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58470_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构建的干预方案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构建的干预方案在社区老年2型
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赵伟萍 奚紫薇 张渊蓓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其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3-10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1例。

对照组接受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基于PMT构建的干预方案,为期3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护能力得分差异。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改善,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两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各项自护能力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各项自护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PMT构建的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护能力,对血糖控制有改善。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社区老年人;保护动机理论;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自护能力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223(2023)09-703-04
Application of intervention based on protective motivation theory in communi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Zhao Weiping, Xi Ziwei, Zhang Yuanbei. Liany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3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m based on protective motivation theory (PM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the community, and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s From March to October 2021, 122 diabetic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general outpatient clinic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d and comparable baseline data such as sex, age, course of disease and education level among the group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n intervention program based on PMT for a period of 3 months. The differences in blood glucose indexes,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self-care ability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blood glucose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and total scores of self-care ability in self-concept, self-care responsibility, self-care skills and health knowledge level (P>0.05).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elf-concept, self-care responsibility, self-care skills and health knowledg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score of self-care abi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plan based on PM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lf-management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the community, and improve blood sugar control.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Community elderly; Protective motivation theory; Blood sugar control; Self-management; Self-care ability
作者单位: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联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目前我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现状欠佳,且存在弱化和消极趋势[1]。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受生理机能下降等因素影响,对血糖暴露的耐受性更差,组织器官储备能力更弱,药物治疗风险更大,因此需要更为全面、综合、个体化的管理。

糖尿病的长期管理应在社区进行已成为共识[2]。

保护动机理论(PMT)是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从动机因素角度探讨健康行为,通过认知调节过程的危险评估和应对评估提出的行为改变理论[3]。

本研究探讨基于该理论指导下构建的干预方案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社区慢病管理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3月至10月在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60 岁;
③意识清晰,交流正常; ④活动不受限。

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②认知障碍或交流障碍;③活动受限者。

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61 例。

两组患者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自理能力、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社区常规管理。

主要由社区全科医师或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每月1次的健康宣教,每次按不同的主题以集中授课的形式向患者传授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结合健康宣教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每半年1次)。

1.2.2观察组接受基于PMT构建的干预方案,为期3个月,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干预团队:团队成员共7名(核心成员5名,其他成员2名),包括内分泌科专家1名(医联体内专家)、专科护士2名(取得糖尿病专科护士适任证书)、全科医师2名(主治医师以上),社工2名。

内分泌科专家负责整个干预方案质量把控,全科医师和专科护士负责干预方案的制定、实施进程、授课答疑、个性化指导等,社工负责患者的协调、电话随访、数据的录入。

小组成员每人进行PMT理论培训,熟练掌握PMT的核心要素,培训合格后方可参与干预方案的实施。

(2)构建基于PMT干预方案:研究团队核心成员通过检索、阅读及总结PMT相关文献,从PMT 7个核心变量着手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讨论后构建应用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方案,见表2。

1.3评价指标
(1)血糖指标: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FPG、2hPG及HbA1c水平。

(2)自护能力: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用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

量表共43个条目,自我护理能力技能(12个条目)、自护责任感(6个条目)、自我概念(8个条目)、健康知识水平(17个条目)。

每个条目按0~4分,总分0~172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护能力越强。

该量表用于评价患者的自护能力,Cronbach's α系数为0.86~0.92[4]。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因素类别对照组(n=61)观察组(n=61)t值P值年龄(岁)72.10±3.1473.18±3.05-1.9110.058性别男 23210.192*0.847
女 3840
婚姻状况已婚 5254-0.569*0.570离异 3 3
丧偶 64
病程(年) 13.05±2.6212.27±2.48 1.6750.097自理能力无需依赖 5657 0.457*0.648依赖 54
文化程度中学及以下 5355 0.262*0.793大学及以上 86
FPG(mmol/L) 8.57±2.45 8.74±2.340.3890.698 2hPG(mmol/L)12.98±1.8713.04±1.78-0.1800.857 HbA1c(%) 8.82±1.33 8.80±1.800.0680.946注:*为χ2值。

1.4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改善,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护能力得分比较
干预前,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各项自护能力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各项自护能力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2 基于PMT构建的干预方案
干预变量干预目的干预措施
严重性与易
感性提高患者对疾病严重性
和易感性的认识(即患
者对自身疾病客观的判
断与认知)
干预时间1个月,每周1次,每次30~40min。

第1周综合评估,建立患者个人档案;
第2~3周集中授课,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糖尿病知识讲解、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着力点。

通过案例分享,帮助患者认识到健康行为是控制疾病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讲
解不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

第4周列举日常自我护理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每次授课结
束可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于个性化的指导与解答,并发放糖尿病健康宣教手册,通过文字
的形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判断。

内部回报与外部回报改善患者内部回报(纠
正患者不良行为);弱
化患者的外部回报(家
属与照护者不良照顾)
干预时间1个月,2周1次,每次2h。

以患者、家属(照护者)、干预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
交流为主。

对与部分患者或家属对疾病知识与自护技能掌握不良者给予个性化指导。


励患者自述糖尿病自我管理中自认为不当的行为与疾病认知,再个体化帮助患者分析原
因,纠正认知误区。

同时对患者家属或照护者讲解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家属如何促进患
者健康行为保持等内容,使患者与家属或照护者同步提高自护与照护技能。

