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

杭高2013届高三第次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本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鼹(yàn)鼠 豌(wān)豆 阆苑(làng) 软着陆(zhuó) B. C. D.舷窗(xián) 埋怨(mán) 惬当(dāng) 和稀泥(huò)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八极,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烦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 B.物价“被下降”,家里“被用水”……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绝伦的搭配,不经意间蹿红媒体。

质疑、委屈、愤怒、调侃,借助“被××”句式畅快淋漓地倾泻而出。

C.我看见他拿着一把点燃的香从长阶的左端走过来,跨过那两尺多高的专和小孩的腿为难的门槛走进堂屋去,在所有神龛前的香炉上插上一柱香,然后虔诚地敲响了那圆圆的碗形的铜罄 D.中国古典文学之中失意文人的自我慰藉常常是寄情田园放浪山水甚至清灯古佛六根清“独善其身”的出世姿态可视为特殊的反讽。

3 A. B. C.《蛙》会让你强烈地感受到莫言对生命的敬畏意识和悲悯情怀,以及作为知识人面对巨变时代现实世界的精神纠结和痛苦。

D.因此,让大学里的受教育者去宽容、理解、了解各种文明和文化的存在,并使他们具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对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B.一些重点中学在资源的过度倾斜下创造的某些经验只具有展示性质而不具有普及的价值,让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学校望眼欲穿。

C.一旦不能证明人性是善的,并且君主们都能不丧失弱小的善的小苗苗,能使之蔚然而成大气候,那么,孟子的整个政治建筑都将分崩离析。

浙江省杭州市2014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word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word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整理录入:青峰弦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盎(àng)司扒(pá)窃一打(dá)笔锃(zèng)光瓦亮B.薄(bò)荷找茬(chá)炸(zhá)酱面量(liáng)体裁衣C.处(chǔ)方淬(cuì)炼潜(qián)规则霓裳(shāng)羽衣D.龋(jù)齿眼睑(jiǎn)牛皮癣(xuǎn)丢车(jū)保帅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搬入新居后,孩子经常剧烈咳嗽,扁桃体发炎,且久治不愈;盛先生因而怀疑房子装修污染所致,经专业机构检测,发现原凶竟是甲醛超标三倍的地板。

B.面对突如其来的冰雪灾情,电力、交通、公安等系统的干部职工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诠释着“责任”这沉甸甸的字眼。

C.哪些传统是可以与现代文明并行不背的,哪些又是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实际要摧毁现存一切文明规则的:这些我们都必须洞察。

D.欧洲某些国家经济萧条,财政入不敷出,失业率高居不下,在这样的状况下,承诺将在短时间内增强国力、改善民生无异于天方夜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上海基础教育从PISA(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全球领先”的排名,而是继续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让所有学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的信心。

B.同学中哪家生活困难,谁睡眠不好,作为班长的李曼都一清二楚,正因为她咸吃萝卜淡操心,有一副90后孩子少有的热心肠,所以深得大家赞赏。

C.与大型百货商店相比,超市里的商品同样林林总总,而顾客在趟市选购物品时更为自由从容,更需要具有对商品质量辨别的能力。

D.语速适中,抑扬顿挫,是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倘若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快人快语,就会使学生的“耳朵”跟不上教师的“嘴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解析版】浙江省杭州二中2014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浙江省杭州二中2014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漩.涡(xuán)嗥.叫(áo) 打烊.(yàng) 一场.大雨(chǎng) B.挟.带(xié) 胡诌.(zhōu) 叵.测(pǒu)人头攒.动(cuán) C.差.生(chà) 揩.油(kāi) 漂.洗(piǎo) 闷.声不响(mēn) D.高挑.(tiāo) 弓弩.(nǔ) 辐辏.(còu) 徇.情枉法(xù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毋庸讳言,对中央政策阳奉阴为已经成为一些基层官员的通病。

这些官员或者找各种借口推脱,夸大执行难度。

一言以蔽之,总要打些折扣,而不是不折不扣地执行。

B.港媒曾如此评价邵逸夫的义举:他是香港地区的道德标竿。

他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慈善事业之中,但从不怕别人说他沽名钓誉。

C.不少专业研究报告,很多都认为农产品价格变化并不是通胀的元凶,罪魁祸首应是过量的钞票发行,是通货膨胀带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致使农产品价格不菲。

D.国画中的仕女身材婀娜匀称,面容端庄清丽,举止间流露着女性文雅甜静之美,尤其她们怡情于亭台之间,身着修身的明服,更增强她们体姿的修长与典雅的风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职场人一旦发现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抱怨领导,不甘心付出太多的努力去工作,反而..陷入“得过且过”的恶性循环之中。

