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一
运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运动镜头,是相对于固定镜头而言的。
在拍摄过程中,变动机位、变动焦距或镜头光轴后拍摄的镜头就称之为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在视觉呈现上具有独特的表现魅力。
一般来说运动镜头能够创造视觉空间立体感的幻觉,造成观众介入影片事件、冲突的视觉感;展示动作的场面与规模;突出表现剧情中的关键性戏剧元素;突出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创造特定的情绪与气氛;创造影片的节奏;造成两个戏剧元素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深化场面的内涵。
有些移动镜头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被直接反映到人类最隐蔽的核心大脑,影响人的心理情绪,等于摄影直接参与了剧作。
这样,运动镜头这一摄影造型手段就不仅停留在表层层面上,而成为造型语言,直接表达了某种思想和意念。
不同的运动镜头有着不同的功能和表现力。
一、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
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2.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3.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4.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
的戏剧元素来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涵义;5.推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
二、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比照、反衬或比喻等效果,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2.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想;3.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4.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作为转场镜头。
三、摇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能够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2.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通过摇镜头把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比照、并列、因果关系;3.便于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对一组相同或相似的画面主体用摇的方式让它们逐个出现,可形成一种积累的效果;4.可以用摇镜头摇出意外之象,制造悬念,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
四、移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1.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2.移动摄像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通过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表现出更为自然
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使运动物体更具动感和特色。
五、跟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跟镜头能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待主体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2.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相同,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还可以随时抓拍,使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跟镜头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的表现方式,在纪实性节目和新闻的拍摄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
六、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2.利用镜头的升降可以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常用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气氛;3.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
七、综合运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在实际拍摄中常常用到综合运动拍摄,即将两种以上运动拍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例如跟摇、拉摇、移推等),实现多角度、多构图、多景别的造型效果。
综合运动镜头的视点更自由,信息量更丰富,表现力更强,更自然真实,贴
近生活,视觉连贯流畅,构图形式丰富多彩,并考虑人们的视觉心理,合理地选用不同的运动拍摄方式。
1.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个场景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2.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通过画面结构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的多义性;3.综合运动镜头在较长的连续画面中可以与音乐的旋律变化相互“合拍〞,形成画面形象与音乐一体化的节奏感。
运动镜头的独特表现魅力
运动镜头, 是相对于固定镜头而言的。
在拍摄过程中,变动机位、变动焦距或镜头光轴后拍摄的镜头就称之为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按运动方式的不同,分为推、拉、摇、移、升、降等 6 个根本类型,是影视艺术所独有的造型手段。
它通过机位、焦距和光轴的运动,在不中断拍摄的情况下,形成视点、场景空间、画面构图和表现对象的变化, 不经过剪辑,在镜头内部形成多构图、多元素的组合。
它不仅增强了画面动感,扩大了镜头视野,还影响着相应的速度和节奏,赋予画面独特的感情色彩。
作为一线新闻记者, 公安司法题材的采访司空见惯, 但一次采访拍摄抓捕盗窃电缆的稿件充分展示了运动镜头独特的表现魅力。
警方在抓捕一名本地负责运赃的司机后,决定顺藤摸瓜,一举端掉这个团伙。
由于对方只是与司机用汉字传呼机遥控联系, 这给抓捕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夜里11 点30 分,司机和货车在对方指定的一个胡同里静静等待, 胡同两头由干警
们把守。
我慢慢启动变焦开关,镜头缓慢地向远处的货车推了上去。
借助烟头的点点光亮, 在录像器里可以时断时续地识别司机焦急的脸。
推镜头有几个特点, 一是由于使用长焦距拍摄,景深会由长变短,周围的景物逐渐模糊, 而被摄主体既清晰又突出; 二是景别由大变小的递进过程,也是一个感情状态不断上升、强化的过程, 它把现场因复杂情况带来的焦急情绪渐渐推向了高潮。
大约过了近半个小时, 货车不远处的一扇门翻开了, 一个中等身材的青年男子走了出来, 我立刻将镜头快速地摇了过去。
在这里,摇镜头的采用是相当必要的。
从司机摇向接头的人, 表达了在同一空间中两个人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摇镜头有模拟主观视线的功能, 它也代表现场所有人的目光由司机转向接头人这个变化过程;特别是快速摇动,将大家冲动、紧张、惊异的上扬情绪恰当地表达了出来, 这正符合摇镜头运动速度与情绪表达之间的逻辑关系。
待队长一声令下, 侦察员们实施抓捕,我也紧随其后边拍边跟了上去。
这一段我采用了典型的移动镜头拍摄手法。
与推镜头相比,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机位的变化。
镜头由车内到抓捕现场连续不断地运动, 完整地记录了全部抓捕过程, 不但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而且营造了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此功能也最典型地表现了移动镜头的特点。
在驱车前往其另一同伙藏身
之处时, 我再次翻开了摄像机。
画面中,两旁的景物飞快地向后退着, 用镜头诉说着干警们打击犯罪急迫的心情。
凌晨1 点,我扛着摄像机,保持一定距离地跟着由6 名武警押解的接头人来到了一户大院门前。
我快速地将镜头推到了两扇大门的中缝。
就在大门翻开的一瞬,我猛地将镜头由门缝的特写镜头拉出到全景。
画面中,手持折叠式冲锋枪和强光手电筒的武警们一拥而入。
拉镜头拍摄技法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功能就是模拟剧中人视线的回收与视域的扩展。
当镜头由长焦拉成广角的时候,空间范围也由一个点扩展到一个面,这恰似我们把集中到门缝上的视线收回来所看到的情形一样, 有强烈的现场真实感。
进入屋内, 我快速寻找着亮点。
这里我又运用了一次摇镜头拍摄手法。
摇镜头有比照表现功能,它是利用镜头起幅和落幅画面上两事物在情绪、形态、性质上的差异,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在本片中, 正是通过抓捕车队的动和小村的静, 干警的辛劳和百姓的安宁之间的比照, 来表现本片的主题思想,形象生动,恰到好处。
这部【子夜行动】的专题片播出后,大家发现,整部片子鲜有固定镜头,或推拉,或摇移,时快时慢,缓急交融,许多观众说,看节目时,从一开始就有种参与抓捕的感觉, 太强烈了, 而这种效果的产
生正是得益于运动镜头特有的表现力。
拍摄节目时, 摄像机给了我们无限的发挥空间。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所说的6 种运动镜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这就要求我们开启机器前,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运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特点, 这样才能让它表现主题思想,展现视觉魅力时合情合理、恰如其分地运用。
同时,也要动静有机结合。
运动镜头作为影视艺术独具的造型手段, 它已经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影视语言的不断开展, 运动镜头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否娴熟掌握运动镜头技巧, 可以说是检验一个电视摄像师是否称职的标志之一。
因此,任何一个电视摄像师都要把认真研究和探索运动镜头的技巧和功能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