反应效能与自我效能增强患者反应效能和自
我效能(帮助患者或家
属体会不良行为改变后
的益处,促进其健康行
为保持)
干预时间1个月,2周1次,每次2h。

以患者或家属之间的经验分享为主,团队成员邀
请血糖控制稳定、自护能力较好的患者或照护能力较强的家属做经验分享,通过榜样作用,
直观感受不良行为改变后的益处,使其他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管理的信心,促进其健康
行为保持。

反应代价降低患者的反应代价(减
少行为改变过程中的各
种阻碍)干预开始建立微信群,群内成员包括患者、家属或照护者、团队成员,及时解答患者、家属或照护者的问题并推送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

同时保持每半月1次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不健康行为及其障碍,并指导克服,解答问题,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或照护者,巩固成果。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
FPG(mmol/L)2hPG(mmol/L)HbA1c(%)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618.57±2.45 6.39±2.1612.98±1.879.98±1.418.82±1.33 6.32±1.03对照组618.74±2.348.11±2.1213.04±1.7812.4±1.678.80±1.858.32±1.54 t值0.389 4.402-0.1808.7540.068-8.362 P值0.6980.0000.8570.0000.9460.000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得分比较(分)
时间组别例数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总分
干预前观察组6117.13±1.9616.25±1.7525.47±1.9344.92±2.32103.77±3.12对照组6117.42±2.0116.38±1.8025.63±2.0145.10±2.50104.53±3.33
t值-0.800-0.401-0.445-0.409-1.290
P值0.4250.6890.6570.6830.200
干预后观察组6126.12±2.3720.05±1.5034.90±2.1250.28±2.22131.35±3.60对照组6117.82±2.1816.67±2.2325.63±2.0145.10±2.50104.53±3.33
t值19.9659.74224.57912.00142.363
P值0.0000.0000.0000.0000.000
3讨论
社区慢性病如何做到有效管理,仍是基层医务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PMT从动机因素角度预测个体的行为改变过程[5],并且根据该理论进行干预后能够增强人们接受有益健康行为的可能性[6],这与蔡青等[7]、孙丹等[8]将该理论用于研究的结果报道一致。

常规糖尿病管理模式缺乏理论的支撑与指导,目标性、系统性与连贯性不够。

而老年人受生理功能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常规模式管理效果不佳[7]。

故本研究以PMT为框架,构建适用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方案,观察其对血糖指标、自护能力的影响,取得良好效果。

积极控制血糖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最终使老年人获益。

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患者进行长期自我管理,而目前的管理模式与知识输送仍以灌输为主,未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的困难。

本研究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核心要素制定干预方案,在干预管理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式向患者与照护者传递知识与护理技能,通过干预变量达到干预目的,提高患者对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认识,并针对老年人记忆力差、生理功能减退,需要家属或照护者帮助等特点,将患者、家属与照护者作为整体进行管理,同步提高家属及照护者对疾病知识认知度与照护能力,从而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起到正向引领,从而有效控制血糖。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管理模式相比,基于PMT构建的干预方案能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徐爱红[9]、赵晓玲等[10]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我管理性疾病,持续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护能力得分高于干预前,优于对照组。

有研究表明,基于PMT的干预模式是近年来比较认可的模式,在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管控行为,具有较好的效果[12],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基于PMT指导,结合老年慢性疾病的特性构建干预方案,实施针对性的、科学化、有目的阶段递进式干预,使患者在接受干预后能理解并掌握疾病知识,并改变自己的观念,接纳健康行为,提高反应效能,达到能力提高。

同样与邱晶晶[13]、王荔弘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PMT构建干预方案,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与自护能力。

但此次研究仅对于一个社区,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可选取不同社区,为基层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

4参考文献
[1]赵维纲.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
解读[J].协和医学杂志,2022,13(4):574-580.
[2]Welch G,Garb J,Zagarins S,et al.Nurse diabetes
cas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Results of a meta-analysi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8(1):1-6.
[3]Rogers RW,Prentice-Dunn S.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and preventive health:Beyond the health belief model[J].
Health Educ Res,1986,1(3):153-161.
[4]Keainey BY,Fleishor BJ.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J].Res Nurs
Health,1979,2(1):25-34.
[5]Wang HH,Laffrey SC.A predictive model of well-being
and selfcare for rural elderly women in Taiwan[J].Res Nurs
Health,2001,24(2):122-132.
[6]曹佃省,谢光荣.从行为意向到健康行为-健康
行为程式模型(HAPA)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2010,18(6):809-812.
[7]蔡青,卢湘,白姣姣,等.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糖尿
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皮肤干预的效果评价[J].上海护
理,2021,12(21):39-42.
[8]孙丹,杨英,余珍,等.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
干预对社区老年人心血管健康的影响[J].护理学杂
志,2019,5(34):91-95.
[9]徐爱红.老年慢性病患者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干预的
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21,8(28):47-51.
[10]赵晓玲,董新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
年糖尿病病人血糖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
究,2019,10(33):3616-3619.
[11]贾文文,贾丽媛.授权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
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河北医
药,2021,43(1):82-85.
[12]曹俊,张先庚,孙坤,等.保护动机理论居家照护方案
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研究[J].循证护
理,2021,10(7):1781-1785.
[13]邱晶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
病患者自我护理和管理行为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
报,2021,19(3):110-112.
[14]王荔弘,马玲.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临
床效果、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新疆医
学,2020,50(9):977-979.
[2023-02-09收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