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公传》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万公传》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也。

幼聪悟,喜读书。

登正隆二年进士第,调新郑簿。

以忧去。

服阕,除费县簿。

大定四年,为东京辰渌盐副使,课增,迁长山令。

时土寇未平,一旦至城下者几万人,万公登陴谕以乡里亲旧意,众感悟相率而去,邑人赖之,为立生祠。

丞相尝谓曰:“后代我者必汝也。

”俄授郎中,敷奏明敏,世宗嘉之,谓侍臣曰:“张万公纯直人也。


章宗即位,会北边屡有警,上命枢密使夹谷清臣发兵击之。

万公言:“劳民非便。

”诏百官议于尚书省,遂罢兵。

明昌二年,知大兴府事。

逾年,以母老乞就养,诏不许,赐告省亲。

还,上问山东、河北粟贵贱,今春苗稼,万公具以实对。

初,明昌间,有司建议,自西南、西北路,沿临潢达泰州,开筑壕堑以备大兵,役者三万人,连年未就。

御史台言:“所开旋为风沙所平,无益于御侮,而徒劳民。

”上因旱灾,问万公所由致。

万公对以“劳民之久,恐伤和气,宜从御史台所言,罢之为便”。

泰和元年,连章请老,不许,迁荣禄大夫,赐其子进士及第。

明年,章再上。

后致仕。

六年,南鄙用兵,上以山东重地,须大臣镇抚之,特起万公知济南府、山东路安抚使。

山东连岁旱蝗,万公虑民饥盗起,当预备赈济。

时兵兴,国用不给,万公乃上言乞将盐引会山东行部给卖,纳粟易换。

又言督责有司禁戢盗贼之方。

上皆从之。

复乞致仕,许之,加崇进,仍给平章政事俸之半。

泰和七年,薨。

命依宰臣故事,赙葬。

赠仪同三司,谥曰文贞
万公淳厚刚正,门无杂宾,典章文物,多所裁正。

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选自《金史·张万公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B. 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C. 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D. 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祠,为还活着的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以此表示内心的感戴和钦敬之意。

B. 尚书省,官署名,是魏晋至宋的最高政令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C. 盐引,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放的用以支领和运销盐的凭证。

D. 崇进,官阶名,金文散官共四十二阶,正一品有四阶,崇进为第四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万公在担任长山县令时,有盗贼至城下,张万公登上城墙用乡情说服他们,这些盗贼感动、悔悟全部都离去,由此这个县的百姓都很信赖他。

B. 张万公为官很有能力,当时的丞相认为以后能代替他担任丞相的一定是张万公,任郎中期间,他陈述奏章清楚简练,世宗赞扬他是纯朴正直的人。

C. 章宗即位后,国家北部边地多有警报,就下令发兵进攻,张万公说使百姓疲劳是不好的事情,后来皇帝下令百官讨论出兵的事情,最终没有发兵。

D. 张万公担任山东路安抚使时,因为山东连年大旱,加上蝗灾,他担忧百姓会因为饥饿成为盗贼,就积极准备赈灾事宜,同时也考虑杜绝盗贼问题。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公对以“劳民之久,恐伤和气,宜从御史台所言,罢之为便”。

(2)万公淳厚刚正,门无杂宾,典章文物,多所裁正。

【参考答案】
10. A(解答本题,需要把握画波浪线部分的含意。

比如第一处断句,动词“言”的内容应该是“秋山之乐”,所以“言”后不能停顿,排除B、C。

“辅政八年”的主语是张万公,故在“辅政”前断开。


11. B(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

题中B项错误,“负责审核政令”的是门下省,尚书省负责执行重要政令。


12. A 题中A项“有盗贼至城下,……信赖他”错误,原文的意思是说百姓们因为有土匪的缘故,都想进入城里接受保护,张万公站在城墙上用同乡亲旧的情意告谕他们,于是大家散去,邑人信赖他。

13. (1)张万公用“使百姓疲劳的时间长了,恐怕伤了和气,应该听从御史台的话,以停止挖壕沟为便”来回答。

(关键点:“对”“劳”“罢”)
(2)张万公质朴敦厚、刚直方正,家中没有多余的门客,朝廷的制度法令,多由他裁决修正。

(关键点:“杂”“典章”“裁正”)
参考译文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

他幼年聪颖,喜好读书。

张万公考中正隆二年的进士,调任新郑主簿。

因亲丧而离任。

服孝期满,被授予费县主簿。

大定四年,他任东京辰渌盐副使,在任时,盐税有所增加,升为长山令。

当时当地的土匪还没有被平定,一天早上有几万人到城下(请求保护),张万公登上城上的矮墙用同乡亲旧的情意告谕他们,众人感动醒悟共同离去,邑人信赖他,为他建立生祠。

丞相曾对他说:“以后取代我的一定是你。

”不久被授予郎中,他陈述奏章清楚简练,世宗赞赏他,对侍臣说:“张万公是纯朴正直的人。


章宗即位,适逢北部边境多次有警报,皇帝命令枢密使夹谷清臣发兵前去攻打。

张万公说:“使百姓疲劳不好。

”皇帝下诏让百官在尚书省讨论此事,于是停止发兵。

明昌二年,张万公知大兴府事。

一年后,张万公因为母亲年老,他请求回去奉养,皇帝下诏不允许,赐假给他探亲。

张万公探亲回朝,皇帝问他山东、河北粮价贵贱,今春庄稼如何,张万公都如实回答。

当初,明昌年间,有司建议,从西南、西北路,沿临潢到泰州,开挖壕沟用来防备大军,有三万人服劳役,多年未完成。

御史台说:“挖开的壕沟不久就被风沙填平,对防御侵略没有用,而只是白白使百姓疲劳。

”皇帝因为旱灾,问张万公导致旱灾的缘由。

张万公用“使百姓疲劳的时间长了,恐怕伤了和气,应该听从御史台的话,以停止挖壕沟为便”来回答。

泰和元年,张万公接连上奏章请求告老退休,不准许,升为荣禄大夫,赐他的儿子进士及第。

第二年,张万公再上奏章。

后退休。

泰和六年,南方边境有战争,皇帝认为山东是重地,需要大臣前去镇抚,于是特别起用张万公知济南府、山东路安抚使。

山东连年有旱灾蝗灾,张万公考虑百姓饥饿必生盗贼,应当准备赈济。

当时正兴兵打仗,国家支出的费用不能供应所需,张万公于是上书请求把盐引交付山东行部变卖,交粮食换取。

又上奏督促责备有关部门杜绝盗贼的方法,皇帝都听从了。

张万公又请求退休,皇帝批准了,并加崇进,仍然给他平章政事一半的俸禄。

泰和七年,去世。

皇帝命令依照宰相的规格,举行祭礼,赠给办丧事的财物。

赠仪同三司,谥号文贞。

张万公质朴敦厚、刚直方正,家中没有多余的门客,朝廷的制度法令,多由他裁决修正。

皇帝曾经与司空完颜襄说秋山之乐,其意打算在春天打猎。

皇帝回头看张万公,张万公说:“动不如静。

”皇帝变了脸色而作罢。

他辅政八年来,所推荐的人,多是廉洁谦让之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