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口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A.声波全部传入人体
B.声音的音调变低了
C.声音的音调变高了
D.锣面停止了振动
2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碗,通过声音来判断瓷碗是否破损。

这个方法是根据什么来判
断的
A.音调和音色不同
B.音调和响度不同
C.响度和音色不同
D.振动的幅度不同
3“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电影--凸透镜成像
D.摄影--光的反射
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其点燃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5.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
6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面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7严寒的冬天,输电线路被厚厚的覆冰、积雪压垮而断电,自来水结冰致使输水管道被涨裂
而停水,给生活带来不便.在这段描述中,包含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8.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灯的灯丝用久了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高速公路容易出现大雾堵车,大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水蒸气也能够烫伤人,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
10.下列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笔杆
B.木制刻度尺
C.绘图橡皮
D.金属小刀片
11
如图所示,电冰箱门框上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与开关相连的弹簧伸长A.
B.
C.
D.
12下列都是小丽探究关于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
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B.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C.两个灯泡通过的电流相等,它们之间一定是串联
D.并联电路支路中的电流等于干路中的电流减去其它支路电流
13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14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图6
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15现在牙医经常为顾客利用超声波清洁牙齿,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A.超声波是清洁剂B.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C.超声波发生反射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去除16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声纳系统——利用回声定位原理
B.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C.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带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D.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17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一种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
C.直线传播现象D.可逆现象
18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 ºC ,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 ºC和40 ºC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6 ºC和40 ºC B.40 ºC和40 ºC C.39 ºC和40 ºC D.39 ºC和39 ºC 19小明在家用电吹风吹头发时发现,电吹风的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

图5所示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二、填空题
21根据提示猜两则物理谜语:(1)谜面:你声小它装哑,你高声它回答,专要俏学腔调,找遍天涯不见它。

请猜一物理现象: 。

(2)谜面:闪闪一银河,风吹不起波,遇热河水涨,遇冷河水落。

请猜一物理实验仪器: 。

22午睡期间,校园外的工地上的轰鸣声,吵得同学们睡不着觉。

小明起身关上了窗户,小亮索性用纸团堵住了耳朵,他们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和。

23夏天吃冰棍时,剥开冰棍纸看到冰棍“冒”出“白气”,“白气”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______(填“上”或“下”)飘的.
24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图乙所示的同一位置。

则通过电灯L1中的电流I1= A,通过电灯L2中的电流I2= A。

25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

若在白屏上贴
一张红纸(图乙),则光屏上呈现色。

26如图8所示,对于左边的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空。

(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2)用放大镜看字母,看到的该字母的像的形状为
______。

27如图9所示的电路,要使灯泡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__,其它开关断开;要使灯泡L1、L2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其它开关断开。

三、实验题
2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__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
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可能的原因。

(写出2个可能原因)
(2)有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4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请分析以
像的正、倒倒立倒立倒立正立倒立倒立倒立正立
像的大、小缩小较小放大放大缩小较小放大放大
像的虚、实实像实像实像虚像实像实像实像虚像
(3)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就此问题作出猜想并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说
明理由。

四、问答题
30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
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普通
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
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

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
约距眼睛10cm。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
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
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请把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1分)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获得清晰的像,
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使像
变得清晰。

(1分)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以下选
项)。

(2分)
A.0~10cm
B.10cm~25cm
C.0~25cm
D.10cm~极远处
31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建筑“不用空调的楼房”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小茜参观上海世博会后想到,夏天,室
内安装空调可以调节室温消暑,然而,安装空调既消耗电能,又会造成环境污染,她受到某些
世博场馆和先进建筑理念的的启示,开动脑筋,想象出了一种不用空调也能降温消暑的好方
法。

设想有一种材料(比如用塑料包着小蜡球),可以在20~26℃范围内凝固和熔化。

若把这
种材料掺在水泥中制作成地板或墙壁,就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夏天在这样的楼房里就
用不着再开空调了。

(1)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请简要写出一种想象及其理论依据。

3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得到下列的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min …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9091 92 93 93 90 93 93 93 93
(1)从数据看,第______min的数据有明显错误,这个数据偏______(填“高”或“低”).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停止加热后,水将
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3)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杯水被加热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其中______可能是水沸腾时
的情形.
33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请你将声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个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

不同
点: 。

34电流是由电荷在导体中形成的。

电荷的多少叫。

35(1)画出图11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某电路中有一个封闭的电路盒(图12),面板上有A、B、C三个接线柱及灯泡、电铃各一个。

为了探究盒内电路结构,小明做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图12的右边)。

根据实验情况,请你在答题卷上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盒内的电路图。

电铃的元件符号是:
36“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

通过学习有关物理知识,两同学对此发生了分歧:甲同学认为,打遮阳伞与在大树底下一样凉爽,因为都没有受到阳光的直射,起到了遮阳的效果;而乙同学却认为,大树底下比遮阳伞下要凉爽,这是人们的经验。

(1)你支持谁的观点?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明实验,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

(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37检查视力时,视力表一般放在被测者前面5m的位置,现在房间的最大长度只有3m,请你利用平面镜为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要求画图说明,并简述方法和指出利用了平面镜的哪个特点。

被测者应坐在离平面镜多远的位置?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答案:D
解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生停止。

答案D。

答案:A
解析: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因为有空缺的碗与完好的碗所发出的音色不同,因此靠音色判断;但有细小裂纹的瓷器,音调会比较低,因为有裂纹振动频率低,而频率高低
就决定了音调高低。

