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习题集(一)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习题册

工程力学习题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一、是非判断题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1.18 如图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二、填空题2.1如图所示,F 1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1在y 轴上的投影为 ;F 2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2在y 轴上的投影为 ;F 3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3在y 轴上的投影为 ;F 4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4在y 轴上的投影为 。

轴上的投影为 。

2.2将力F 沿x , y 方向分解,已知F = 100 N, F 在x 轴上的投影为86.6 N, 而沿x 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 N , 则F 的y 方向分量与x 轴的夹角β为 ,F 在y 轴上的投影为 。

理论力学习题集

理论力学习题集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构件AB,CD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2、画出下列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的受力图与系统整体受力图。

题图中未画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1、物体重P =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铰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铰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AB 与CB 杆自重及摩擦略去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试求拉杆AB 和支杆CB 所受的力。

2、铰链四杆机构CABD 的CD 边固定,在铰链A 、B 处有力1F 、2F 作用,如图所示。

该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杆重略去不计。

求力F 1与F 2的关系。

3、在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略去不计。

在构件AB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求支座A和C的约束反力。

4、在图示机构中,曲柄OA上作用一力偶,其矩为M;另在滑块D上作用水平力F。

机构尺寸如图所示,各杆重量不计。

求当机构平衡时,力F与力偶矩M的关系。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1、已知N 1501=F ,N 2002=F ,N 3003=F ,N 200'==F F 。

求力系向点O 的简化结果,并求力系合力的大小及其与原点O 的距离d 。

2、一水平简支梁结构,约束和载荷如图所示,求支座A 和B 的约束反力。

3、水平梁AB 由铰链A 和杆BC 支持,如图所示。

在梁的D 处用销子安装半径为r =0.1m 的滑轮。

有一跨过滑轮的绳子,其一端水平地系在墙上,另一端悬挂有重为P =1800N 的重物。

如AD =0.2m ,BD =0.4m ,ϕ=45°,且不计梁、滑轮和绳子的自重。

求固定铰支座A 和杆BC 的约束力。

4、由AC 和CD 构成的组合梁通过铰链C 连接。

它的支承和受力如图所示。

已知均布载荷强度kN/m 10=q ,力偶矩m kN 40⋅=M ,不计梁重。

建筑力学专业习题集

建筑力学专业习题集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建筑力学作业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字母序号填入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1、平面力系向点1简化时,主矢F R =0,主矩M 1≠0,如将该力系向另一点2简化,则( )。

A :F R ≠0,M 2≠0;B :F R =0,M 2≠M 1;C :F R =0,M 2=M 1;D :F R ≠0,M 2=M 1。

2. 大小相等的四个力,作用在同一平面上且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C ,试比较四个力对平面上点O 的力矩,哪个力对O 点之矩最大( )A .力P 1B .力P 2C .力P 3D .力P 4 3. 两端铰支的等直压杆,其横截面如图所示。

试问压杆失稳时,压杆将绕横截面上哪一根轴转动?( ) Py 1Z 1yZA. Z 轴B. Y 轴C. Z 1轴D. Y 1轴4. 如图所示矩形截面,判断与形心轴z 平行的各轴中,截面对哪根轴的惯性距最小以下结论哪个正确?( )A. 截面对Z 1 轴的惯性矩最小B. 截面对Z 2 轴的惯性矩最小C. 截面对与Z 轴距离最远的轴之惯性矩最小D. 截面对Z 轴惯性矩最小5. 指出以下应力分布图中哪些是正确的( )• ·C P 1 P 2 P 3A. 图(a)(b) 正确B. 图(b)(c) 正确C. 图(c)(d) 正确D. 图(b) (d) 正确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此力系必然平衡。

( )2. 一空间力系,若各力作用线平行某一固定平面,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只有3个。

( )3. 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在进行强度计算时,如考虑附加弯矩的影响,结果是偏于安全的。

( )4. 下图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 )5. 矩形截面梁受横向力作用而弯曲时,其横截面上最大剪应力的大小是平均剪应力的3倍。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横截面面积A=10cm 2的拉杆,P=40KN ,当α=60°斜面上的σ = ,σα= ,τα= 。

理论力学习题集

理论力学习题集

理论力学习题集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及物体的受力分析1-1 画出指定物体的受力图,各接触面均为光滑面。

1-2 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各接触面均为光滑,未画重力的物体的重量均不计。

1-3 画出下列各物体以及整体受力图,除注明者外,各物体自重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

(a) (b)(c) (d)(e) (f)第二章平面一般力系2-1 物体重P=20kN,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铰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铰车,物体便能升起,设滑轮的大小及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忽略不计,A、B、C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试求拉杆AB和支杆CB所受的力。

