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PPT课件

合集下载

防灾减灾工程学-第四章-地质灾害ppt课件

防灾减灾工程学-第四章-地质灾害ppt课件
第四章 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
4.1 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 4.2 滑坡及防治 4.3 崩塌及防治 4.4 泥石流及防治 4.5 地面沉降及防治 4.6 地面塌陷及防治
.
1
4.1 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
4.1.1 地质灾害: 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
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 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
(2)岩土的结构构造与产状
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面越发育。 形成的滑坡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 多。 (3)边坡外形
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 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
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 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
距离越大。
.
27
2.滑坡发育的外部条件
(1)水的作用 (2)外部扰动 (3)人为因素
20
4.2.2 滑坡分类
1.按照滑动力学性质分: (1)推移式滑坡(又称推落式滑坡) (2)牵引式滑坡 (3)平移式滑坡 (4)混合式滑坡
.
21
2.按照组成滑坡的主要物质成分分类 (1)堆积层滑坡 (2)黄土滑坡 (3)粘土滑坡 (4)岩层滑坡
.
22
湖北新滩滑坡遗址
新滩滑坡于1978年设站监测,以大地测量
.
28
4.2.5 滑坡勘查
1、滑坡勘查的三种手段 遥感资料(观测) 地面调查 勘探方法
.
14
.
15
损坏的房屋
.
16
• 2007年9月1日,在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一台推土机试 图挪动滚落到路边的石块。

9月1日,热带风暴导致这一地区发生山体滑坡,滚
落的石块砸毁多处民宅,造成6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儿 Nhomakorabea童。

6.2地质灾害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

6.2地质灾害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

2.泥石流 “泥”、“石”和“流”分别指的是什么?
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形成条件:①地势陡峻
②丰富的松散物质 ③短时间内的大量水流
滑坡和泥石流异同点
共同点
形成的地形部位 不同点
触发因散的岩体或土体
滑坡——山地斜坡上 泥石流——山区沟谷中
2010年甘肃舟曲“8·7”特大泥石流现场
➢ 滑坡和泥石流是如何发生的呢?二者有什么异同呢? ➢ 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
1.滑坡 “滑”和“坡”分别指的是什么?
概念:山体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形成条件:①岩体比较破碎
②地势起伏较大 ③植被覆盖差的山区 诱发因素:降水、河流冲刷、融雪、地震、工程建设等
➢ 什么是地震? ➢ 为什么甘肃积石山会发生地震? ➢ 地震会带来哪些危害?
1.定义及成因
• 定义:地面震动的现象所造成的灾害叫地震灾害。 • 成因:岩层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极限时,便会
突然断裂或错位,使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 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地震的发生机制
地应力
引起
岩石倾斜地应力 或弯曲 超限
➢ 根据震源和震中的关系说明甘肃等高积线石地山形图地、震数会字地什形图 么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积石山地震的震源深度比较浅,震中距离人口 相对稠密的地区较近。
➢ 描述等震线和震中之间的空间关系。 通常,距离震中近,破坏大,等震线上的烈度值 高;距离震中远,破坏小,等震线上的烈度值低。
3.衡量指标
震 级 : 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它是用“级” 来表示的,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一 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地 震 烈 度 : 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课件2:1.2.2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课件2:1.2.2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风暴潮
谢谢观看!

教室内:迅速钻入课桌椅下;或用书包护住头部,迅速逃 往墙角或靠近承重墙,避开吊灯及风扇; 建筑物附近:护住头部,逃往较开阔地带,然后蹲下或趴 倒;避开高大建筑,特别是有广告牌、玻璃幕墙的建筑; 山坡地带:避开山脚、陡峭的山坡;寻找并躲避在结实的 障碍物下;如遇到崩塌或滑坡等情况,要向垂直于滚石的 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往山下跑地。震灾害死亡人口
造成人员伤亡。
看滑坡示意图,分析滑坡可以分为几个组成部分?
滑坡体向下滑动时在斜坡顶 部形成的陡壁称为滑坡壁
滑坡体向下滑后在斜坡上形 成的阶梯状地形称滑坡阶梯 岩体、土体下滑的底面为滑动面 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坡体
2、泥石流
(1)概念:是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 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特征:突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用、 奔腾而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 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具有明显的突 发性特征)
(3)发生的条件 一是地形陡峻;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三是短时间内 大量水流。 (4)危害
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或前后 晃动?为什么? 地震发生后产生地震波,而地震波分,纵波速度比横波 速度快大约1.7倍。 所以,人们先感到到纵波,再感到横波。
3、震级与烈度
(1)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里氏震级30倍/级) 注意: ①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②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 一定的)。 ③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 会造成重大损害。

