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张妮,
2.黄世旬
广检检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湖北省
武汉市 430200
摘要:色谱-质谱分析法具有分析快速、灵敏度高、定量分析精度高的特点。

随着我国
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食品检测机构的检测手段也应不断
更新和提高。

目前已发现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大多可以通过建立快速、灵敏、准确、可
靠的检测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定性,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从而为人类的食品和
生命健康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食品检测;具体应用
引言
质谱是一种利用各种电离技术将被测化合物转化为气态离子,然后按质量比离子进行测定,以测定其组成和结构。

由于其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分析速度快,信息量大,分子式
可测量,因此成为分析检测领域的一个热点。

1.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概论
色谱-质谱技术是将色谱技术与质谱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技术。

在色谱-质谱
联用体系中,色谱仪是质谱仪的进样和分离体系,质谱仪是色谱仪的检测器,在食品检测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离子色谱
-质谱联用(IC-MS)等。

1.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LC-MS是一种分离的方法,它采用液相色谱柱作为分离手段,质谱作为检测手段。

近年来,大气电离技术和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技术的发展迅速。

质谱分析的离子源主要有:电
喷雾、大气压等离子源,这些离子源能在大气压下实现样品成分的离子化,离子化速率较高。

目前,各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均装有ESI和APCI两种电源。

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中,按照质谱的质量范围和分辨率,可以将其划分为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

低分辨率质谱主要使
用三个四极棒分析仪,而高分辨率质谱则主要使用磁质谱,飞行时间质谱,傅里叶转换离子
回旋共振质谱,以及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LC-MS分析方法能够分析极性、易挥发和热不稳定性物质,分析范围广,分离能力强,
定性分析结果可靠,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

LC-MS是一种用于食品中药物残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毒素、维生素、类胡萝卜素、活性多糖等的测定方法。

1.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GC-MS技术是通过GC系统的气相色谱柱分离未知样品,将分离的气体分子送入MS系统,由离子源将其粉碎为碎片,通过质量分析仪对样品进行分析、检测和记录。

GC—MS技术是一
种常用的小分子分析方法。

在MS体系中,使用最多的是EI源和CI源。

EI源可以通过分子
和离子来确定分子的分子量,并通过残缺的离子来推断其结构,该方法适合于正离子的探测,而不适合用于负离子的探测。

CI源具有较小的残离峰、较好的弹性和较简单的光谱,是目前
常用的负离子检测手段。

四极棒分析仪是最常见的质量分析仪,它可以探测到最大的分子质量,一般在4000Da左右,分辨率在103左右。

GC—MS联用是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
食品添加剂、塑化剂残留的测定方法。

1.3.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法(IC-MS)
与传统的液相色谱方法相比,离子色谱具有抑制作用,能有效地降低背景、减少仪器噪声、增加仪器的灵敏度。

利用离子色谱-质谱技术,可以将二者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
而达到微量分析的目的。

与LC-MS方法相似,它的离子源主要是ESI、APCI,而在质量分析
中则主要使用三元四极棒分析仪。

IC-MS是一种用于食品中氯酸盐、溴酸盐、单糖、寡糖、
有机酸的分析方法。

2.GC-MS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2.1.GC-MS法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有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等。

将样品用乙腈
提取,以QuEChERS方法为前处理技术,采用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型,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GC-MS/MS联用技术对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也可以采用
氟罗里硅柱与石墨化碳黑小柱结合净化,氮吹浓缩,再用GC-MS分析对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残留量。

2.2.GC-MS法检测食品中的塑化剂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食品中17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含量。

选择了白酒等12种不同类别的食物作为分析样品,色谱系统用非极性色谱柱(DB-5MS)、程序升温控制对样品进行分离;质谱系统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EI源)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对塑化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推测其中测出的PAEs可能由生产过程中或之后的运输、包装等过程中接触了塑料制品所致。

3.LC-MS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3.1.LC-MS法检测食品中的药物残留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析方法,对番茄中18种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样品经QuEChERS方法净化后,用LC-MS/MS进行检测。

该方法对浓度为0.006~0.100μg/mL的18种农药残留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适合批量样品的检测分析。

3.2.LC-MS法检测食品中的生物毒素
通过对4种AIPs信号分子进行LC-MS/MS分析,探讨了AIPs信号分子的信号特征及其对SEA和生物膜的作用机制,为AIPs分子的定性、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3.3.LC-MS法检测食品中的有机污染物
利用超HPLC谱-高分辨质谱技术和同位素内标法,对蜂毒衍生产品中的蜂毒多肽进行了精确的定量测定,样品经胰蛋白酶酶切、过固相萃取小柱纯化,再用C18色谱法进行分离,并以ESI正离子方式进行平行反应测定。

本方法能对蜂毒衍生物中的多肽进行精确的定量,确保其产品的功效。

4.IC-MS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IC-MS法检测食品中的氯酸盐和溴酸盐用DionexAS16离子交换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化合物,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在多反应监控(MRM)模式下测定面制品中溴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

选用高容量、强亲水性的阴离子交换柱IonPacAS19进行分离,以KOH溶液为淋洗液,采用梯度淋洗,淋洗液经过抑制器抑制后直接进入质谱(ESI-MS),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
建立一种测定碳酸饮料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适用于
碳酸饮料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同时测定。

IC-MS法测定了食品中单糖和小分子寡糖的含量,并将其粉碎后,加去离子水超声萃取,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以EGC在线生成KOH作为洗涤剂,然后进行梯度冲洗,然后利用柱后
补液(Na+来源),串联质谱技术对咖啡豆中的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蔗糖、木糖、
甘露糖、果糖和核糖进行IC-MS分析。

本研究可有效地解决不同含碳量的糖类间的伪正态,
并能同时检测出咖啡豆中的典型单糖和低分子低聚糖。

(2)IC-MS法检测食品中的有机酸,采用离子色谱技术,通过自制的富集柱和分离器,实现了有机酸的在线富集与分离,并应用质谱大气化学电离源阴离子离子化技术(APCI)技术,通过选择离子监测(SIM)对有机酸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

具有预处理简便、快速、
高灵敏度等优点,可用于各种饲料添加剂中的有机酸的测定。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色谱-质谱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技术。

在食品检测中,要针对不
知名的样品,选用合适的色谱-质谱技术,建立高效、灵敏的检测手段,并对其进行定性、
定量的检测,确保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周结祥.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食
品,2020,(18):142-144.
[2]刘飞.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食
品,2020,(11):167-168.
[3]吴燕,杨静,王彩艳,陈翔,开建荣,王晓菁.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
用[J].宁夏农林科技,2019,60(09):78-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