2-2 用一组绳悬挂重P=1kN的物体,求各绳的拉力。

2-3 某桥墩顶部受到两边桥梁传来的铅直力P1=1940kN,P2=800kN及制动力T=193kN,桥墩自重W=5280kN,风力Q=140kN。

各力作用线位置如图所示,求将这些力向基底截面中心O简化的结果,如能简化为一合力,试求出合力作用线的位置。

2-4 水平梁的支承和载荷如图所示,试求出图中A、B处的约束反力。

2-5 在图示结构计算简图中,已知q=15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6 图示平面结构,自重不计,由AB、BD、DFE三杆铰接组成,已知:P=50kN,M=40kN·m,q=20kN/m,L=2m,试求固定端A的反力。

图2-6 图2-72-7 求图示多跨静定梁的支座反力。

2-8 图示结构中各杆自重不计,D、E处为铰链,B、C为链杆约束,A为固定端,已知:q G=1kN/m,q=1kN/m,M=2kN·m,L1=3m,L2=2m,试求A、B、C 处约束反力。

图2-8 图2-92-9 支架由两杆AO、CE和滑轮等组成,O、B处为铰链,A、E是固定铰支座,尺寸如图,已知:r=20cm,在滑轮上吊有重Q=1000N的物体,杆及轮重均不计,试求支座A和E以及AO杆上的O处约束反力。

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力学经典习题训练(一)附答案

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力学经典习题训练(一)附答案

力学经典习题训练(一)1、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BAC=α,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AC 的推力,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物块静止不动,则A、物块可能受到4个力作用B、物块受到墙的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上C、物块对墙的压力一定为FcosαD、物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等于μFcosα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2mg B.μ1MgC.μ1(m+M)g D.μ2mg+μ2Mg3、(2016重庆万州区期中考试)如图,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Q、P上,当物体平衡时上面的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若把固定的物体换为质量为2m的物体(弹簧的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比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下降了x,则x为A. B. C. D.4、如图2所示,三角形物体a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倾角θ=300,上底面水平的b物体在a物体上恰能匀速下滑。

现对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使b总能极其缓慢地向上匀速运动,某时刻在b上轻轻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c(图中未画出),a始终静止, b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关于放上小物体c之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受到a的支持力增加了mgB.b受到a的摩擦力增加了mgC.推力F的大小增加了mgD.a受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mg5、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块被竖直的木板夹住保持静止状态,设每一木块的质量为m,则两木块间的摩擦力大小为()A.0 B.0.5mg C.mg D.2mg6、如图所示,一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箱子施加一斜向上的拉力F,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在拉力F 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箱子未离开地面)。

习题集第一篇静力分析

习题集第一篇静力分析

3.如图所示,圆盘在力偶M=Fr和力F
旳作用下保持静止,能否说力偶M和力F
保持平衡?为何?
题 1-3 图
4.如图所示刚体A、B自重不计,在光
滑斜面上接触。其中分别作用两等值、反 F1
A
B
F2
向、共线旳力F1 和F2,问A、B是否平衡?
若能平衡斜面是光滑旳吗?
题 1-4 图
5、如图所示,可否将作用在D点力F沿其作用 线移动到BC杆上旳E点处F’,为何?
题 1-7 图
练习题:
一、判断题(对画√,错画×)
1-1 凡在二力作用下旳约束称为二力构件。 ( )
1-2 在两个力作用下,使刚体处于平衡旳必要条件与充
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等值、反向、共线。
()
1-3 力旳可传性只合用于一般物体。
()
1-4 合力大小比分力大小要大。
()
1-5 凡矢量都能够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3-16 图示绞车旳滚筒上挂重物P1, 轮 C 半径为滚筒半径 旳六倍。绕在轮 C 上旳绳子过轮D后挂重物P=100N,试求平 衡时重物P1旳重量及轴承A、B约束力。(轮重及摩擦不计)
3-17 图示用六个根杆支撑一矩形方板, 在板旳角点处受 到铅直力F旳作用,不计杆和板旳重量,试求各杆旳受力。
3-18 图中钢架由三个固定销支承在A、B、C支座处,受力 F1=100kN,F2=50kN作用,求各处约束力。
2-2 两个力F1、F2在同一轴上旳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大小
一定相等 。
()
2-3 力在某一轴上旳投影等于零则该力一定为零.( )
2-4 用绘图法求平面汇交力系求合力时,作图时画力旳顺
序能够不同,其合力不变。
()

理论力学习题集

理论力学习题集

理论力学习题集静力学基本知识1试分别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物体的重量除图上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

