大陆重合
8.下列关于火山、地震的分布,错误的是()
A.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带
B.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
9.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脉B.高加索山脉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10.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青藏高原B.格陵兰岛C.南极洲D.我国东部平原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最终证实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不规则的球体D.“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二、填空题
1.地图的四要素是、、、注记.
2.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积 %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 %.
3.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亿.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国家).
4.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5.图例的含义是,图例的含义是.
6.根据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特征,世界居民分为三个人种.
三、连线题
连线题.
四、综合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峰,鞍部,陡崖.
(2)C、D中位于山谷的是.坡度较缓的是.
五、填表题
填表
①填出下列地图与天气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②填出所属地形区:
安徽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把地球划分成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是()
A.0°和180°经线圈B.东经20°和西经160°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D.任何一个经线圈
【答案】C
【解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属基础题.
2.本初子午线是指()
A.180°经线B.20°W C.160°W D.0°经线
【答案】D
【解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解: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牢记即可.
3.下列各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1:15000B.1:30000C.1:15000000D.1:30000000
【答案】D
【解析】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依据以上知识,我们解答此题.
解: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D的分母最大,比例尺最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如何判断比例尺的大小,属于关于比例尺知识的考查题.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大西洋B.非洲、太平洋C.非洲、大西洋D.亚洲、太平洋
【答案】D
【解析】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跨着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约占海洋总面积的一半.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七大洲和四大洋基本知识的考查,结合教材熟练掌握.
5.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答案】A
【解析】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解:洲﹣﹣﹣从世界地形图上看,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它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故选:A.
【点评】此题关键考查的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利用好地图加强记忆.
6.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答案】B
【解析】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运动的形式为碰撞挤压和张裂.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解答关键是要知道六大板块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7.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板块全部由陆地组成B.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C.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D.亚欧板块与亚欧大陆重合
【答案】B
【解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一块整齐,而是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构成.
解: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故选:B.
【点评】考查了六大板块的名称及位置,结合六大板块示意图不难判定,属于基础题.
8.下列关于火山、地震的分布,错误的是()
A.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带
B.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
【答案】A
【解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9.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脉B.高加索山脉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
【答案】C
【解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共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7个大洲.亚洲和欧洲之间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为界;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
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南美
洲和南极洲之间的分界线.
解:A、乌拉尔山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 B、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 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故符合题意; D、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熟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运用排除法筛选出正确选项.
10.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青藏高原B.格陵兰岛C.南极洲D.我国东部平原
【答案】D
【解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解:世界上的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青藏高原的地势过高;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气候及其寒冷;这些都不适宜人类居住,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最终证实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不规则的球体D.“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答案】C
【解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C.
【点评】考查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属于基础题.
二、填空题
1.地图的四要素是、、、注记.
【答案】方向;比例尺;图例.
【解析】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要素.
解: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也可以称为地图的四要素.
故答案为:方向;比例尺;图例.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图的要素,识记即可.
2.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积 %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 %.
【答案】71;29.
【解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故答案为:71;29.
【点评】观察地球仪上的海陆分布,并根据课本知识填注.
3.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亿.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国家).
【答案】60;中国.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解: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了60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我国总人口为13.22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故答案为:60;中国.
【点评】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4.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答案】海拔
【解析】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是相对高度.
解:海拔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故答案为:海拔.
【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拔的定义.学习中同学们容易将海拔和相对高度混淆,是一道易错题目.
5.图例的含义是,图例的含义是.
【答案】山峰;首都.
【解析】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解:在学习地图过程中要熟记常见的图例.
“”表示首都;
表示山峰.
故答案为:山峰;首都.
【点评】熟练记住常用图例可以提高读图的效率.
6.根据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特征,世界居民分为三个人种.
【答案】黄色、白色、黑色.
【解析】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解: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
故答案为:黄色、白色、黑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白色人种的分布情况,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
三、连线题
连线题.
【答案】
【解析】世界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它们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解:太平洋是世界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深度最大的海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呈“S”形;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北冰洋面积最小、深度最浅.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内.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考查四大洋的相关知识.
四、综合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峰,鞍部,陡崖.
(2)C、D中位于山谷的是.坡度较缓的是.
【答案】(1)A;B;E;(2)D;C.
【解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读图原则,两个山顶之间的相对平缓的地带是鞍部;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用黑三角图例表达的是山峰(或山顶);等高线向高处突起的地形是山谷;等高线稀疏的位置是缓坡.
解: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1)A为山峰,B为鞍部,E为陡崖;
(2)C处是缓坡,D处为山谷.
故答案为:(1)A;B;E;(2)D;C.
【点评】熟练掌握地图的读图要领,灵活分析相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填表题
填表
①填出下列地图与天气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②填出所属地形区:
【答案】(1)
【解析】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
解:(1)根据符号含义可知第一个为长城,第二个为铁路,第三个为运河.
(2)世界地形中有盆地、山脉、高原、平原、丘陵.世界最高的高原为青藏高原,位于中国;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世界最大的平原为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美洲;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为安第斯山脉,该山脉纵贯南美大陆.
故答案为: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