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丸在2型糖尿病中临床应用体会

合集下载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作用障碍。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据了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

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药治疗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主要介绍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一、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传统中药方,由黄精、山药、丹皮、熟地、牛膝和茯苓等6种中药组成。

它通常用于阴虚火旺、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失眠等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

二、消渴丸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使血糖水平回归正常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六味地黄丸和消渴丸都具有调节血糖、改善胰岛功能的作用,因此它们联合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项临床研究分析了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该研究选择了50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名患者服用了六味地黄丸和消渴丸联合治疗,另外25名患者服用了安慰剂作为对照组。

治疗周期为6个月,每个月都会监测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组的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尤其是血糖指标,在治疗3个月后就开始出现显著降低的趋势,治疗6个月后更是有了明显的降低。

研究还发现,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组中,一些患者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并发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四、总结六味地黄丸和消渴丸作为传统中药方,都有一定的治疗糖尿病的功效。

它们联合使用可以互相增强,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需要谨慎,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此外,中药治疗不是一种快速的方式,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耐心的等待。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摘要】这项研究旨在观察中药消渴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

通过实验设计和严谨的研究方法,我们对病人进行了治疗,并进行了结果分析和讨论。

研究发现,使用中药消渴丸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糖尿病症状,同时提高体内气阴的平衡。

临床意义在于为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药消渴丸在治疗该类型糖尿病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该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即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中药消渴丸、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讨论、临床意义、总结、展望、研究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功能减退和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作用减弱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西医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药物耐受性和药物副作用,且难以根治疾病。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气阴两虚型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证型,主要表现为口干、口渴、尿量增多、大便干燥等症状。

中药消渴丸是一种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复方,临床应用广泛。

已有研究表明,中药消渴丸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尚缺乏系统、科学的观察和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评估中药消渴丸在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和经验。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消渴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探讨其对血糖控制、血脂代谢、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中药消渴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效果,观察其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消渴丸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消渴丸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消渴丸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目的临床观察消渴丸联合新一代降糖药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疗效。

方法将选取的140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

治疗组给予消渴丸联合西格列汀,对照组给予消渴丸,治疗12w。

治疗过程中记录低血糖发生的情况。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的变化,并用统计学分析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显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80%,显效率42.86%。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BG、2hPG、HbA1c 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生低血糖事件及其它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消渴丸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

标签:消渴丸;西格列汀;2型糖尿病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即”三多一少”症状。

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2型糖尿病主要以遗传因素、肥胖、年龄、现代的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

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000万,排列世界第二,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1]。

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抑制剂类药物西格列汀,通过抑制DPP-4降糖,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首个上市的DPP-4抑制剂[2]。

本研究通过观察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用消渴丸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的70例T2DM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诊断标准[3]均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_型糖尿病治疗的疗效研究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_型糖尿病治疗的疗效研究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06.005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的疗效研究蔡彩凤,肖建活,郑锦虹尤溪县中医医院药剂科,福建尤溪365100[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疗效。

方法选取尤溪县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西药组给予西药盐酸二甲双胍片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中药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消渴丸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胰岛素功能指标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西药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西药组,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为(3.05±1.65)分,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西药组的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中药消渴丸的合理使用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消除患者症状,促进临床疗效提升,实现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功能有效改善,更好地维护患者健康。

[关键词] 消渴丸;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3(b)-0005-05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Xiaoke Pill 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CAI Caifeng, XIAO Jianhuo, ZHENG Jinho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Youx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ouxi, Fujian Province, 365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Xiaoke Pill 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ith both Qi and Yin deficiency treated in Youxi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21 to April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or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Chi⁃nese medicine group added Xiaoke pill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linical efficacy, blood glucose level, insulin function index level, TCM syndrome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95.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00%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hile fasting insulin and pancreatic islets β cell function index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 (3.05±1.65) points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作者简介]蔡彩凤(1987-),女,本科,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学。