假定接触处都是光滑的。

(d)(e)(f)2试分别画出图示各物体系统中每个物体以及整体的受力图。

物体的重量除图上注明外,均略去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

(c)(f)平面力系(1)1.已知F1=3kN,F2=6kN,F3=4kN,F4=5kN,试用解析法和几何法求此四个力的合力。

2.图示两个支架,在销钉上作用竖直力P,各杆自重不计。

试求杆AB与AC所受的力。

3.压路机的碾子重P=20kN,半径r=40cm。

如用一通过其中心的水平力F将此碾子拉过高h=8cm 的石块。

试求此F力的大小。

如果要使作用的力为最小,试问应沿哪个方向拉?并求此最小力的值。

4.图示一拔桩架,ACB 和CDE 均为柔索,在D 点用力F 向下拉,即可将桩向上拔。

若AC 和CD 各为铅垂和水平,04=ϕ,F =400N ,试求桩顶受到的力。

5.在图示杆AB 的两端用光滑铰与两轮中心A 、B 连接,并将它们置于互相垂直的两光滑斜面上。

设两轮重量均为P ,杆AB 重量不计,试求平衡时θ 角之值。

如轮A 重量P A =300N ,欲使平衡时杆AB 在水平位置(θ=0),轮B 重量P B 应为多少?平面力系(2)1.如图所示,已知:F =300N ,r 1 =0.2m ,r 2 =0.5m ,力偶矩m =8N ·m 。

试求力F 和力偶矩m 对A 点及O 点的矩的代数和。

2.T 字形杆AB 由铰链支座A 及杆CD 支持如图所示。

在AB 杆的一端B 作用一力偶(F ,F ' ),其力偶矩的大小为50N ·m ,AC =2CB =0.2m ,30α=,不计杆AB 、CD 的自重。

求杆CD 及支座A 的反力。

3.三铰刚架如图所示。

已知:M =60kN .m ,l =2m 。

试求:(1)支座A ,B 的反力;(2)如将该力偶移到刚架左半部,两支座的反力是否改变?为什么?4.梁架AB所受的载荷及支承情况如图所示。

工程力学习题集(一)

工程力学习题集(一)

工程力学习题集刚体静力学基础思考题1。

试说明下列式子的意义与区别。

(1)F1=F2和F1=F2(2)FR=F1+F2和FR=F1+F22。

作用于刚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对刚体的作用是否等效?3。

二力平衡公理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中,作用于物体上的二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其区别在哪里?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相对于地球静止时,物体一定平衡;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时,则物体一定不平衡.(2)桌子压地板,地板以反作用力支撑桌子,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所以桌子平衡。

(3)合力一定比分力大.(4)二力杆是指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

5.平面中的力矩与力偶矩有什么异同?习题1。

画出下列物体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的重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都为光滑接触。

题1 图2。

画下列各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重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的摩擦均不计.题2图3。

图示一排水孔闸门的计算简图。

闸门重为FG,作用于其它重心C。

F为闸门所受的总水压力,FT为启门力.试画出:(1)FT不够大,未能启动闸门时,闸门的受力图。

题3图(2)力FT刚好将闸门启动时,闸门的受力图.4。

一重为FG1的起重机停放在两跨梁上,被起重物体重为FG2.试分别画出起重机、梁AC和CD的受力图。

梁的自重不计。

题4图5.计算下列图中力F对O点之矩。

题5图6。

挡土墙如图所示,已知单位长墙重FG=95KN.墙背土压力F=66。

7KN.试计算各力对前趾点A的力矩,并判断墙是否会倾倒。

图中尺寸以米计。

题6图平面力系思考题1.一个平面力系是否总可用一个力来平衡?是否总可用适当的两个力来平衡?为什么?2。

图示分别作用一平面上A、B、C、D四点的四个力F1、F2、F3、F4,这四个画出的力多边形刚好首尾相接。

问:(1) 此力系是否平衡?(2) 此力系简化的结果是什么?思1图思2图3.如图所示,如选取的坐标系的y轴不与各力平行,则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是否可写出∑Fx=0,∑Fy=0和∑m0=0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为什么?4。

力学期中复习题(1)

力学期中复习题(1)

2. 对质点系而言,势能的减少等于( A、保守力做的功 B、合力做的功
) C、主动力做的功 )
3、匀质细杆质量为 m,长为 l ,绕端点的转动惯量(
1 2 ml 3 A、
1 ml 2 B、 12
C、 ml
2
ˆ 4t 2 ˆ r 2 t 3 i j ,则质点的轨迹 4、设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11. F m a 中的 a 表示 加速度, F f * m a 中的 a 表示 对、牵连加速度)

加速度。 (填绝对、相
12.已知一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运动学方程为 10 8t 5t 2 (SI) ,则 t=0.2s 时,刚体的角速度为 ,角加速度为 对
离转轴距离 r=0.5m 的质点来说,t=0.2s 时,它的速度大小 为 。
4、长江南岸一侧水道较北岸一侧深的原因是 5、保守力的定义是 6、当行星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行时,在近日点处的速度比远日点处 的速度快,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7、牛顿运动定律的适应范围是
y 1 2 gt 2 ,求:任意时刻的速度

8、已知自由落体的运动方程为 为
;第 4 秒初瞬时速度为
。 ;垂直轴定理为:
力学期中复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打“√”, 不正确的打“×” 1、当质点沿圆周运动时,质点所受的力即向心力。 ( ) 2、一物体静止于固定斜面上,可将物体所受重力分解为沿斜面的下 滑力和作用于斜面的正压力。 ( ) 3、在惯性系中测得的质点的加速度是由相互作用力产生的,在非惯 性系中测得的加速度是由惯性力产生的。 ( ) 4、当加速度恒定不变时,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不变。 5、 维持质点作圆周运动的力就是向心力。 ( ( ) )
19、刚体质量为 m ,各部分曲率半径皆为 R,对过 A 点且垂直于纸面

