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别称——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的别称
⼤⾍
《⽔浒》⾥提到⽼虎时⼀般以⼤⾍名之,像武松打虎⾥说是吊睛⽩额⼤⾍,梁⼭好汉⾥也有⼏位绰号⼤⾍,如母⼤⾍顾⼤嫂、病⼤⾍薛永,就连东京刁难杨志卖⼑的地痞⽜⼆也敢叫“没⽑⼤⾍”。

这是为什么呢?古⼈⽤“⾍”泛指⼀切动物,并把⾍分为五类:禽为⽻⾍,兽为⽑⾍,龟为介⾍,鱼为鳞⾍,⼈为倮⾍。

“⼤”有长(zhǎng)、为⾸的意思,如称兄弟中排⾏第⼀的
为“⼤哥”;“⼤”⼜是敬词,如称“⼤⼈”“⼤夫”“⼤王”等。

虎属⽑⾍类,是兽中之王。

古⼈把“五⾍”的⾸领与五⾏⽅位相配,西⽅之神即为⽩虎。

到唐时,李渊祖先名叫李虎,为了避讳开始把⽼虎叫⼤⾍,即使到了宋朝⼈们也习惯称⼤⾍。

“⼤⾍”也就是⽑⾍之⾸领,兽中之王的意思。

这与东⽅之神龙为鳞⾍之长,南⽅之神凤为⽻⾍之王⽽被称为“龙王”“凤凰”(“凰”是南北朝才产⽣的)都是同样的意思。

戾⾍
虎是⼤型猫科⾷⾁动物,性情暴戾,故《战国策·秦策》有“虎者,戾⾍”之说,意思是虎是暴戾的动物。


《⽔浒》⾥梁⼭死对头祝家庄有位三公⼦祝彪,梁⼭泊⼤封众好汉时,也有⼀队马军⼩彪将,为⾸的是病尉迟孙⽴。

彪原意是⼩⽼虎之意。

据说虎和彪有着⾎缘关系,同时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彪是虎的第三⼦,也是多余的⼉⼦。

通常母虎只产两崽,极偶然也会⽣出第三崽,这便是彪。

彪不易存活,⼀旦存活,就极其残忍,通常它会加害母虎和两位兄长。

寅客、斑寅将军
在我国传统的⼗⼆⽣肖纪年中,虎属寅,故称“寅兽”、“寅客”,使其别名有了⽣肖⽂化的⽓息,再加上它那⼀⾝斑纹,⼜赢得了“斑寅将军”的美名。

《西游记》⾥唐僧取经遇到的第⼀拨妖精⾥有位寅将军,便是虎精。

唐裴铏《传奇·宁茵》中说:唐宣宗年间,宁茵秀才在南⼭庄夜间吟读,有⼈扣门,乃是南⼭斑寅将军请见,互相吟咏畅谈,查明检验他的⾝份后,乃是⼀只⽼虎。

斑⼦、黄斑
《聊斋志异》也有⼀篇写⽼虎为母治病请医⽣的精彩篇章,蒲松龄别具匠⼼地称两虎为⼆班:班⽖和班⽛。

这是有根据的,民间给⽼虎起的别名⾥⾯与班、斑有关的不少,像斑⼦、黄班、黄斑、斑寅将军等,想来⼈们对⽼虎的黄⾊斑纹印象最为深刻。

唐戴孚《⼴异记·巴⼈》中有详细的记述:“⽼⼈乃登⼭呼‘斑⼦’,倏⽽有虎数头,相继⽽⾄”。

由于虎的斑纹是以黄⾊为主的,故明⾼启⼜在《同谢国史游钟⼭逢铁冠先⽣》⼀⽂中称它为“黄斑”,他是这样写的,“铁冠先⽣有道者,往往⼈见骑黄斑”,此处黄斑指的就是虎。

⼭君
《说⽂》上说:虎,是西⽅的野兽,⼜称作“兽君”,因为它是⼭中百兽之君的缘故。

所以⼜有“⼭君”的别称。

《骈雅·释兽》⾥也说:“⼭君,虎也。

”以此推知,⼭王也是⽼虎的绰号,东北旧时采参⼈称其为⼭神爷,也是这个意思。

⽩额侯
见过虎的⼈都知道虎的额头长有⼀撮⽩⽑,唐代诗⼈王维在《⽼将⾏》中也有“射杀⼭中⽩额虎,肯数邺下黄须⼉”的佳句传世。

由此,⼈们⼜送它“⽩额侯”、“⽩额将军”的雅号。

《宣室志》说:张铤驻兵在四川的西部,宴席上遇见⽩额侯,于是检验他,乃是⽼虎。

封使君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上记载:汉朝宣城太守封邵,忽然间变成⽼虎,吃当郡的郡民,只要称呼它封使君,就会由此离开⽽不再回来。

所以当时的俗话说:“⽆作封使君,⽣不治民死⾷民。


啸风⼦
在《易·乾》中⼜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记载,所以虎⼜称为“啸风⼦”,这在李时珍《本草纲⽬》关于虎的描写中可得到充分的证明,“声吼如雷,风从⽽⽣,百兽震恐”。

李⽗、李⽿
《法⾔》上说:在古代河南、河北⼀带,当地的居民都称虎为“李⽗”。

⽽在江西、湖⼴以及安徽⼀带则称其为“李⽿”。

李⽿即⽼⼦,道教的太上⽼君,据说⽼⼦的⽣⽇适值虎年或虎⽇。

李时珍的《本草纲⽬》中则说:“李⽿”当作“狸⼉”,“狸”是猫⼀类的动物,俗称野猫。

虎与猫同科,且形状相似,所以⾄今南⽅⼀些地⽅仍把⽼虎叫“⽼猫”。

掩⼦
《周书》帝纪上记有:杨忠跟着周太祖来龙门(今⼭西、陕西两省的交界处)狩猎,碰见⼀只⽼虎,杨忠独⾃⼀⼈与它搏⽃,左⼿扶住虎腰,右⼿拉着虎⾆,太祖看了后,称赞他的勇敢,于是就⽤杨忠的字“掩⼦”来称呼⽼虎。

於菟
《左传·宣公四年》记载:起初,若敖在郑国娶妻,⽣了⽃伯⽐。

若敖死后,⽃伯⽐跟着母亲来到鄙国,后来他和鄙⼦的⼥⼉私通,⽣了⼦⽂。

鄙夫⼈让⼈把⼦⽂丢在云萝泽⾥。

有⽼虎给他喂奶。

鄙⼦打猎,看到这场⾯,害怕⽽回来。

夫⼈把⼥⼉私⽣⼦的情况告诉鄙⼦,鄙⼦收养了⼦⽂。

楚国⼈把奶叫做“⾕”,把⽼虎叫做於菟,所以就把这个孩⼦叫做⽃⾕於菟。

也有⼈叫“乌菟”,左思在《吴都赋》上说:“乌菟的族类,都是和长有甲⽪的犀⽜同类。

”所说的乌菟便是指⽼虎⽽⾔的。

⼗⼋姨
《录异记》上说:嘉陵江侧住有⼀妇⼈,年龄在五⼗岁以上,⾃称作⼗⼋姨,常常到附近居民家中,也不⽤饮⾷,总是教悔告知⼈们要佬好事,“假如做了坏事,我合要命令猫⼉们三五只来检查你们。

”话⼀说完便离去,有时即地便不见踪迹,⼈们之中有知道她是⽼虎所化⾝的,都⾮常敬畏惧怕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