消渴丸治疗90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消渴丸治疗90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表 1 两 组治 疗 前 后 血 糖 比较 项目 — ( s m lL i± ) m0 /
者共 10例 , 中男 17例 , 6 8 其 1 女 3例 , 机分成 两组 , 随 每组 9 0例。观察组男 5 4例 , 3 例 ; 女 6 年龄 3 7 8~ 6岁,
平 均 5 . 。对 照组 男 6 73岁 3例 , 2 女 7例 ; 龄 3 7 年 7~ 7
何 刘 4例 [ 张 正 秀 , 洪 斌 , 高 伦 .中西 药 治 疗 成 人 紫 癜 性 肾 炎 3 5]
『] J .四川 医 学 , 0 8 2 ( ) 1O一11 20 , 9 2 : 8 8.
[ ] 叶任 高 , 幼 姬 , 冠 贤 .临 床 肾 脏病 学 [ .北 京 :人 民 卫 2 李 刘 M] 生 出版 社 , 0 7: 3 20 2 2—27 3.
次/ 。两 组疗 程 均 为 8周 。 d 14 实验 室指 标 抽 取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的 空 腹 血 糖 及 . 餐后 2h血糖 。 15 疗 效 标 准 根 据 《中 药 新 药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 .
与 对 照组 比较 P<0 O .1
餐后 2h 血糖
I.9± .589 ± .9 1.8 .9 .7 .4 57 09 .1 07 53 ±11 95 ±11
与对 照 组 治 疗 后 比较 P< . 1 00
12 诊 断标 准 .
西 医诊 断 空 腹 血 糖 > . m  ̄L 随 7 0m o ;
2 2 两组 治 疗 前 后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医症 状 改善 时 间 比较 观 察 .

治疗后
对照组( : o n 9) 治疗 前 治疗后
治疗前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其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

六味地黄丸和消渴丸是两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

六味地黄丸主要由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熟地黄和牛膝等中药组成;消渴丸由黄芩、黄柏、黄连、茯苓和泽泻等中药组成。

两种方剂均具有清热、降糖、益肾和利尿的作用。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均有显著改善(P < 0.05)。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轻微,且无统计学意义。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降糖、改善血脂谱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

进一步研究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来验证这一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消渴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消渴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消渴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评价消渴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如何正确应用消渴丸。

资料和方法:结合消渴丸有效成分的研究资料,回顾性总结我院2008—2012年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消渴丸的临床观察。

结果与结论:消渴丸不是纯中药制剂,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服药前应作临床筛查,不可盲目服用。

正确服用消渴丸能有效治疗糖尿病,选择不当可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关键词】消渴丸;糖尿病1 资料1.1消渴丸成分研究消渴丸不是纯中药制剂,它是在古方“玉泉散”和“消渴丸”的基础上,融合西药降糖药物,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研制而成的浓缩水丸。

消渴丸中的中药成份为: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此方剂以滋肾养阴、益气生津为主。

消渴丸中含有的西药成分是:磺脲类降糖药格列苯脲,每10粒消渴丸约含有格列苯脲(优降糖)2.5mg,格列苯脲与胰岛b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致含有胰岛素的小囊泡向b细胞表面移动,并释放胰岛素。

1.2消渴丸的适用范围和服用方法总的来说,消渴丸适应于:气阴两虚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大于40岁,病程小于5年,体重在理想体重110%—160%范围内,过去未用过胰岛素或每日用量小于40单位,空腹血糖<10mmol/l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效果较好。

服用方法:5—10丸,每日2次,早晚餐前半小时温开水送服。

临床应用过程当中,应注重个性化治疗方案,因为每一位患者对此药的敏感程度不一样,降血糖效果也就不一样,因此应探索出每一位患者的最小有效剂量,以作为维持量。

1.3消渴丸的禁忌症和应注意事项消渴丸中的中药方剂以滋肾养阴、益气生津为主,因此,消渴丸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症,此类型消渴症的临床表现常有体倦乏力、腰痛、口渴多饮。