工程力学习题1

工程力学习题1

一、填空题(22分)11个1.1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2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等效的条件是 。

1.3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 。

约束反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2.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平衡的解析条件是 。

2.2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等效的条件是 。

2.3合力对于平面内任一点之力矩等于 。

3.1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点A 的力平移到任一点B ,但必须同时附加一力偶,这个附加的力偶的矩等于 。

3.2平面任意力系中所有各力的矢量和称为该力系的 ;而这些力对于任选简化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称为该力系对简化中心的 前者与简化中心 ;后者一般与简化中心 。

3.3在平面问题中,固定端处的约束反力可以简化为 。

5.1构件的强度是 ;刚度是 ;稳定性是5.8螺栓受拉力F 作用,尺寸如图。

若螺栓材料的拉伸许用应力为][σ,许用切应力为][τ,按拉伸与剪切等强度设计,螺栓杆直径d 与螺栓头高度h 的比值d/h = 。

6.1根据平面假设,圆轴扭转变形后,横截面 ,其形状、大小与横截面间的距离 ,而且半径 。

6.2圆轴扭转时,根据 ,其纵截面上也存在切应力。

7.1最大弯矩可能发生的横截面有 ; ; 。

7.2 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剪力图 ,弯矩图 。

7.3梁在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剪力图 ,弯矩图 。

7.4梁在某一段内作用有向下的均布载荷,则其剪力图是一条 ,弯矩图是。

8.1梁在对称弯曲时,截面的中性轴是 与横截面的交线,必通过截面的 。

8.2应用公式zM y I σ=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和 。

8.3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 ;矩形、圆形和工字形界面梁最大切应力发生在 。

9.1用积分法求梁的挠曲线方程,积分常数由梁位移的 条件和 条件来确定。

9.2用叠加法计算梁变形的条件是 。

9.3 提高梁的刚度的主要措施为 ; ; 。

土力学习题集答案-第一章

土力学习题集答案-第一章

第1章土的组成一、简答题1.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曲线?2.土中水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3.土是怎样生成的?有何工程特点?4.什么是土的结构?其基本类型是什么?简述每种结构土体的特点。

5.什么是土的构造?其主要特征是什么?6.试述强、弱结合水对土性的影响。

7.试述毛细水的性质和对工程的影响。

在那些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8.土颗粒的矿物质按其成分分为哪两类?9.简述土中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的关系。

10.粘土的活动性为什么有很大差异?11.粘土颗粒为什么会带电?二、填空题1.根据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当颗粒级配曲线较时表示土的级配良好。

2.工程中常把的土称为级配良好的土,把的土称为级配均匀的土,其中评价指标叫。

3.不同风化作用产生不同的土,风化作用有、、。

4. 粘土矿物基本上是由两种原子层(称为晶片)构成的,一种是,它的基本单元是Si—0四面体,另一种是,它的基本单元是A1—OH八面体。

5. 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 的表达式为Cu=、Cc=。

6. 砂类土样级配曲线能同时满足及的土才能称为级配良好的土。

7. 土是的产物,是各种矿物颗粒的集合体。

土与其它连续固体介质相区别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和。

8. 土力学是利用一般原理和技术来研究土的物理性质以及在所受外力发生变化时的应力、变形、强度、稳定性和渗透性及其规律一门科学。

9.最常用的颗粒分析方法有法和法。

10. 著名土力学家的《土力学》专著问世,标志着现代土力学的开始。

三、选择题1.在毛细带范围内,土颗粒会受到一个附加应力。

这种附加应力性质主要表现为( )(A)浮力; (B)张力; (C)压力。

2.对粘性土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中的( )。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 (C)自由水; (D)毛细水。

3.土中所含“不能传递静水压力,但水膜可缓慢转移从而使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水,称为( )。

(A)结合水; (B)自由水; (C)强结合水; (D)弱结合水。

大学生 理论力学 试题试卷习题集及答案

大学生 理论力学 试题试卷习题集及答案

理论力学试题一、概念题(1-4题每题3分,5-6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一等边三角形薄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处于静止,当沿其三边AB 、BC 、CD 分别作用力1F、2F 、3F 后,若该三力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则 。

(A)板仍保持静止; (B)板作平动; (C )板作转动; (D)板作平面运动。

2、如图所示,均质杆AB 重P , A 端靠在摩擦角20=m ϕ的斜面上,欲使杆AB 在水平位置A 端不向下滑动,则吊绳倾角α的最大值为 。

3、一空间力系向某点O 简化后的主矢和主矩分别为:k j R88+=',k M O 24=,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

4、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均质圆盘在自身所在的平面 内作平面运动,在图示位置时,若已知图形上A 、B 两点的 速度如图所示,且已知B 点的速度大小为B v ,则圆盘的动量 的大小为 。

