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中考满分作文《钥匙》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江西省中考满分作文
【原题再现】
写作(50分)
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钥匙,还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

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钥匙
夕阳挂在西边的天空,脸色橘红,它就要落下了,还在努力地放射余光。

推着自行车,刚走出车棚,就远远地望见校门口公示栏边挤满了人。

我又走了几步,突然看见好朋友朝我招手喊:“快来看,你得奖了!你得奖了!”
我紧走几步,钻进人群。

“三等奖!我竟然得了三等奖!”我的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我一时间百感交集。

我从小胆小,从没在生人面前大声说过话。

每次上课时,我都很害怕举手,总是对自己准备的答案没有把握,怕回答错了,更怕因此被同学笑话,怕他们的目光。

我做事也不敢抱有什么高目标,自认为自己不是做大事的料子。

班上的工作,学校组织的活动,我从不上心去参加。

即使自己有能力,很想去,尽管自己已经跑到班主任办公室门口了,也会被自己的胆怯给撵回去。

在班上,我只有一点拿得出手的,那就是我有一点儿绘画功底,有时会被老师叫去出黑板报。

一个月前,班主任找到我,她说:“学校组织艺术节活动,你准备准备,参加学校的绘画评比赛。

”虽然早就听说了这事,可我连一点想法都没有。

老师指定我参加绘画评比赛,这让我又激动,又焦急。

老师信任我,可是我
有这样的能力吗?虽说自己有点儿绘画的底子,可是学校里高手如云,哪里轮得上我啊!万一没得奖,那就丢脸了!
那天放学回到家,爸爸见我坐立不安的样子,问我发生了什么事。

我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他。

爸爸说:“女儿,悲观、不自信是你身上最大的缺点。

你看,你有绘画的基础,做事又认真细致,能吃苦;脑子也不笨,接受力强。

你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还对自己没有信心呢?”
爸爸的话是有道理的。

我应该丢弃怯懦、悲观,而自信、勇敢是战胜怯懦、悲观的钥匙。

从此,每天早上,我早早起床,照着画本临摹;放学回家,写完课后作业,赶紧练习绘画;周末,来到美术训练班,跟着老师学习。

当同学们在家里看电视或在游乐场里玩要时,我却执笔游走在自己的黑白世界里,用汗水勾画心里美好的信念……
太阳就要沉入天边的地平线下,它最后的光芒投射在大地上。

抬头望,金光灿烂,晚霞如锦。

我跨上自行车,轻缓地踩着脚踏板。

余晖酒在宽阔的马路上,路边的小树林里,玉兰花开了,花香扑鼻,沁人心脾。

【名师点评】
1.中心明确,启迪读者。

本文记叙“我”克服怯懦胆小、悲观不自信的心理,勇敢地参加绘画评比赛,最后取得成功的事情,揭示出自信是我们学习、做事的强大动力的道理,相信每一个读者都能从文章中汲取力量。

2.语言生动,描写细致。

文章的语言值得称道,生动形象。

如开头的景物描写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夕阳的特点。

此外,文章的几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又准确。

如“可是我有这样的能力吗?”“那就丢脸了!”问句和感叹句的运用真实地展现出“我”的怯弱和不自信。

【原题特点】
2019年的江西省中考作文题一改前三年的“裸题”形式,又回到2015年材料加命题的方式。

从命题方式来说,2019年的江西卷作文题还是有些新意的。

首先,这道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很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

“钥匙”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考生上学离开家要锁门,放学回家要开锁进家门,在学校也要给教室门开锁和关锁。

然而,如果只是单纯写作为工具、用于开锁或上锁的钥匙,这就难免流于表面,太过肤浅,跟命题者的意图有所偏离。

因此,在审题立意时,考生要避“实”转“虚”,即不要去写实际生活中的钥匙,可以从钥匙的比喻义和象征义等方面去写作,例如,钥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门径。

当然,考生也可以由“实”转“实”,从实际生活中的钥匙写起,引出有关的事件或相关的人物,从而表现文章的中心。

其次,这道作文题并没有其他方面(如体裁、立意、角度等)的要求,利于考生从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入手,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

比如,可以写自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好方法的经历;可以记叙自己或家人与钥匙有关的故事;也可以议论解决问题时“钥匙”的重要意义;还可以论述生活中出现矛盾冲突时,人们要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钥匙”;等等。

总之,这道作文题给予考生的写作空间还是很大的。

【真题解读】
江西卷的中考作文命题一直都保持着自己的形式:全命题或半命题。

2015年的题目是“丢”,2016年的题目为“那个影响了我的人”,2017年的题目是“向____学习”,2018年的题目为“小事”,可见江西卷的中考作
文题主要是以全命题为主。

