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2春“小学教育”《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小学教育”《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期末考试高频考
点版(带答案)
一.综合考核(共50题)
1.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
A.学生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
B.“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内部规律化—数学问题现实化”的过程
C.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
D.富有个性的、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过程
参考答案:ABCD
2.
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具有的作用是始动作用、定向作用、维持作用和调节作用。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3.
认知-发现说是()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加涅
参考答案:D
4.
()是指在内容及其难度上相似的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
A.负迁移
B.纵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横向迁移
参考答案:CD
5.
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条件反射会逐渐削弱,直至消失。
A.刺激
B.反射
C.强化
D.削弱
参考答案:C
6.
与泛化作用互补的是()过程,就是指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A.强化
B.分化
C.互动
D.反应
参考答案:B
7.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创立者是()。
A.斯金纳
B.巴浦洛夫
C.桑代克
D.华生
参考答案:A
8.
数学美感是指在获得关于现实的数学知识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中人所产生的情绪反映。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9.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的内在机制。
C.适应
D.材料
参考答案:AB
10.
数学思维的特点是概括性、整体性、相似性和问题性。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11.
缺乏某种先前经验情况下,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参考答案:C
12.
()是指为了完成数学任务、主要通过外部机体运动或操作去完成的技能。
A.操作技能
B.动作技能
C.智力技能
D.心智技能
参考答案:A
13.
下面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数学思维主要具有概括性、整体性、相似性和问题性等特点
B.数学思维方式按照智力品质可以分成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C.在具体的数学思维过程中,数学形象思维和数学逻辑思维往往是截然分开的
D.一般来说,数学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不受情感、动机、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4.
数学直觉思维包括()表现形式。
A.数学抽象
B.数学直觉
C.数学概括
D.数学灵感
参考答案:BD
15.
认知建构理论强调学习的()。
A.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
B.主动性、积极性和社会性
C.积极性、社会性与情境性
D.积极性、主动性与情境性
参考答案:A
16.
数学观不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对数学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17.
数学认知结构是一个简单的组织系统。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18.
思维是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规律性。
()
A.错误
参考答案:B
19.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建构出来的。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20.
短时记忆的时间间隔比感觉记忆时间间隔()些。
A.长
B.短
C.一样
D.不确定
参考答案:A
21.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应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22.
符号感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23.
数学学习的过程包括()阶段。
A.输入阶段
D.操作运用阶段
参考答案:ABD
24.
下面属于数学思维品质主要包括()。
A.思维的深刻性
B.思维的独创性
C.思维的敏捷性
D.思维的批判性
参考答案:ABCD
25.
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事物或现象以一名词来加以概括的是()。
A.词汇
B.信念
C.符号
D.概念
参考答案:D
26.
桑代克的心理学学习理论是()。
A.信息加工理论
B.试误说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多元智能理论
参考答案:B
27.
数学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28.
数学问题作为一种有待加工的信息系统,它主要由以下()成分构成。
A.理解信息
B.目标信息
C.条件信息
D.运算信息
参考答案:BCD
29.
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课很有趣。
A.成功感
B.焦虑感
C.乐趣感
D.厌倦感
参考答案:C
30.
学习是一个渐进过程。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31.
()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反思拓展
参考答案:ABC
32.
作为主体的人对数学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是数学观观点。
()
参考答案:B
33.
发散思维也称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活动。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34.
数学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因此,原有认知结构的特点对新概念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35.
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划分是依据迁移的()。
A.方向
B.内容
C.效果
D.手段
参考答案:C
36.
数学技能与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既有密切的联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38.
推理能力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39.
()是指问题已知的和给定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些数据、一种关系或者某种状态。
A.理解信息
B.目标信息
C.条件信息
D.运算信息
参考答案:C
40.
顺应是就是改造新学习内容使之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吻合。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41.
以下叙述中没有错误的是()。
A.计算机和数学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
B.数学素养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C.数学是一个静态的永恒不变的学科
D.数学研究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做数学”的过程更加凸显
参考答案:ABD
42.
布鲁纳将认知结构可分为()。
A.图示表征
B.动作性表征
C.符号性表征
D.映象性表征
参考答案:BCD
43.
能力可以等同于是知识、技能本身,也是那些在知识、技能的获得或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性。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44.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内因,因此同学等外在因素并不影响其数学学习。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45.
定势不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活动对象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46.
思维定势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
47.
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可以是以下()。
A.知识的交流
B.体验的交流
C.解决问题的交流
D.情感交流
参考答案:ABC
48.
同化就是改造新学习内容使之与原有认知结构相吻合。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49.
数学操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四阶段是()。
A.动作的分解阶段
B.动作的定向阶段
C.动作的整合阶段
D.动作的熟练阶段
参考答案:D
50.
在派生类属学习中所学习新概念是()。
A.下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B.上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C.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
D.下位概念中的一个新概念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