5、如图均质圆盘质量为m ,半径为r ,绕O 轴转动的 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ε,偏心距为e 。

则刚体惯性力系 向转轴简化所得到的惯性力的大小=gF ;和惯性力偶的矩的大小=g OM 。

6、如图所示平衡系统,若用虚位移原理求M 和F 的关系。

请在图上画出系统的虚位移图;其虚功方程 为 。

AB(题2图) B v(题4图)(题5图)二、图示平面结构由三杆AC 、BC 、DE 铰接而成, 所受载荷和尺寸如图所示。

已知: q 、a ,且qa F 2=、22qa m =。

若不计各杆自重,试求铰E处的约束反力。

(16分)三、图示机构,已知带滑道的圆盘以匀 角速度0ω转动,已知:l B O A O 2121==, l AB O O 2321==,求机构在图示位置(211OO A O ⊥)时,折杆A O 2的角速度 和角加速度2ω和2ε。

(15分)四、图示机构在铅垂面内运动,滑块A以匀速v沿倾角为60滑道斜向下运动,通过长度为r l 4=的连杆AB带动半径为r 的圆盘B在水平固定面上作纯滚动。

(完整版)理论力学习题集

(完整版)理论力学习题集

习题一静力学公理和物体受力分析1.判断题(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则此力系必然平衡。

( )(2)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3)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4)悬挂的小球静止不动是因为小球对绳向下的拉力和绳对小球向上的拉力相互抵消的缘故。

()(5)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叫刚体.()(7)凡在两个力作用下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

()(8)凡是合力都大于分力。

()(9)根据力的可传性,力P可以由D点沿其作用线移到E点?( )题1-1-9图(10)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一般可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表示,该两分力一定要沿水平和铅垂方向。

( )(11)力平衡条件中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 )(12)刚体的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13)约束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阻碍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14)辊轴支座的约束力必沿垂方向,且指向物体内部。

( )。

(15)力可以沿着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运动效应。

( )2.选择题(1)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A.A。

三力平衡定理;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C。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D。

力的可传性原理;E.作用与反作用定律.(2)三力平衡定理是。

A。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相互平衡必汇交于一点;B。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C.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B。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C.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工程力学(一)习题集及部分解答指导

工程力学(一)习题集及部分解答指导

工程力学(一)习题集及部分解答指导第一章静力学基础一、判断题1-1.如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1-2.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

()1-3.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仅适用于刚体。

()1-4.二力构件是指两端用铰链连接并且指受两个力作用的构件。

()1-5.对刚体而言,力是滑移矢量,可沿其作用线移动。

()1-6.对非自由体的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7.作用在同一刚体的五个力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此刚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1-8.只要两个力偶的力偶矩相等,则此两力偶就是等效力偶。

()二、单项选择题1-1.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

A、必汇交于一点B、必互相平行C、必都为零D、必位于同一平面内1-2.力的可传性()。

A、适用于同一刚体B、适用于刚体和变形体C、适用于刚体系统D、既适用于单个刚体,又适用于刚体系统1-3.如果力FR是F1、F2二力的合力,且F1、F2不同向,用矢量方程表示为FR=F1+F2,则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A、必有FR=F1+F2B、不可能有FR=F1+F2C、必有FR>F1,FR>F2D、必有FR<F1,FR<F21-4.作用在刚体上的一个力偶,若使其在作用面内转移,其结果是()。

A、使刚体转动B、使刚体平移C、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效果D、将改变力偶矩的大小三、计算题1-1.已知:F1=2000N,F2=150N,F3=200N,F4=100N,各力的方向如图1-1所示。

试求各力在某、y轴上的投影。

解题提示F某=+FcoαFy=+Finα注意:力的投影为代数量;式中:F某、Fy的“+”的选取由力F的指向来确定;α为力F与某轴所夹的锐角。

图1-11-2.铆接薄钢板在孔A、B、C、D处受四个力作用,孔间尺寸如图1-2所示。

理论力学习题集册答案解析

理论力学习题集册答案解析

理论⼒学习题集册答案解析第⼀章静⼒学公理与受⼒分析(1)⼀.是⾮题1、加减平衡⼒系公理不但适⽤于刚体,还适⽤于变形体。

()2、作⽤于刚体上三个⼒的作⽤线汇交于⼀点,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3、刚体是真实物体的⼀种抽象化的⼒学模型,在⾃然界中并不存在。

()4、凡是受两个⼒作⽤的刚体都是⼆⼒构件。

()5、⼒是滑移⽮量,⼒沿其作⽤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效果。

()⼆.选择题1、在下述公理、法则、原理中,只适于刚体的有()①⼆⼒平衡公理②⼒的平⾏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系公理④⼒的可传性原理⑤作⽤与反作⽤公理三.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图。

未画重⼒的物体不计⾃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 )b(杆ABd(杆AB、CD、整体)c(杆AB、CD、整体))e(杆AC、CB、整体)f(杆AC、CD、整体四.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图。

