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

合集下载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结构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一)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2.主要原因3.直接原因 (二)概况 1.起义发生(1)时间(2)地点(3)领导人(4)国号(5)起义军 2.起义发展——永安封王 3.太平运动的高峰(1)(2)(3)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 (一)天京事变1.时间 2.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
(一)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主要原因: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 锐。 3.直接原因: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创拜上帝会。 (二)概况 1.起义发生
(1)时间:1851年1月11日 (2)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3)领导人:洪秀全(天王)
(二)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 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思考:与历代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背景新: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指导思想新:借助西方基督教思想。 (3)面对的敌对力量新:封建地主阶级和美国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思考题
一.单选题
时空观念: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时空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课文提供的史料、图片并搜集资料,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 史实。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图片,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 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到关注民生的重要意义,树立社 会主义核心价观的理念。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4.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二)挽救危局措施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3.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编》,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没能实现。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
材 料:
各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发扬 “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主张效法西 方,实行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兴办邮 政;鼓励民间开矿;主张设立银行,发行纸币;保 护私有财产。
——《资政新篇》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 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重整国政
洪天 秀王 全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材料:道光三十年,广西巡抚(省的最高军 事行政长官)周天爵带兵去镇压太平军。周天 爵在回忆录中说,出征那一天,他带领的这 些士兵居然如同徘徊在屠宰场门口的猪和羊 一样,说什么也迈不动步。周天爵一生气打 了他们几下,这些人和女孩子一样,在路边 哇哇大哭起来了。
复原的天王 府大殿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 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 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 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 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
玉玺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这样一幕: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 朝田亩制度》。根据此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 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 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 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 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 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 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列强入侵
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2023太平天国运动CATALOGUE目录•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太平天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太平天国的影响和遗产•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太平天国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其他相关主题和补充信息0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1清朝晚期的社会和政治背景23清朝晚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

清朝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税收繁重,加上外国列强侵略,导致经济崩溃。

经济崩溃民众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

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43年,当时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以此来动员和组织群众。

起源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洪秀全和其他领导人通过传教和组织农民起义,逐渐扩大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力。

早期发展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和早期发展03疆域扩张在鼎盛时期,太平天国控制的疆域包括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多个省份。

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01攻占南京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02分封诸王在太平天国政权中,洪秀全封自己为天王,并分封其他诸王,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02太平天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废除封建制度太平天国通过一系列措施废除了封建制度,包括土地改革、阶级制度的废除等,试图实现平等的社会制度。

建立理想社会太平天国试图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包括实现人民平等、公正的社会,以及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

太平天国的社会制度采用神权政治太平天国实行了一种神权政治,通过宗教信仰来巩固其政治统治。

实行军事专制太平天国还实行了军事专制,通过军队来维持其政治统治。

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太平天国把基督教、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三位一体思想太平天国还提出了天朝思想,认为天下所有国家都应该服从于太平天国,实现大一统。

天朝思想太平天国的主要思想体系03太平天国的影响和遗产打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基础太平天国通过在南方地区进行长期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基础,尤其是江南地区,对其经济、文化和政治统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文笔记和知识点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文笔记和知识点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文笔记和知识点汇
-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永安封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洪秀全称“天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 定都天京(南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为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①有很大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②反映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广东读书人 3.他将基督教和当时国情相结合 4.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一)起义开始——金田起义
时间: 1851.1.11
领导人: 洪秀全
起义地点: 广西桂平金田村
建号: 太平天国
金田起义(1851)
金田起义浮雕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二)政权初建——永安建制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 得重大胜利
影响: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五)天京事变——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6年

洪秀全相貌复原图
1逼
5
密处 疑
诏 死4



2杀
3责
6走



翼王石达开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政治上 (六)重建领导集团—— 干王新政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的失败。
根据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
材料一 :占领南京后,太平军应一鼓作气地攻下北京,这样就有可能
推翻清朝。可是林凤祥率主领观之北原伐因军:并非①太战平略军上主力的,失而误是一;支孤军
深入敌境、自取灭亡的偏师。——徐中约主编:《中国近代史》
军事上
洪秀全任洪仁玕为干王, 总理朝政。
洪仁玕 先进的中国人
(1822-1864) 最早在中国提 出的发展资本 主义的方案
提拔青年将领
先后取得浦口 三河大捷,但 未能从根本上 改变军事上的 英王陈玉成 不利局面。 忠王李秀成
没有反映农 民对土地的

