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生命安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生命安全教案
第一课: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2.教授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养成保护环境的好惯。

教学重点:通过研究,使学生懂得如何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养成保护环境的好惯。

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1.情景感受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

2.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春暖花的时节,我们一起到郊外春游,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

师:那么,同学们,到郊外游你看到些什么不好的现象呢?
生:到处都是乱扔的垃圾。

生:在郊游时一定要保护环境。

生:郊游野餐的时候一定要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回收处理。

生:……
二、情景体验,明白道理
出示图片:
师:不保护环境,会发生什么事儿呢?
口述图意
生:乱砍滥发,鸟儿飞走了,鱼儿死了,沙尘暴和雾霾让我们无法呼吸,人们得了怪病。

师:同学们,由此可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三、积累知识,形成惯
课件出示:垃圾分类
1.垃圾分类的方法。

2.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

3.如何成为一个环保小卫士。

四、训练,积累
1.将垃圾分类处理。

2.邀请同学和家长一起开展“争做家庭环保卫士”的活动。

3.交流“我的收获”。

第二课:游泳的安全与卫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游泳的好处。

2.教授游泳的安全与卫生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游泳的危险。

教学难点:研究游泳的安全与卫生知识。

过程:
一、三个小朋友游泳的故事。

二、游泳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及处理方法。

三、偷偷独自或结伴游泳的危险性。

四、游泳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走进情境园:
1.游泳时腿抽经的原因。

2.遇到有人溺水的应对方法。

二、走进“智慧屋”
1.游泳的益处。

①强身健体。

②消暑解压。

③健美体形,挽救生命。

2.游泳的危险。

①溺水;进行“防溺水六不准”安全教育。

②耳病。

③红眼病。

3.游泳的安全与卫生知识。

三、训练场
1.怎样应对小伙伴意外落水或溺水。

2.游泳时小腿抽筋的处理方法。

3.游泳后耳朵进水的处理方法。

四、交流“我的收获”
1.我知道不能独自到野外或危险的地方游泳。

在第二次断乳期,母亲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独立空间和自主权,同时也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安慰。

母亲自身也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以平稳度过这个阶段。

三、走进“训练场”
1、小组讨论:你们身边有没有经历过第二次断乳期的案例?分享一下对于这个阶段的看法和体验。

2、角色扮演:模拟母亲和孩子在第二次断乳期的情境下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母亲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阶段的问题。

四、锦囊小卷:如何平稳度过第二次断乳期?
五、交流我的收获
完成课后题。

2.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尊重他人的良好惯。

3.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方式。

重点:是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认识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方式。

过程
一、导入:观看视频《尊重他人,从我做起》
视频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尊重他人的?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二、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方式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方式。

案例一:在公共场合尊重他人
教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你在公共场合,比如说电影院、图书馆、公交车等地方,你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学生: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打扰他人,不要占用他人的座位或空间等等。

案例二:在交往中尊重他人
教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你和朋友、家人、老师等交往时,你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学生:要听取他人的意见,要尊重他人的选择,不要随意批评他人等等。

案例三:在网络交流中尊重他人
教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你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时,你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学生:不要恶意攻击他人,不要散布谣言,不要侵犯他人的隐私等等。

三、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研究,我们深入认识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也了解了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方式。

我希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尊重他人,做到言行一致,用实际行动践行尊重他人的理念。

四、拓展练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发育情况和身体素质特点,制定一个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

同时,思考一下在锻炼过程中如何尊重他人,如何遵守公德和秩序。

2、讨论新闻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活动二:火灾自护自救知识与方法
1、观看视频,了解火灾的自护自救知识与方法。

2、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活动三:正确拨打“119”
1、老师演示如何正确拨打“119”。

2、同学们模拟拨打“119”,练正确的拨打方法。

教师点评:
居家安全是我们生活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火灾是其中最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

掌握火灾的自护自救知识与方法,以及正确拨打“119”,可以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冷静,处事不惊,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2010年11月15日下午2点,上海静安区一栋高层公寓发生了一场火灾。

火势猛烈,浓烟滚滚,XXX紧急出动10余辆消防车和三架警用直升机,但都无济于事。

整栋28层的楼房瞬间化为火海,面目全非,令人触目惊心。

听到这样的新闻,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这场火灾的起因,竟然只是一次电焊的小小火花,如果电焊工不违章操作,或者现场群众有更多的火场逃生知识,也许这场火灾就不会如此惨重。

除了电焊,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也是引发火灾的隐患,比如煤气、电器(包括插头、插座,电线老化)、用火不慎(粗心大意忘记关火,用火时人不能离开)和小孩玩火等等。

今天我们主要来探讨煤气和电器引发的火情。

在扑灭火灾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

比如,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家用电器起火可以切断电源并用灭火器(或蒙、沙子)扑灭,煤气瓶起火可以用棉被捂住并拧紧阀门。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阻隔空气流通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中外家庭灭火器的配备情况。

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备有灭火器和火灾
自动报警装置,在日本,80%以上的家庭都会在厨房放置一件
家用消防器材。

而在中国,每千户家庭中不足一具灭火器。

因此,我们每个家庭都应该配备一个灭火器,这样可以在初期扑救时避免火灾酿成大祸。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模拟火灾报警的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火灾现场的紧张和危险,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了解正确报警的方法和重要性,研究模拟报警并加强
记忆。

3.掌握火场逃生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研究消防安全标志
的意义。

4.认识家庭消防安全自查表,了解如何预防火灾。

5.培养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本节课主要围绕消防安全展开,让学生了解消防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应对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我们观看了一段“无效报警录像”,讨论了正确报警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在报警时说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姓名和电话等信息,以便消防部门能够及时赶到现场扑灭火灾。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模拟报警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正确报警的方法,并加强记忆。

然后,我们观看了一段视频,介绍了火场逃生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

正确的逃生技巧和坚强的意志是逃生的重要因素。

最后,我们介绍了家庭消防安全自查表,并让学生认真检查自己家中的安全情况,预防火灾的发生。

通过这一节课的研究,学生们对消防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一些消防常识,结合日常生活;
2.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过程:
一、激发兴趣:
二、讨论和交流:
1.火灾的起因;
2.解决火灾的方法;
3.如何发现火灾并应对;
4.结合校园消防演总结。

在讨论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火灾的起因,包括人为和自然因素,并进行小结。

学生可以讨论并回答如何应对火灾,
并通过图片和幻灯片提高经验。

最后,老师可以结合校园消防演总结,让学生知道应该逃离火灾现场,知道消防电话是119,并在报警时告诉消防员火场的具体位置,如果不会,应该立即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