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中提示语的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中提示语的使用
发布时间:2021-07-21T01:55:24.004Z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21年1月总第189期作者:杨雪
[导读] 我认为可以巧用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语,帮助我们展开有效的略读教学。

吉林省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1363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部编版语文教材略读课文提示语的设置,切合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提示作用,对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确立终身发展的学习观念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略读课文提示语为研究对象,充分挖掘其价值,提出科学系统的使用建议,以便使教师能巧妙运用提示语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提示语使用方法价值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

”可见,略读课文在学生的实践中承载着非常艰巨的重任。

我们教师该怎么教略读课文呢?我认为可以巧用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语,帮助我们展开有效的略读教学。

一、提示语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是针对于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终极目标,而略读课文的课前提示也往往体现了这一特点。

教师只有了解了提示语的编写意图,才能为自己使用教材和达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二、提示语是教师确定教书思路的“参谋”
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考虑到作者的思路和编者的思路,并以他们的思路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二略读课文前的提示语就是编者思考的结晶。

因此,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前,要好好研究一下课前提示,巧用课前提示,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教学思路。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小虾》的课前提示语是:“默读课文,说说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把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抄写下来。

”据此,可设计本科的教学思路如下:
1.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2.读提示语,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中心句,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的。

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抓住小虾的动作描写将小虾写得十分有趣。

3.知识迁移,像这样的描写就叫细致生动的描写,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写得细致生动的句子,请同学找出来并摘抄。

这样,巧用课前提示语,提高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轻松教出了略读味。

三、提示语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拐杖
“学习提示”作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对话者,是架设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的桥梁,更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的良好示范。

教师应该巧妙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它们,借助这根“拐杖”,带着问题来学习。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课前提示语是: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这样的阅读提示,使得学生可以马上将阅读的重点落在思考“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这个问题上。

四、提示语是学生课外阅读延伸的“好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寻找与之类似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为学生的积累打下基础。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巧用课前提示来拓展自己的课外阅读。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昆虫备忘录》的课前提示语是:“蜻蜓、瓢虫、蚂蚱……这些昆虫你了解吗?它们身上的秘密你知道多少?”借助提示语中的省略号,鼓励同学们找到类似的书籍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五、提示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法宝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雨果也曾说过:“想象就是深度。

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它是伟大的潜水者。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的就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部编版语文教材就是立足于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奇思妙想这一特点,编排了一些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提示语,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例如:六年级上册册第三单元中《在柏林》的课前提示语是:“战争给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带来难以弥合的创伤,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
灾难这一主题的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的可怕”利用这一提示语,我在课文中激发学生想象,让同学们想象车厢中的人们会有哪些举动?会有哪些想法?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境和精神状况。

通过想象,同学们更加体会到了战争给门带来的深重苦难。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新教材编排的阅读提示语在引导学生走进问题世界,培养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

我深信,若我们能客观地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巧妙地运用略读课前的提示语,我们一定能使略读教学更加扎实有效,使教学活动更加充满乐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加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丽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