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2 第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 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 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 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中国民族 资本缺乏独立性。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技 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这种情况,使得民族工业 的产品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它发展的办法就 是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力求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他 们害怕工人的觉醒和革命的发动。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衣:由衣着朴素到多彩多样。 (2)食:由食物简单到解决温饱,注重吃好。 (3)住:由拥挤简单到宽敞舒适,高楼林立。 (4)习俗:由革除陋习到婚姻自主,树立新风和休闲 方式多样化。
3.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①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 各庄铁路;②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新式水 运业诞生;③冯如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
清单二 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 变化
1.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 (1)衣: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中山装 和旗袍进入生活。 (2)食:从满汉美食、粗食到面包、咖啡等西餐进 入生活。
(3)住: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 璧出现。
(4)习俗:从蓄发缠足、繁琐婚丧礼仪到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简约文明。
专题二 近代中外、政治和思想文化
第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目标了然于胸,让讲台见证您的高瞻远瞩
考题定位
知识重点
复习思路
1.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等国 家开始向中国倾销商品并从 中国掠夺大量的原料。 正 因为如此,近代中国的经济 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 结构的变化也深刻影响了中 国近代历史的发展。2.中国 近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 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 生显著变化。
(2)通讯:①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后 设立邮传部;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 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②电报:1877年,福 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 开端。
4.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1) 报 刊 : 《 申 报 》 ; 维 新 派 报 ——《 中 外 纪 闻 》 、 《时务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2)影视: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是《定军山》,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3)互联网:自1995年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以来,互 联网迅速发展。
线索图示
知识重组 清单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兴 起与发展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洋务运动 (1)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后期兴 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 (2)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在客观上 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 一定抵制作用。
2.特点 (1)地域: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 活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 向内地渗透,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由西方引进,具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 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 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渗透。
(3)水平: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 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变化较快,而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 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问题突破 问题 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 民 族 资本 主 义经 济在 国 民经 济 中所 占比 重很 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其 力量之弱可见一斑。
(2)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 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民族资本没有自己独立的 生产基础。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他们的资 本是由地租转化而来的,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 业所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兼有资本家和地主 两重身份。——他们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 政治纲领。
2.影响 (1)从经济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代表历史潮 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从政治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使 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从而为近代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由旧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
3.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 运动诱导。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收回利权运 动引发实业救国热潮。 (3)短暂春天:民国初期(一战期间)民国建立和欧美 列强无暇东顾。
(4)曲折发展:一战后欧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5)日益萎缩:抗战时期受日本的控制和官僚资本的 压榨。 (6)奄奄一息:解放战争时期三座大山的重压特别是 美国商品潮水般涌入。
(3)从思想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 级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开展了一系列 思想文化运动,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问题 2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特点及 影响
1.原因:一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不 断加剧,西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活方式在上 海、武昌等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 区传播。二是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为物质生活的变化提 供了基础;而近代思想文化的进步,则促进了人们生 活习俗的变化。
1.中国自然经济
1.按时序梳理民族工业的 发展历程并归纳其特点、
的解体,是历史
的进步。2.对洋
原因及启示。2.将近现代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
务运动的评价。3. 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
中国民族资本主
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
义产生的背景、
下,认识其发生是必然
发展中的不利因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其特点也是时代造素及其发展趋势。
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