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贴近生活实际,如
果从小学生的层面来讲,培养其道德品质与生活接触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贴近生
活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才能让学生对生活进行感知,对善恶进行判断,促
使教育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生活化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应用,是培养学生懂法用
法与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资源生活化教学
一、在生活中挖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
1.挖掘生活真实事件,促进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将生活中
一些实际的案例作为情境,创设教学活动。
实际上,生活中的许多案例都是与《道德与法治》密切相关的,这些生活案例既具有教育意义,还能让小学生产生亲近性。
这就需要教师从小
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对课程资源进行挖掘,促使教材内容和生活进行有效衔接,养成学生
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生活中一直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就是“路遇老人跌倒,扶与不扶”。
成年人出于问责的顾虑,大多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如果从道德教育层面来说,会要求尊老爱幼、扶困救贫等措施。
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切勿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实施教学措施,要从道德与法治两个层面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教师进行针对性引导,提高教学质量。
2.挖掘日常生活素材,有利于培养优良品德。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生品德养成的关键,
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注意生活细节,这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
对生活资源进行挖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生活细节的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主题式
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生活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也促使传统道德
观念与发展理念逐渐发生了改变。
所以要想实现《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教师首先需
要做的就是要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
当然,教学目标的制
定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思想和成长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内容,将中
华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例如,在教授《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时,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养成保护地球环境
的行为和习惯,并意识到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为了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欲望,教师可将生活中环境污染的照片、视频等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对我们生
活的危害。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到环境污染严重地区进行实地观看,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产生保护地球的欲望,明确自身的责任。
2.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
素材进行搜集,提高自身的能力。
这就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
氛围,将课堂知识带入到情境中,还原到生活中。
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进行学习,对于知识的
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例如,教授《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知识时,教师就可通过生活化的案例来营造教
学氛围,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我们的保护。
教师可通过电视报道的形式来对生活化案例进行
展示,让学生分别扮演主持人和受害者,主持人针对案件的经过进行采访,并提出问题。
具
体经过如下:小红在擦拭学校日光灯时,不小心从高处摔落,落下了不可逆的残疾。
针对此
事件,谁应该负主要责任?你能为小红讨回公道吗?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很快想到了答案:“可以报警,或者通过打官司的方式进行解决。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想基本都是正
确的,知晓利用法律的手段对自己的权益进行保护。
通过诉讼不仅可以打击犯罪分子,还可
以维护社会秩序,通过司法手段讨回公道。
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性和
公正性,积极地学习法律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生成新的课程资源。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种信息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使用,给学生不一样的感
官刺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均是
较为常见的信息化教学工具。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深入挖掘生活化资源,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以及法律素养
的培养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可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出发,与实际的教学内容进
行结合,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需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
效整合,延伸教学范围,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黄齐喜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v.15,(06):201-202。
[2]査家吉浅议思想品德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000,(007):62-62。
[3]曾笃学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9,(9)。
[4]阮梅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