未画重⼒的物体不计⾃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球B、整体)b(杆BC、杆AC、整体- 2 -第⼀章静⼒学公理与受⼒分析(2)⼀.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图。

未画重⼒的物体不计⾃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图可在原图上画。

WADB CE Original FigureAD B CEWWFAxF AyF BFBD of the entire frame)a (杆AB 、BC 、整体 )b (杆AB 、BC 、轮E 、整体)c (杆AB 、CD 、整体 )d (杆BC 带铰、杆AC 、整体)e(杆CE、AH、整体)f(杆AD、杆DB、整体)g(杆AB带轮及较A、整体)h(杆AB、AC、AD、整体- 4 -第⼆章平⾯汇交和⼒偶系⼀.是⾮题1、因为构成⼒偶的两个⼒满⾜F= - F’,所以⼒偶的合⼒等于零。

()2、⽤解析法求平⾯汇交⼒系的合⼒时,若选⽤不同的直⾓坐标系,则所求得的合⼒不同。

理论力学习题集教材

理论力学习题集教材

-1、画出下列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不包含销钉与支座)的受力图与系统整体受力图。

题图中未画重力的各物体自重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整体受力图在原图上画)-1、物体重P=20kN,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铰车D上,如图所示。

转动铰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AB与CB杆自重及磨擦略去不计,A、B、C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试求拉杆AB和支杆CB处受的力。

2-2、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略去不计。

在构件AB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求支座A和C的约束力。

2-3、直角弯杆ABCD与直杆DE及EC铰接如图,作用在杆DE上力偶的力偶矩M=40kN.m,不计各杆自重,不考虑摩擦,尺寸如图,求支座A,B处的约束力及杆EC的受力。

示。

求:(1)力系向点O简化的结果;(2)力系的合力的大小、方向及合力作用线方程。

3-2、无重水平梁的支承和载荷如图(b)所示。

已知力F、力偶矩为M的力偶和强度为q的均布载荷。

求支座A和B处的约束力。

3-3、图示水平梁AB由铰链A和杆BC所支持。

在梁上D处用销子安装半径为r=0.1m的滑轮。

有一跨过滑轮的绳子,其一端水平地系于墙上,另一端悬挂有重P=1800N的重物,如AD=0.2m,BD=0.4m, =45°,且不计梁、杆、滑轮和绳的重量。

求铰链A和杆BC对梁的约束力。

1心在铅垂线上EC,起重载荷P2=10kN。

如不计梁重,求支座A,B和D三处的约束力。

3-6、由AC和CD构成的组合梁通过铰链C连接。

它的支承和受力如图所示。

已知均布载荷强度q=10kN/m,力偶矩M=40 kN·m,不计梁重。

求支座A,B,D的约束力和铰链C处所受的力。

量。

求支承A和B处的约束力,以及杆BC的内力F BC。

4-2、图示结构由直角弯杆DAB与直杆BC及CD铰接而成,并在A处与B处用固定绞支座和可动绞支座固定。

杆DC受均布载荷q的作用,杆BC受矩为M=qa2的力偶作用。

力学测试课后习题答案(1)

力学测试课后习题答案(1)

R1
R2
F F E SE
F e M W WE

补偿片
对臂全桥

d1 1 2 3 4 2 F
d1 F 2
2. 测e
d1 F SE 2
1 F bhE d1 2
R1、R2组成双臂半桥
2 d 2 1 2 M
M d2 2
( ) d M M t M M t M M
x z F z 2 x z F z 1 F z 1 F z 2
因为
F z (LL A) MFz1 W E
M
Fz 2

Fy LA WE
所以
F ( LL A ) F L L z z A F z d W E W E W E
E W E 2
F e M E WE
因为

Fe 1 M d 2
所以
1 F bhE d1 2
W E h d2 e d2 2 F 6 d1
3.20 如图是一个测力传感器的钢制圆筒。其上贴有八个应变片。 试将该八个应变片接成全桥以消除力的偏心影响。
FRB B bh
组成全桥测量电路
1 1 1 1 F ( F F ) F d R A R B R A R B b h E b h E b h E b h E 2 ( 1 ) ( F F ) R A R B b h E
因为
F F F R A R B
对以上性能指标计算方法分别为
R eH c
FeH c S0
R eLc
FeLc S0
Rmc Fmc S0
R pc

力学习题集

力学习题集

理论力学习题册答案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第1章 受力分析概述1-3 试画出图示各物体的受力图。

或(a-2)(a-1)(b-1)(c-1)或(b-2) (d-1)(e-1)(e-2)(f-1)(e-3)(f-2)(f-3)F AF BF A(b-3)(a-3)(a-2)(b-2)(b-1)(a-1)1-4* 图a 所示为三角架结构。

