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飞英公园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州市飞英公园规划
飞英公园地处湖州城北,毗邻苕溪,南接塔下街,北临环城北路,西靠少年宫,东近飞英住宅区,园林计划面积2.98hm2。
园中飞英塔,系国度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多年来一直为民居、工厂包抄,环境很差。
为了维护文物,积极开发、应用旅游资源,弘扬民族优良文化,1995年湖州市政府决议在飞英塔周围划地造园。
1995年6月完成公园计划后,进行了多方论证。
经国度文物局赞成,市国民政府审查同意了计划总体计划。
该园1996年初破土动工,同年底峻工验收。
1997年春节开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赏和好评,获建设部优良设计二等奖。
1 计划设计领导思想
(1)公园性质湖州历史长久,景致秀丽,文人荟萃,人文景观很多。
开发应用这些资源,创作出一些新的景点,充实飞英公园的内容,形成以飞英塔为主景观的独具特点的历史文化公园,籍以反应湖州的历史文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布局飞英塔作为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景点形成一个整体,撤消现有分隔式的园中园布局。
(3)景点设计注意合适的体量与标准,以烘托飞英塔为主。
园景要有精美的画面和意境内涵,做到诗情画意,情景融合。
(4)园林建筑采取中国传统建筑情势,宋式建筑作风,与飞英塔的造型呼应、和谐。
2 园林布局和景区景点设计
2.1 山水
理水由于公园面积不大,水体不适合过火疏散,在园林的中心部位,设计了东西长80m,南北宽55m,面积约4400m2的较大的集中水体,形成湖水汪洋的水景景观。
湖岸南北稍加规矩,东西两向以自然为主。
在水面的东北向,设计了水湾和大型叠水。
西北有曲溪,通泵站;东南向为方整的洗墨池。
这些水体,既烘托了中心湖面,又构成了完全的水系。
全部水体既显得完全、丰盛且有变更。
堆山由于园林周边有面粉厂、少年宫、老式住宅等,环境质量较差。
因而缭绕水面在东、西、北三向堆土筑山,呈围绕之势。
主峰居北,高4~5m,起障景作用。
东西两翼,山体蜿蜒起伏,沿园墙安排,使得园内园外有所分割、遮挡,增添园内景点的向心力。
2.2 途径
园内重要途径围绕湖面构成两条环形途径,串通各个景区和景点。
重要途径宽1.5~2m,次要途径宽1~1.2m。
2.3 入口
园林主入口,设在环城北路,由园门、内外广场、停车场组成。
正门为三间带廊歇山顶,两侧为歇山亭式票房。
入园,迎面为一组巨石假山,书刻“飞英揽胜”四个大字,构成园林空间序列的第一章。
南入口位于塔下街。
由于飞英塔距离塔下街较近,空间比拟局促,故采取牌楼式园门。
在飞英塔之南端,装点一组牌楼,以到达完美并衬托塔的气概之目标。
园门造型为五间、五楼牌楼,较为壮观。
题匾由沈鹏手书。
消防与工作分散入口设有两处,分辨在塔下街和少年宫路。
2.4 景区景点设计
园内亭堂楼馆、山水石泉、古树名卉相映成八景:双塔擎天、墨妙古馨、飞英揽胜、西亭晚晴、溪馆待月、韵海清风、问石忆史、六客醉秋。
全国新建重要建筑有墨妙亭、飞英堂、茶艺馆、西亭、霅溪馆、南北大门等处。
双塔擎天塔为飞英公园的主景点。
置于公园的南侧,附近塔下街。
始建于唐代,为一座舍利石塔。
宋开宝年间在石塔外园建木塔罩护,后因雷击而毁。
现有石塔重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残高12.82m,底径2.42m。
外塔系南宋端平初年葺而新之。
形成了国内罕见的“塔里有塔”的特别格式,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了烘托塔的宏伟,通过塔心设计了一条南北向轴线,轴线上安排牌楼、石牌坊和厅堂。
塔底设台座,花岗石板铺地,青石栏杆,以表示“忽登晨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廓,震泽浮云天”(宋·苏轼)以及“梯飚直上九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元·赵孟頫)的壮观气概。
墨妙古馨历史上的墨妙亭位于府治内,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太守孙觉始建,搜自汉晋以来古文遗墨和前人赋咏百篇刻石麋集于亭内。
因苏轼曾作《墨妙亭记》和《墨妙亭诗》而名垂书坛,明末清初时被毁。
清同治年间,陆心源重建。
以后又遭损坏,仅存石碑13块。
墨妙亭景点位于湖面东南隅,建亭、轩,用曲廊衔接。
墨妙亭为重檐攒尖顶,亭廊内镶嵌名碑石刻。
庭院中设计曲水流觞、流杯渠和洗墨池,以表示文人墨客在这里喝酒赋诗的场景。
院内装点大块景石,上刻《墨妙亭记)和《墨妙亭诗》。
轩屋之南,用巨石围合,石上书刻历代文人的诗赋和书法。
墨妙亭历来在书法家中颇具影响。
有俞恒农撰写墨妙亭对联一副:
当熙宁筑亭之初,搜罗荟萃,因欲长的来人,奈曾几何时,只存一篇碑目收。
