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动量定理(及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动量定理(及答案)及解析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定理
1.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 A=4.0kg和m B=3.0kg。
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壁相接触。
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C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
求:
(1)C的质量m C;
(2)t=8s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1,4~12s内墙壁对物块B的冲量大小I;
(3)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 p2。
【答案】(1)2kg ;(2)27J,36N·S;(3)9J
【解析】
【详解】
(1)由题图乙知,C与A碰前速度为v1=9m/s,碰后速度大小为v2=3m/s,C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m C v1=(m A+m C)v2
解得C的质量m C=2kg。
(2)t=8s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E p1=1
2
(m A+m C)v22=27J
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4~12s内墙壁对物块B的冲量大小
I=(m A+m C)v3-(m A+m C)(-v2)=36N·S
(3)由题图可知,12s时B离开墙壁,此时A、C的速度大小v3=3m/s,之后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守恒,且当A、C与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m A+m C)v3=(m A+m B+m C)v4
1 2(m A+m C)2
3
v=
1
2
(m A+m B+m C)2
4
v+E p2
解得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 p2=9J。
2.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 A=4.0kg和m B=3.0kg.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壁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分开,C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C的质量m C;
(2)t=8s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1
(3)4—12s 内墙壁对物块B 的冲量大小I
【答案】(1) 2kg (2) 27J (3) 36N s ×
【解析】
【详解】
(1)由题图乙知,C 与A 碰前速度为v 1=9m/s ,碰后速度大小为v 2=3m/s ,C 与A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m C v 1=(m A +m C )v 2
解得C 的质量
m C =2kg .
(2)t =8s 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E p1=12
(m A +m C )v 22=27J (3)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4~12s 内墙壁对物块B 的冲量大小
I=(m A +m C )v 3-(m A +m C )(-v 2)=36N·s
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初速度为v 0,在水平合外力F (恒力)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t 后,速度变为v t 。
(1)请根据上述情境,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动量定理,并写出动量定理表达式中等号两边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2)快递公司用密封性好、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包裹易碎品,如图所示。
请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答案】详情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加速度定义0i v v a t
-=解得 0=-i Ft mv mv
即动量定理, Ft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mv t -mv 0表示物体动量的变化
(2)快递物品在运送途中难免出现磕碰现象,根据动量定理
0=-i Ft mv mv
在动量变化相等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
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富有弹性,在碰撞时,容易发生形变,延缓作用过程,延长作用时间,减小作用力,从而能更好的保护快递物品。
4.滑冰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如图,两个穿滑冰鞋的男孩和女孩一起在滑冰场沿直线水平向右滑行,某时刻他们速度均为v 0=2m/s ,后面的男孩伸手向前推女孩一下,作用时间极短,推完后男孩恰好停下,女孩继续沿原方向向前滑行。
已知男孩、女孩质量均为m =50kg ,假设男孩在推女孩过程中消耗的体内能量全部转化为他们的机械能,求男孩推女孩过程中:
(1)女孩受到的冲量大小;
(2)男孩消耗了多少体内能量?
【答案】(1) 100N •s (2) 200J
【解析】
【详解】
(1)男孩和女孩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相等,
故女孩受到的冲量等于男孩受到的冲量,
对男孩,由动量定理得:I =△P =0-mv 0=-50×2=-100N•s ,
所以女孩受到的冲量大小为100N•s ;
(2)对女孩,由动量定理得100=mv 1-mv 0, 故作用后女孩的速度1100502m/s 4m/s 50
v +⨯=
= 根据能量守恒知,男孩消耗的能量为 221011125016504200J 222
E mv mv =-⋅=⨯⨯-⨯=;
5.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磁感强度B=0.5T 的匀强磁场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导轨的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导轨间的距离l=0.20m ,两根质量均m=0.10kg 的平行金属杆甲、乙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滑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垂直,每根金属杆的电阻为R=0.50Ω.在t=0时刻,两杆都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与导轨平行,大小0.20N 的恒力F 作用于金属杆甲上,使金属杆在导轨上滑动.经过T=5.0s ,金属杆甲的加速度为a=1.37 m/s 2,求此时两金属杆的速度各为多少?
【答案】8.15m/s 1.85m/s
【解析】
设任一时刻两金属杆甲、乙之间的距离为,速度分别为和,经过很短时间,杆甲移动距离,杆乙移动距离,回路面积改变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
回路中的电流:
杆甲的运动方程:
由于作用于杆甲和杆乙的安培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杆的动量变化(时为0)等于外力F的冲量: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代入数据得=8.15m/s =1.85m/s
【名师点睛】
两杆同向运动,回路中的总电动势等于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差,即与它们速度之差有关,对甲杆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对两杆分别运用动量定理列式,即可求解.
6.质量为70kg的人不慎从高空支架上跌落,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在空中.已知人先自由下落3.2m,安全带伸直到原长,接着拉伸安全带缓冲到最低点,缓冲时间为1s,取g=10m/s2.求缓冲过程人受到安全带的平均拉力的大小.