太平天国运动与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与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与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也被称为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

本文将从背景、领导人、起义过程、影响等方面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以及与其他农民起义的异同。

一、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9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经济剧变的时期。

中国面临着封建专制政治的压迫,内外战乱频仍,农民负重压迫,生活困苦。

此外,西方国家的入侵和不公平的贸易条约也加剧了中国社会的不稳定。

这些因素使得农民愈发不满,寻求解放的渴望日益增强。

二、领导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人和领导人是洪秀全。

洪秀全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农民,他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并有着伟大的宗教梦想。

他借鉴了基督教的观念,并将其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宣扬平等、公正和富饶的理想,打动了广大农民。

三、起义过程太平天国运动的起义爆发于1850年,地点位于今日湖南省的广西地区。

洪秀全在自称是上帝之弟子的称号下,带领着一支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向朝廷发起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起初,太平军以其顺应农民对于解放的渴望与使命感,收割了大片农村的支持。

然而,随着太平天国军队的不断壮大,他们开始对朝廷进行直接的挑战,甚至计划推翻清朝政权。

于是,清朝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产生了相当大的威胁,举国上下都沸腾了起来。

四、影响太平天国运动不仅仅是一次农民起义,它以其革命性和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吸引着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正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存在,中国政府开始对农民的关注和听取。

这一事件也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与其他农民起义不同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更加注重宗教和宗教教义的传播。

洪秀全的改革思想也融入了基督教教义中的一些概念,这在其他农民起义中并没有出现。

这使得太平天国运动从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农民起义有所不同,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带来了特殊的影响。

总结: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它充分体现了当时农民对于解放的渴望和辗转反侧的生活困境,以及对于宗教和平等理念的追求。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一、原因:1、腐败的封建统治与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侵略3、自然灾害严重二、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根底:创立“拜上帝会〞三、重大事件1、金田起义——开场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自称“天王〞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3、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3年春,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与清朝对峙。

同时期公布?天朝田亩制度?,但未有实施。

4、北伐、西征——军事上全盛时期5、天京变乱——由盛而衰的转折点6、天京陷落——失败标志1864年,曾国藩领导湘军,李鸿章率领淮军,加之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围攻天京,天京被围。

同年6月,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7、失败原因:主观上: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客观上: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8、评价与启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与外国侵略者。

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9、两个革命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内容:1、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与“无处不平均〞原那么。

以户为单位,不管男女,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产品分配:原那么“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口粮,其余归圣库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意义: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1.平分土地的方法并不切合实际。

2.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天?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2〕?资政新篇?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

倡导向西方学习,进展经济、政治、文化改革内容:政治上:主张消防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广开言路经济上:开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创造;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文化生活: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意义:中国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ppt课件

太平天国运动ppt课件

兵力悬殊与装备落后
03
太平天国在兵力上与清军存在巨大差距,且装备相对落后,这
使得其在军事上处于劣势。
社会与经济的落后性
社会结构僵化
太平天国所建立的社会结构过于僵化,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经济政策失误
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未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未能有 效地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
局限性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太平天国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导致其政治和军事策略 存在缺陷。
内部纷争与腐败
太平天国内部存在权力斗争和腐败现象,削弱了其组织和 战斗力。
未能实现现代化转型
太平天国未能实现现代化转型,未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
对后世启示
01
重视人民力量
太平天国运动表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重视人民的力量。
人口减少
战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尤其是无辜平民,据估计死亡人数达到数百 万。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加速清政府衰落
太平天国运动削弱了清政府的实力,加速了其衰 落和灭亡。
推动民族觉醒
太平天国运动引发了民族觉醒,促进了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促进革命力量团结
太平天国运动促使各派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共同 对抗清政府。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改变列强对华政策
太平天国运动后,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得到扩大,对中国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国际工人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规模和影响促使国际社会关注工人阶级的权益,推 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19世纪中叶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 产生了影响。
06

