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国旗下的讲话稿:书香浸染校园 读书伴我一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国旗下的讲话稿:书香浸染校园读书伴我一生
今天,你读书了么。
对于这一简单问题,大家一定都会很快地回答:我们每天都在读书。
的确,我们每天都在读书,读的是语文书上的课文,数学书上的数字。
但这就是所谓读书了么?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
而我们读书又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考试而读书么?当然不。
我们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为满足心理和感情的需要。
越是充实满足,就越觉得不充实不满足,也就越需要读书。
我们读书不仅是解读自己,而且是解读社会和人生。
读书的根本就是为做人做事,为提高和丰富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奉献自己。
如果读书不是为了修身养性,而只为升官发财和工作饭碗,那便失去了他原本的意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而读书就是为书籍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让知识可以传播,让文明得以传承。
从“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到“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再到温总理的“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的感慨。
这些无不体现出读书的意义。
很多国家都有着自己倡导读书的活动。
如英国在阅读日举办作家讲座或者是交流会,播放与阅读有关的节目。
向小朋友发出面值1镑的图书日代用券,让他们到书店换购一本喜欢的书。
在加泰隆尼亚,每到4月23日那段期间,当地便会举办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展,街上也会有许多摊档,十分热闹。
读者每购买一本书,都可获得一枝玫瑰花,很多人拿着玫瑰在街上走,像情人节一样,十分有趣。
在法国,XX%的人每年读12本书,XX%以上的人读1至12本。
以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每年读书11本。
而我们又读了多少书。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课本上的阅读,应该根据自己的心灵需求去读书。
做到读好书,好读书。
学校阅读节的举办,就是倡导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要只是肤浅的诵读,浮于它的表面,而是要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用心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书中汲取“养料”,滋润我们的心灵。
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果戈理说,书是嘹望世界的窗口。
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汪洋中的灯塔。
培根说,书籍是时代波涛中远航的思想之舟。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读书、热爱读书,一起去那浩瀚的书海中翱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