以上所述,消渴丸中的中药成份对于其它类型的消渴症则不适用,如:肺胃湿热型,胃燥津伤型,脾气虚型,下焦湿热型等。

消渴丸中的西药降糖药格列苯脲有下列禁忌症:孕妇、乳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格列苯脲;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伴有酮症酸中度、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重大手术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患有g6pd缺陷的患者禁用,有导致急性溶血的风险。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不足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西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存在许多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同时中药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现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1. 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满足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病例共计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消渴丸,每次10g,早晚两次,治疗6个月;对照组:口服格华止+二甲双胍,每次均为药方推荐剂量,按照医生建议治疗期间控制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治疗6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血脂水平等临床疗效。

2. 结果该研究的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初发病情等临床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心理评估表得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血脂水平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P<0.05)。

3. 讨论六味地黄丸由六种药物组成,具有滋阴润燥、滋肝肾等功效,适合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病症。

消渴丸由泽泻、论波、连翘、栀子、黄芩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功效,适合于糖尿病内分泌失调、湿热蕴结等病症。

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良,不仅能够有效控制FPG、2hPG、HbA1c等指标,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比之下,对照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弱。

因此,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血糖、血脂水平有显著作用,可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不得到有效的治疗容易诱发各类病患,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本文通过对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探究中药治疗在糖尿病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及功效六味地黄丸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方,主要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母菊花、牛膝、丹皮组成,药性平和,具有滋阴补肾、益精强腰的功效。

因此,六味地黄丸在治疗肾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等症状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

2. 消渴丸的主要成分及功效消渴丸是一种中成药,由大熟地、黄柏、桑叶、车前草、槐花、阿胶、麦冬、玉竹等15味大量中药构成。

反映致病的病因在于气血虚弱,导致肾阴亏损、精气亏虚,出现口渴、多尿等症状。

因此,消渴丸内含的各种草药可以滋阴降火、补肾壮阳,具有治疗糖尿病的功能。

3. 六味地黄丸与消渴丸联合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六味地黄丸与消渴丸的联合应用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互补药效,协同治疗。

与单一药物相比,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更加全面地修复机体的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增强免疫力的提高,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结语六味地黄丸与消渴丸是治疗糖尿病的两种常用中药,两者联合治疗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对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但是,在使用中药治疗糖尿病时,需要积极配合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南粤医海明珠——消渴丸临床应用之我见

南粤医海明珠——消渴丸临床应用之我见
适宜。
体会 ,不揣 冒昧与同道切磋 ,并借此抛砖引玉。

此外 ,由于每丸消渴பைடு நூலகம்约含格列本脲仅 02 mg .5 ,因 而临床使 用灵 活,进退 自如 ,临床上容易根据血糖高低实 行动态调 整。如服用足量消渴丸仍降糖效果 不佳 ,应及 时 采用联合 其它药物 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常与消渴丸联合使
心 、肝、肾的毒副作用 ;减少耐药性 ,延缓磺脲类药物 的
继 发性 失效 。 2 年 来 , 少 医 院对 消 渴 丸进 行 大 样 本 临 床验 证 , 7 不 证
购买进行治疗 ,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对该药 品一知半解 ,不 能合理应用 。因此 ,广大糖尿病医护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对
患者 的用 药 指 导 , 消 渴 丸 的 应 用 能让 糖 尿 病 患 者 达 到 最 使 佳 疗 效 ,则 感 幸 甚 矣 。
制空腹血糖。
泌胰岛素;又能抑 制肝糖原分解和糖 原异生作用 以及增加 胰外组织对胰 岛素的敏感性和糖 的利用 。它含有 目前 国内
临床应用消渴丸 要特别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 r e 等 C yr 提出 “ 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 由此诱发的心血管 事件 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 围所带来 的益处 。 因 ”
中西合璧疗效 彰。
消渴丸是南 粤医海 中一颗明珠 ,以优质 、 高效 、低耗 造福 着广大糖尿病患者 。 笔者对这颗 中西医合璧的瑰 宝情 有独钟。庆幸之余 ,谨作方药歌诀一首记之 ,颂之 。 糖尿 良方 消渴丸 ,
黄 芪 花 粉 味地 黄 , 玉 米 须 共 山药 葛 , 切 记 还 有 优 降糖 , 气 阴两 虚 最 切 合 ,
用 的 有 二 甲双 胍 ,它 可 增 强 降 糖 效 果 ,而 且 能 更 有 效 地控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减退导致血糖升高。