自壬霅兵燹以后,余又编排,率皆传自近代,幸各有独到,可沿三字旧题名。
元·赵孟頫书有“墨妙亭”匾额。
当代有名书法家沈尹默亦留有“墨妙亭”题额。
书协主席启功1982年为墨妙亭撰了对联:
遗迹龙腾思墨妙。
名篇狮吼答泉声。
这些墨宝通过匾联的点缀,对墨妙亭景点增辉不少。
飞英揽胜该景点位于池北,包含大假山和飞英堂。
假山北向,天然巨石叠置,山形起伏,中有两股瀑布,极有声势。
石壁题有“飞英揽胜”四个字。
飞英堂位于湖面北岸,倚山面水,建筑面积约220m2,单层重檐十字脊,四向带抱厦,形体庞杂变更。
该建筑仿宋画设计,堪称园林建筑精髓,为园林的主体建筑和构图中心。
堂之南沿湖设台,石栏围护,为观塔影的最佳地点。
这里赏景,成“揽胜”之势,景致如画,异彩纷呈。
堂北立巨碑,书“塔影晨辉”,使得该景点与塔互相呼应、融为一体。
韵海清风韵海楼位于环城北路旁,1992年由国民公园迁入。
五间二层硬山顶,面积约300m2,系清末民初建筑,属市级文物维护单位。
该楼因颜真卿修《韵海镜源》而得名。
颜真卿,唐开元进士,精通文字学和书法,有名书法家,世称颜鲁公。
其书法人称颜体。
他于唐大历七年至十二年间任湖州刺史。
在其任内,邀请江东名士编辑《韵海镜源》。
三百二十卷。
这是一部范围宏大的著作,是我国最早的大字典之一。
后人敬慕他在文化上的贡献,造韵海楼来纪念他。
韵海楼在全国文学家中影响较大,传下不少夸奖诗篇,如唐皎然诗: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
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
惜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
不著名教乐,千载史谁双。
又清吴绮《韵海楼诗》:
名流当日知无双,此地曾为观赏处。
珠帘一片挂春云,画栋几番经暮雨。
人间传舍无长主,一卷能留千万古。
焚香扫地更何人,怅望神仙归紫府。
计划中,在现有楼前,加游廊、水谢、垂花门,设计成书画艺术馆,摆设湖州历代有名文人的书画。
庭园中塑颜真卿像,并将其手书传世的《湖州帖》、《放生池碑》、《竹山堂联句》三块碑翻刻摆设展览于外廊之中,楼的正间悬挂楹联两副:
集贤著书裨理化;
鲁公名共溢寰区。
文皆正风气;
纷纶归海韵。
六客醉秋六客与八俊均为湖州历史上有名的文学、书画家。
六客有前后之分,前六客系指宋代张先、苏轼等分辨于宋熙宁七年秋和宋元裕六年云集湖州相聚,被历代传为佳话。
对于两次聚首,张先、苏轼先后作“六客堂定风波词”记其事。
“溪上玉楼同宴喜”,“绕是红叶措秋英”,“月荡苕溪照夜堂”,“尽道贤人聚吴分”。
六客堂为宋知州李公释始建,很有影响。
宋代文学家王十朋作诗称赞:“苕霅支流六山碧,一代名贤已陈迹。
我后百年再登堂,咀嚼姓名牙亦香。
”
八俊馆为纪念元时八位文学、书画家而设。
元朝时,湖州长文学,善书画者有八人。
史称“吴兴八俊”,其中以赵孟頫、钱舜举、王蒙三人在画史上最负盛名。
六客堂早已无迹可考。
这组景点系依据有关记录和诗词意境创作。
景点计划在园林的西南向,由一组院落空间组合而成。
庭院中设戏台,南北堂馆分辨名六客堂和八俊馆。
这里可演出歌舞、戏曲、评弹,亦可茗茶。
故又称茶艺馆。
匾联为:
韵事难忘六客堂吟如梦令;
词坛重振飞英塔忆定风波。
碧澜流雅韵;
紫旬播春风。
这组景点设计是通过戏台、堂、馆,借助六客堂的典故,展示湖州历史上文人观戏、茗茶、赋诗的盛况,表达湖州山水清运、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文化之邦风貌。
溪馆待月这是为再现历史上霅溪馆而设计的一组纪念馆和展览馆。
霅溪馆原为东晋吴兴太守谢安故宅,颜真卿改为此名。
景点计划在园林的西侧,由馆、轩、廊组合成一组景观。
重要建筑座北朝南,轩屋东向,由游廊衔接。
这里重要展出飞英塔的史料、文物和历代碑刻、碑帖。
西亭晚晴历史上的西亭建在湖州府西,梁吴兴太守柳恽始建。
夕阳西照,西亭晚晴。
有张藉《西亭晚望》诗“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
夕阳生远岫,斜照逐日流”刻画其景。
景点滨临园西湖边,水上架小亭一座,挂楹联:
轻燕受风迎落絮;
老鱼吹浪动新荷。
亭用曲桥与湖岸衔接,周围植松柳,水中点石。
岸边巨石由郊外整体移入,石上书刻“西亭晚晴”。
问石忆史该景点位于飞英塔的北面,两对石望柱分列中轴线的两侧,望柱系南宋济王府之地面遗物,荷叶帽盖,雕饰一龙三凤,十分优美。
它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湖州建筑雕刻史上出色的一页。
3 绿化配置
飞英公园的种植设计以乡土树种为主,坚持恰当的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的搭配比例。
在种植伎俩上因地制宜地应用原有的香樟林、水杉林和古银杏树造景。
由于公园周边环境较差,故在公园四周植乔木林作为背景树,遮挡外部气象。
园内大批种植绿色期长的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news/lunwen/20121219950293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