答案选A
答案:D
解析: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
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光的反
射形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C
解析:A、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两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形成像,如果移动蜡烛c前先将其点燃,在
玻璃板两面都会形成蜡烛的像,实验很难进行.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因蜡烛是点燃的,所以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能保证实验效果.故本
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
解析: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远大于两倍焦距)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正确;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正确;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正确;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 故选D
答案:C
解析: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其量程为35℃~42℃;由于开水的温
度为100℃,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会损坏体温计,故A错误;
B、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远远超过体温计的量程,也会损坏体温计,故B错误;
C、用自来水加以冲洗晾干,虽然不超过量程,但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所以选项C错误;
D、酒精有杀菌消毒作用,故可以使用,D选项正确.
故选D.
答案:B
解析:A、白炽灯的灯丝用久了后,灯丝在高温下会发生升华现象变成气态钨而变细.正确,但不合题意.
B、雾是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该说法错,符合题意.
C、由于水蒸气先液化为液态水,释放一部分热,再和开水一样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不合题意.
D、微风吹过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A、塑料笔杆是塑料制品,属于绝缘体,不符合题意.
B、木制是干木柴制品,属于绝缘体,不符合题意.
C、橡皮是像距制品,属于绝缘体,不符合题意.
D、金属小刀片是金属制品,属于导体.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A
答案:C
解析:A、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故A选项说法正确;
B、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因此B选项说法正确;
C、规格相同的用电器并联时,各支路电路上通过的电流也相等,故C选项说法错误;
D、因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所以其中一条支路的电流等于干路中的电流减去其它支路电流,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答案:B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一般声音在固体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空气中传播最慢,声速340m/s,光速3×108m/s。

所以ACD错,选B。

答案:C
解析:电流表尽管与L1串联,但正负接线柱接反了,该选项错误;电流表与L2串联了,测的是L2的电流,该选项错误;电流表与L1串联,测的是L1的电流,并且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该选项正确;电流表在干路上了,测的是干路的电流,该选项错误.故选C.
答案:D
解析:略
答案:C
解析:略
答案:B
解析:略
答案:C
解析:略
答案:D
解析:略
答案:C
解析:潜望镜应用了平面镜的两个作用,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和成像,选项A不符合题意.光的反射规律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光路是可逆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选项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
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漫反射
二、填空题
答案:回声;温度计
解析:1)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等)在界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
(2)温度计外面是玻璃外壳,里面的液体遇热会上长,遇冷会下降.
故答案为:回声、温度计.
答案:阻断噪声的传播(或在传播途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或在人耳处减弱)
解析:小明起身关上了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小亮索性用纸团堵住了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阻断噪声的传播(或在传播途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或在人耳处减弱
答案: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故答案为:液化;下.
答案:0.2;0.8
答案:色散;红
解析:略
答案:CD
解析:略
答案:
解析:略
三、实验题
答案:低,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20H Z
解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 答案:(1)蜡烛、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或焦点上);像的位置在光具座以外等。

(2)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焦距越长(短),像距越大(小);1倍焦距外成实像,1倍焦距内成虚像;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等。

(3)透镜的折光能力与透镜的焦距有关。

原因是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时,焦距越长,像距越大,说明凸透镜的焦距越长(短),折光本领越弱(强)。

四、问答题
答案:(1)倒立(1分)
(2)焦距(1分) 像距(1分)
(3)D(2分)
解析:(1) 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焦距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3)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

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极远处,选D
答案:1)这种材料在夏天温度达到接近26℃时,会熔化(1分)吸热(1分),使房间内的温度降低(1分)。

(2)让黑夜亮如白昼(2分)。

依据:在天空中装上平面镜,根据光的反射规律,让太阳光达不
到的区域,得到太阳的反射光线。

(2分)
评分说明:第(2)问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1)设想有一种材料(比如用塑料包着小蜡球)可以在20~26℃范围内凝固和熔化.若把这种材料掺在水泥中制作成地板或墙壁,当室内温度升高时,该物质从室内吸热熔化,室内温度降低;当室内温度降低时,该物质凝固向室内放热,室内温度升高.所以室内能保持恒温.
(2)当改变外界温度时,导体的阻值可以变为零,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常温下制成超导体.依据是超导材料与温度有关.
解答:答:(1)当室内温度升高时,这种材料在夏天温度达到接近26℃时,该物质从室内吸热
熔化,室内温度降低;当室内温度降低时,该物质凝固向室内放热,室内温度升高.所以室内能保持恒温.
(2)常温下制成超导体.依据是超导材料与温度有关.
让黑夜亮如白昼.依据:在天空中装上平面镜,根据光的反射规律,让太阳光达不到的区域,得到太阳的反射光线第(问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答案:1)从表格中数据可知,从第9分钟水开始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应保持不变.而在第11分钟水的温度偏低,所以第11分钟的数据明显有错误.
故答案为:11;低.
(2)分析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3℃不变,所以沸点是93℃.而沸腾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吸热,若停止加热,则水不能继续沸腾.
故答案为:93;不能.
(3)甲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乙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故答案为:甲.
答案:
都可以传递信息;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
声和光相同点:都是一种波;都可以传递能量;都可以传递信息;都能反射;都能在空气中传播等。

声和光不同点: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是电磁波,声音不是电磁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光波传播不需要介质等。

答案:定向移动;电荷量(或电荷,或电量)
解析:略
答案:
解析:略
答案:(1)支持乙的观点。

理由:树叶的蒸腾作用,树上的水分不断蒸发吸热,导致树下温度降低。

(2)A.实验器材:两支相同的温度计、遮阳伞、有浓密树荫的大树。

B.实验方法:晴朗天气,分别测出大树下和遮阳伞下的温度,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解析:略
答案:图略。

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利用了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的特点。

2.5m
解析: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