B.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减少,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必杞人忧天....,传承鲁迅精神的重任不全在教科书上,鲁迅的精神实质也不会因某些作品的隐退而消失。

C.每年高考前的半个月之内,是恐惧症孩子就诊的高峰期,有关专家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少对孩子施压,让孩子的心情迟缓..下来。

D.老师要从细处着眼,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既有表扬又有批评,做到一碗水端平.....,使每个学生既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也能看到自身的缺点。

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

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

XJ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C(A哽咽田埂绠短汲深gěng B甘之如饴贻害无穷yíD罢黜百家相形见绌chù)2 D(A冥顽不灵B窥见一斑C筹划)3B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A捉刀人:代别人作文章的人C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多用于事物。

D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4D(A去掉“的”,B“在部队生活中”范围不当,可改为“在军旅生涯中”C句式杂糅,去掉“在作怪”。

)5③⑤①⑥④②(3分)6让书籍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4分)7略。

(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8C(《赋篇》应为《成相篇))(3分)9D (3分)10B(原文是“可能已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问”)(3分)11①荀于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赋篇》是他最早的以“赋”命名的著作;②苟子在内容、形式、句式和手法上创制了赋作的范式。

“他是体物赋的创始者”。

③他在弹唱文学方面有重大创新,创作了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成相篇》(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12素洁、岑寂、冷峻、萧疏、枯黄、实在(写3个即可,3分)13秋天的果实或劳动的结晶(意思对即可)。

(1分)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为灯盏发出光和热,给人温暖,让人心里踏实,使人充满喜悦、看到希望,(1分)这些与秋天的果实、劳动的结晶给人们的感受相同,二者有相似点。

(1分)14运用比喻、对比等表达技巧。

(2分)将谷仓比喻为灯盏,突出了谷仓对人们的重要作用——给人们带来美好心情,使人们内心踏实。

(1分)将歉收的人家和丰稔的人家进行对比,揭示出希望不落空才会快乐的道理。

(1分)(扣比喻等任一表达特色进行阐述,每点2分。

)15内容上,它叙说了一个文人创作一本书的过程,是前三段内容的延伸和深化。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语文(12)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语文(12)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原创】……………………()A.隽.永(juàn)含英咀.华(jǔ)恬.不知耻(guā)信笺.(jiān)B.雪茄.(jiā)一丘之貉.(hé)徇.私舞弊(xùn)伉.俪(kàng)C.佶.屈聱牙(jí)独辟蹊.径(qī)擢.发难数(zhuó)憎.恨(zēng)D.呶.呶不休(nú)鱼鳔.(biào)龟.裂(jūn)长歌当.哭(dā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原创】……………………()A.“上汽—通用企业馆”在料俏的春寒里打下第一根桩基,是什么力量吸引着世界各国和跨国企业纷至沓来?B.在美国遭遇车祸伤亡的中国游客首批家属抵达拉斯韦加斯处理缮后事宜,据悉,上海市旅游局已委托美国当地一家律师事务所协助处理车祸理赔事宜。

C.国学教育从孩子抓起是一种新的尝试,但这种教育绝对不能急攻近利,应该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观。

D.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相交当坚守一个信字,即使是赴汤蹈火也要实现自己的诺言。

3.写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原创】……………………()A.我们单位的同事小王,不仅业务成绩出色,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B.2008年的长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C.“领导家办喜事,不去‘祝贺’一下,把领导得罪了,以后常给你‘穿小鞋...’,有你受的。

”D.浩如烟...海.的湖面上分布着几十个岛屿,岛上又有小湖,湖水明净,映着日光,犹如闪烁在荷叶上的水珠一样。

浙江省萧山中学2014届高三2014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萧山中学2014届高三2014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萧山中学2014届高三2014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高考语文2014-30 1524浙江萧山中学2014届高三2014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洞穴(xué)雪泥鸿爪(zhuǎ)顷刻(qǐng)削(xuē)足适履B. 笑靥(yàn)间不容发(jiàn)脂(zhī)肪毁家纾(shū)难C.奢靡(mí)前倨(jù)后恭框(kuàng)架冥然兀(wù)坐D.肖(xiāo)像锐不可当(dāng)强(qiǎng)迫殷红一片(yā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欣赏杜甫那些千古留传的诗作时,我们一定会感悟到在忧患重重的现实处境中,诗人的感情心志与民生痛苦如胶似漆般地结合在一起。

