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课件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二次开发·活动指导】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教材P59活动) (1)三次变化。
钢铁工业区位经历了“移煤就铁”——“移铁就煤” ——“移煤铁就市 场”的变化。19世纪开始,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靠近 大煤田,如鲁尔区;20世纪初期开始,钢铁工业以铁矿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 企业靠近大铁矿,如包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钢铁工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 局如宝钢。
提示:传统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煤炭和钢铁企业大量关闭;出现严 重的发展危机。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1)新企业安排在_核__心__地__区__的__边__缘__地带。 (2)钢铁工业布局到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 3.环境整治: 控制排放,治理“_三__废__”。
【思考】 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限制传统产业发展,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集 中化、合理化改造。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能力1 鲁尔区的兴衰 1.鲁尔区兴起的区位优势:
【知识拓展】 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区位优势分析
世界类似于德国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区还有很多,其中心城市与区位优势分 析如下: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 但水源不足;位置适中,交通 比较便利;市场广阔
存 在 问 题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 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环境 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 足;环境问题突出
【典例示范】 (改编题)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区。具备优越的地理条件和
资源条件的鲁尔区在德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 资源的开采和环境的恶化,德国对该区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为其他地区的传统 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下图是德国鲁尔区工业分布图。据 此完成(1)~(3)题。
[辨一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位于德国西部,鲁尔河支流莱茵河流域。
( ×)
②煤炭储量大,经济开发价值高。
( √)
③水、陆交通便利。
( √)
④以轻工业为主,核心部门有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 ( × )
⑤区内的主要工业城市有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
( √)
[填一填] 填写鲁尔区对应的工业部门。 提示:①煤炭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机械工业 ④化学工业
结合煤炭产区资源优势,发展煤制油产业,促进我国煤炭产业 人地协调观 的绿色转型升级;结合煤炭产区地表水匮乏的自然特征,因地
制宜,采取合理的解决方式,符合人地协调观
【解析】(1)选B,(2)选A,(3)选C。第(1)题,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 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 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第(2)题,一般而言地表 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 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 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 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 第(3)题,材料提到,我国成功解决了煤 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解决煤炭资 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由于 煤制油并没有增加我国能源总量,因而不能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也不会减少我 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我国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也不会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 市场的能力。
【补偿训练】 (2020·北京高二检测)读“中国辽中南工业区局部图和德国鲁尔区图”,
完成(1)、(2)题。
(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初期,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
A.煤炭丰富 B.水能丰富
C.铁矿丰富 D.政策支持
(2)当前,辽中南工业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
A.森林资源锐减
B.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解析】(1)选D,(2)选C,(3)选A。第(1)题,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区位条 件是煤炭储量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鲁尔区没有铁矿,距 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且该国是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较高,鲁尔区并没有临海, ②③④错误,①⑤正确。第(2)题,德国鲁尔区崛起于工业革命之后,因此工业革 命的冲击不是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包括:①生产结构 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的钢铁过剩;④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 态。第(3)题,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企业,缩短了铁矿石和钢铁产 品的运输距离,降低了原料运输成本;荷兰也是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较高;鲁尔 区的钢铁公司把企业布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并没有和荷兰联营发展,①②正确, ③④错误。
区名
英国中部工 业区
美国东北部 工业区
中心城市
曼彻斯特、利 物浦、伯明翰
匹兹堡、芝加 哥、底特律
区位优势
①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历史悠久;②煤、 铁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③掠夺殖 民地资源、财富用于生产
①欧洲移民最早到达的地区,历史悠久;②煤、 铁等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
【思考】 鲁尔区所需的铁矿来源区在哪里?
提示:一是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区进口;二是从海外进口铁矿石到 荷兰鹿特丹港,再经过莱茵河运到鲁尔区。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选一选] 将下列序号的相关内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环境污染 ②石油 ③生态环境 ④煤炭 ⑤技术
【思考】 鲁尔区衰落的后果是什么?
