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油糕的历史典故是怎样的_千层油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层油糕的历史典故是怎样的_千层油糕
菱形块,芙蓉色,半透明,糕分64层,层层糖油相间,绵软而嫩,甜腻适口。
是福建人高乃超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千层油糕的历史典故,希望能帮到你。
千层油糕的历史典故
厨师在长期操作实践中,吸取了千层馒头其白如雪,揭之千层的传统技艺,创制出绵软甜润的千层油糕,为扬州传统名点之一。
油雪糕是晋南民间的传统食品,老少皆宜,人人爱吃。
它怎么与油雪两字联系上的呢?原来,这名字还是乾隆皇帝起的。
有这样一个传说,乾隆皇帝游华山时,路过山西晋南王官城。
这王官城紧靠黄河,东临
运城最大的盐池,是盐商的聚居之地,而且私宅园林甚多,结构精巧,争奇斗胜,驰名全国。
乾隆的龙舟到达这里后,盐商们纷纷接驾,叩请皇帝上岸。
结果,乾隆被一个姓严的大盐商迎接到家里去了。
这天下午,正是大雪纷飞的时候。
乾隆在严家的暖厅里凭窗赏雪。
向来喜欢卖弄文才的乾隆,赏雪之际免不了要吟一两首诗。
《赏雪》诗来:雪花翻飞似鹅毛,白油海里浪花跳,这雪里加油”嘴里光是”油雪油雪”的,可那第四句再也接不下去了。
他望着窗外飞舞的鹅毛大雪发愁,急得脑门子直冒汗。
就在这时,严盐商捧着一只细花玛瑙盘子,前来跪献茶点。
乾隆一看,正中下怀,趁吃茶点的岔儿,便把窘相遮盖过去啦。
乾隆的眼光,全被玛瑙盘子里同样的两碟细点吸引住了。
这细点是小元宵样的炸糕,外面包上糖,用油一炸,再在白糖里一滚,晶莹洁白,惹人喜爱。
乾隆竟忘了用筷子,顺手拈起一个一尝,香甜松软,清新可口,顿时大加赞美:什么糕点,如此美味!他一面赞叹,一面抓着吃,眨眼工夫已经吃下多个,这才抬起头来问严盐商。
严盐商回奏:此乃小臣家传糕点,外间并无售卖之处。
既蒙皇上赏识,小臣斗胆,叩请恩赐佳名。
乾隆又一一查问油糕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
严盐商加油添醋地吹嘘了一番,说是用糖、白面、芝麻等材料制成,再用油一炸,香飘万里,说得神乎其神。
乾隆简直听呆了,答应给这家传油糕起个典雅的名称。
乾隆想来想去,思绪却乱得很,一时也取不出好名字。
忽然想起自己没有吟完的那首诗,不禁拍案惊叫:好哇!这种糕点的色彩、形状,岂不就像外面飞舞的雪片吗?依联看来,就赐名油雪糕吧!严盐商真心叩头谢恩,接着捧来了文房四宝,请乾隆挥毫题字。
哪晓得乾隆高兴得笔下大意了,在金笺纸上把油雪糕错写成雪油糕。
但这可是皇帝御笔,哪能随便更正,后来这种传统的糕点就沿用了雪油糕这个名称。
而这种油雪糕就是千层油糕的前生,如今的千层油糕可谓是汲取了各地油糕的精华,改炸为蒸,更符合了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美食理念。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