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随堂练习 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2019·某某某某三模)下表反映的是1955-1968年西方主要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情况。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美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
4% 5.7% 5.1% 7.2% 2.8%
A.
B.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减弱
C.国家干预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D.市场调节在发挥主导作用
【答案】C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1955-1968年西方主要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均呈正增长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加强干预,使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 项;“二战”后初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市场调节的作用相对较小,排除D项。

2.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
C.戴高乐主X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D.戴高乐主X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答案】C
【解析】戴高乐的话认为经济应该既有计划,又有市场,而C项只看到戴高乐主X的一方面,因此是片面的。

3.在研究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时,有学者将1973年称之为“七灾之年”,即同时出现农作物歉收、海洋环流转变、外汇市场剧烈波动以及中东战争引起世界原油涨幅高达4倍的价格飙升等,在该学者看来,当时的“滞胀”危机发生的原因是( ) A.商品生产过剩B.战争导致世界局势动荡
C.供给急剧变动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答案】C
【解析】A项表述与材料“农作物歉收”等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中东战争引起世界原油涨幅高达4倍的价格飙升等”强调的是战争导致原油价格飙升,故B项错误;材料“农
作物歉收、海洋环流转变、外汇市场剧烈波动以及……世界原油涨幅高达4倍的价格飙升等”表明,社会供给环节出现问题,故C项正确;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是经济“滞胀”的影响,故D项错误。

4.(2018·某某舒城期末)“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A.刺激社会消费B.缓和社会矛盾
C.改善劳资关系D.美化政府形象
【答案】B
【解析】“二战”后,各国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复苏,故选B项。

5.(2019·某某杨村一中统练)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

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

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

这一改革旨在( )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