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论文【范本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概论期末论文
题目: 论汽车场站的交通组织设计规划问题——以双流客运站及机场客运站为例
指导老师: 郑志明
学生姓名:杨璐陶嘉鸿
学生学号:201130802029 201131703049 所属院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建筑系
专业:建筑设计
班级:建筑1101班
完成日期:2014年12月22日
引言:
现代交通运输通常有客运和货运两种方式,在客运的多种方式中,公路运输是四大运输业务: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陆交通,航空客运里与众多旅客接触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对于短途交通来说,它是最方便,最常用,最快捷的一种方式。
它不需要依赖更多的基础设施条件,只要有适宜宽度和坡度的公路即可通行.近年来,随着公路运输客流量增加,公路建设速度加快,路网遍及城市和乡村,这些公路交通运输的建设带动了交通枢纽汽车客运站建设的发展.因此,研究汽车站场交通组织规划问题,如何合理的规划汽车站场内部的交通以及合理衔接其与城市的交通成为了我们的议题.
关键词:汽车场站功能流线内外交通组织
章节:一、汽车客运站的功能和性质
二、汽车客运站内部的功能组织和流线分析
三、汽车客运站对城市的交通组织设计规划
四、乘客在汽车客运站的汇集以及分散
五、汽车客运站停车场的设计规划
六、总结与心得
第一章汽车客运站的功能和性质
1.汽车客运站
客运站的主要任务是安全、迅速、有秩序地组织旅客乘车、下车,便利旅客办理一切旅行手续,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条件。
依据我国交通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200-2004,车站等级划分可分为五个级别以及简易车站和招呼站。
我国客运站主体建筑平面主要由候车厅、售票厅两大部分构成。
按两者的相互位置分为:沿马路一字布局,和候车厅、售票厅相互垂直布置呈“T”字形,根据旅客流线,这部分应为售票及综合服务之用,而候车厅则可用单层伸入内院。
在交叉路口设站时,可用“L”字形。
双流客运中心及机场客运中心的位置(图1-1)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案例的两个客运站。
双流客运站辐射范围 (图1—2)
1.1双流客运中心位于成都市西南绕城高速外城市边缘的小型客运枢纽站,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日发客量13000人次。
它有28个站台,每个站台有发向多个地方的班车在不同时刻发车。
跨时区地州的客车辐射范围主要在成都东南方向,而其跨县区市辐射范围东南西三面环绕.他还有县内镇乡村公交线发往华阳中心站,黄龙溪车站,藉田车站,花龙门站,杨公乡村等县内乡镇村公交路,同时可发预定的长途班车。
总结,双流客运站的功能:
1.少量跨省长途
2.跨区地州的班车
3.跨县区市班车
4.跨县内镇乡村的班车
5.公交车
1。
2机场客运站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位于T1航站楼与T2航站楼之间,是机场旁边的小型客运站,日发60班,日发送旅客1000人次。
目前,客运站已经开通的班线有:绵阳、南充、自贡、泸州、宜宾、德阳、雅安、乐山、安岳、眉山、遂宁、内江、隆昌、资阳等14条班线。
总结,机场客运站的功能教单一,只提供跨区市地州的短途汽车路线。
第二章汽车客运站内部的功能组织和流线分析
(图2—1)
2。
1乘客流线及客运站平面功能
客运站的平面设计,首先空间安排要紧凑,清晰,充分利用空间;其次流线简捷,便利,避免站内主要功能流线的混杂交叉。
资料集中将汽车客运站的功能区分为:1.站前广场2。
客运站房3。
停车场区4.附属建筑。
调研了双流客运站和机场客运站后,我们将汽车客运站归纳为为三大功能空间:1。
旅客使用空间 2。
内部人员使用空间 3.车辆使用空间。
站前广场,部分客运站房以及附属建筑主要是提供给旅客服务和使用的因此将称作旅客使用空间,停车站主要是提供给车辆使用的,它的设计尺度主要是依据车的尺寸以及转弯半径及流线来确定的,因此这部分我把它称作车辆使用空间,剩下的建筑空间即为内部人员使用空间。
根据这样的分类以双流客运中心为例做了分析(如图二。
4)。
双流客运站所在的建筑是医院改建的,现在旁边仍有小部分医院的建筑.双流客运站有一个小的站前广场以及旁边停满了始发公交的公交广场,附带商业和餐饮的功能。
双流客运站的其他功能用房如售票,候车室,广播室,卫生间和盥洗室等一应俱全比较紧凑。
但在乘客流线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双流客运站的乘客流线设计稍有不合理,去买票的人流和买票回来后去候车室的人流有交叉.
