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方言——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溧阳方言
以溧阳县城为中心的溧阳方言是吴语的一个分支。

其声母中保存着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隋唐时期)语音系统的全浊声母,且清浊对立;其韵母中保存着以喉塞音[?]为韵尾的入声(促声)韵母;其声调为平、上、去、入各分阴阳。

由于战乱及其他原因,古代北方人纷纷南迁,一部分留居溧阳。

近代河南(光山、罗山等县)、苏北(兴化、高邮等县)以及浙江(温州)、安徽、湖北均有移民定居溧阳,他们分别聚居在平桥、永和、上兴等丘陵山区和余桥、古渎、前马等荡滩区,同时使用原籍话和溧阳话。

这些“外来语”使溧阳方言发生一些变异。

如县城“要勿”[fiar](“勿要”合音),在西北部乡村因受北方话影响,说成[piar](“不要”合音)。

在西、北、南部距离县城较近的乡村(如新昌、余桥、大溪、沙河等乡),“将、枪、香、强、羊、娘”等字的韵母为[ia],县城为[iε];“育、玉”、“菊、月”等字的韵母,这些乡村都发[iō],县城则分别发[iō];“m、n、l”等次浊声母趋向清华,“煤、馒、人、难”等字的声母发音基本不浊。

至于与邻县接壤的某些边缘乡村,语言受邻县影响,亦稍有变异。

全国解放以后,普通话的推广,又使溧阳话中带有一些普通话的因素。

溧阳方言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全市基本一致。

谚语和歇后语,全市各地也无多大差异。

以下是溧阳广泛使用的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大致按内容分类排列,先列词条,再列解释。

如有几个方言词语意义相同的,并列在同一行,中间用“/”隔开。

有的词语写的是同音字,不一一注明。

有些有音无字或难以找到相当同音字的,用“□”代替,后面注音。

少数字有特殊读音的,亦加注音,音标右下角数字为调类代号。

词汇
一、气象,时间
日头:太阳
日旺:日光
双旺日头/毒日头:大太阳荫头窠里:蔽荫处
亮月;月亮
亮星月:有月光的夜
戗风:对面风
阵头:雷
豁闪:闪电
凌独:冰锥儿
旧年:去年
着前年:大前年
今朝:今天
明朝:明天
后朝:后天
前夜子:前天
点心辰光:中午
日脚:日子
格歇:现在
格枪岁里:这一阵子
夜头蛮间:晚上
二、植物、动物
莴笋:莴苣
芦粟:玉米
茭手:茭白
香瓜:南瓜
梨瓜:青瓜
田鸡:青蛙
众牲:牲畜
牯子:公牛
猪郎:种猪
猪婆:母猪
飞关:翅膀
火焰虫:萤火虫
蛆拱头:蛆
孵鸡婆:孵小鸡的母鸡癞勃稿:癞蛤蟆
狮螺:螺狮
作蛛:蜘蛛
和蟮:蚯蚓
蚂米:蚂蚁
杨牛:天牛
鞋爬乌:蝌蚪
四脚蛇:守宫、壁虎
三、房屋、器具
明堂:天井
灶披:灶屋
混堂:浴室(服务行业)锅突:锅盖
蒜帚:洗锅的刷子
绞布:抹布
簿刀:菜刀
演线:缝衣针
敲梆头:吸烟管
四、亲属、人品
丹丹:爸爸
亲娘:祖母
大大:伯伯
老子:父亲
女女:女儿
男女:儿女
男佬:称已婚的男子
女佬:称已婚的女子
阿伯:称丈夫的哥哥
阿叔:称丈夫的弟弟
姑娘:称丈夫的姐妹
阿姆:称丈夫的嫂子
阿婶:称丈夫的弟媳
八八:姑姑
老倌:丈夫
老嬷:妻子
蛮娘:后娘
寄爷:后父,岳父,过寄的父亲
寄娘:后娘、岳母,过寄的母亲
老渣儿子(女女):最小的儿子(女女)
老娘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细佬:小孩
舍姆婆:产妇
大表兄:排行第一的表兄,旧时地主雇用种田的大伙计软脚蟹:不能吃苦的人
杀辣鬼:手段狠毒的人
白脚花狸猫:喜东奔西跑的人
八搭:喻各方面都能懂一点做一点的人
老木拖:做事总是落在后面的人
五、身体、病痛
枯郎头:脑袋
光郎头:光头
秃驴头:秃头
面婆子:脸型
剜里眼:眼睛凹下
突额头:前额突出
豁耙齿:有脱落的牙齿
扎耙齿:牙齿外翻
猪狗臭:狐臭
兴痒子:肿大的淋巴结
田鸡风:腮腺炎
济手:左手
膝头馒:膝
脚骨郎:腿
甲痣斑:雀斑
瘫巴:瘫痪
漆垦:皮肤上的污垢
六、穿戴、饮食
手叶子:手帕
爬郎:耳挖子
咸粥:菜粥
生果:花生
生果肉:花生仁
咯咯:鸡蛋
利市饭:丧事办后的“豆腐饭”
七、动作、状态
胡嘲:瞎说
凿顶宫:手指节骨打人头
喝男泡:拍马
弄怂:作弄
肖书:翻书
潽:溢出
隐:火灭
标:喷射
变相:改变常态
便死相:自甘堕落变坏
拨:给
扎制:坚固结实、很、相当
雪簿纸消:很稀、很簿
匹饱:很饱
赤软:很软
出趟:大方
花依思:扰人的胳肢窝使人难受推板:差劲
劈哨:说话做事利索
作孽:可怜
结棍:厉害、壮实
半头发难:事情做到一半
死楸烂挽:尽力、无赖
八、代词
强佬:这样
过佬:那样
监头:这里
过头:那里
奈点格:怎样
点格:什么
九、副词
齐头好/齐将好:正好
作兴:也许
原讲:本来认为
怪不知道:怪不得
一间间:一会儿
拢共/一搭刮子:总共
语法
溧阳方言的语法与普通话大致相同,只有少数特殊形式,举例如下:
一、一些诗词的词素顺序与普通话相反。

