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习题
一、拓展运用
1.《曹刿论战》这篇文章,篇幅极其短小,却将复杂的长勺之战这一事件,介绍得井然有序,清楚明白,这主要得力于作者对文章结构的精心安排。

课文以长勺之战的经过(战前鲁国的准备——战斗过程——战后总结)为线索,各部分间又注意了巧妙的过渡和照应,使文章结构十分严谨、周密,表现出了一种结构的构思美。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也发生过许多的故事,请你依照本文的行文结构,写出一个故事构架。

二、美文赏练
郦生见沛公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①。

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②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③,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④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⑤!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⑥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郦生因言六国从横⑦时。

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⑧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夫陈留,天下之冲⑨,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

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⑩足下。

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①沛公:汉高祖刘邦。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当时属陈留。

传舍:旅舍。

郦生:郦食(yì)其,本为监门吏,后来成为刘邦的谋士。

②倨:相当于“踞”,坐。

③长揖:旧时所行的一种见面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移动。

不拜:不跪拜。

④且:还是。

⑤竖儒:骂人的话,如同说“无见识的儒生”。

⑥相率:互相联合。

⑦从横:合纵、连横。

这里是泛指秦与六国之间的激烈斗争。

从,相当于“纵”。

⑧起:兴起,率领。

⑨冲:要塞。

⑩下:投降、归降。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郦生至,人谒(拜见)
B.臣善其令(与……要好,有交情)
C.延郦生上坐,谢之(感谢)
D.遂下陈留(攻下了)
3.补出下面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

(1)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 ( )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2)臣善其令,请( )得使之,令下足下。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5.郦生见到刘邦为什么“长揖不拜”?在攻打陈留一役中郦生给刘邦出了怎样的计谋?
三、体验中考
6.(2007,重庆中考,4分)下面画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

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

但是网上阅读好像是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

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

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②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句③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④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7.(2007,济宁中考,2分)自古以来,“孟母教子”的故事家喻户晓,传为美谈。

2007年5月18日,首届中华母亲节文化月活动在孟子出生地——曲阜小雪镇凫村开幕,并就母教文化、经典教育进行了研讨交流。

传统的母爱教育再一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请以“母爱”开头写一句话,表达对母爱的赞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08,河南中考,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四、课标新题型
9.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

(2)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有文采的广告语。

10.班级举办“诗林漫步——古诗接力”活动。

请同学把主持人所给诗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衔接句的第一个字,写出连续两句古诗(五言、七言均可)。

根据示例,完成古诗接力。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海
11.名著阅读。

班级举行“我愿与__________交朋友”的读书活动。

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备选人物:沙僧鲁智深星期五阿寥沙保尔•柯察金
我愿与__________交朋友,他是《__________》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50字左右)
五、片段作文
12.改写《曹刿论战》第二节,要求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略。

点拨:所叙故事应体现出本文的结构特点,同时注意各部分间的过渡与衔接。

二、2.C 点拨:“谢”在这里的意思是“道歉”。

3.(1)之(2)足下
点拨:(1)中省略“之”字,即“这样的军队”;“足下”指沛公,是对人的一种敬称。

4.您是想要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各国呢,还是想要率领诸侯各国打败秦国?
点拨:画线部分是问句,翻译时要翻译出疑问语气。

5.因为刘邦没有礼貌,在两个女子为他洗脚的时候“接见自己”。

先礼后兵,即先招降,如
果不听,就里应外合,攻下陈留。

三、6.(1)“好比”或“如同” (2)“即使”“不管”(或“无论”) (3)“使” (4)“追逐”“青睐”(或“喜爱”“追捧”)
7.示例:(母爱)像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

8.(1)①村民的热情好客;②优美的景色;③淳朴的风土人情。

(2)①面对困境时。

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四、9.(1)示例:画中一家三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守在圈外,随心所欲,各行其是,却把孩子围在圈内,并且谆谆告诫他“别出圈”。

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愁眉苦脸,呆望天空,无奈地写下“坐井观天”。

点拨:画面最直观的就是圈内的孩子和圈外的大人,还有孩子写的那四个字。

这个圈又像一个救生圈,孩子在里面的神情也略见一斑,而大人们在圈外也是各有不同。

要用简练的语言写出这幅漫画反映的中心内容。

(2)示例一:还孩子一片蓝天,放飞他们的梦想。

示例二:爸爸妈妈,我不愿做“坐井观天”
的小青蛙。

10.示例: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海上生明月,天涯
共此时。

11.示例一:沙僧西游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一直忠诚地跟随着师傅,打点行李、问路化缘、冲锋陷阵。

他为人忠厚,做事认真,我愿与他交朋友。

示例二:阿寥沙童年阿寥沙生活在弥漫着暴力和仇恨的家庭里,我愿与他交朋友,给他一些帮助,让他在成长的路上多一些温暖和快乐。

五、12.思路分析:改写《曹刿论战》第二节的战斗过程,要加入合理的细节描写,尊重原文中曹刿的思想,而且要运用合理的写作手法来刻画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