B.纽约、华盛顿、芝加哥等地的保钓联合会计划于2014月6日共同向美国政府递交抗议书,再度详细剖析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缘委,吁请美方正视中方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严肃立场。

C.辽阔苍茫的戈壁荒漠,缥缈洁白的雪山冰峰,森严幽深的皇城内院,人声鼎沸的京城市井,这一切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美。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进入高三以来,张三同学晚上总是连续学习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左右,节假日也从不休息娱乐,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

B.做人要正派,你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也说过要目不窥园吗?C.为备战亚洲杯预选赛,海外球员纷纷回国效力,但也有个别球员借口有伤在身久假不归,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脑后。

D.在秋季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中,李刚一马当先,把其他选手远远抛在后面,同学们都拍手称快,为他加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止,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word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word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word版)高考语文2014-04-14 1618杭州市2014届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恫吓(dònɡ)绯闻(fěi)炒鱿鱼(yóu)张牙舞爪(zhǎo)B. 谄媚(xiàn)箴言(zhēn)卡脖子(qiǎ)强颜欢笑(qiǎnɡ)C. 悭吝(qiān)戕害(qiānɡ)阑尾炎(lán)掎角之势(jǐ)D. 蹊跷(qī )颔首(hàn)酋长国(qiú)奴颜婢膝(bâ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碧波万顷,群山叠翠,峡谷幽深,溪涧清秀,还有种类众多的生物资源、文物古迹和丰富的土特产品,千岛湖因此成了响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B. “限购”、“地王”、“蜗居”、“史上最强调控”……在这些火爆一时的词条背后,是政策的轮翻调整,是市场的变幻莫测,是中国房地产久治不愈的痼疾。

C. 香港一家旅行社在《明报》头版刊登整版感谢信,盛赞埃及局势骤紧时中央政府包机撤侨是史无前列的完美安排,称这是香港人的福祉。

D. 2014年伴随着微博一起流行起来的“杯具”“洗具”这两个词语,在网络上迅速蹿红,逐渐被赋予了深邃的寓意,频繁用于一些社会和文化事件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论文抄袭的事件在学术圈外的领域也频频发生,这就不能不引发我们去反思:不管哪行哪业,动辄将论文作为职称晋升、业绩考核标准,是否完全合适?B.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组织部门就是要赶鸭子上架,让他们到基层单位挑起重担,在实践的风风雨雨中摸爬滚打,锻炼成长。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语文(14)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语文(14) Word版含答案

出卷反思每年的6月,都会对着高考试卷发牢骚,或指责题目的诡异,或讥笑题目的浅白,或感叹答案的神奇,对这份试卷总不是十分满意。

但自己从不敢出卷,原因即是怕被人讥笑浅薄和怪异,怕人从试卷里探知到自己学术之不精,研究之不透。

如今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出完试卷后,深深感知到世界是个矛盾体,我不知道自己的试卷有没有完美地解决了这三个一直在出卷过程中困扰我的矛盾。

一、出题意图的清晰和题目要求的深度。

和学生一起解思维能力层级的题目时,最大的困扰是不知道题目要我们回答什么。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理解为是考查小说结构之出人意料的结尾,结果答案呈现出来是小说技巧之虚构。

我的回答全军覆没,零分。

做题时,我期望试卷的问题直指考点,譬如“文中第一人称的作用”,但是这样的题目又显得呆板机械,使得我常常疑惑,文学鉴赏岂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真实亲切,拉近距离”等,碰到问题了,一一套上即可。

考点指向清晰,提问语言精练,要求明确,但又不直白简单化,这是我斟酌每一个问题时的紧箍咒。

二、阅读的趣味性和高考的严肃性。

一张150分的试卷,冗长繁琐,一口气解过题的我一直觉得,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

再加上高考场景下,若都是沉闷的学术性强思维性强的文章,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一个打击。