如普通话说:“月亮”、“喜欢”、“螺狮”,溧阳方言说:“亮月”、“欢喜”、“狮螺”。

二、介词“被”、“给”、“在”溧阳方言分别说成“拨”、“列”。

如:
土被水冲掉了——土拨水冲剌了
我给他一本书——我拨他一本书
她在教室里看书——她列教室里看书
三、以某一词素为基础,可以构成有许多相同作用的许多词(或词组),如:
日头窠里(阳光下)亮月窠里(月光下)
草窠里(草中)水窠里(水中)
赤斯烂毛(很毛)赤斯烂黄(很黄)
四、有些常见的后缀,他们组合的对象和意义不完全与普通话相合,如:角落头夜头学生子皮子(馄饨皮)前夜子(前天)
五、有些句子的语序和句式比较特殊
1、在双宾语中,代词至于名次之后。

如:拨只鸡他家——给他们一只鸡
2、补语在宾语前的,将宾语臵于补语之前。

如:寻她不到——寻不到她
3、在带兼语的句中,兼语至于宾语之后,如:我拨颜色他看——我给他看颜色。

我送他药吃——我送药给他吃
4、状语后臵。

如:秧要栽秧了;秧快要栽了
5、有些句子可以省略一些成分。

如:拨本书我——给我一本书(省略数词“一”)。

拿双鞋他——拿一双鞋子给他(省略数词“一”和动词“给”)
6、有些句子可以移动一些成分,如:没人家里——家里没人。

哪家也没屋里——屋里谁也没有
谚语
一、农事
种田三件宝:猪囤、河泥、红花草
春争日,夏争时、白事宜早不宜迟
稻上场,麦进仓,黄豆挑在肩头上
苗中有杂草,犹如毒蛇咬
芒种芒种,样样好种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干干湿湿,稻谷不瘪
麦沟开得好,增产就牢靠
开店勿离柜台,种田勿离田头
正月铜埂,二月铁埂,三月烂埂
重阳无老少,霜降一齐倒
立了冬,种麦不通风
日不眠,也不眠,三十天拿铜钱
二、气象
百花生日晴,桃梅李果吃不尽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小暑头上一声雷,半个月黄梅倒过来
蜻蜓千百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冬雪宝、春雪刀
蚂蚁筑坝蛇过道,燕子低飞雨就到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东闪空,西闪风,南山火门开,北闪雨来催
两春夹一冬,没被暖烘烘
三、生活
一天三大笑,郎中勿要找;一天愁一愁,毛病入心头。

树大要分叉,人大要分家。

不当家,不知柴米价。

吃饭看来方,穿衣看家当。

吃不穷,穷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穷灶堂,富水缸。

饭后一杯茶,老来勿眼花。

栽秧要趁早,教子要趁小。

四、其他
一只筷子容易断,三根棉线难拉断
一人做事一人当,哪有嫂嫂替姑娘
三代不读书,好比一圈猪
食多无味,话多勿灵
做贼偷菜起,赌博跌背起
歇后语
一只筷吃藕——挑眼(挑刺)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三亲娘拜年——多谢
书箱里的老鼠——咬文嚼字
木竹棒吹火——一窍不通
井里拔木头——直拔直(指性格直爽)六月里穿棉鞋——热脚(好日子)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大雾天走路——糊里糊涂
三加二减五——等于零
马屁拍在马腿上——自讨没趣
打肿面孔充胖子——死要面孔活受罪芝麻做饼子——点子多
老鼠跳进白米囤——交好运
寿星唱山歌——老调
两个哑巴睡一头——没话讲
赤膊雄鸡替鸭愁——空烦
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
箩里盛笆斗——稳笃定
瞎子吃百页——心里有数
瘌痢头儿子——自要好
苍蝇掐了头——团团转
板凳头上搁鸡子——危险
青石板上惯乌龟——硬碰硬
铁匠做官——只讲打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咸菜拌豆腐——有盐(言)在先
狮子大开口——胃口不小
荷叶包野鸡菱——包不住
绣花枕头——一肚草
聋子耳朵——摆样
鸭子吃砻糠——空欢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