C.土地资源减少
D.劳动力资源短缺
【解析】(1)选A,(2)选B。第(1)题,读图可知,两地煤炭资源丰富,两地钢铁工业 发展初期,均靠近燃料产地;两地地形较为平坦,辽中南钢铁工业发展初期,工业 用水充足,鲁尔区可依赖运河和莱茵河运输,但两地水能不丰富;鲁尔区缺少铁矿; 材料中无法体现两地在工业发展初期政策支持这一条件。第(2)题,传统煤炭工 业在开发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目前,辽中南地区 森林资源较少;土地资源减少不是其最突出的问题;煤炭、钢铁等工业对劳动力, 尤其是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较小。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 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鲁尔区的位置: 位于德国_西__部__,莱茵河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 2.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_煤__炭__资源与水资源。 (2)便捷的水陆交通。 3.鲁尔区的发展概况: (1)主要工业部门:采煤、_钢__铁__、化学和机械制造业。 (2)工业结构:以_重__工__业__为主的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 (3)主要工业城市:埃森、_多__特__蒙__德__、杜伊斯堡等。
【典例示范】
(2018·海南高考)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
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
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
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
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3)题。
区名
中心城市
区位优势
印度东北部 工业区
加尔各答
①开发历史悠久;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俄罗斯欧洲 莫斯科、圣彼 ①开发历史悠久;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
部分工业区 得堡
便利;④市场广阔
我国东北部 哈尔滨、长春、①矿产资源丰富;广阔;⑤农业基础好
(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 能源输出方式。请任选一种能源输出方式评价其优缺点。 提示:输煤优点: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 缺点:附加值低,效益低;加大铁路运输压力;加剧能源输入区的环境污染。 输电优点:附加值高,效益高;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 缺点: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浪费水资源。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
【素养解读】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具体表现如下: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表现
区域认知
清楚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为我国煤炭 资源丰富产区;结合其区位,明确其发展煤制油的优势和限制 因素
综合思维
结合我国煤炭的主要分布产区的优势和限制因素,分析发展煤 制油的可行性措施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知识拓展】煤炭作为能源具有的优缺点 (1)优点。 ①分布广泛、储量大。据统计,全世界煤炭的探明储量是石油的二十倍。 ②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 (2)缺点。 ①煤炭的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如石油等其他能源高。 ②煤炭的运输和使用不如石油方便。 ③煤炭的灰渣、粉尘多,容易污染环境,且不能直接作为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 的燃料。
(2)变化原因。 早期钢铁工业需要的煤炭多,铁矿石少,因此钢铁工业靠近煤田;20世纪初
期开始,随着冶金技术的改进,特别是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如图), 钢铁工业靠近铁矿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 只的出现,钢铁工业转向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核心素养•情境探究
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 情境一:
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 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 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山西能源基地在国 家经济发展中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交通比较便利, 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能力2 鲁尔区的新发展 1.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借鉴意义: 鲁尔区是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基础形成的工业区典范,其发 展变化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历经“繁荣—衰落—振兴”三个阶段。
2.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与德国鲁尔区的对比:
项 目
德国鲁尔区
我国山西能源基地
开 发 条 件
煤炭、水源丰富;离铁矿区近;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情境二: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土地面积万平 方千米,含煤面积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 煤,91个县有煤矿。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 持续发展。
探究: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 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提示: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北京、天津、西安)等工业城市,输煤、 电距离近;市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 场广阔;交通:外运条件好(京包、石太、太焦等铁路)。
(3)(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结合山西省煤炭综合利 用结构框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举例说明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可采取的具体 措施。 提示:输出产品多样化;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发展第三产业;完善交通网;治理污 染。
(3)鲁尔区的钢铁公司把企业布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其主要原因是
①使钢铁企业更接近原料地
②减少运输和土地租用成本
③利用荷兰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④寻求与荷兰联营共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1)弄清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2)知道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3)弄清鲁尔区整治的措施。
(1)鲁尔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有
(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③丰富的铁矿石资源
④位于沿海,方便与西欧各国的联系
⑤水陆交通非常便捷,内河航运极为发达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 D.①⑤
(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 ) A.廉价石油的竞争,鲁尔区煤业危机 B.世界性钢铁过剩 C.工业革命的冲击 D.生产结构单一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
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