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堂结束技巧和方法-小学教学组织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堂结束技巧和方法-小学教学组织艺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结束技能
一、结束技能的意义
结束技能是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引导同学对所学知识技能和时地进行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等,使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方式。
它的运用,使同学所学的知识能够和时地进行系统巩固的运用,纳入自身认知结构之中。
它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结束技能的作用
1、强化作用。
2、衔接作用。
3、教育作用。
4、反馈作用。
5、发展作用。
三、结束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1、结束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突出学习重点。
2、结束要有概括性,总结规律,揭示实质。
3、结束要有系统性,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
4、结束要有实践性。
5、结束要有启发性。
6、结束要有时间性。
四、结束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具体表示概括起来有五个字:无、残、浅、散、拖。
“无”:有的课堂教学没有“结束”这一环节。
“残”: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一节,但结束的内容抓不住重点,击不中要害。
”浅”: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环节,但很肤浅,缺乏深度,平平淡淡。
“散”: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一环,但内容不集中,支离破碎,没有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和有效的知识网络。
“拖”:有的教师很重视结束,但内容布置得过多,时间过紧,造成拖堂。
五、结束的类型
1、归纳总结式。
2、比较异同式。
(1)定义不同。
(2)丈量方法不同。
3、首尾呼应式。
4、延伸迁移式。
(1)延伸式。
(2)迁移式。
5、直观演示式。
6、实践活动式。
(1)小检验。
(2)总结。
(3)作业。
课后认真朗读课文。
六、结束技能的训练
1、结束技能训练目标
(1)理解结束技能的意义和结束技能的作用。
(2)能够设计和编制科学合理的结束教学设计。
(3)能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同学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结束类型实用于教学之中。
(4)经过训练结束技能要有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好,结束能够突出重点。
(5)能按结束的要求,对自己或他人的结束技能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价。
2、结束技能训练建议
在结束技能的训练中,除参考导入技能训练局部的建议外,在训练中可以先进行单一型的结束方式的训练,然后再进行综合型的结束训练。
只要自身勤学苦练,虚心向他人学习,听取他人的指教,勇于实践,一定会掌握这项技能,在教学园地里,一朵朵精彩的“结束”之花竞相开放。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