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做合一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2-09-01T17:52:36.289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9月作者:吴钟熙[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能力和素养,这就意味着,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

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做出改进和提高,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在小学阶段,科学课需要学生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从而来感知科
学这门学科的奥妙。

那么,仅仅用讲解法来开展科学教学,很容易抑制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导致课堂教学不高效,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来构建更加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吴钟熙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贵溪洋小学福建三明 365000【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能力和素养,这就意味着,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

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做出改进和提高,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在小学阶段,科学课需要学生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从而来感知科学这门学科的奥妙。

那么,仅仅用讲解法来开展科学教学,很容易抑制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导致课堂教学不高效,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来构建更加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理念、小学阶段、科学教学、高效课堂、提升探究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09-058-01
引言:“教学做合一”这一理念由来已久,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希望可以将“做”作为教学和学习的重点。

而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也希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与“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性质不谋而合,因此,将二者相结合,可以使科学课变得更加高效,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相应的提升,以此来达到科学课的教学目的。

一、教学做合一
1.教学做合一理念概述
“教学做合一”合一理念,是陶行知先生1925年在南开大学演讲时所提出的,并且在之后的各本论著中都有提及,成为了陶行知先生最著名的教学理念之一。

“教学做合一”最重要的就是“做”这个字,主张教师在做的过程中开展教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同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理念不仅阐明了生活现象,同时也解释了教学过程,“教”、“学”、“做”这三者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相互依附的关系存在的,同时也是三个不谋而合的过程。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需要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将“做”作为教学的中心,以做的方法来决定教的方法,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主体的地位,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做”这一方式下进行双向的交流和探讨。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三大生活教育理念之一,本质是希望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到相应的知识,而将生活“搬入”课堂,就需要教师将生活与课堂相联系,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科的内在精髓和学到相应的知识。

2. 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的好处
首先,“教学做合一”理念更加注重实践、探究和协作,这就意味着,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同时,在小学的科学课要求中,也希望可以通过科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二者可以进行有效的结合。

其次,这一理念主张开展生活性的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场所放置于各个场景中,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对于科学课的学习也有了更大的兴趣,能够从科学中学到更多的、有用的知识。

最后,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小学时期学到的科学知识都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在生活中能够实践和应用的,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中,我们需要充分的挖掘课内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充分的应用,将理论进行实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和记忆知识。

二、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1.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渗透
由于“教学做合一”理念对于“做”的重视,我们需要通过开展“做”的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做”的学习。

以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的教学为例。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古今中外人们是如何去计量时间的,由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很快的掌握,因此,我为学生留了一个自主探究的作业,“通过各种渠道,去搜索或者是翻阅书籍,了解一下除了钟表,还有哪些计量时间的方法,着重了解其中一个方法,并且在下节课时为大家做讲解。

”,希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这一课的知识。

在这一“做”的过程中,学生不需要借助教师的帮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了解和扩展知识,并且在下一节课为其他同学讲解,不仅可以再一次加深知识的理解,还能为其他同学扩展知识,在体现“教学做合一”这一理念的同时,也提高了科学课的有效性。

2.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渗透
所有的重大的科学发现或者是科学理念的提出,都不是一个人的成果,而是一群人的努力,这就需要所有的人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合作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同时,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各不相同,单纯的集体教学并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在考虑到个体差异的同时去开展合伙学习,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习效率。

以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设计我们的小船》这一课的教学为例。

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与船有关的知识,例如建造船的材料、船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确定船的载重等等,这些知识都为我们建造一艘属于自己的小船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可以顺利的开展实验,并为他们安排了一个任务,寻找自己身边有的材料,建造一个可以载重一斤的小船,并且要确保船不翻、不沉,做的最好的一个小组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致高涨,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出一些有用的点子,而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去实践操作,每个同学都在为自己小组的成果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团结合作的氛围中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也通过小组合作,将“做”这一关键的理念做到实处。

总结
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运用也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确保这一理念可以发挥出他最大的作用,同时,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相应的提升。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科学教师,需要不断的探求“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内涵和精神,将“做”作为教学的核心,从而提升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梅英.自主探究,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2]杨洁.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科学教学践行教学做合一[J].考试周刊,2019.
[3]张慧莹.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4.
[4]徐志青.浅谈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3.
[5]王慧敏.基于构建教学科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赢未来,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