目前,中药治疗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六味地黄丸和消渴丸作为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已取得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六味地黄丸是由淫羊藿、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杜仲和巴戟天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

六味地黄丸可以补充肾阴虚,助益脾肾,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胰岛素抵抗,从而调节血糖水平。

消渴丸是由五味子、葛花、麦冬、茯苓、丹参、黄芪和枳实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

消渴丸可以清热燥湿,润肺生津,除烦止渴,改善糖尿病症状,减轻血糖升高对身体的损害。

研究对象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治疗方案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糖尿病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治疗方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较少。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可以作为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更多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率日益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了1亿人,其中绝大部分患者皆为2型糖尿病。

早期诊治是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关键,对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来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

中药消渴丸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创立的一种中药方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消渴丸主要由五味草、黄芪、玄参等中药组成,其药性温中益气、生津止渴,是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常用方剂。

本研究拟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药消渴丸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气阴两虚证型明显,初诊或伴有其他病症。

男性16例,女性14例。

年龄范围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4.9±7.2岁。

患者均在本院门诊就诊,病程为数月至数年不等。

1.2 治疗方案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消渴丸口服,每次3g,每日3次,连服6个月;对照组予口服格列喹酮,每日1次,每次0.5-1mg,连服6个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为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观察时间为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

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详细记录症状及体征等。

2. 结果2.1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变化治疗前两组间无差异(P>0.05)。

治疗后,治疗组FPG显著降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消渴丸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在治疗后6个月内,消渴丸能够明显降低FPG、HbA1c、TG、TC、LDL-C水平,并且升高HDL-C水平,同时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口服格列喹酮。

消渴治疗体会与感悟

消渴治疗体会与感悟

消渴治疗体会与感悟
消渴是一种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常常伴随着口渴、多尿、口干舌燥等不适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治疗和调理后,我对消渴的治疗体会和感悟有以下几点:
一、生活习惯的改变至关重要
消渴的治疗不能简单地依赖药物,还需要配合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调整。

比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注意休息等都可以有效地改善消渴症状。

二、药物治疗需谨慎
在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需要注意避免药物的滥用。

有些药物会产生副作用,如引起胃肠不适等,甚至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

三、心态对治疗的影响很大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需要持久的耐心和恒心。

因此,保持积极的心态对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患者需保持正面的态度,坚持长期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注重预防和康复
消渴的治疗不仅仅是缓解症状,更需要注重预防和康复。

患者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地控制饮食,如何进行适当的运动,并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消渴的治疗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协作,采取全面的治疗措施,从生活习惯的调整到药物治疗,再到心态的调整,每一个环节都
需要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消渴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为了观察中药消渴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观察研究。

本研究共招募了60例患有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患者,其中30例作为观察组接受中药消渴丸治疗,另外3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组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

对照组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7岁,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上均无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的患者每天口服中药消渴丸,每次9克,每天3次,连续治疗3个月。

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方案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在观察期间,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症状、生活质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等进行了观察和比较。

观察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明显改善。

观察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由治疗前的9.2 mmol/L降至治疗后的6.8 m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有所下降,且糖化血红蛋白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患者糖尿病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

观察组的患者多饮、多尿、口渴等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减轻或消失,而对照组的患者症状改善不显著。

观察组的患者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增强。

血液生化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患者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未发现异常改变。

中药消渴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糖尿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仍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1)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1)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1)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

