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配套】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皆指目陈胜
范增数目项王
观察这些句子,能看出什么规律吗?
(四)、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3、“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 词 活 用 为
4、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 前面用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 驴不胜怒,蹄之
动 5、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

则前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
• 示例一:属 • shŭ: • 隶属,归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

• 类: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 zhŭ: • 连接:衡少善属文 • 嘱托:属予我作文以记之
• 示例二:兵 • 兵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 军队、士兵: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兵
(《信陵君窃符救赵》)
• 战争、军事: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 厌言兵(《扬州慢》)
常以身翼蔽沛公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四)、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3、表示对人的态度,译为“从(在、当)
••••••”

吾得兄事之
词 作
4、表示工具或方法,译为“用(以、靠)

••••••”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四)、词类活用
——动词活用
1、从动词在句子的位置来判断,看它是否
处于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
小学而大遗 将军身被坚执锐 2、形容词用在“其”“之”或数词后,则活 用为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四美具,二难并
(四)、词类活用
——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后带宾语。

词 作
亲贤臣,远小人

素善留侯张良

(四)、词类活用
——数词活用
数词在谓语的位置上或
数 词
在它的前面有能愿动词时,
( 三 ) 通 假 字
3、同声旁的形声字的替代。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
“距”代替本字“拒”,“把守”的 意思。 又如: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的意思。
还有“案”通“按”,“庴”通“措”
文言文中的通假涉及面广,但中学课
文所涉及的并不多,充其量就是一百几十

个,如果依据通假字的有关规律去规类整

活用为动词。
动 词
六王毕,四海一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四)、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 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 内容。使动用法主要要动词使 动、形容词使动、名词使动。
(四)、词类活用
——使动用人,臣活之
词 使 动 篇
刑人如恐不胜
我师道也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四)、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1、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朝、往)
••••••”
“从(在、当)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范雎至秦,秦王庭迎

2、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

“像••••••似的”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三)、通假—字—怎样辨别通假字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形 声
“冥”代替“溟”,“溟”,水旁, 是“海”的意思。
辨 又如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义 “尊”代替形声字“樽”,“樽”,
法 木旁,是“酒杯”的意思。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是形声字,代替声旁字“才”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 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 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
例如:御六气之辩“辩”是借字, “变”是本字。
(三)、通假字
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 主要有四种情况: 1、同音通假 例:终老不复取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例:莫春者,春服既成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例:举酒属客 4、形近通假(声母相同) 例:将军身被坚执锐
• 用兵策略:故上兵伐谋(《谋攻》)
(二)、古今异义
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 以为一个双音词。
• 铁骑突出刀枪鸣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腹犹果然
(二)、古今异义
2.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理,平时多识记一些常见的通假字,这对
文言文阅读大有帮助。
(四)、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1、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
的名词用作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观察这两个句子,能看出什么规律吗? 2、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 饰的名词用作动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词 活 用 为 动 词
却匈奴七百余里 2、及物动词使动。
外连横而斗诸侯 序八州而朝同列
分辨及物动词是否使动用法,主 要还得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 文来确定,没有其他更简洁的方法。

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汝安敢轻我射


2、从动词跟别的词结合的语法关系上判断,
如用在“其”“之”后,则活用为名词。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四)、词类活用
——形容词活用
1、从形容词在句子的位置判断,看它是否处
于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

人或事物的意义。
容 词 作 名 词
畔:
1、田界。——本义 2、旁边(因田界在田地的边处而引申出)。
——引申义 3、通“叛”,背叛。——假借义
爪牙:
1、指动物的尖爪和利牙。——本义 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
2、指得力的帮手或者武臣。——比喻义
(1)《后汉书·窦宪传》:“宪既平匈奴, 威名大盛,以任尚等为爪牙。”
(2)《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 之爪牙也。”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知识梳理)
一、文言词语
文言词语包括文 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将学过的文言词语分 类积累下来,是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 要途径。
实 词
(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的普遍现象。一个词在不同 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结合上下文以 至全文的内容来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二)、古今异义
• 3.注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悦亲戚之情话 •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 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 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
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不能 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假。 由于历史 音变,有些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相差甚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