机场客运站无站前广场,车辆使用空间在客运站前部,乘客经过左边的小道,从客运站的左下角进入,安检,买票,候车,上车,一字形流线,快捷,方便,合理。
在功能方面,有井然有序的汽车站场,VIP候车室,售票处,候车提供,
餐饮,卫生间,商店等作为客流量不大的机场附属客运站,这些功能已经够用.
总结:
进站旅客的合理交通流线:站前广场→安检→大厅(问事服务,小件寄存,其他服务)→售票→候车→检票上车→出站;
出站人流的合理交通流线:下车→检票口→出站口→站前广场→转乘市内车辆疏散
客运站必备的基本功能分别是:1.票务2。
候车3。
行包服务4.站台及附属相关功能
机场客运站功能分区及流线分析(图2—2)
双流客运中心功能分区及流线分析(图2-3)
2.2客车流线
关于双流客运站的汽车流线,我们发现规划时的双流客运站的汽车流线是客运站右边的引道出左边引道进,而在实际调研时却是,客运车辆从客运站左边的引道出,右边的引道进。
回来分析出现这样改变的原因发现有两点:1。
因为双流客运站的班车多数是下行的,这样减少了班车在客运站门前C处转弯换道的次数,减轻其带来的城市交通压力。
2规范中规定了出入口应右转进出停车场,规划的出入口顺序不合规范,调研的现实情况才是符合规范的。
双流客运站的站内交通组织可以总结为:
到达班车→车辆整备→司机车辆安全等例检、报班→应班→签发检票记录单、发车→出站检查线,流线合理。
另外对比一下双流客运站和机场客运站客车进出站引道的类型,由于双流客运站建筑与城市道路一字型排列,规整而平行,且出入口均面对一条道路,因此引道的引道是平行的两条道;机场客运中心处在一个有角度的地块处,随时同一条道路,两条引道却呈垂直状.(如图2-4、图2-5、图2—6、图2-7)
图2—4 “L型”引道垂直(机场客运站)图2—5 “一"字型引道平行(双流客运站)
图2-6 双流客运站总平面分析
图2—7 机场客运站总平面分析
2.3城市公共交通流线
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出租车,私家车,三轮车,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等到客运站的城市公共车辆.在站前广场设计时,合理的引导各种车流以及人流十分重要。
停车区一般设置于站前广场的一侧,包括出租车或私家车及公交车系统,以免干扰了其他活动区.站前广场的各种车流与城市交通的衔接也很重要。
双流客运站的三轮车停在广都大道边上,扰乱城市交通。
在站前广场旁边有个公交车广场,公交车从左边进右边处,流线合理。
调研时发现双流客运站的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分别在客运站的右边和左边,分开设置有些不合理.规划的汽车停车场的位置太过于隐蔽,不易被发觉,车上人员下车后,去客运站的流线过长.合理的乘客机动车停车场应该方便乘客下车后进站又不影响城市和客运站的交通。
同时,调研时发现双流客运站站前广场处划分出了两条机动临时的机动车车道,一条是出租车等候客人的,一条是过境车下人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规划时停车场位置不合理的问题.
第三章客运车辆对城市的交通组织规划设计
客运站的位置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客运站所在之地,客运车流,人流汇集于此,是运输的枢纽。
若客运站在市区则带给市中心非常大的交通压力,但却利于乘客的换乘;如客运站位于郊区,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减小,却给乘客的换乘带来非常大的不便.规划师在设计规划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两者的平衡.双流客运站位于成都市的郊区小县城双流县,固然不会对成都市区的交通有太大影响,来乘车的旅客人流也是双流周边片区的人流,和成都市区的交通流线几乎没有交叉河影响。
其次它有很多路公交车,辐射周边及部分市区范围,对于旅客的换乘来讲还是比较方便的。
客运站的交通组织对客运站所在城市的区域的交通规划也有很大影响。
这里主要指客运站主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比如双流客运中心的客运站只有面向双流县城市主干道广度大道的出入口,城市的车流与客运站的车流在此处很容易混乱,尽管在交通管理上可以采取措施避免,但是仍然对城市的交通十分不利.