但是若充斥着流行的时髦、低俗的故事,又会影响选拔考试的严肃性。

所以在选题上,要做到趣味性和学术性结合,寻找既有历史沉淀又有生命力的文字。

这就不能一味在故纸堆和报刊头条里找资料。

我的原则是,那些被时代筛选后仍散发智慧之光的文字。

三、符合大纲的要求和体现个性的独特。

出试卷前,每个人都会去研究历年浙江的高考题,甚至是历年获奖的试卷,试图从中找到一个模板,在那个模式里填充我的内容,即所谓老瓶装新酒,这是我极不喜的。

但是天马行空毫无典例地出卷,又是大纲所不许的。

基本题型不可变,试卷板块不可变,在这些不可变里,我们能创新吗?研究考试大纲,对每一个考点咀嚼品味,化为一个个新奇的题目,就是我能做的最终选择。

2014届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卷

2014届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卷

2014届杭州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缫.(cháo)丝荨.(qián)麻给.(jǐ)予虚与委蛇.(yǐ)B.焙.(bâi)干渊薮.(sǒu)巨擘.(bò)奉为圭臬.(gǎo)C.棠棣.(dì)接种.(zhòng)咯.(kǎ)血硕果累累..(lãi lãi)D.颔.首(hàn)游弋.(yì)楔.(qì)子久假.(jiǎ)不归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古人云“万变不离其中”,透过欧洲杯弥漫的硝烟,我们可以看到各支球队求新求变、革故鼎新的决心和勇气,更看到它们恪守传统、振奋进取的意志和品质。

B.这篇文章描写的当年爆发的革命情景的文字十分出彩,革命者面临的困境可谓层见叠出,但是凭借他们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C.交朋结友需要真心真情,像冯小刚一样非诚勿扰,以“诚”相待;像潘石屹一样吵而不散,以“知”相和;像王刚一样既往不究,以“度”相处。

D.中国古典文学之中,失意文人的自我慰藉常常是寄情田园,放浪山水,甚至青灯古佛,六根清静,“独善其身”的出世姿态可视为特殊的反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降准,央行显得颇为踌躇,尤其是8月份以来央行令市场对降准的预期再三..落空,而以逆回购滚动操作来平抑资金压力。

B.古代学者皓首穷年研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吐珠玑....,咀嚼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

C.一切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富、名声等,都具有表现人的才能、品格、情怀的效应,彰显了乃至夸大..了其拥有者的善和恶。

D.他之所以难以复制,乃是因为他有一个品质极好的灵魂,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他的那种无师自通的哲学悟性,那种浑然天成....的宗教情怀,几乎无人可及。

浙江省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浙江省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2010学年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语言文字运用(共 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款识 (zh i) 楔子(xi e ) 叨(t a o )光 倾诉心曲(q u )B.籼米 (xi a n ) 佣金(y o ng ) 创伤(chu a ng ) 怏怏不乐(y a ng )C.蹩脚(bi e) 训诂(g u) 梵文(f a n ) 衣锦还乡(y 1) D.编辑(j i)提供(g o ng )风靡(mi )牝鸡司晨(m u )2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详 百战不怠没齿不忘 针贬时弊 B. 引伸 责无旁代 秀外慧中 心心相印 C. 装潢 山清水秀指手画脚大坝合龙D. 癖好小题大作 手屈一指 焕然一新C.参加西博会的北方客人们赞叹道: 杭州果然名不虚传, 秀色可餐,真是人间天堂啊。

D.他昨天确实有些喝多了,加上这段时间好事不断,于是不免放浪形骸 ,希望你不要 因此对他有看法。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 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 大卫先生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在他办公室的案头上就放着李白、杜甫 等唐诗的选本和录音光盘。

C. 高高的身量,白皙的鸭蛋脸,挺直而线条优美的鼻子,沉稳的大眼睛,细长的眼梢, 透出一股灵秀之气。

D. 止咳祛痰片是我厂最新产品,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 制而成的。

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使之成为段末结论式的句子。

(不超过25个字)(3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的最新统计资料(2006年)表明,世界人均耕地为 4.20亩。

其 中美国人均耕地为117亩,俄罗斯人均耕地为14亩,印度人均耕地为33亩;中国人均耕地 1949年为3亩,2006年为1.35亩。

浙江杭州2014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

浙江杭州2014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

浙江杭州2014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谥.号/关隘.蕨.类/一蹶.不振昵.称/泥.古不化B.拜谒./竭.尽白桦./哗.众取宠磕.碰/阖.家欢乐C.漂.白/剽.悍木槿./谨.小慎微缱绻./稳操胜券.D.匮.乏/馈.赠帐.蓬/通货膨胀.傧.相/摈.而不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形成抵制“酒驾”的长效机制,仅有严刑俊法是不够的,关键要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对酒后驾车的威摄氛围。

B.为了整体利益不受侵害,火箭队如今只能挥泪斩马谡。

而之于麦蒂来说,他正落入火箭欲擒固纵的陷阱,一步步迈入瓮中,成了被慢火烹熟的蜻蛙。

C.一场全社会参与、力度空前的打击网络和手机网站淫秽色情信息行动拉开帷幕。

2个月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信息遭到社会各界日益激烈的声讨。

D.发达国家一方面极力弱化自身减排指标和对,另一方面又试图将减排负担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果真如此,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就有可能重蹈京都气候谈判的复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一些地方,低保工作的具体操作人员存在把关不严的情况,致使一些不符合条件人员成为低保户,进而..使广大群众对低保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持怀疑态度。

