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汤_圣济总录卷六十_减法方剂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蛎汤_圣济总录卷六十_减法方剂树
牡蛎汤_圣济总录卷六十_减法方剂树 (1)
1.原方 (2)
1.1.组成:牡蛎(烧令通赤)3分,龙胆3分,升麻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甘草(炙)3分,犀角(镑)半两,蒿本半两,桂半两。
(2)
1.2.功效:女劳疸,额上汗出,四肢虚烦,日晡发热,小便自利。
(2)
1.3.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
(2)
2.犀角汤 (2)
2.1.减:牡蛎、蒿本、桂 (2)
2.2.组成:犀角(镑)1两,龙胆1两,升麻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3分。
(3)
2.3.功效:女劳疸及劳气热渴,额上汗出,手足俱热,小便赤涩。
(3)
2.4.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 (3)
3.升麻汤 (3)
3.1.减:牡蛎、龙胆、麦门冬、犀角、蒿本、桂 (3)
3.2.组成:升麻半两,甘草半两。
(3)
3.3.功效:代指虽无蕴毒,筋骨中热气尚盛。
(3)
3.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3)
4.牡蛎散 (3)
4.1.减:龙胆、升麻、麦门冬、犀角、蒿本、桂 (3)
4.2.组成:牡蛎(黄泥固济,煅取白为度)3两,甘草(炙,锉)1两。
(3)
4.3.功效:瘰疬;小儿口疮。
(3)
4.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七 (3)
5.甘草汤 (3)
5.1.减:牡蛎、龙胆、升麻、麦门冬、犀角、蒿本 (3)
5.2.组成:甘草(炙,锉)1两,桂(去粗皮)1两。
(3)
5.3.功效:妊娠颠扑内损,致子死腹中。
(3)
5.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3)
1.原方
1.1.组成:牡蛎(烧令通赤)3分,龙胆3分,升麻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甘草(炙)3分,犀角(镑)半两,蒿本半两,桂半两。
1.2.功效:女劳疸,额上汗出,四肢虚烦,日晡发热,小便自利。
1.3.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
2.犀角汤
2.1.减:牡蛎、蒿本、桂
2.2.组成:犀角(镑)1两,龙胆1两,升麻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3分。
2.3.功效:女劳疸及劳气热渴,额上汗出,手足俱热,小便赤涩。
2.4.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
3.升麻汤
3.1.减:牡蛎、龙胆、麦门冬、犀角、蒿本、桂
3.2.组成:升麻半两,甘草半两。
3.3.功效:代指虽无蕴毒,筋骨中热气尚盛。
3.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4.牡蛎散
4.1.减:龙胆、升麻、麦门冬、犀角、蒿本、桂
4.2.组成:牡蛎(黄泥固济,煅取白为度)3两,甘草(炙,锉)1两。
4.3.功效:瘰疬;小儿口疮。
4.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七
5.甘草汤
5.1.减:牡蛎、龙胆、升麻、麦门冬、犀角、蒿本
5.2.组成:甘草(炙,锉)1两,桂(去粗皮)1两。
5.3.功效:妊娠颠扑内损,致子死腹中。
5.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