【答案】1260N
【解析】
【详解】
人下落3.2m时的速度大小为
==
28.0m/s
v gh
在缓冲过程中,取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得
()0()F mg t mv -=--
则缓冲过程人受到安全带的平均拉力的大小
1260N mv F mg t
=+=
7.以初速度v 0=10m/s 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 =2kg 的物体,若在抛出后3s 过程中,它未与地面及其它物体相碰,g 取l0m/s 2。
求:
(1)它在3s 内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
(2)3s 内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3)第3秒末的动量大小。
【答案】(1)60N ·s (2)60kg ·m/s ,竖直向下(3)m /s ⋅
【解析】
【详解】
(1)3s 内重力的冲量:
I =Ft =mgt =2×10×3N ·s=60N ·s
(2)3s 内物体动量的变化量,根据动量定理:
△P =mgt =20×3kg ·m/s=60kg ·m/s
方向:竖直向下。
(3)第3s 末的动量:
==P mv 末末m /s =⋅
8.质量为60 kg 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的缓冲时间是1.2 s ,安全带长5 m ,(安全带伸长量远小于其原长)不计空气阻力影响,g 取10 m/s 2 。
求:人向下减速过程中,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
【答案】100N ,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
【详解】
选取人为研究对象,人下落过程有:v 2=2gh ,
代入数据解得:v =10 m/s ,
缓冲过程由动量定理有:(F -mg )t =mv ,
解得:60106010N 1100N 1.2
mv F mg t ⨯=+=+⨯=() 则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1100N ,方向竖直向上。
9.一质量为1 kg 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 点,距离A 点8 m 的位置B 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 0=5 m/s 的初速度从A 点沿AB 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3 m/s ,碰后以2 m/s 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 取10 m/s 2.
(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碰撞时间为0.01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答案】(1)0.1(2)500N
【解析】
(1)由动能定理,有-μmgs=1
2
mv2-
1
2
m v02
可得μ=0.1
(2)由动量定理,规定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有FΔt=mv′-(-mv)
可得F=500N
10.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于了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激光领域的杰出成就。
阿瑟·阿什金发明了光学镊子(如图),能用激光束“夹起”粒子、原子、分子;还能夹起病毒、细菌及其他活细胞,开启了激光在新领域应用的大门。
①为了简化问题,将激光束看作是粒子流,其中的粒子以相同的动量沿光传播方向运动。
激光照射到物体上,会对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光镊效应就是一个实例。
现有一透明介质小球,处于非均匀的激光束中(越靠近光束中心光强越强)。
小球的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
两束相互平行且强度①>②的激光束,穿过介质小球射出时的光路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光的反射和吸收,请分析说明两光束因折射对小球产生的合力的方向。
②根据上问光束对小球产生的合力特点,试分析激光束如何“夹起”粒子的?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
解:①由动量定理可知:△v的方向即为小球对光束作用力的方向
当强度①>②强度相同时,作用力F1>F2,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①和②光速受力合力方向向左偏下,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光束因折射对小球产生的合力的方向向右偏上,
如图所示
②如图所示,小球受到的合力向右偏上,此力的横向的分力F y ,会将小球推向光束中心;一旦小球偏离光速中心,就会受到指向中心的分力,实现光束对小球的约束,如同镊子一样,“夹住”小球其它粒子
11.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现在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 ,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已知物体在第1s 内保持静止状态,第2s 初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 末撤去拉力,第5s 末物体速度减小为0.求:
(1)前3s 内拉力F 的冲量.
(2)第2s 末拉力F 的功率.
【答案】(1)25N s ⋅ (2)50W
【解析】
【详解】
(1)由动量定理有
1122I Ft F t =+
即前3s 内拉力F 的冲量为
25N s I =⋅
(2)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则在2s ~6s 内,由动量定理有
2223()0F t f t t -+=
设在1s ~3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F f ma -=
第2s 末物体的速度为
2v at =
第2s 末拉力F 的功率为
2P F v =
联立以上方程可求出
50W P =
12.某汽车制造商研制开发了发动机额定功率P=30 kW 的一款经济实用型汽车,在某次性能测试中,汽车连同驾乘人员的总质量m=2000kg ,在平直路面上以额定功率由静止启动,行驶过程中受到大小f=600 N 的恒定阻力.
(1)求汽车的最大速度v ;
(2)若达到最大速度v 后,汽车发动机的功率立即改为P′=18 kW ,经过一段时间后汽车开始以不变的速度行驶,求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合力的冲量I.
【答案】(1)50/m s (2)44.010/kg m s -⨯⋅ 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解析】
【详解】
(1)汽车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有:F=f=600N
根据 P=Fv 代入数据解得:v=50m/s
(2)设功率改为 P′=18kW 时,则有:P v F '=
'=30m/s 根据动量定理得:I=mv′−mv
代入数据得:I=−4.0×104kg·m/s,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点睛】
(1)汽车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根据P=Fv 求解速度;
(2)根据P=Fv 求出功率改为P′=18kW 的速度,然后根据动量定理求出合外力的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