B.年轻干部也需要通过艰苦环境磨砺增长人生经历..,在困难挫折中砥砺性格、意志和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为民办实事、解难事能力,成长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C.奥巴马在叙问题上的进退维谷....凸显出美国中东战略决策的矛盾境遇,奥巴马本人一直标榜的“多边外交”原则似乎开始动摇。

D.在国内,由于出游时的“不文明”几乎属于共同行为,人们不以为意,而到了国外,则成了另类行径,也就难免令人刮目相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欧洲迄今已有十名滑雪者丧生或因雪崩失踪,最严重的是瑞士戴提格谷三日发生雪崩,把一批滑雪者和援救人员在山谷底部被活埋。

2014 杭州 二模 语文参考答案

2014 杭州 二模 语文参考答案

2014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A 2.B 3.C 4.C 5.A6.(1)在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近地面空气悬浮颗粒物不能及时扩散而造成积累。

(2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开展区域合作,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或:在全国范围内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力协作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2分。

针对材料内容,语言表达准确,有欠缺酌扣)7.示例:春笋春天是积极向上的/天雷的钟声一响/一只只小手比赛着举高/想在山花烂漫的教室演讲雪花冬天是调皮的/一踏进它的门槛/就看见飘逸轻灵的白蝴蝶/扑飞进大地母亲的怀抱(5分。

内容契合2分;语言3分,其中修辞恰当2分。

有欠缺酌扣)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9分)8. C 9.D10.(1)社会的需求与变化,高等教育已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连接的重要的子系统。

(2)大学本身满足现实和适应长远发展。

(3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

意思符合即可)(二)(20分)11.不去登报寻找“好心人”,自己吞没袋里的金币;想到自己是以诚实著称,是德高望重的,这一手法过于低劣。

(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12.“德高望重”的理查兹收到陌生人的一袋金币和信件,该怎样处理?这是悬念一;公证这天,哪个“好心人”能得到这袋金币?这是悬念二;柏杰士为什么不宣读理查兹的信?这是悬念三;理查兹夫妇保住荣誉后会怎样?这是悬念四。

而悬念的破解既出人意料,又符合情理。

这样的情节设置,不但吸引读者阅读,而且有助于表达主题。

(4分。

内容分析3分,指出效果1分。

从其他角度分析情节且言之成理亦可。

有欠缺酌扣)13.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写请柏杰士公证,柏杰士读信和故意隐瞒理查兹的信以及给理查兹写信等内容,使情节不断推进。

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3.doc

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3.doc

杭高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本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甲壳.(qiào) 逮.捕(dài) 薄.饼(bó) 一脸横.肉(hèng)B. 症.结(zhèng)确凿.(záo)豇.豆(gāng)怙恶不悛.(quān)C. 冗.杂(rǒng)桔.梗(jié) 封禅.(shàn) 灯影幢.幢(chuáng)D. 瘙.痒(sāo)头癣.(xiǎn)肄.业(yì)虚与委蛇.(yí)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蹉跎枕藉飘渺煊赫一时B. 嬉笑缘份膨胀犯而不较C. 陷井愁怅磨砺涣然冰释D. 陈规驰骛翘翘板山洪爆发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B.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C. 在中国菜名的翻译上,那些相对直白的,完全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而那些无法直接翻译的,又为什么非要照猫画虎....地搞出一些中国人不懂、外国人更不明白的翻译来呢?D. 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长期以来,通过对西湖全方位保护,不仅最能反映西湖核心价值的西湖十景、各种文化遗存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和保护,而且西湖的生态环境、水质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B. 在语文课堂上,身为老师的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在文本的解读与探究中感受大家的思想,分享大家的情怀。

C. 为了防止化工厂毒气泄露事故的再次发生,杭州市决定开展危化品使用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专项行动。

D.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杭州二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偌(ruò)大 掺(cān)杂 黑(xū) 间(jiān)不容发 B. 渊薮(sǒu) 滂(pāng)沱 一溜(liù)烟 流水(chēng) C. 拎(līn)包 气馁(něi) 梅家坞(wù) 刀耕火种(zhǒng) D. 匕(bǐ)首 远岫(xiù) 窨(yīn)井盖 惊鸿一瞥(piē)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喜大普奔”之类既没有展现中国成语的神韵,也缺失了西方缩略语的机趣年轻人,社会主流会为文化传承有人而额相庆。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等发孩子的古文潜质,书袋明知道团长与首席不合,却从没有想去真正地调解,在首席面前唯唯诺诺,在他人面前唉声叹气,恍若一个和事老殊不知,他或许就是那最成功的伪君子、真小人。

