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实验中学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关于下列文献记载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中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 .“司烜氏,掌以夫遂(青铜凹镜)取明火于日”中的“夫遂”是混合物
C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D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2.虎年春晚一段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此画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3322Cu CO (OH)⎡⎤⎣⎦。
以下关于石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盐
B .既属于盐又属于碱
C .在常温下易分解
D .石青易溶于水
3.当光束通过稀豆浆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1nm
B .悬浊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C .稀豆浆属于浊液
D .稀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A .A
B .B
C .C
D .D
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 2SO 4=2Na ++2-
4SO B .()222Ba(OH)Ba OH +-
=+
C . FeCl 3=Fe 2++3Cl -
D .233NaHCO Na H CO ++-
=++
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基础性的定量实验,用98%浓硫酸配制0.25L2.0mol·L -1的稀硫酸实验中用不到的实验仪器是
A .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
D .①①①
8.下列关于焰色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焰色试验为物理变化,用于检验金属元素的存在
B .用完的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C .焰色反应为黄色,则一定有钠元素,钾元素不能确定
D .只有当金属元素为化合态时,才会有焰色反应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被氧化
B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是两种物质
D .得到电子的物质被氧化
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 .22Cl 2KI KCl I +=+
B .2CuO CO Cu CO +=+
C .22234NO O 2H O 4HNO ++=
D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
11.下列分离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采用分液的方法
B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用碳酸钠溶液
C .除去水中的四氯化碳用萃取的方法
D .除去木炭中的氧化铜加入盐酸过滤
1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 .CuCl 2
B .FeCl 3
C .FeCl 2
D .AlCl 3
1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2CO CO →
B .32Fe Fe ++→
C .324SO H SO →
D .-2I I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pH 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B .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
C .光照新制氯水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是氧气
D .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次氯酸钙不稳定,易分解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L 水中溶解了40gNaOH 后,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 -1
B .从1L2mol·L -1的NaCl 溶液中取出0.5L ,该溶液的浓度为1mol·L -1
C .配制1L0.1mol·L -1的CuSO 4溶液,需用16g 胆矾
D .将2.24L(标准状况)HCl 气体溶于水制成1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
16.某溶液中仅含有Na +、Mg 2+、2-4SO 、
Cl -四种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 (Na +):c (Mg 2+):c (Cl -)=3:5:5,若Na +浓度为0.3 mol/L 。
则2
4SO -的浓度为
A .0.2 mol/L
B .0.3 mol/L
C .0.4 mol/L
D .0.8 mol/L 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①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约236.0210⨯个原子
①236.0210⨯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①1mol 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122.4L mol -⋅
①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①不同的气体,若体积相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同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①①
D .全部
1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5.6 LH 2O 中,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为0.5N A
B .0.2 mol/LFeCl 3溶液中,所含氯离子的数目为0.6N A
C .常温常压下,1.4 g N 2和CO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0.1N A
D .等物质的量的H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 A
19.三种气体 X 、Y 、Z 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 Mr(X)<Mr(Y)=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数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是 Z
B .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 ,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C .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D .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agY 气体和2agZ 气体,则压强之比为1:2
20.bL 硫酸铝溶液中含有3agAl +,则溶液中2
4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a mol L 18b -⋅
B .1a mol L 27b -⋅
C .13a mol L 2b -⋅
D .12a mol L 273b
-⋅⨯ 21.标准状况下,4.48L 的24C H 和26C H 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得到CO 和2CO 混合气体,其密度为氢气密度的16倍,则其中2CO 的体积为
A .1.12L
B .2.24L
C .3.36L
D .6.72L
22.假设R 元素无同位素,元素R 原子的质量数为A ,R m -的核外电子数为x ,则W g R m -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 .(A -x +m) mol
B .(A -x -m) mol
C .
W A (A -x +m) mol D .W A
(A -x -m) mol 23.通过海水晾晒可以得到粗盐,粗盐除还有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Na 2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
以下是某兴趣小组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步骤①的目的是仅除去溶液中的Ca 2+
B .实验过程中①、①步骤可互换
C .实验过程中步骤①操作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HCl
D .实验过程中步骤①中的蒸发所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玻璃棒、烧杯、铁架合(带铁圈)
24.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100mL 浓度均为13mol L -⋅的盐酸与NaOH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同温同压下生成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 .5.4g
B .3.6g
C .2.7g
D .1.8g
25.有一混合物水溶液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222434Na NH Cl Ca CO SO ++-+--、、、、、,
现取两份100 mL 的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已知:432ΔNH OH NH H O +-+↑+):
(1)第一份加足量NaOH 溶液,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448 mL 。
(2)第二份加足量BaCl 2溶液,得沉淀4.30 g ,再用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2.33 g 。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22434Na NH CO SO ++--、、、
B .原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0.1 mol/L
C .原溶液中Cl -一定不存在
D .原溶液中2
4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
二、填空题
26.可用于物质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过滤B.萃取C.分液D.蒸馏E.降温结晶F.高温分解G.洗气法H.升华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填字母)
(1)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用;
(2)分离NaCl固体和碘单质的混合物,用;
CCl(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液体混合物,用;(3)分离
4
KNO和NaCl的混合物,用;
(4)分离
3
Cl中少量的水蒸气,用;
(5)除去
2
CaCO固体,用。
(6)除去氧化钙中的少量3
2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物质中,可以导电的是(填序号,下同),是电解质的有___ 。
①BaSO4晶体①熔融的氢氧化钠①Cu①酒精①液氨
(2)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则14 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3)从400 mL 2.0 mol/L的Fe2(SO4)3溶液中取出10 mL,将这10 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
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L,所得溶液中2
4
(4)已知M m+与N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若N的核电荷数为a,M的质量数为A,则M的中子数为。
(5)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 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则混合气体中CO的分子数为。
(6)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X、Y,在25①下,X中充入a gA气体,Y中充入a g CH4气体,X与Y内的压强之比是4①11,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固体A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B、C、D,反应为:2A B2C3D
=↑+↑+↑,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氢气的15倍,则固体A的摩尔质量为。
三、解答题
28.下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H 是无色无味气体,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C 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可作 剂,E 物质可能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5.6 g 灼热的铁丝放入充满A 的集气瓶中,完全反应后,消耗气体A 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下),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
29.某实验需要480mL 、0.1mol/L 的23Na CO 溶液,现通过如下操作步骤配制: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_______g 固体23Na CO 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①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①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①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①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1)将上述操作步骤中的空格内容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① ;① 。
(2)上述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3)若取出20mL 配好的该23Na CO 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成()
c Na 0.01mol /L +=的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 mL 。
(4)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时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使用游码): 。
①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①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
30.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 2制取并探究Cl 2化学性质,装置图下图所示:
(1)A是氯气发生装置,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填字母),A装置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是。
(2)现若要制备体积为448 mL的氯气(标准状况下),理论上需要MnO2的质量为
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
(3)从C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CO2和HCl,则从B装置导出的气体成分是,请写出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同学认为若要更好地吸收尾气,烧杯中溶液可以换成(填字母)。
a.饱和NaHCO3溶液b.饱和NaCl溶液c.NaOH溶液
(5)有同学提出利用装置a,选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也可制备Cl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