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物理试题(3)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物理试题(3)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电源电压恒定,闭合S 2,断开S 1和S 3,两电表均有示数;再断开S 2同时闭合S 1和S 3,此时
A .两表示数均变大
B .两表示数均变小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 2,断开S 1和S 3,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 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R 两端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电路的总电阻为两个电阻的和,则电流表的示数为I 1=12
U R R ,再断开S 2,同时闭合S 1和S 3,R 2、R 3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此时电流表测R 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I 2=
U R
,比较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A 正确. 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A
【解析】
【详解】 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提高了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蒸发,符合题意;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控制了蔬菜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控制了酒精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D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可减小蒸发的面积,从而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3.如图所示,是一款会发光的轮滑鞋,轮周上固定有磁环,金属线圈和发光二极管组成闭合电路固定在轮轴上.穿轮滑鞋滑行时,磁环绕轮轴转动,使发光二极管发光.下列设备与这种鞋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发电机B.电磁起重机C.电铃D.电风扇
A
【解析】
【详解】
观察轮子部分构造可知,溜冰时磁环随轮周转动,相当于金属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使二极管发光,属于电磁感应现象;
A、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A正确;
B、电磁起重机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错误;
C、电铃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电风扇中有电动机,利用的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故D错误.
4.如图,在大小为400N 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经过6s将600N的重物提升了0.6m,在此过程中
A.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500J
B.动滑轮重200N
C.拉力F的功率为6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D
【解析】
【详解】
A.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有=Gh=600N×0.6m=360J.故A错误.
B. 若忽略绳重和摩擦,根据F=G G
n
动,则动滑轮重力为G

=nF-G=2×400N-600N=200N,但是题中没
有说忽略绳子重和摩擦,所以动滑轮重力应小于200N.故B错误.
C. 拉力F做的功为W总=Fs=F•nh=400N×2×0.6m=480J,则拉力F的功率为P=W
t
总=
480J
6s
=80W.故C
错误.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
W


=
360J
480J
=75%.故D正确.
5.如图是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示意图,在重物离开水底后,从水下完全拉出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下列关于汽车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C
【解析】
【详解】
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物体在未到达液面时浮力不变,拉力不变;物体开始露出液面时,浮力变小,拉力变大;物体完全露出液面时只受拉力;根据P=Fv,速度相等时,拉力先较小且不变,所以功率先较小且不变;物体开始露出水面时,拉力逐渐变大,速度不变,所以功率变大;当完全露出水面后,拉力较大且不变,所以功率较大且不变.
6.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论衡》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所示的司南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司南长柄所指方向是()
A.地理南极,地磁北极B.地理南极,地磁南极
C.地理北极,地磁北极D.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A
【解析】
【分析】
指南针是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工作的,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做地磁场,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详解】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即地理上的南极;地理上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睛】
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是真实存在的,对于磁场的认识,我们是通过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认识的.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
B.阳光下树的影子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D.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站在岸边看水里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它是由水中的鱼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形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B.阳光下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线照射到黑板上时发生了漫反射,属于光的反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蓝天白云在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8.甲、乙两车在公路上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
,若甲、乙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则:

A .v 甲=3m/s v 乙=0.9m/s
B .v 甲=1m/s v 乙=3m/s
C .10s 后甲在前,乙在后
D .10s 后甲、乙相距4m
B
【解析】
【详解】
AB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运动,由它们的s ﹣t 图象可知,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6m =1m/s 6s s v t ==甲甲甲 , 12m =3m/s 4s s v t =
=乙乙乙, 故A 错误,B 正确;
CD .若甲、乙同时同地同向运动,10s 后:
1m/s 10s=10m s v t ==⨯甲甲,
3m/s 10s=30m s v t ==⨯乙乙,
故乙在前,甲在后;甲、乙相距:
30m 10m=20m s s s =-=-甲乙,
所以CD 错误;
故选B 。