常见地质灾害ppt课件

常见地质灾害ppt课件
第八组
(二)治理措施 1、排水 (1)排除地表水:截水沟和明沟系统
第八组
(2)排除地下水:设置各种渗沟和盲沟 • 截水盲沟:设置于滑坡体5m以外的稳定地段,与地下水流向
垂直,一般呈环状或折线状布置,目的在于拦截和旁引滑坡 范围以外的地下水。 • 支撑盲沟:是一种兼具排水和支撑作用的工程措施,对于滑 动面埋藏不深、滑坡体有大量积水和地下水分布层次较多, 难以在上部截除的滑坡,可考虑修建支撑盲沟。
第八组
三、滑坡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一)形成条件 1、下滑力超过抗滑力。2、形成一个贯通的滑动面。 (二)影响因素 1、斜坡外形:斜坡的存在,使滑动面能在坡前缘临空出露,这是滑坡产生的先决条件。不同外
形的斜坡,直接影响着斜坡内部应力的分布,使斜坡失稳,当斜坡越陡、高度越大,斜坡中、 上部突出,下部凹进,且坡脚处无抗滑地形时,越容易产生滑坡。 2、岩性条件 易遇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岩中发生滑坡,如: (1)第四纪的各类堆积物、沉积物。 (2)砂岩、页岩和泥岩互层,煤系地层(R、K、J)。 (3)石灰岩、白云岩与页岩、泥岩互层(C)。 (4)泥质岩的变质岩系,如千枚岩、板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 (5)软质或易风化的凝灰岩。
第八组
2、按滑坡的动力学特征分:
推移式滑坡
平移式滑坡
பைடு நூலகம்
牵引式滑坡
牵引式滑坡:滑体下部先变形滑动,上部失去支撑后而变形滑动形成的滑坡; 推动式滑坡:滑体上部先滑动,挤压下部变形滑动形成的滑坡
第八组
3、按滑坡体物质组成分类 1)堆积层滑坡:指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滑坡,包括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人工堆积层等,
第八组
(三)拦截 1、拦石墙; 2、拦石网:钢轨拦栅、柔性防护系统; 3、落石槽、落石平台。

地质灾害及防治PPT课件

地质灾害及防治PPT课件

滑坡要素图
滑坡要素示意图 a)剖面示意图 b)平面示意图 1滑坡体2滑动面3滑坡床4滑坡周界5滑坡后壁6滑坡台阶7滑坡舌8拉张 裂隙9滑坡封闭洼地10剪切裂隙11鼓张裂隙12扇形裂隙
滑坡要素
1.滑坡体:沿滑动面向下滑动的那部分岩土体。
2.滑动面:滑坡体沿其下滑的面。
3.滑坡床;滑动面下稳定不动的岩土体。
(1)比较甲、乙、丙三幅图,简述易贡湖在滑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原因是什么?
答案:湖水逐渐增多,滑坡堆积体阻塞了湖泊的下泄出口,而周围的冰雪 融水和上游来水在不断增加。
(2)对比甲乙两图,易贡地区的雪线有什么变化?简述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2000年的雪线较1998年的雪线高度明显降低。 原因是1998年为秋季时的照片,经过夏季的融化冰川量减少,2000年为 春季时的照片,经过秋冬春季的积蓄,冰川量大。
滑坡的分类
按规模大小划分
① 小型滑坡:滑坡体小于10万立方米 ② 中型滑坡:10-100万立方米 ③ 大型滑坡:100-1000万立方米 ④ 特大型滑坡: 1000-10 000万立方米 ⑤ 巨型滑坡:大于10 000万立方米 按滑坡力学性质划分
① 牵引式滑坡 :主要是由于坡脚被切割(人为开挖或河流冲 刷等)使斜坡下部先变形滑动,因而使斜坡的上部失去支 撑,引起斜坡上部相继向下滑动 ,一般滑动速度慢。
第七章 地质灾害及防治
第一节滑坡
第一节 滑坡 Landslide
滑坡的定义:
地质体沿地质弱面向下滑动的重力破坏。有双 重含义: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过程,也可 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结果。
滑坡的形成条件:
斜坡岩体平衡条件遭到破坏的结果。即:下滑 力(力矩)大于抗滑力(力矩)。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陡峭的坡度和凌空面) 软弱面的存在(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地质灾害

地震


火山喷发


滑坡

泥石流
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 震,此次地震还波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一些地方。截止 27日16时,地震共造成16人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万间 房屋倒塌。
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
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火山分类
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 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 喷发的火山。
火山的利与弊?
滑坡、泥石流在成因上有什么共性?
健全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防灾意识;
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 预防措施: 实施护坡工程
恢复地表植被
1、 2004-12-26 当地时间8 点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8.9级 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 巨大的人员伤亡.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____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__ __的 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海啸 是由海底__ _ _、___ _或风暴引起的巨浪。此次地震诱发海啸,体现 了自然灾害之间的______性。