抗击清军

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2.缺乏实行的条件
3.固守小农经济,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一)前期 (二)转折: 天京变乱
天王府模型
阅读图片,请分析一下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发生天京事变?
天京变乱 ①逼

④杀 ⑥走 杨 韦 石 ②杀 ③责 ⑤疑
1.原因:
①直接原因: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②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个体的小生产 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
规定均分土地但每家每户单独进行生产,所有收成留足 口粮后,其余归国库。婚丧嫁娶都由国库出资。
①内容: 土地分配:a.原则: b.方法: 产品分配:a.原则: b.方法: ②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③评价: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 多分,人寡则寡分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规定均分土地但每家每户单独进行生产,所有收成留足 口粮后,其余归国库。婚丧嫁娶都由国库出资。
(四)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失败的原因 (1)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方面: 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犯兵家大忌。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局限性的表现: I. 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II.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III.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 利,内讧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联系 ⑴《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 建的一面。 ⑵《资政新篇》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改造 社会方案上落后与空想的不足。 ⑶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 是相反的、矛盾的。
(三)后期斗争:
1.提拔将领:陈、李、洪 2.改革内政:1859年《资政新篇》 3.东征:1860年 将领:陈玉成、李秀成 路线:天京以东:上海 失败原因: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第三讲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讲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讲 倒海翻江卷巨澜 农民起义开新篇 ——农民阶级的救国
路太平天国运动
主要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落
1851-1864年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兴 外部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 民带来新的灾难;(民族矛盾) 起 的 根本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 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阶级矛盾) 原 因 直接 自然灾害严重,宗教宣传引发的 文化冲突和土客矛盾 ;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与亚洲 革命风暴。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也冲击了控制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 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二)怎样评价“太平天国”历史事件?
民国以前,基本上是否定。清廷称其为“发匪”、 “长毛贼”; 民国以后的知识界,大都沿用旧说; 可在解放区,特别是新中国诞生以后,上下又一致 认为那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在阶级斗争史观指 导下,出现了评价过高,歌颂过烈的倾向;——神 化 近年来,由于思想进一步解放,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全盘否定太平天国、替曾国藩翻案的观点被炒得沸 沸扬扬。——鬼化 见仁见智,肯定和否定的意见都有。

商人以有财有势成为第二号高危职业
商人出身8人: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盐商)
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李顺(茶
贩) 北宋方腊起义:方腊(漆园主) 南宋钟相杨么起义:钟相(小商人) 元末农民起义:徐寿辉(布商)、张士诚 (盐商) 明末农民起义:高迎祥(马贩子)
2、亏得湘人曾国藩
改革家、人格完善的士大夫、传统文化理想的化 身 能臣、忠臣、福臣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6篇)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6篇)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6篇)1.5《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2.能力要求(1)课前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搜集有关洪秀全的事迹,并整理成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有关资料的阅读、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3.思想认识(1)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它是爆发在新形势下的一场农民革命,因而具备新的时代特征。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它表达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但是这一美好的愿望与社会实际相脱节,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迅速发展壮大并建立与清政府相对立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东征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使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这充分表现了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

课前准备教师:如有条件可以做成电教课。

教师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主题曲和有关的影像资料剪辑好,放置在电脑中,并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路线做成闪动状,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搜集、查阅洪秀全的个人资料和其他相关的历史资料。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说明】通过播放学生所熟悉的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迅速迁移到历史课堂中。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或难点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作为高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为主。