月底开始,蔬菜价格一路走,平均高达%,其中蒜薹、茄子等几种蔬菜价格%,亲民、爱民,是中国领导人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把领导人形象卡通化,以更好地走近群众,又不是一种创新? 除了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打击之外,公民更应该运用自己的头脑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加以辨别分析,提高自身信息辨别力,要知道“谣言止智者”强台风“菲特”过后,藻溪供电所的电力抢修一直在紧锣密鼓进行着,尽管一线的抢修人员已经连续奋战了多日,身心俱疲但是抢修保供的热情不减俄罗斯的免费医疗白乐桥长久以来都不被太多人打扰,一直维持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氛围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渴望逃离纷扰的人们。

尽管在80年代曾访问过中国,但当瑞典学院最终念出艾丽丝·门罗这个名字时,大部分中国读者是完全陌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两幅图片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2013年4月23日)的宣传海报,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内涵,要求均不超过10个字。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杭州二中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口讷.(nè) 驽.马(nú) 诳.语(guànɡ) 鸢.飞鱼跃(yuān)B.摭.拾(zhí) 牌坊.(fāng)痤.疮(cuó)恹.恹欲睡(yǎn)C.撒.网(sā) 汤匙.(chí) 尽.(jǐn)早涸辙之鲋.(fù)D.唁.电(yàn) 晕.厥(yūn) 中.听(zhōng)穴居野处.(chù)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儿子无证驾车撞死人后逃逸,爱子心切的父亲居然主动帮儿子顶包。

检察院以涉嫌包庇罪、交通造事罪分别将这对父子批捕。

B.泛舟于绿水之上,安静地听自然呼吸,看斜晖脉脉水悠悠,与水相邻的农家、蜿蜒于林下的通幽石径、古朴的白墙砖瓦、树梢的点点火柿构成西溪有序的整体。

C.“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软件之间的“烧钱”补贴大战不断升级,这让人们纷纷加入手机打车的队伍。

但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打车“神器”伴发许多负作用。

D.回乡是一次温暖的旅程。

然而近乡情怯,当不少漂泊者把房价压力、雾霾侵袭等抛在脑后,却发现梦中的故乡已恍如隔世,从而发出“故乡去哪儿了”的感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浙江喝到了“单独二孩”政策的“头口水”,今后将呈现一个怎样的人口结构?在两会期间多位代表、政协委员广开言路....,对于这些问题,他们谈了自己的看法。

B.今日中国人,不再视竞争如敌对,视落后如失败,视空手而归如羞辱,因为他们相信,一个强大国家的内涵无需用金牌奠基,一个洋溢人性光辉的民族也.具魅力。

C.日本媒体称,安倍最终未听从身边人士劝说,公然参拜靖国神社,此举因中韩强烈反对而造成日本外交如履薄冰....的局面。

D.目前,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紧锣密鼓地研究制订..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缫.(cháo)丝荨.(qián)麻给.(jǐ)予虚与委蛇.(yǐ)B.焙.(bâi)干渊薮.(sǒu)巨擘.(bò)奉为圭臬.(gǎo)C.棠棣.(dì)接种.(zhòng)咯.(kǎ)血硕果累累..(lãi lãi)D.颔.首(hàn)游弋.(yì)楔.(qì)子久假.(jiǎ)不归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古人云“万变不离其中”,透过欧洲杯弥漫的硝烟,我们可以看到各支球队求新求变、革故鼎新的决心和勇气,更看到它们恪守传统、振奋进取的意志和品质。

B.这篇文章描写的当年爆发的革命情景的文字十分出彩,革命者面临的困境可谓层见叠出,但是凭借他们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C.交朋结友需要真心真情,像冯小刚一样非诚勿扰,以“诚”相待;像潘石屹一样吵而不散,以“知”相和;像王刚一样既往不究,以“度”相处。

D.中国古典文学之中,失意文人的自我慰藉常常是寄情田园,放浪山水,甚至青灯古佛,六根清静,“独善其身”的出世姿态可视为特殊的反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降准,央行显得颇为踌躇,尤其是8月份以来央行令市场对降准的预期再三..落空,而以逆回购滚动操作来平抑资金压力。

B.古代学者皓首穷年研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吐珠玑....,咀嚼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

