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PPT课件3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装置
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收集气体 检验: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验满:将燃着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
固体和固体
固体和液体 发生装置 液体和液体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反应物的状态
密度比空气的大—— 向上排气法 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密度比空气的小—— 向下排气法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知识迁移:
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 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 溶于水,则制取并收集甲烷的实验装置?
原理: H2O2
KClO3 KMnO4
MnO2
H2 O + O 2 ↑
KCl + O2 ↑ K2MnO4+MnO2+O2 ↑
MnO2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
H2O2和MnO2混合物制氧气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
固液常温型
固体加热型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固体与固体反 应,需要加热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4
5
Na2CO3粉末 和稀硫酸
CaCO3粉末和 稀硫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应速率太快, 反应剧烈 不易收集
开始反应有气泡,一 会儿就无气泡产生 反应一会儿就停 止反应
6
石灰石和稀硫 酸
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理想药品是 石灰石或大理石 和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答 案:
D E
A和C、A和E
5.下列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为什么 (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 伸入液面下;会导致CO2 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 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 以下形成液封)
(2)出气导管管口不应伸入液面下;这样 CO2会把酸液压出,无法收集到CO2 (出气导 管口应略露出胶塞)
CaCO3+2HCl == CaCl2+H2O+CO2↑
讨论:1、为什么硫酸与石灰石反应难于进行?
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石灰 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2、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气体不纯。
3、为什么不用粉末状的碳酸钙或碳酸钠? 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控制。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O2; 这样CO2 会从瓶口逸出。(应改用直形导管并用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
日积月累,你一定 会有许多意想不到 的收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①反应条件是否容易达到; ②产生气体的速率是否合适; ③收集的气体是否纯净; ④装置、操作是否简单; ⑤原料是否易得、价廉。 ⑥实验过程是否体现环保。
探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可供选择的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3)、碳酸钙粉末(CaCO3)、碳 酸钠粉末(Na2CO3)、稀盐酸(有效 成分HCl)、稀硫酸(有效成分H2SO4)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生活小常识
长期使用的热水瓶内壁,会附着较多的 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既不卫生还 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可加入适量的食 醋(含有醋酸)除之,同时还会产生二氧 化碳气体。
开动脑筋
列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 反应,与同学讨论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在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
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能否用于实验室里制 取二氧化碳及理由 不能;制得气体可能不纯 不能;制得气体可能不纯 不能;条件较难满足 不能;条件较难满足
1 2
3
Hale Waihona Puke C+O2 石蜡+氧气 2CuO+C 2Fe2O3+3C
点燃
CO2 二氧化碳+水 2Cu+CO2↑ 4Fe+3CO2↑
4
开动脑筋
实验室制取气体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收集装置
不易溶于水或 难溶于水,不 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中的 物质反应,不 污染空气
密度比空气小, 不与空气中的 物质反应,不 污染空气
排 水 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短进长出
长进短出
短进长出
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利用所给仪器以组为单位组装仪器,并讨论装置的优缺点
U形管 粗铜丝
A B
CaCO3+2HCl == CaCl2+H2O+CO2↑
气体发生 装置图
气体收集 装置图
方
收集方法 及依据 方法1 向上排空气法 ,依据 O2密度比空气大 法 向上排空气法 方法2 排水法 ,依据 O2不易溶于水
,
依据 CO 密度比空气大 2
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1、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先固后液)、 收集气体 2、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3、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 熄灭,则集满。
编号
实验内容
Na2CO3粉末 和稀盐酸 CaCO3粉末和 稀盐酸 石灰石和稀盐 酸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2 3
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应速率太快, 反应剧烈 不易收集
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应剧烈 产生气泡速率比 较适中
有大量气泡产 生,反应剧烈
反应速率太快, 不易收集
适合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速率太快, 不易收集
下列是一些同学制取二氧化碳装置,请你 分析其优缺点?
简单但不便于加酸
便于加酸
合 作 探 讨
便于加酸并能控制反应速度
二氧化碳和氧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比较
氧气 药品 高锰酸钾 氧气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二氧化碳 石灰石和稀盐酸
反应 方程式
2KMnO4==K2MnO4 MnO2 +MnO2+O2↑ 2H2O2 == 2H2O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