荷载F 1作用在铰B 上。

杆AB 不计自重,杆BC 自重为W 。

试画出b 、c 、d 所示的隔离体的受力图,并加以讨论。

习题1-4图1-7 画出下列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的受力图,各题的整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的自重均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面接触。

abe(d-2)(c-1)(b-1)(b-2) (b-3)(c-2)(d-1)i gj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2-3 图示正方体的边长a =,其上作用的力F =100N ,求力F 对O 点的矩及对x 轴的力矩。

解:)(2)()(j i k i Fr F M +-⨯+=⨯=Fa A O m kN )(36.35)(2⋅+--=+--=k j i k j i Fam kN 36.35)(⋅-=F x M2-9 图示平面任意力系中F 1 = 402N ,F 2 = 80N ,F 3 = 40N ,F 4 = 110M ,M = 2000 N ·mm 。

各力作用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尺寸的单位为mm 。

求力系向O 点简化的结果。

FFFF (0,30)(20,20)(20,-30)(-50,0)45yxRF 'ooM yxoRF (0,-6)解:N 15045cos 421R -=--︒=∑=F F F F F x x 045sin 31R =-︒=∑=F F F F y yN 150)()(22'R =∑+∑=y x F F Fm m N 900305030)(432⋅-=--+=∑=M F F F M M O O F向O 点简化结果如图(b );合力如图(c ),其大小与方向为N 150'R R i F F -==Ar A(a)(b)(c)(d)第3章静力学平衡问题3-2图示为一绳索拔桩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习题集(一)祁东县育贤中学肖仲春4216001、如图所示,放置于水平面上的斜面体质量为M,其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而M保持静止。

则水平面对斜面体A.无摩擦力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支持力为(M+m)g D.支持力小于(M+m)g答案:BD2、如图所示,是某次发射人造卫星的示意图。

人造卫星先在近地的圆周轨道1上运动,然后改在椭圆轨道2上运动,最后在圆周轨道3上运动。

a点是轨道1、2的交点,b点是轨道2、3的交点.人造卫星在轨道1上的速度为v1,在轨道2上a点的速度为v2a,在轨道2上b点的速度为v2b,在轨道3上的速度为v3,则以上各速度的大小关系是A.v1>v2a>v2b>v3 B.v1 < v2a < v2b < v3C.v2 a>v1>v3 >v2b D.v2 a>v1>v2b>v3答案:C3、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个竖直立于地面的轻质弹簧上,如图所示。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L1.若再用一竖直向下的力F压物块A,弹簧又缩短了L2(仍在弹性限度内),突然撤去F的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A.F/2+KL2/2 B.F/2+mg C.KL1/2+KL2/2 D.KL2/2+mg答案:BCD4、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相同,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

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A.N不变、T变小B.N不变、T变大C.N变大、T变大D.N变大、T变小答案:B5、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长木板M的左端,另一端与小木块m连接,且全部的接触面均光滑。

开始时,m和M均静止,现同时对m、M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 1和F 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

对于m 、M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A .由于F 1、F 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B .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 1、F 2大小相等时,m 、M 各自的动能最大C .由于F 1、F 2大小不变,所以m 、M 各自一直做匀加速运动D .由于F 1、F 2等大反向,故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为零 答案:BD 6、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h 高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 .已知月球半径为R ,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卫星,使它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作圆周运动.求该卫星的周期。

答案:设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h=g 月t 2/2 ① L=v 0t ② mg 月=m4π2 R /T 2 ③ T =Rh hv L20π ④7、如图所示,-辆长L =2.0m,高h =0.8m,质量为M =12Kg 的平顶车,车顶面光滑,在牵引力为零时,仍在向前运动.设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且比例系数μ=0.3。

当车速为v0=7m/s时,把一质量为1Kg 的物块(视为质点)轻轻放在车顶的前端。

问物块落地时,落地点距车前端的水平距离多大?答案:由于m与M 之间无摩擦,所以开始m 在车上相对地面静止,离开车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放上m 后车受到的阻力f 1=μ(m +M)g ,则 车加速度a 1=-f 1/M=-μg(1+m/M)=-3.25m/s2m 离开M 前,M 做匀减速运动,位移为L ,设m 即将离开M 时车速为v 。

由运动学公式有:v 2-v 02=2a l 、L ,由此得到v =6m/s 。

物体m 下落时间t=108.022⨯=g h s =0.4s ,m 离开M 后,M 的加速度为:a 2=-f 2/M=-μMg/M=-μg=-3m/s 2。

物体落地点距车前端的距离为:S 2=vt+21a 2t 2=2.16m物体落地点距车前端的距离为:S=S 2+L= 4.16m8、如图(1)所示为一根竖直悬挂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下端挂一小物块A ,上端固定在C 点且与一能测量绳的拉力的测力传感器相连。

已知有一质量为m0的子弹B 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射入A 内(未穿透),接着两者一起绕C 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在各种阻力都可忽略的条件下测力传感器测得绳的拉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子弹射入的时间极短,且图(2)中t=0为A 、B 开始以相同速度运动的时刻,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提供的信息,对反映悬挂系统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例如A 的质量)及A 、B 一起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

