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管理学专业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专测
一、选择题
1.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法约尔
B.巴纳德
C.西蒙
D.卡斯特
2.管理是一门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
A.有效性
B.精确性
C.复杂性
D.实践性
3.()学派认为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A.管理过程学派
B.权变理论学派
C.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D.行为管理学派4.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技术技能对于-------最重要。

()
A 基层管理
B 中层管理
C 高层管理
D 中、高层管理5.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做过有名的铁锹试验,他据此提出的管理原理是()A 差别计件工资制 B 标准化 C 例外原则 D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6.管理的二重性是()
A.科学性和艺术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技术性和人文性
D.实践性和艺术性
7.韦伯认为:只有()才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

A.传统的权力
B.理性—合法的权力
C.专制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8.在管理实践中,管理的四种职能一般是顺序履行的,即()
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
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
C.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D.组织、计划、领导、控制
9.管理的本质是()
A.组织
B.协调
C.领导
D.控制
10.管理人员一般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关于高层管理人员的技能,按其重要性程度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A.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B.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D.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11.梅奥在西方电气公司进行的霍桑试验,在哪个阶段试验得出了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的结论()
A.工场照明试验B.继电器装配室试验C.大规模访谈D.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12.美国管理学家孔茨认为,管理的职能包括()
A.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B.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C.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控制D.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1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依据的是泰罗科学管理的什么原理()
A.差别计件工资制B.标准化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D.工作定额14.一般认为“管理过程之父”、“科学管理之父”、“组织理论之父”分别是()
A.法约尔、泰罗、韦伯B.泰罗、法约尔、韦伯
C.法约尔、韦伯、泰罗D.韦伯、泰罗、法约尔
15.关于对管理活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管理活动要遵循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B.有效的管理应该做到效率与效果的有效结合
C.管理活动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D.管理活动关键是做好“管”,因为管理者不“管”,下属就不“理”16.不属于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内容的是
A.工作定额 B.标准化C.计件奖励工资制 D.能力与工作相适应17.不属于法约尔所提出的十四条管理原则的是
A.统一指挥 B.统一领导 C.分工D.非正式组织
18.俗语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

”这种观点反映的是哪种道德观
A.权力至上道德观 B.公平公正道德观
C.功利主义道德观 D.推己及人道德观
19、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区别在于( )。

A.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B.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C.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20、管理者在组织管理的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律不包括()
A人本原理B系统原理C效益原理D权变原理
二、填空题
1.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

2.美国管理学家卡茨认为,一个管理者至少拥有的三大基本技能是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

3.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4.管理的客体是及其参与要素。

5.通过,管理成为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

通过,管理的过程表现为这个循环的螺旋上升。

6.巴纳德提出正式组织其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三、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2、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3、简述科层组织建立和组织运行的规则。

四、判断题
1.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统属于古典管理理论的范畴。

()
2.“无为而治”和《道德经》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子认为最好的管理方法。

“无为而治”不是消极的主张,而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理想的管理状态。

()
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体现了权变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
4.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对组织的管理道德没有直接的影响。

()
5.国外学者研究表明,道德的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分别为前惯例层,惯例层和后惯例层(原则层次)。

()
五、论述题
1.有人说:“非正式组织有百害而无一利”,请结合所学的管理学知识,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和理解。

2.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被尊称为“经营管理之父”,他的研究成果主要
集中在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其研究强调管理能力及合理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技术对所有组织的应用。

请论述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中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职能。

六、案例分析题
华为任正非:商业思想家
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有一期评选出2005年度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华为科技公司总裁任正非是“商界巨子”中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同一档位的有美国苹果计算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传媒大亨默多克、俄罗斯石油巨头阿布拉莫维奇。