2型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

而在中医中,糖尿病被归为“消渴病”范畴,主要是由于气阴两虚导致的病症。

传统中医药中有许多治疗糖尿病的方剂,如消渴丸就是其中之一。

消渴丸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方剂,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通过对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进行观察,来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疗效。

一、中药消渴丸的药理作用消渴丸是由茯苓、泽泻、滑石、石膏、知母、阿胶、五味子等中药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利湿、滋阴清热、益气生津的功效。

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消渴丸主要通过清热利湿、滋阴润燥的作用,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 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男女各半,年龄在40-70岁之间。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消渴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及血糖变化情况。

2.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如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减轻,体力疲乏、精神萎靡等症状明显改善。

生化指标如血清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明显改善。

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观察组要差,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低于观察组。

3. 分析通过本次疗效观察可以得出结论:中药消渴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其主要通过滋阴润燥、清热利湿的药理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和生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西药治疗,中药消渴丸能够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总结在临床中,中药消渴丸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药物,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1)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1)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高血糖、多尿、口渴、消瘦等症状。

传统中医药认为2型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即口渴多饮,大便干燥、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中医认为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水液不调、肾失温煦等病机特点。

针对这一病机特点,中医药有相应的治疗药物,其中就包括了消渴丸。

本文旨在观察中药消渴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一、中药消渴丸的药理作用二、观察对象及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3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40岁至75岁之间。

患者均符合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经过饮食和运动疗法的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观察开始前,我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

治疗组患者口服消渴丸,每日3次,每次9克,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日3次,每次0.5克,连续治疗4周。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敏感度等。

三、观察结果及分析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患者口渴明显减轻,多尿情况明显改善,体重有所回升。

而对照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后,症状改善不如治疗组明显。

血糖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不明显。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不大。

胰岛素敏感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敏感度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者胰岛素敏感度变化不显著。

中药消渴丸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四、讨论本次观察结果表明,中药消渴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1)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1)

中药消渴丸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1)1.引言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代谢性疾病,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的难题。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药消渴丸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中药之一,在临床上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观察中药消渴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2.研究目的观察中药消渴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参考依据。

3.研究对象和方法3.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选取5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40-70岁,病程1-5年。

3.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药消渴丸治疗,每日3次,每次6克,连续治疗3个月。

3.3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重、心率等变化情况。

4.结果共50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了治疗并进行了观察。

治疗结束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临床症状方面,多数患者出现了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减轻的情况。

体重方面,部分患者出现了体重减轻,心率方面则出现了稳定的情况。

中药消渴丸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5.讨论中药消渴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知母、石菖蒲等具有滋阴益气、清热除烦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消渴丸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临床症状,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可以作为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6.结论通过本次疗效观察,我们得出结论:中药消渴丸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糖水平,并且安全性好。

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可以考虑将中药消渴丸纳入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方案中,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消渴降糖丸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消渴降糖丸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消渴降糖丸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赵玉华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
【年(卷),期】2017(014)005
【摘要】目的:观察消渴降糖丸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格列齐特治疗,予以观察组消渴降糖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2%,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渴降糖丸治疗Ⅱ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血糖及胰岛素情况,值得推广.
【总页数】1页(P43)
【作者】赵玉华
【作者单位】河南省禹州市中医院禹州 4616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消渴降糖丸治疗Ⅱ型糖尿病50例
2.消渴安胶囊治疗消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3.缬沙坦联合消渴丸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4.消渴汤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30例
5.消渴降糖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看图对话教育模式的实施与探讨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21006)崔芳蔡可英(通讯作者)糖尿病看图对话是一种新型的互动式健康教育工具,该工具以图画为主,画面呈现与糖尿病相关的生活场景和事件。

2009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开始使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至今已进行了30余次对话,200余名糖尿病患者参与了对话辅导,具体汇报如下:1对话工具介绍糖尿病看图对话项目是由国际糖尿病联盟发起,健康互动公司创作,目前该工具已被翻译成31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2009年中国上市,超过500家大型医院引入了这种全新的教育工具[1]。