你能求得哪些定量的结果?答案:由图2可直接看出,A 、B 一起做周期性运动,运动的周期T=2t 0,令 m 表示 A 的质量,L 表示绳长,v 1表示 B 陷入A 内时即t=0时 A 、B 的速度(即圆周运动最低点的速度),v 2表示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F 1表示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的拉力,f 2表示运动到最高点时绳的拉力,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 m 0+m)v 1,在最低点和最高点处运用牛顿定律可得 F 1-( m 0+m)g=( m 0+m)v 12/L , F 2+( m 0+m)g=( m 0+m)v 22/L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2L( m+m 0)g=( m+m 0) v 12/2- ( m+m 0) v 22/2。

由图2可知F 2=0 。

F 1=F m 。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反映系统性质的物理量是 m=F m /6g-m 0 ,L =36m 02v 02g/5F m 2,A 、B 一起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是机械能E ,若以最低点为势能的零点,则E=(m+m 0)v 12/2。

由几式解得E =3m 02v02g/F m。

9、质量为M = 3.0kg 的平板小车C 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两个质量都是m = 1.0Kg 的小物块A和B ,同时分别从左端和右端以水平速度v 1 = 4.0m/s 和v 2 = 2.0m/s 冲上小车,如图所示.小物块与车面的动摩擦因数都是20.0=μ,小物块在车上没有相碰,g 取10m/s 2. (1)求小车最后的速度(2)从开始直到两物块都停在小车上这个过程中,物块B 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经过的时间是多少?答案:(1)A 、B 同时在车上滑行时,两物对车的摩擦力均为μmg ,方向相反,车受力平衡而保持静止,由于A 、B 同时在车上滑动时,两物对车的摩擦力均为μm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系统水平方向合力为零。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 1-mv 2=(M+2m)v ① A 和B 在车上都停止滑动时车的速度 v=m(v 1-v 2)/(M+2m)=23)24(1+-⨯m/s=0.4m/s ②方向向右。

(2)从图(a )到(b )的过程,对B 用动量定理得μmgt 1=0-mv 2 ③ t 1=v 2/μg=2/(0.2×10)s = 1s ④ 对B 用动能定理得-μmgS 1=0-21mv 22⑤S 1=v 22/2μg=22/(2×0.2×10)m = 1m ⑥ 从图(b )到(c)的过程,对BC 用动量定理得 μmgt 2=(M+m)v ⑦t 2=(M+m)v/μmg= (3+1) ×0.4/(0.2×1×10)= 0.8s ⑧ 对B 用动能定理得 -μmgS 2=21(M+m)v 2⑨S 2=(M+m)v 2/(2μmg)=(3+1)×0.42/(2×0.2×1×10)(m)=0.16m ⑩ 由开始滑上小车到两物块都静止在小车上,B 物块通过的总路程是S B =S 1+S 2=1m+0.16m = 1.16m 经过的时间是t B =t 1+t 2 = 1s+ 0.8s =1.8s10、如图所示,将一个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形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个竖直墙壁。

现让一个小球自左端槽口A 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下落,与半圆形槽相切从A 点进入槽内,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半圆形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B .小球在半圆形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 .小球从最低点向右侧最高点运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 .小球离开右侧最高点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答案:C1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传播到x 轴上的B 质点,在它左边的A 质点在负最大位移外.在t 1=0.6s 时,质点A 第二次出现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则A .该波的波速等于5m/sB .t 1=0.6s 时,质点C 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上运动 C .t 1=0.6s 时,质点C 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下运动D .当x=5m 的质点E 第一次出现在正最大位移处时, 质点B 恰好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 答案:AB12、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 0=2 m/s 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 =10 kg 的工件(可看为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时间1.9 s ,工件被传送到h =1.5 m 的高处,取g =10 m/s 2.求:(1)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答案:由题图得,皮带长s =30sin h =3 m(1)工件速度达v 0前,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 1=v t 1= 102t v达v 0后做匀速运动的位移s-s 1=v 0(t-t 1) 解出加速运动时间 t 1=0.8 s 加速运动位移 s 1=0.8 m所以加速度a =10t v =2.5 m/s 2工件受的支持力N =mg cos θ从牛顿第二定律,有μN -mg sin θ=ma 解出动摩擦因数μ=23(2)在时间t 1内,皮带运动位移s 皮=v 0t =1.6 m在时间t 1内,工件相对皮带位移 s 相=s 皮-s 1=0.8 m 在时间t 1内,摩擦发热 Q=μN ·s 相=60 J 工件获得的动能 E k =21mv 02=20 J工件增加的势能E p =mgh =150 J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W =Q +E k 十E p =230 J 。

13、如图,abc 是光滑的轨道,其中ab 是水平的,bc 为与ab 相切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半径R=0.30m 。

质量m=0.20kg 的小球A 静止在轨道上,另一质量M=0.60kg 、速度v 0=5.5m/s 的小球B 与小球A 正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