所以这三部分内容都是在学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得到正确的认识。

此外,对洪秀全、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或其他相关的历史资料,通过课前布置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及其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共37张PPT)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共37张PPT)
160多年前大清帝国的一场噩梦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1864年
一、“太平”之梦——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探究主题1: 19世纪中期,中国农
民为何幻想着构建太平盛 世,人间天国?
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
曾国藩任用人才不拘一格,重能力而不重学历。曾国藩 重视家教,要求子女“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还要 求子女衣服不能过于华丽,出门不可坐轿。曾国藩赏罚 分明,军纪严明。
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
1860年夏天,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上海官绅 与西方侵略者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 平军。太平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9月慈溪 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问 怎题 样分1:配《?天其朝核田心亩无是制处什度不么》均?中匀—体对,—现土无摘了地人自农和不《民产“饱天的品四暖朝什分有也田么别二。亩理按无制想照”度?什理》么想原社则会,
《天朝田亩制度》评价
A.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强烈愿望 农民反封建斗争斗争思想结晶
B.绝对平均分配产品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脱离生产力实际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
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
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
又如石壕吏,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
武宣,而教匪偷越紫禁山而来,如虎兕出
柙。……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
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
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 大哭。我何等福气……”
①起义背景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根本原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2)推动因素:鸦片战争和严重自然灾害加速了其爆发(3)组织基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2.过程(1)兴起:1851 金田起义(2)发展:永安建制标志着政权初步确立;定都天京标志政权正式建立(3)全盛:北伐和西征,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4)由盛转衰:天京变乱(5)后期防御:①重建领导核心: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洪仁轩总理朝政②开展防御战:陈玉成、李秀成联合打破江北大营、取得三间镇大捷,然后攻破江南大营(6)运动失败:1864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革命纲领(1)1853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评价: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根本无法实现(2)1859 《资政新编》内容: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文教上,主张开设新式学堂等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编》的异同相同:①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②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③都没有实施不同:①产生背景:前者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后者提出于衰落时期②社会主张:前者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即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③群众基础:前者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因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支持④历史作用:前者直接推动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后者没能付诸实践,对太平天国的斗争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如何认识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起到的作用作用: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历史作用局限性:农民阶级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①阶级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思想上,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组织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②时代局限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合力绞杀。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激化了民族矛盾。

(3)、自然灾害严重。

1846至1850年,两广水灾、旱灾、虫灾不断。

(直接原因)2、准备(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①特点:受《劝世良言》的启发,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天国。

把基督教义,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将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号召力。

②主要理论著:《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2)、传教和发动群众:其最早的信徒冯云山(洪的同学)在广西紫荆山组织拜上帝会,逐步形成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六人的领导核心,至1850年,桂平等10多个县建立拜上帝会,成员超1万。

3、从金国起义到定都天京(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不久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

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2)永安建制①整顿军纪②清除奸细③分封诸王同时规定西王以下受东王节制。

由此正式建立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和各王的地位,形成天王领导于上,东王总理军政事务,诸王集体决议政事的权力运作体制。

——其历史意义突出地表现为:建立农民阶级自己的政权。

(3)定都天京1852年4月太平军永安突围后北上,6月攻占全州;9月猛攻长沙,不克;撤围后继续北上,水陆并进直取武汉三镇。

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后,顺长江东下直趋南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入南京城,改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

在太平天国初期的军事行动中,冯云山、萧朝贵身先士卒,英勇奋战,光荣牺牲,是太平天国的重大损失。

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

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

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概况是怎样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资料,希望对你有用!太平天国运动详情金田起义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偕冯云山在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拜上帝会众到桂平金田村“团营”。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

清廷闻讯,调集兵力进行“围剿”。

永安建制太平军向东南发展受阻,旋转至武宣。

因遭清军堵截,折回金田地区,被包围。

9月下旬,突围北上攻占永安(今蒙山),粉碎清军围攻。

12月,天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定都天京1852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攻桂林不下,转攻全州,12月占岳州(今岳阳),建立水营。

1853年1月克武昌,震动清廷。

2月9日,洪秀全等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

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今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

洪秀全、杨秀清决定固守天京,同时派兵北伐京师,西征长江中游。

北伐与西征1853年5月13日,太平军长驱北上,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即今河北),于10月29日进抵天津西南的静海、独流镇,驻守待援。