9.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
A .吹气时A 管中水面上升
B .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 .吹气时纸片向下凹陷
D .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B
【解析】
吹气时,细管上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水面的大气压强,因此水被水面处的大气压力作用下上升,A 可以说明.纸片下面吹气,下面流速大压强小,纸片被上方的大气压压下向下凹,C 可以说明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吹气时纸条向上飘,是纸条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被下面的大气压压上,可以说明.B 中细管吸饮料时由于人把细管内的空气吸走导致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而使饮料上升到嘴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与空气流速无关.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V 表示数变大,A 1表示数变小
B .V 表示数不变,A 表示数不变
C .A 表示数与A 1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 .A 表示数与A 1表示数的差值不变
D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 1和R 2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支路电压,同时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 1测R 1支路的电流;因为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滑片移动时,通过R 2的电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U I R
=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R 1支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小,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 AB .由以上分析可知,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 和A 1表示数变小,故AB 错误;
C .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比值12211
1I I I I I +=+,I 2示数保持不变,I 1示数减小,则其比值会变大,故C 错误;
D.A表示数与A1表示数的差值为通过电阻R2的电流,所以该差值保持不变,故D正确.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B.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一定升高
C.质量相同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D.走进鲜花店就可以闻到花香,这是扩散现象
CD
【解析】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对物体做了功;故A错误;
B、若只发生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如冰熔化,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B 错误;
C、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质量相同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故C正确;
D、鲜花的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走进鲜花店就可以闻到花香,故D正确.故选CD.
点睛:注意理解热值的物理概念,热值是燃料的特性,由燃料种类决定,与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但比较热值时必须是完全燃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C.两个光滑的铅块被压紧后“粘”在一起很难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在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D
【解析】
【详解】
A. 雪花飞舞,是宏观的物体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说法错误;
B.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斥力, 故说法错误;
C. 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说法正确;
D. 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说法正确.
13..下列有关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并不真实存在
B.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C.法拉第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D.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AD
【解析】分析:(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为了描述磁场人为引入了磁感线,磁感线是一种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3)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在世界上是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的物理学家;
(4)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解答:A、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实际存在的,磁感线是人为建立的模型,并不存在,故A正确;
B、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在地面上受到地磁场的作用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向地磁的南极,故B错误;
C、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通断的装置。

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此题的选择项中涉及的都是电与磁方面的物理情景,利用对应的电磁方面的知识对物理情景加以分析解决。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____,如果移走小磁针,该结论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此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_____。

磁场成立显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解析】
【分析】
做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时,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该实验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详解】
当将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该磁场与小磁针的有无无关,故移走小磁针后,该结论仍成立;此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显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其实质是转换法的运用。

故答案为:磁场;成立;显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15.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钢球由A点以速度v沿轨道滚下,经过最低点O,另一侧等高点B到达最高点C,然后又从C点经B点返回到O点。

钢球在A点动能_____B点的动能。

钢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_____在B点的重力势能;钢球在由A至O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_____返回时由B 至O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大于等于大于
【解析】
【详解】
小球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小球质量不变,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νA>νB>νC,故小球在A点的动能大于B点的动能;
小球在AB两点质量不变,AB两点的高度相等,钢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等于在B点的重力势能;
在粗糙的弧形轨道上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钢球在由A至O
的过程中的速度大于从B下降到O时的速度,根据v=s
t
可知,钢球在由A至O的过程中的时间小于从B
下降到O时的时间,A到O的高度和B到O的高度相等,根据P=W Fs Gh
s t t
==可知钢球在由A至O
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大于返回时由B至O过程中重力的功率。

16.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电源工作的一种新型动力车。

它上面的太阳能接收板的有效面积为8m2,天气晴朗且接收板正对阳光时,每平方米面积上每秒钟能接收到太阳辐射的能量为1000J,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压为120V,可供电动机正常工作的电流为10A。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_____。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将电能
主要转化为_____ 能。

若转化效率是80%,且该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所获得的牵引力是150N,则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_____m/s。

15% 机械 6.4
【解析】
【详解】
(1)太阳能电池1s输出的电能:W=UIt=120V×10A×1s=1200J;
太阳能电池板1s接收的能量为:E=1000J/(m2•s)×8m2×1s=8000J;
则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η=
1200J
8000J
W
E
==15%;
(2)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电能,主要产生机械能,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化成的机械能为:W机=Wη′=1200J×80%=960J;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
960J
1s
W
t
=
机=960W;
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由P=W Fs
t t
==Fv得到,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
960W
150N
P
F
==6.4m/s。

17.如图,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A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

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A端为_____极,烧杯中水面_____。

S 下降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电流由A流向B,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B端为N极,则A端为S极(南极);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则螺线管中的磁性减弱,故小铁球所受磁力减小,小铁球受重力、磁力及浮力,因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向下的磁力与重力之和应等于向上的浮力,因磁力减小,故浮力也将减小,小铁球上浮一点,所以烧杯中水面下降。

18.如图所示,当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的现象后,经过思考得出下落原因是苹果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作用且力的方向指向地球.小龙和小红同学就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一致认为苹果的高度下降了且苹果的速度越来越大.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苹果的高度和速度的变化分别做出合理的解释:
(1)苹果高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 ;
(2)苹果速度越来越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
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大,速度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