该工具主要包括“与糖尿病同行”,“什么是糖尿病”,“和胰岛素同在”,“健康饮食和运动”四副主题图画,配以答题卡及目标卡片。

2方法每次活动使用一张图画,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讨论时参与者3 10人均围绕辅导员就坐,主题图画正对参与者摆放,由辅导员介绍此次讨论内容、目的、形式及图画工具,并让参与者自己观察主题图画从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员在辅导员的引导下,通过开放式提问和讨论,学员们说出自己的认识、感受,以及长期与糖尿病斗争的心得体会。

在热烈的讨论中消除错误的观念和行为,确定正确的糖尿病预防和治疗观念。

最后学员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制定出自己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以及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能够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们。

3结果它以图画的形式表达糖尿病教育的内容,使得患者在融洽、热烈和活跃气氛中,轻松地了解到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有效控制糖尿病,自信心提高了。

4讨论(1)优点:①以病人为中心,贴近病人需求:引导患者围绕主题讨论,病人可以随感而发,最后根据患者自己感受和收获制定适合于自己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②寓教于乐,以乐促学:通过听讲、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让学员边游戏边学习的感觉,不知不觉参与探究与学习中。

③启发式小组讨论,加深理解和记忆:辅导员有意识地运用启发式提问代替单一灌输的方式,引导病人对话,并结合、鲜活事例,可以提高学员的思考能力,加深理解和记忆。

④促进目标设定,利于信念转变为行动:每次糖尿病看图对话结束前都会有让病友完成一张我的目标卡,设定目标与行动计划,病友的学习成效才是糖尿病看图对话的意义所在。

⑤教育者角色改变,教育技能提升:整个活动过程应以患者的讨论为主,辅导员则起启发、引导的作用,更好的鼓励引导患者讲出自己的心声,同时辅导员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控制场面的能力[2]。

(2)缺点:体弱病重或听、视力差的糖尿病患者均不能通过此教育工具获益;另外考虑年龄、文化层次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要想达到较好讨论的效果,辅导员应花点时间进行评估,在人员搭配上要做到心中有数[3];对辅导员的要求也很高,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培训以及丰富的知识及技巧,将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1.李小红,陈秋霞.应用看图对话工具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北方医学2011;8(3):110转99.2.谢菲.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的应用体会.全科护理2011;9(4):1027-1028.3.胡鹏,罗丽,徐蓉.“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在胰岛素注射患者宣教中的应用.护理学报2011;18(1A):75-77.(2011—03—14收稿)消渴丸在2型糖尿病中临床应用体会安徽省淮北市中医院糖尿病科(235000)许成群消渴丸,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该药由黄芪、葛根、地黄、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天花粉和格列苯脲等组成。

具有滋肾养阴、生津止渴等作用。

适用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之患者,笔者临床应用有年,略有体会,现不揣浅陋,简述如下。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历代医家多宗《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之“二阳结谓之消”的观点,认为消渴病是胃肠积热、消灼津液所致;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分上、中、下三消论治。

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体力活动的减少,不仅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同时,糖尿病的证型也发生了变化,患者在初期并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只是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且往往合并脂肪肝或血脂升高。

《素问·奇病论篇》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因此认为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中满内热”是糖尿病早期的主要病理机制,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的症状逐见突显,表现为口渴欲饮,小便频数,神疲乏力,不耐劳作等气阴两虚之候。

薛洁等[1]对70余篇相关文献和323例住院病历进行研究表明,糖尿病常见的证型为气阴两虚、阴虚燥热、阴阳两虚、气滞血瘀等症型,其中以气阴两虚型最为常见。

笔者临床观察,糖尿病气阴两虚的证型不仅多见,其病机所占时段亦较·74·实用糖尿病杂志第7卷第6期JOURNAL OF PRACTICAL DIABETOLOGY Vol.7No.6长。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2],在2型糖尿病初诊时,病人β细胞功能约为正常人的50%,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素的分泌量越显不足,而糖尿病早期表现是胰岛素第一分泌时相缺失和高峰分泌延迟。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病理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