地震来了该怎么办?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惊慌出意外,就地躲避好”
地震发生前有啥预兆?
1.小震报大震。如小震频繁,地壳变形等。 2.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变色、变味,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 3.动物反应异常。如牛羊马不进圈,家禽不吃食等。 4.出现地光和地声。若地面出现蓝光或白光,震级会很大;

地质灾害PPT课件

地质灾害PPT课件
A
(1)A、B、C、D四地中,
破坏最严重的是___B____,因为
_烈__度__最__大。 (2)A、B、C、D四地测得的 震级大小有何特点?为什么?
震级相等。因为一次地震只 有一个震级
9度
CD
10度
B
11度
(3)AB沿线的地质构造是 _断_层_____。
根据等值线的判断原则:凸低值高,AB一线的烈度比两侧 大,故这里的地质构造为断层。
.
25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注意板块的名称和类. 型
26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
27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
28
7、地震的分布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 环太平洋地震带
震 级
表示地震释 放能量大小
的等级

地震释放能 量
只有一个 震级
烈 度
地面受到的 影响或破坏
程度

震级、震源、 震中距、地面
建筑物质量
有多个 烈度
.
15
地震的类型和机制
构造地震(构造运动)、
按成因分: 火山地震(火山活动)、
人工诱发地震(人类活动)。
浅源地震(70千米以内)
按震源深度: 中源地震(70~300 千米以内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
2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PPT教学课件

地震的概念
地震 地震的形成原因及散布
地 质
地震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的概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滑坡、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的散布
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释出来,并以地震波的情势向四周传播,使地面产生震动。
地震的衡量指标
DI ZHI DE HENG LIANG ZHI BIAO
震级:地震能量大小的表示方法。一次 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反应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遭到的 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一样情形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烈度越 大。距离震中越远,烈度总的趋势越低。
防备措施。(重难点)
新课导入
•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产生里氏7.8级大地震。 • "是时,人正酣睡,鸦雀无声。突然,地光闪射,地声轰鸣,
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 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千多 家庭断门绝烟。"唐山抗震纪念碑的碑文如此诉说着这场重大 灾害。 • 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定义: 表示地震开释能量大小的等级
计量单位: 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运算出 来的,它的单位是“级”
影响因素: 地震开释的能量
震级与烈度
ZHENG JI YU LIE DU
震烈 级度
定义: 表示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 的程度
计量单位: 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 的反应、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 地面的破坏现象等综合评定的, 它的单位是“度”
产生在山地斜坡上
可以无水的参与
产生在山地沟谷中
必修有水的参与
滑坡
泥石流
滑坡与泥石流的相同点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地震
地震
二. 地震分布
地震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海四
西

藏云 南
台 湾
世界地震分布
中国地震分布
课堂练习
2021年10月18日,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 度8千米。据此完成1~2 题。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软流层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地方称为震 源 。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
直线距离称为震 中 距 。
地 震的表示
地震烈度|反映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大小。
一 次 地 震 只 有 一 个 震 级 。 有多个烈度。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烈度海域的 大 小 与 震 级 、 震 源 深 度 、 地 质 构 造、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示意图
滑坡
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 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 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滑坡产生的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 ·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山地丘陵 ·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当滑坡发生时,如果处在滑坡体上,向滑 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
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 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的 “汶川大地震”,震级为 8.0级,最大烈度达十一度。
1.地震的地质形成原理 Geological formation principle of earthquake
•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 生倾斜或弯曲,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 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 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 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的地面震动。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

非工程措施
监测预警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 络,实时监测地质变化,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 公众采取防范措施。
应急救援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制定 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地质 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减 少灾害损失。
宣传教育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 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宣传教育
失。
环境破坏
地质灾害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影响生态平衡和土地资源可
持续利用。
社会影响
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引发社会 恐慌和不稳定,影响社会正常
秩序。
02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滑坡
定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 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 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分类
根据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滑动 特征,可分为黄土滑坡、粘性 土滑坡、堆积层滑坡等。
滑坡概述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发生在山区、河谷等地区。由于地形、地质 、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造成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滑坡发生原因
滑坡的发生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某地区 ,由于地形陡峭、降雨量大、植被破坏等原因,滑坡事件频繁发生。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地质灾害防治 知识,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
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演练
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和演练 活动,提高公众应对地质灾害的能 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建立信息平台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提供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查询、预警信息 发布等服务,方便公众获取相关信 息。
05 案例分析
某地区滑坡事件分析
某地区崩塌事件分析