同时,调研时发现,双流客运站前的双流县的主要城市道路—-广都大道,汇集了各种车辆,公交车辆,客车,城市来往车辆,出租车及三轮,杂乱无序,非常影响城市交通。
通过分析总结了有以下几个原因:1。
双流客运站只有两个同时面向双流城市主干道广度大道的出口和入口 2.客运车辆出来和进入时,与广度大道衔接不流畅.双流客运站的班车大部分出站后是从广度大道下行的方向出城,有少部分比如到都江堰和大邑的班车是从广度大道上行的方向上高速的.对于下行的班车出站后直接汇入下行的城市车流十分顺畅,但下行的班车回到客运站的时候,得路过客运站上行一段穿过路口转弯换道再回到客运站;对于上行的班车,出站后,下行一小段,在口子客运站前的口子C处转弯换道继续上行准备出城。
这样的衔接并不流畅,给城市交通造成一定压力.调研时发现,在本来人流车流聚集的客运站门前,又因长而大的班车在口子C处转弯换道使城市主干道广都大道更加阻塞,严重影响城市车流的流畅行进。
3。
客运站前的广都大道处有许多小商贩的车停留于此,还有部分三轮车在停在此处以及黑车师傅的人流在此处拉客造成了一定的交通混乱.
客运车辆与城城市干道的衔接图3—1
下行出城流线图3—2 上行出城流线图3-3
客运车辆如何通过城市的交通路网,上高速或高架出城的呢?
双流客运站班车大多是通过城市交通→绕城高速→成灌高速或成温高速等高速路上;或是通过城市交通→成雅高速.经过城市交通时,班车要通过尽量避开车流量大的城市交通干道,并选择尽量路线较快捷的道路.
第四章乘客在汽车客运站的汇集以及分散
乘客在汽车客运站的汇集与分散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式:
1.公交车2。
出租车3.三轮车4.私家车辆5.步行6。
黑车
双流客运站不仅仅有汽车客运功能,也是小型公交始发站,有5路公交一次为起点,同时有近20路公交车在此设站点,调研时看到站前公交出汇集大量人流准备离站,因此,公交车是疏散客流量最多,最方便环保的客运站疏散方式其次是出租车,在双流客运站的站前广场,有划分并围出两条并列的车道,供出租车排队接客或下客,出租车也是疏散汇集客流较方便的方式,但却不太环保成本更高,却由于单个旅客的进站或出站就占用了一个车辆的位置,因此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相对更大一些。
再者是三轮车,三轮车适合的是近距离的旅客到客运站或离开,也是较方便的交通方式但存在太多安全隐患,且由于三轮车的灵活性较大,容易扰乱城市交通.
极少部分客流是私家车辆送来或接走的,毕竟汽车客运大多数是短途运输,私家车辆很容易实现短途运输,开私家车的人少有选择汽车客运
客运站一般在较城市偏远的地方,几乎没有人选择步行的方式,除非是住在客运站周围那一片少量的人。
因此,公交车和出租车是主要汇集于分散客运站客流量的方式。
第五章汽车客运站停车场的设计规划
停车场是客运站占地最大的一个部分,其内部和对外的交通组织也很重要。
在设计中应分区明确,流线组织顺畅,交通标志清晰;同时出入口应避开城市主要干道及其交叉口,并应右转进出停车场.
停车场的平面布局按使用功能,主要有1。
车辆停放区2。
车行通道3。
出入口4。
辅助设施5.绿化等
从卫星地图和调研的情况来看,双流客运站的停车场部分大概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后面的待发班车部分,一个是前面站台处的将发班车部分。
代发班车在要发车时开到站台处,发班的车通过前后留出来的空间倒车,再开向右边出站。
虽然班次较多,也井然有序。
考虑车的类型和尺度,以及停车方式,流线来安排整个停车场的平面。
结合以下图例来说明汽车客运站停车场的规划设计方式。
双流客运站属于垂直式停车
双流客运站属于a.倒车进顺车出的形式,因此它的站台那排车与后面待发班车的走到宽度是很打的,出车也不急井然有序。
第六章总结与心得
通过实地调研,图书馆查阅资料,咨询任课老师,网上搜集资料等途径,我们对汽车场站的交通组织设计规划问题的研究终于完成了。
本次我们小组主要围绕着汽车场站的功能组织,内部交通,外部交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得出来一系列的结论,我们对客运站交通规划这一块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收获颇多。
客运站前的公交站站前广场处规划的机车道
进站口
参考文献
【1】毛兵,沈欣荣,王蕾蕾,王伟等。
客运站建筑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谭方同。
浅议汽车客运站的设计原则[J].南方建筑,2006(2)
【3】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
第二版.第六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