C.一切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富、名声等,都具有表现人的才能、品格、情怀的效应,彰显了乃至夸大..了其拥有者的善和恶。

D.他之所以难以复制,乃是因为他有一个品质极好的灵魂,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他的那种无师自通的哲学悟性,那种浑然天成....的宗教情怀,几乎无人可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鲁迅说,“看客”是“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这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似乎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被看者给看客提供了一面反观自身的镜子。

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当前仍然是社会需要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这两个方面各自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社会矛盾的表述应作适当的调整。

C.在不少省份尤其是大中城市中,新建或改建的视频监控点迅速扩张,有的地方出现了商业机构为攫取巨额利润而推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情况,应该引起警惕。

D.以卡夫卡作开端,西方二十世纪的荒诞文学,如果从哲学上去把握其精神内涵,乃是“无”的本体论,即世界人生的无意义、无着落。

5.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将科学与人文统一,是弘扬科学精神的正确思路。

这里弘扬的不是与人文对立意义上更具优越性的科学方法,而是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

它与那些效用的精神、权力意志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相对立。

在中国,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充分意识到了,科学“精神”之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

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

”这种精神,对一个崇尚实用理性的民族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这也正是我们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

A.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B.只求效用,不讲方法。

C.只问利害,不计是非 D.只讲理性,不求实用。

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

(4分)春风,将大地的落寞赶跑,放出哗啦啦流淌的绿,在一片青草地吹奏生命的歌谣。

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分)“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2013年5月,浙江永康市第二中学行政楼大厅的LED大屏幕上打出了这么一句话。

这句标语的原话来自于白岩松在2011年7月与郑州大学学生的对话,想不到现在把这句话拿来作为标语,引起了轰动。

(1)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个字)(2分)(2) 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80个字)(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孟子时代的儒墨之争,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仁爱”与“兼爱”是儒墨之争的核心问题。

墨子认为,儒家的礼乐文化会成为贵族的帮凶,无益于百姓民生。

儒学之所以不能惠及普通民众,根源在于“仁”说。

“仁”首先是血缘之爱,以“孝”为中心,然后在宗族乡党朋友君臣中次第展开,而战争爆发的根源正在于人们各私其亲,不能以待亲的方式对待他人。

鉴于此,墨子提出“兼爱”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天下就会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安宁。

与“仁”相比,“义”是针对非血缘宗族之人的关爱。

墨家推行“兼爱”,以利天下百姓践行天下大义。

而孟子要反击墨家的“非儒”,必须揭露“兼爱”的危害。

恰好,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举动暴露了墨家的理论缺陷。

墨家赞同薄葬,批评儒家的厚葬主张,而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正违反了自家学说。

当孟子痛斥夷之时,夷之却以儒家主张的“若保赤子”为借口,辩解说“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孟子对夷之的论调予以坚决的驳斥,他指出,丧礼的真正内涵不在于财产的多寡,而是源于子女发自内心对父母的真爱情感。

这种特定的情感体验由血缘关系决定,而绝不可能来自外部,也不可能依靠推论方式获得。

孟子尖锐指出,墨家把他人之父视为己父,消弭了父亲的特定内涵;其“兼爱”学说会使人成为无异于“禽兽”的“无父”之人。

传统研究认为,孟子辱骂墨子为“禽兽”,可见孟子与墨子的学说是对立的,其实并非如此。

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儒学的新贡献,但如果我们只注重孟子对儒学的传承,就很容易忽略孟子对墨学的吸收与融合。

我们可从孟子的祖师子思的五行说中发现性善论的直接来源,但子思与孟子对“仁、义、礼、智”的论述尚有距离。

子思是既重外在之行,又重内心之德,德行并重,而孟子已把仁、义、礼、智完全转化为内心之德、人性之善。

子思并没有把人性与善画等号,而孟子直接说人无仁义礼智则“非人”。

由此,善性已经成为做人的必然条件。

那么,这个至善之源出之何处?墨子把至善之天与民连接起来即为“天民”,为人性找到了至善之源。

“爱人利人以得福”,扶危救困、爱人利人之人,获得天佑而得福。

墨子虽未明言人性善,但推行兼爱之人必定以人之善性为前提。

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唤醒了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意识,其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

墨子“非乐”,孟子则劝导统治者“与民同乐”,把墨子认为贵族专享的乐舞文化转化为君民共享的社会财富。

凡此种种,儒学已不再是曲高和寡的贵族式的内圣修身之学,而是发展成为兼济平民的外王之学。

(选自2012年3月2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8.下列对“其实并非如此”理由的说明,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孟子的对儒学新贡献的性善论,直接的来源实际上是墨子的“天民”至善观。