清廷震惊,以胜保为钦差大臣,后又任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会同胜保“进剿”。

北伐军陷于清军重兵包围之中,时值隆冬,军资缺乏,援军不至,处境日艰,被迫于1854年2月5日突围南走束城,旋又至阜城。

北伐军兵分两地,局势被动,后连镇被僧格林沁攻陷,林凤祥被俘。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洋枪队”的头子华尔 1862年9月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7.失败:—— 天京陷落: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 陷落。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观上: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失败,由于洪、杨的内讧。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为着争权夺位,勾心斗角,引起流血事件,大 损国家元气。“
4. 全盛时期:——北伐和西征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结果: 北伐:全军覆灭
西征:取得巨大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 转折:——天京事变
原因: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帽子变 “高 ”了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深居简 出,只有诸王能见到洪秀全; 天王服上的金纽扣和皇冠加 起来有8斤重。
太平天国(1851—1864)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原因 准备 开始 金 田 起 义 初建 永 安 封 王 经过 正式 定 都 天 京 , 颁 布 纲 领 全盛 北 伐 西 征 转折 天 京 事 变 失败 天 京 陷 落 反 封 反 帝 意义
阶 级 矛 盾 尖 锐
拜 上 帝 会
课堂达标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 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客观上: 材料二 “到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厉行君主专制, 离心离德,太平天国就不得不败亡了。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曾国藩,湘军
李鸿章,淮军
洋枪队,由外国人训练的 军队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对内: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对外: 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51
1856
1858 1859 18601861 《 资 政 新 篇 》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 耕。……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 穿,有钱同使,无处 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也。
1、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2、内容: 土地分配:核心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凡收成者,(除留足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口粮外)余则归圣库。 凡麦豆、苎麻、布帛、 3、评价: 鸡犬各物亦然。所有 婚娶弥月喜事,俱用 进步性: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 结晶(革命性) 圣库,但有限式,不 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 得多用一钱。 无法实施(空想性)
武昌起义 支援前线 胜利渡长江 南昌起义 五卅运动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抗日游击队 禁烟运动 欢迎解放军 金田起义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基本过程、《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产品分配: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 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 《资政新篇》认为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 极为刺眼的。 其当”,所谓设法,就是制定法律制度;主张建立以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 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发展金融事业;主张设学 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馆;(外国)谨守天规之人皆可来访。 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局限性(教训):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
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感谢聆听……
授课人:苟小红
课堂小结:

金 田 起 义 永 安 建 制 封 王

定 北 西东 都 伐 征征 天 京 1853 《 天 朝 田 亩 制 度 》
天 京 变 乱
重 建 领 导 核 心

破三 江河 北镇 大大 营捷
2、结合教材根 据图示简述太平 天国运动的基本 经过。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请思考:洪仁玕的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讨论:洪仁 玕 的主张在当时 主张有哪些?具有怎样的新特点? 难以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内容
以法治国 发展工商 新式教育 平等外交
进步性与新特点 资本主义方案
局限
脱离实际 未能实行
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意义(作用)?
①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②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 求,是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④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
破 江东 南征 大失 营利 安 庆 失 陷

天 京 陷 落 1864
1851
1856
1858 1859 18601861 《 资 政 新 篇 》

①逼 ④杀
1、为什么会发 生变乱?2、变 乱带来什么后果?
⑤疑 ③责 ⑥走

②杀


①根因原因 :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进取心减退; (1)原因: ②直接原因:政权封建化腐朽化;争权夺利; (2)影响: ①元气大伤,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②清军乘机反扑 ③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阶级矛盾
太平天 国运动

金 田 起 义 永 安 建 制 封 王

定 北 西东 都 伐 征征 天 京 1853 《 天 朝 田 亩 制 度 》
天 京 变 乱
重 建 领 导 核 心

破三 江河 北镇 大大 营捷
1、通过阅读在 方框内填上恰 当的史实。
破 江东 南征 大失 营利 安 庆 失 陷

天 京 陷 落 1864
(分析原因和时代特征、评价功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 《天朝田 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
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I 天王与天国
天国之路
天津
科考失意 偶遇基督
创教反清
1853—1864
武昌
九江 长沙 南昌
II 天国与中国社会
外敌入侵 土地兼并 政治腐败 自然灾害 农民起义 永安 金田 1851


永 安 建 制 封 王

北 西东 伐 征征


重 建 领 导 核 心

破三 江河 北镇 大大 营捷
1、通过阅读在 方框内填上恰 当的史实。
破 江东 南征 大失 营利 安 庆 失 陷


1851
《 1853

1856
1858 1859 18601861
18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