《时代》周刊的评论说,现年61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8年创办的华为公司,如今已被电信巨头视为“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华为2007年实际销售额125.6亿美元,首次超过北电网络的109.5亿美元,并晋级全球“五强”,分别位于思科(347亿美元)、爱立信(313亿美元)、阿尔卡特朗讯(279亿美元)、诺基亚西门子(210亿美元)之后。

一名跟随任正非多年的老员工介绍,任正非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一有闲工夫,他就琢磨怎样将毛泽东的兵法转化为华为的战略。

而此前,任正非在部队期间就是“学毛标兵”。

仔细研究华为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市场战略、客户政策、竞争战略以及内部管理与运作,无不深深打上传统权谋智慧和“毛氏”斗争哲学的烙印。

其内部讲话和宣传资料,字里行间跳动着战争术语,极富煽动性,以至于有人说进入华为的人都被洗脑了。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华为期初“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应用。

1992年,华为自主研发出交换机及设备,当时阿尔卡特、朗讯、北电网络等巨头把持着国内市场,任正非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迅速攻城略地,通讯设备价格也直线下降。

1996年,华为看是在全球如法炮制,蚕食欧美电信市场。

据称,华为在内部还有例行的民主生活会,不变的主题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华为基本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是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华为固守通讯设备供应这个战略产业,除了一种维持公司运营高压强的需要,还为结成更多战略同盟打下了基础。

商业竞争有时很奇怪,为了排除潜在的竞争者,花多大的血本都不在乎。

在通讯运营这个垄断性行业,你可以在一个区域获得一小部分的收益,可是在更多区域运营商们会关闭你切入的通道。

任正非深知人性的弱点,守护着华为长远的战略利益。

20世纪90年代,任正非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一起规划《华为基本法》时提出要把华为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开始跌跌撞撞的探路。

事实证明了任正非战略家的眼光,1996年,第一次海外练兵——3个月时间完成和记电信项目。

尤其在几年前电信业最火爆的时候,任正非写下《华为的冬天》,这篇战略性的文章在业内投下了一枚炸弹。

这也是IT界和管理界真正把任正非摆上突出位置的关键一环,很多公司甚至将其打印出来全体学习。

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任正非开始大调整,一运动战来度过寒冬:在欧美电信的家门口,华为拿下了法国、德国、东欧的大批电信合同,在中亚,华为为血战朗讯,扫荡了一个有一个“斯坦”国市场;现在,华为的销售大军已深入南美丛林和非洲大漠,一个接一个地攻占市场。

英国《金融时报》惊呼,中国的华为正在改写全球电信的生存规则。

2002年,华为成功演出了大战思科的经典之作。

这是华为国际化路途中不能不提的一场战役。

任正非指挥的这场“围剿战”持续一年,在思科状告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时,任正非一边在美国调用当地最好的律师对阵,一边开始结盟思科在美国的的死对头3COM公司,就在官司的关键时刻,华为宣布的这一消息使思科腹背受敌。

华为思科案虽然最后和解,但任正非在这场跨国官司中的策略是中国其他任何公司都无法在海外部署的。

著名财经作家、《华为真相》作者程东升如此评价华为和任正非:“大凡真正的大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个思想家,对企业的宏观战略有清晰的认识,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影响和指导企业的发展。

华为之所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不仅仅因为他用10年时间将资本扩张了1000倍,不仅仅因为它在技术上从模仿到跟进又到领先,而是因为华为有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的背后则是总裁任正非穿透企业纷繁复杂的表象的深邃的思想力。

从产品营销到技术营销再到文化营销,华为做得有条不紊,任正非对企业目标的界定,对企业管理的创新,对智力价值
的承认,都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先河。

中国从来就不缺企业家,但从来都缺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在当代中国,任正非应该算一个”。

请分析:
1、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就必须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

那么,管理者应当具备哪些管理技能?任正非拥有什么样的管理技能?该技能在案例中如何体现的?
2、今天,华为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它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先河,仅用了10年的时间就将资产扩张了1000倍,成为国际化的大公司,你认为华为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