2019年的题目是“钥匙”,依然采用全命题的形式,指向明确,限定统一,便于体现考生的写作水平。

在内容上,江西卷的中考作文命题一直注重贴近考生生活,关注考生成长,让考生反思成长经历。

如2016年的题目“那个影响了我的人”,题目的意图非常明显,要求考生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自己在成长当中的故事,并有所思考,获得一些成长的感悟。

其次是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描写情感体验,传播正能量。

如2017年的题目“向____学习”,体现了命题者引导考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去发现身边的人的优点,体悟生活中的真善美。

“钥匙”是生活中的小物件,是上锁或开锁的工具。

仔细阅读导语,可以发现命题者给了我们两种思路。

一是“钥匙”就是实在的物件,是一种上锁或开锁的工具;二是“钥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比如,“过去是认识现在的钥匙”,说明了解一个人的过去是真正认识一个人的方法。

这样看来,“钥匙”可以是实在的物品,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比如理想、信念、坚忍、经历挫折、维持友谊等。

本文宜写成记叙文。

通过叙述关于有形的或无形的“钥匙”的故事,表现人物特点,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传递内心情感。

叙事,要有完整的故事,其来龙去脉要环环相扣。

想要通过故事揭示主题,就要努力做到主次得当,详略有致。

如果以写人为主,则应着重刻画人物,结合具体事例将外貌特征精雕细刻.力求生动形象。

当然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围绕“钥匙”,表明某个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加以论证。

【解析】
此题属于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钥匙”在这里应该是用它的比喻义,它的作用应该是开启新的世界,新的旅程,或对某个人来说,开启的是新的生活。

“钥匙”在这个转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把钥匙,也许是别人的某句话,也许是一个偶然的契机,也许是别人的某个眼神或举动……
确定中心后,选材,材料可以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用听到的或看到的,总之要用巨大触动的,对自己或别人的转变有重要作用的。

文章注意详略安排,运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出彩。

【审题立意】
2019年江西中考作文的题目是《钥匙》,属于无材料命题作文。

几乎
没有审题难度,这体现了命题人的人文关怀。

“钥匙”,既可以指现实中的钥匙,也可以指抽象的钥匙,比如“生命
之钥匙”、“青春之钥匙”、“快乐之钥匙”、“幸福之钥匙”等等。

考生在写作时,既可以单写现实中的钥匙,也可以单写抽象的钥匙,还
可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去写。

总之,只要考生能够围绕“钥匙”展开叙述或
议论,都不算跑题。

(当然,最好还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去写)
立意方向:“成长立志类”或“情感道德类”
【思路导航】
1、科技的发展提升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便捷度和安全性。

奶奶的钥匙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钥匙,每天挂在腰间。

妈妈经常出差,
她的皮箱有密码锁,妈妈使用的是密码钥匙。

现在,我们去商场买东西,支
付便捷,直接刷脸就行。

脸就是我们的密码。

2、挫折能磨炼人的意志,信念是战胜苦难的钥匙。

选材要具备“挫折”“信念”“成功”三个因素,突出信念的影响。

比如刘伟,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但他没有自暴自弃:12岁学习游泳,14岁获得全国游泳亚军;16岁学习打字;19岁自学钢琴,仅用一年即可弹奏出相当于手弹钢琴7级水平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22岁,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世界用脚打字速度最快的人。

【思路要点】
1.长辈们的“钥匙”
可以记叙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们轻松处理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经历。

例如爸爸在工作中为人随和,深受单位领导的赞赏,因为爸爸掌握了一把如何与人相处的“钥匙”。

2.邻居之间的“钥匙”
可以记叙邻居之间的友好相处。

写作时可以从实际的“钥匙”入手,叙述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友好,或争吵,或打闹,最终通过相互帮助、相互谅解,找到和谐邻里关系的“钥匙”。

3.朋友之间的“钥匙”
可以就朋友之间应该如何交往进行议论,分析朋友之间的种种相处方式,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或选用典型事例,最后得出朋友之间正确相处的“钥匙”。

4.学习中的“钥匙”
可以叙述自己学习中遇到的诸多繁难之事,如由于特别内向,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却不敢问老师和同学;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学习但成绩总是不理想;等等。

然后,在自己的努力或别人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5.人生成长中的“钥匙”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诸多问题,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学习上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等等。

写作时可以就种种现象展开分析论证,或纵向对比,或横向对比,最后得出解决成长烦恼的“钥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