地质灾害安全教育PPT课件

地质灾害安全教育PPT课件

4
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 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5 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04 地质灾害的防治
04 地质灾害的防治
及时掌握灾害体变形动态, 分析其稳定性,超前做出
1 预 测 预 报 , 防 止 灾 难 发 生 。
4
向全社会提供崩塌、滑坡 监测信息服务。
危害交通
2
5
危害旅游事业
危害水利水电事业
3
6
危害人类生命安全
危害农田
03 地质灾害的逃生
03 地质灾害的逃生
洪水来临: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 台等地转移。
2、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部门取得联系。
3、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 机会逃生。
04 地质灾害的防治
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 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 阻滑支撑工程;
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 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
03 地质灾害的逃生
泥石流来临:
1
泥石流发生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 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下游走
2
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 谷底过多停留
3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 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征兆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总结词
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预防和治 理泥石流灾害。
02
排导工程
在泥石流沟谷下游设置排导沟、挡水 坝等设施,引导泥石流顺畅流出。
01
03
拦挡工程
在泥石流沟谷上游设置拦挡坝、拦挡 墙等设施,阻挡泥石流的源头物质。
预警系统
建立泥石流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预 警泥石流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05
04
拦挡措施是通过在泥石 流沟口设置拦挡结构, 如拦渣坝、拦石坝等, 以阻挡泥石流的流动。
排导措施是通过在泥石 流下游设置排导槽或排 导沟,将泥石流引向指 定的排泄地点。
生物措施是通过植树造 林、种草等手段,增加 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 土流失,从而减少泥石 流的发生。
崩塌防治工程原理
01
02
03
04
05
削坡减载
通过削减滑坡的下滑 力,降低其下滑速度, 是治理滑坡最基本的 方法。
设置抗滑桩
在滑坡的滑动带或滑 动体上设置抗滑桩, 提高滑体的稳定性。
排水措施
通过设置排水沟、排 水井等设施,降低地 下水位,减少水对滑 坡稳定性的影响。
支挡工程
通过设置挡土墙、抗 滑挡墙等支挡结构, 阻挡滑体的运动。
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
设置支撑结构
在崩塌体的关键部位设置支撑结构,提高 其稳定性。
地面沉降防治工程措施
回灌地下水
控制地下水开采
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 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降。
通过回灌地下水的方式,增加地 下水的补给量,提高地层的稳定 性。
土地治理
通过平整土地、植树造林等措施, 改善地面的地形条件。
总结词
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预防 和治理地面沉降灾害。

地质灾害课件(共28张ppt)

地质灾害课件(共28张ppt)
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 繁的地区有台 湾 、 西 藏、新疆、青海、 云 南 、 四 川 等。
02 滑坡和泥石流
【问题】 什么是滑坡?哪些区域易发滑坡?
滑 坡 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
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 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 :3.B 4.C
练习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
材料二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 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由材料一可以看出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什么特点? (3)由于图示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称为等 震 线 。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
地方称为震 源 。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
直线距离称为震 中 距 。
【问题】震级和烈度有啥联系和区别?
震级 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 级 表示。
烈度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
响和破坏程度用地 震 烈 度 表
示。
一次地震只有一 个 震 级 ,但可以有多 个 烈 度 。
•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 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
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 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 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唐山抗
震纪念碑的碑文如此诉说着这场重大灾难。
• 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
• 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01 地震
练习
5.解析:第(1)题,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质、气候、植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地带多火山地震
1.什么是火山? 2.火山的类型有哪些? 3.火山有哪些危害?
火山构造 和埋藏于 地下的热 能
滑坡.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的概念: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 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饱含泥沙、石块 的特殊洪流。 分布:主要在山地、斜坡地带。 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和道路
一、地震的分类
按成因分: 构造地震(90%)和火山地震
按震级分:
<3级是微震
>5级是破坏性地震
浅源地震(70千米以内)
按震源深度 中源地震(70~300 千米以内
深源地震(300~700千米)
我国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我国地震活动多而强烈的地区主要有哪些?
地 震
地震示意图
A、震源
B、震中
A~B:震源深度
4.6 地质灾害
主要内容: 一.主要地质灾害 (火山.地震) .(滑坡.泥石流)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三.地质灾害的防御
地质灾害的概念:
陆地环境异常激烈的变化,破坏了 人类生存的环境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 便形成了地质灾害。 1.什么是地震?
2.分布情况? 3.震级?烈度? 4.危害: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唐 山地震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地震。
季风 气候
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
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
建筑物倒塌



滑 海 火

坡 啸 灾
人 员 引发 伤 亡
疫 病 蔓 延 疫 灾
地震诱发其他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的防御 1.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 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阻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在 成因上是有关联性的。 2.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 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 他灾害。 3.人类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其他地质 灾害。
地壳 活动 激烈
地震频发、震级高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 滑坡 泥石流 灾害 多发
B~D:级
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每次 地震震级只有一个,而烈度有 无数个
2.震中距 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小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4.地质构造
5.地貌特点 6.地面建筑
三、地震带的分布
1.环太平洋构造带: 80%以上的浅源地震和几乎全部
的中、深源地震
2.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