消渴丸中黄芪、山药、地黄健脾补肾、益气养阴;五味子、天花粉养阴清热、生津止渴;葛根滋阴濡脉,升阳止渴。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黄芪、地黄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南五味子有α—糖苷酶抑制剂样作用;格列苯脲具有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补充体内胰岛素之不足。

诸药相和,共凑益气养阴、清热降糖、化瘀通脉之效。

临床观察表明:消渴丸不仅能降低血糖,同是还有保护血管、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作用,治疗2型糖尿病之气阴两虚证最合机宜。

消渴丸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患者的信赖,然而,正确应用则是一件不易之事。

首先,消渴丸中含有格列苯脲,格列苯脲是一个强效降糖药,具有剂量小、作用快、疗效高、药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服药后15 20分钟开始发挥降糖作用,2 6小时达到血浆高峰浓度,此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12 16小时,虽然半衰期并不长,但因为药物可与β细胞结合,缓慢释放,故作用时间可维持24小时,因此,对初诊患者血糖在8 10mm/L,可选择早上饭前10粒消渴丸,每天一次,或早上6粒、晚上4粒。

一般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确保不出现低血糖,安全用药。

若体型肥胖者,在应用消渴丸的同时,一定要加服二甲双胍;如若血糖下降仍不理想,还可加服盐酸罗格列酮4mg,一天一次或两天一次或三天一次,以体重不增加、血糖长期稳定、不出现并发症为宜。

如空腹血糖满意,饭后血糖较高(血糖≥14.0mm/L)者,亦可加服阿卡波糖;少数患者可早上服用消渴丸、二甲双胍,晚餐前用重组人胰岛素(70/30)6 10单位等。

另外,消渴丸中的格列苯脲降糖作用大,持续时间长,对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要慎之又慎。

同时还应注意:(1)有肝肾功能不全及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慎用,确需使用者应在服药前、后检测肝肾功能,以便调整用药;(2)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老年患者不能要求血糖达标;(3)服药期间禁止饮酒,因为酒精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诱发低血糖;(4)不适合与磺胺药、保泰松、阿司匹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等并用,以免发生严重低血糖。

总之,消渴丸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辨证使用,合理配伍,不仅疗效稳定,而且价格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薛洁,申立章,葛朝伦.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中药治疗.新疆中医药2004;22(6):62.2.邓春颖,李秀钧.改善β细胞功能与持久稳定控制血糖新理念及临床实施共识.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3):3.(2011—10—25收稿)氯吡格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尿MA的影响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15600)钱科威戴强摘要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0 200mg/L)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氯吡格雷治疗组(n= 30),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晚口服,持续1月,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糖、血脂、U-mAlb。

结果氯吡格雷组的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聚集率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能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

关键词氯吡格雷;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尿微量白蛋白U-mAlb现代医学研究表明,DN病因复杂,影响其进展和预后的因素涉及多个方面[1],其中血液流变学异常是一重要因素[2]。

本实验探讨其对早期DN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治疗作用。

1资料和方法选择糖尿病并发U-mAlb的患者60例,排除心脏、肝脏及其它肾脏疾病,排除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及其它可导致尿检蛋白阳性的疾病,近期未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氯吡格雷治疗组(n=30),两组入选对象的性别、年龄、血压、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U-m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血糖控制目标FPG<8.0mmol/L,2hPG<10.0mmol/L,降压药使血压控制140/90mmHg以下。

氯吡格雷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商品名:泰嘉,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75mg每晚口服,疗程1月。

用锥板粘度计测定低切变率(10s)、高切变率(150s)下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EsR)测定采用温氏法;根据通用的公式计算出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采用饱和盐水法;血小板聚集率测定采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法。

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测定采用酶法。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

数据以均数ʃ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 检验,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1)对照组与氯吡格雷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血糖、血脂水平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84·实用糖尿病杂志第7卷第6期JOURNAL OF PRACTICAL DIABETOLOGY Vol.7No.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