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咸阳精神”-刘晓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德尚法——祖先的呼唤
在美丽富饶的八百里秦川腹地,有这样的一个地方。
它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
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咸阳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两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
我是刘晓盟,我,就出生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
从小,我就熟知我们咸阳的辉煌历史,感到无比荣耀。
每当我闭上眼睛,就仿佛看到我们的祖先金戈铁马,气吞山河。
通过著名的商鞅变法,秦国迅速强大,最终秦始皇灭掉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中国社会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然而我们的祖先统一全国以后,把法定的重刑主张推向极端,用严刑峻法来镇压臣民的反抗,用横征暴敛的方法维持庞大的国家开支,终于激起人民反抗。
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即告飞灰烟灭。
真是成也尚法,败也尚法。
若没有严明法律,励精图治,没有商鞅不惜牺牲自己变法,那也许六国无法统一。
但一味尚法,横征暴敛,用严酷的法律来对待自己的人民,那人民将叫它灭亡。
祖先的下场就像一幅巨大的阴影,时刻的警示着我们:太过刚强难免被折断,过度用法等于自取灭亡。
只有刚柔并济,德法并行,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人民拥护才是国家发展和复兴的根基。
崇德尚法,德法并行,就是我们新时代咸阳精神的一部分
对崇德尚法的提法,可能有些人会存有疑问:“崇德与尚法是否存在冲突,是否能够做到和谐统一?”我认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法制条件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我国古代封建时期也有“尚法”思想,就是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法家的重要思想基础就是性恶论,它认为人性都是恶的,都是趋利避害,因此主张对人民群众要实行严刑酷法,增强君主的威势,加大对“人性恶”的压制,以此实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相对立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封建统治者所制定的政治制度必然是对人民群众的压迫工具。
法家思想作为封建经济基础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维护封建君主专政的政治思想制度,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在诸如秦朝等法家思想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政权中,法家思想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尚法”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对封建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是不平等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其制定的法律必然是严刑酷法,对人民群众是残酷无情的,不可能真正做到崇德爱民。
因此,在封建社会,崇德与尚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是不可能做到统一的。
但是,在现代法治的条件下,崇德和尚法是可以和谐统一的。
第一,现代法律制度与封建法律制度建立的宗旨和目的是根本不同的,封建法制建立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维护封
建阶级的统治利益,其维护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相对立的。
而现代法律制度建立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这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统一的。
这是崇德尚法能够和谐统一的根本基础。
第二,在法律的保障功能上,现代国家的立法机构,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制定和修改法律,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时至今日,我们正在新的时代里,以新的姿态重新走向咸阳的复兴之路,咸阳这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城市一定会像两千年前的一样,再次成为闪耀在三秦大地之上的永恒光芒。
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有刺眼的光芒,不再有灼人的热浪,而是以崇德、包容、尚法、和创新的精神,迎接再次复兴辉煌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