B.孟子“仁义礼智”的观点并不等同于子思“既重外、又重内,德行并重”的思想。

C.子思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人性善,但却认为有兼爱的善性之人必定会得到天的佑福。

D.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植根于墨子唤醒的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意识上。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仁爱”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儒、墨两家在“仁爱”与“兼爱”问题上的分歧是难以弥合的。

B.墨子认为儒家的“仁爱”学说之所以强调血缘宗亲之爱,根源就在于人们各私其亲,不能以待亲的方式对待他人。

C.孟子认为厚葬其亲是源于子女对父母的真爱情感,而非墨者夷之“爱无差等,施由亲始”的狡辩之说。

D.主张“兼爱”、把他人之父视为己父的墨家,被孟子毫不留情地辱骂为无父之“禽兽”。

10.结合文本,概括作者认为“儒墨之争,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理由。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消失的油布伞马卫巍(1)油布伞消失了。

(2)我翻遍每个角落,都没有找到它的影子。

那是一把重重的油布伞,闪烁着斑斑点点的水渍,有些发黄,也有些昏暗。

整把伞飘荡着一种淡淡的味道,像槐花的清香,又像田野中蒲公英的气息。

(3)油布伞本应是油纸伞才对。

油纸早在多年前已经烂掉,北方干燥的天气使它过早地夭折。

一面淡青色的油纸,几笔水墨,便勾勒出了江南娇美柔情的女子。

山在远处,树在远处,思念也在远处。

时间将油纸撕裂,将水一般的女子撕裂,将遥远的山与水撕裂,也将梦里的爱情撕裂。

撕裂所有的一切,伞柄与伞骨竟然有些狰狞。

没有伞面支撑,伞骨好像风雨中漂泊的孩子,零零散散地遗落在院子的每个角落。

(4)奶奶小心翼翼地把每一条伞骨捡起,穿插在伞柄上面,然后用自制的油布,慢慢地把它支撑了起来。

当然,这把伞也一下子变得丑陋无比。

在我眼中,奶奶亲手把一个水乡的美丽女子变成了加害白雪公主的老巫婆。

见证美丽到消亡的过程是一件悲哀的事情,美丽应该永远存在,即便终会消失,也应该隐藏在心中。

(5)但是,奶奶依旧很喜欢它。

(6)我曾记得,在每一场萧瑟的秋雨中,她都会撑起这把笨拙的油布伞,颤悠悠地漫步在巷子里。

那些雨丝是往事的追忆,不停的降落下来,打入心扉。

巷子的土墙经历了一个世纪,漫长而又幽远,她把自己埋在里面。

有时候,爷爷也会陪着她出来,油布伞撑起了两个人的世界。

他们曾在南方生活了十一年,在那里生了三个孩子。

这把伞是生活的起点,风雨中,他们一路慢慢走来。

爷爷尽量向外探着身子,大面积留给有点胖又有点矮的奶奶,伞面上滴落的雨珠打破了巷子的宁静,喃喃中,是他们两个人永远不老的秘密。

(7)燕子,燕子。

对于这种景象,我一直把奶奶当成了一只燕子,一只年老的燕子。

她跟随爷爷从南方来到北方,就再没踏出村子半步。

大多时候,盘坐在炕头,戴着老花镜,双手勾着一种用棉线织成的花布。

那双手布满了斑驳的陈年痕迹,是一条条干涸的河流。

整个下午,奶奶把自己埋在窗子射进来的阳光里。

爷爷坐在圈椅上面,听着马奚杨谭,听着梅尚程荀,偶尔,也有单田芳的评书。

他的右手食指异常突出,不紧不慢地敲打着桌面,好像一只跃动的甲虫。

一壶茶、两只碗,茗气弥漫了整间屋子。

爷爷将一只茶碗端到奶奶近前,两个人便沉默在落寂的阳光里。

(8)油布伞就在桌子的一角,爷爷把它竖在那里,有些突兀。

在屋子里,它的位置无疑是最高的,能够看到每个地方。

锣鼓铿锵,丝竹之乐,都在伞柄与伞骨的折叠处形成经久不息的回响。

茶的香气沁润了厚厚的油布,使它四周闪起了一圈光亮,平常时候,它会散发出一缕茉莉的味道。

我相信,它记录了他们的每一句话。

每条油布与伞骨接触的边缘,被奶奶用一种自制的麻绳捆了起来。

麻绳是红色的,这种颜色和伞骨的暗紫色、油布的灰黑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即便是这样,依旧被奶奶布局得非常巧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