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伊凡伊列区之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伊凡。

伊列區之死工工系大一 890817
陳耀璇
伊凡缺少一本好書,一位好老師,來告訴他,
生命其實可以有完全不一樣的方向。

他的優異表現,包括了先天家庭背景的優勢,和後天學習過程中的突出,
注定了他必在眾人眼光的注視下成長。

這樣的小孩,通常只有兩種下場,
更加優秀,想盡辦法超越所有身邊的人,因為與眾不同,所以贏得了更多的注目和接連而來的讚賞。

另一種下場,可想而知的,就是學會假裝忽略別人的眼光,我行我素,故意過著和別人也是不同,但多數人不屑的生活。

伊凡的一生,正是看似較為成功的前者,其實下場也沒啥值得光榮的。

同樣地都被旁人牽著鼻子走,窮其一生去追求根本並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有一點還算幸運的是,至少他在生前,因該說是生病之前,
從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那時的盲目對當時的他,不斥是一種愉悅的感受。

可悲的是,伊凡也不例外的,眾人都逃不過在面臨生老病死的關頭時,
生命長期累積結果毫不留情地浮現的那份真實,
是對或錯,在那種生命所剩不多的當下,體會最深也最難受。

舉例而言,當對面病床旁圍滿了衣著平凡,甚至有些破舊,但卻都憂心重重,卻也強顏歡笑地鼓勵床上的病人,希望他能在和病魔交戰的過程中,贏得最後的勝利。

回過頭看,怎會不覺得自己探病椅上的空檔相當刺眼,對於床邊同樣也是一堆堆,但卻是冷冰冰的鮮花和水果感到虛偽和寂寞呢?即使同樣也是鼓勵的話,但出自人口和寫在十元一張的花店印刷慰問卡比起來,只怕前者的意義大過於後者
甚多吧!
這時如果還不能明白生命中某些準備,或是說在體驗人生的過程中,因為少了些、也許做錯了些什麼而造成今日的結局,
這樣的人,真的也很愉快,因為他一錯到底,從不知對為何物,
但實在可悲,因為他窮其一生,不能體會過”會心”發出感受的美好,
一再地因為合宜性,放棄了許多心底真正的想法,
誰不覺得擁抱溫暖?誰不喜歡家人圍繞在身旁的時刻?
誰不喜歡真正地用心投入於工作中,同時體驗人與人直接的互動模式?然而伊凡用盡全力,去追求完全無關的事物,
只為了滿足同化的渴望,一再地忽略心底最深的感受。

壓制了一些難以察覺的衝動,卻是一生中唯一真摯的東西,
於是浪費了一生去尋求虛妄。

伊凡對生命的真實察覺,
雖說遲了些,但也很難儘早,
畢竟他平日閱讀的範疇,都是托爾斯泰不屑的作品;
結交的對象,也盡是價值觀和他相同荒謬的高階人士。

處心積慮地排除自己接受其他價值觀的可能,
自以為維護了清高的聲譽,卻喪失了瞭解自己生命真實的可能性。

反觀我自己的生命中,不也花費了大部分的時間去和別人的標準一致?國高中的時候,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努力,
很明確卻又很可悲的,只是為了一個進入大學窄門的目的。

於是,我得學會如何取得競爭的優勢,領先別人的能力,
在日復一日的過程中,
用盡多少的心力去塑造自我,捨棄了多少時候去體會身邊人的感受。

卻也常在某些緊要的關頭,對於自己身邊無人相伴的情況,
感到莫名的失落,和隨時武裝起來的不以為意。

現在看來,我很慶幸當時的自己還會落寞,
能夠擁有感受錯誤的能力,所以得以擁有尋求問題解答的念頭。

不是等到死亡來臨時,才被喚醒了看清事物真相的能力,
不過,因為有了最後的察覺,
伊凡的一生才因此而顯得有意義,
在大環境的安排中,少有能洞悉事物的脈絡,
跳脫別人的影響來決定方向的人,
所以,伊凡是個平常人,像我們現在的多數人一樣,忙碌卻不知為何,卻因最後的通達,他的一切得以清澈。

頭一次粗略地讀完整篇故事時,只是覺得,伊凡是個好人,
將工作處理得頭頭是道,家庭生活雖說不算圓滿,
但也未曾做到拋家棄子般的絕情,
托爾斯泰,究竟要我在一個看似平常生活的紀錄,
卻因為死亡而有較大波瀾的生命中,
體會什麼?警醒什麼?
反覆地看過幾遍後,為當初的認同感,
和對感受的粗糙深覺可怕,
因為一旦將生命的長度拉長,來計算事物的最後代價時,
當下的所作所為,絕不能輕易地忽視。

我們生存環境中的最大欺騙,就是把生與死在當下裡隱藏,
好使每一個人掉以輕心地做著和自己生命珍貴部分毫無相關的事情。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沒有人把這當真。

所以,人們的本性是趨向舒適,
當然,沒有任何情況比起符合社會認可來的意氣風發,來得快活。

於是,學生只好唸書,因為要在眾人中出人頭地;
工程師拚命地加班,使自己能因業績的優異表現而得到同事間的羨妒。

可怕的是,我們總覺得所做的一切擁有真正的意義和目的,
拚命地使自己的價值提升,好讓自己過得無憂無慮。

一旦明白了這些假象下的欺騙,
最想知道的是,要如何瞭解事物的真正價值?
和怎樣克服和別人眼光不同的恐懼?
如何在毫無體驗的情況下,
向一群以自己經驗為擔保,信誓旦旦的人們吐露自己不知對錯的信念?尤其提到人生的大問題時,怎樣對未知能有妥善的安排?
這很重要,因為非到了明瞭的時候,我只擁有唯一的選擇,
唯一的選擇是:不管發生什麼都要留在這個社會中。

事實上,選擇成為唯一,早已經不是選擇。

如果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是否應該憑當下的感覺去決定並處理自己的情緒?
既然不讓任何人可以取代自己的理智。

是否只有透過自己對真理的追求,分析,
才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信念和答案,也因此更向真實的自我靠近?
當我一次又一次地反問自己生存的意義時,
發現都只有同樣的回答,也總是父母斥之過度理想化的念頭。

事實上,在一次又一次地忽略想法,或是快速略過時,
心從不曾放棄考驗,總是帶我繞回原點檢視這份無法完成的痛;
一次又一次的逃避,只會使我軟弱,不知所措。

是該有個具體的行動,決定去重新開始,
或是為現在的生活找到合理的對應,
認真地為自己的生命做個檢視。

逃避,只是對我的生命注入一種痛苦緩和劑,對生命愚行減輕,如果願意相信生命總是像螺旋狀的前進、或是不知不覺地後退,一定沒有所謂的原地不動,
所以會珍惜當下的體會和每一個發生的意義。

畢竟,只有用心體會的同時,才能真正發現,也才能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