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的调查与思考——以郴州市桂阳县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以郴州市桂阳县为例
摘要:开展好研学实践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双减”之后课后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郴州市桂阳县为例,把握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供交流。
关键词:中小学研学实践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研学实践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研学实践融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搜集、集体活动、同伴互助、文字总结等为一体,开展好研学实践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双减”之后课后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桂阳县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现状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原则上安排在义务教育四至八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进行;每学年安排不超过2次,每学年小学累计不超过3天、初中累计不超过4天、高中累计不超过5天。
当前,桂阳县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离要求差距较大。
一是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学校覆盖面不广。
城区部分中小学校组织了县域内参观活动如到翔龙通航、夜宿梨山、桂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教育基地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农村学校则很少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二是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次数少。
平均每年活动达不到1 次。
三是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学生参与率低。
城区学生研学教育心活动学生参与率不足 30%,农村学校学生参与率不足 10%。
四是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时长较短,每年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平均不到1天。
二、影响桂阳县中小学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
1.认识不到位,对研学活动支持度不高。
受应试教育影响,社会、学校、家
庭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普遍认识不足。
学校、家庭不愿“浪费”时间精力在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他们将研学视同游玩,忽视研学的重要作用。
一些学校开展研学教育重视不够,抽调地理生物教师,没有专职课程开发和活动
指导教师团队,研学方向有限,课程单一单调,计划中的科学实践、素质拓展、
生存体验、专题教育四大类课程很难全面开展。
2.活动组织有难度,安全责任大。
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参与人数多,活动组织难度大、安全隐患多,给学校、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
特别是近几年来,因疫情防控
要求减少大规模人群聚集活动,给研学实践活动审批带来很大阻力。
研学旅行活
动参与学生人数多,每次外出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学校的组织管理和安全
保障压力很大,这也是很多学校校长和教师不愿意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主要原因。
大量的学生集体外出,学生的饮食、住宿、交通以及各种参观考察活动,随时可
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而每次带队外出的教师人数有限,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
校就要面临来自家长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的多方压力和责难。
很多家长
尽管能够认同研学旅行的价值,但是对学生安全问题的担忧,使很多学校在能否
让学生参与研学旅行这个问题上踌躇不定,犹豫不决。
3.研学基地数量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
目前桂阳县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仅5家,分别为湖南翔龙飞机有限公司、共和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夜宿梨山研学实
践基地、宝山国家矿山公园、金太和贡辣业文化研学实践基地。
研学活动基地数
量少、基地软硬设施配套不齐全、基地运行欠规范、承载容量不足、研学活动内
容较单一、研学开展不灵活。
4.投入不足,经费困难。
因研学活动学校组织有难度,安全压力大,故一般
委托研学活动承办机构组织,导致研学活动费用较高。
且学校公用经费不足,教
师参与研究活动的经费也要完全由学生家庭承担,这无疑给学生家庭增加了额外
的负担。
要建成以一大批研学基地为支撑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县级基地的申报评
估审批部门和建设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
目前研学基地设施尚不完备,除部分导
视系统和课程图文标识外,缺乏影音视频装备,体验式互动式设施设备亟待补充。
5.活动效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近年来,组织研学旅行的学校范围不断扩大,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人数也有明显增加,但整体实施效果和水平参差不齐,
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
一方面,研学旅行活动存在“只旅不学”的现象。
有些研
学旅行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活动不够深入,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兴
趣不高,走马观花,漫无目的,比较被动地走完行程,收获不大,活动效果不甚
理想。
另一方面,研学旅行活动也存在“只学不旅”的现象。
一些学校担心旅行
过程中缺少教育意义,过分强调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外出。
出发前,各科教师充
分挖掘本次活动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在任务单中设计出内容繁多题目让学生填写,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使研学旅行变为学生忙于答题的过程,
学生兴趣下降,影响活动效果。
三、对策建议
1.广泛宣传,提高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认知。
政府应多形式、多渠道积极
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进行广泛宣传。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培训讲座,组织
家长会,宣传介绍研学实践的精神、意义、课程目标和具体实施过程等,使他们
认识到研学实践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结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实践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
习经历和生活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广泛宣传,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学校认真组织、学生自愿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2.健全机制,形成研学实践教育支持体系。
研学实践教育是一项需要政府多
个部门广泛参与、科学协同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健全综
合保障、安全责任、应急管理、预案备案等工作机制。
要完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运行模式,建立一个完善可靠的支撑系统。
要建立科学评价系统,对各中小学校
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效果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并作为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确保研学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3.政府引导,建设高标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
极引入资本,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设类型多样、主题丰富的高标准研学实践教育
基地,满足县域内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
4.加大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公益普惠原则,研学实践要把社会效
益放在首位,不得以纯盈利为目的进行经营性创收。
政府相关部门要科学确定研
学基地及承办机构收费标准,鼓励各行业各单位为研学实践给予优惠和提供方便,提倡研学基地及承办机构为贫困家庭学生减免费用,倡导和鼓励爱心企业、爱心
人士针对研学实践开展公益资助。
同时,政府要为学校组织研学活动提供经费保障,解决学校教师参加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差旅食宿费用,减轻家长负担。
建议
由县财政按年生均 20元(每年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3~5天,一般分2次开展,上、下学期各开展一次,每次按 10元标准计算)基准单列经费,所需经费纳入财
政年度预算。
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文化、旅游、交通、安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做好课程资源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建立经费筹措机制,才能推动研学旅行工作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春瑾.关于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标准化发展的思考——以黑龙江省推进
研学实践教育工作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3):50-52.
[2]娄卫润.中小学长城研学实践教育的推进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
坛,2022(25):90-95.
[3]陈非,邵勇.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的价值意义与推行策略[J].广东教育(综
合版),2021(07):41-42.
[4]蒋英鑫.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困境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5]徐艳雯.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
师范大学,2020.DOI:10.
作者简介:史文军,男,1979年7月生,湖
南桂阳人,中共党员,讲师职称,工作于中共桂
阳县委党校,从事干部教育工作,主要研究党建、县域经济、社会学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