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网课测试题答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分
析》网课测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政策的具体项目以及执行措施的终结叫功能的终止。
()
A.错误
B.正确
2.前后对比法要在其他方法的指导下进行。
()
A.错误
B.正确
3.公共政策问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
()
A.错误
B.正确
4.()是政策评估基本方法。
A.前后对比法
B.成本收益法
C.抽样调查法
D.专家判断法
5.在政策执行中,“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是哪种执行偏差的典型表现?()
A.象征性执行
B.附加性执行
C.残缺性执行
D.替代性政策执行
6.政策之间关系不协调造成的浪费或损失是指()。
A.衔接成本
B.摩擦成本
C.政策制定费用
D.操作费用7.在经济领域中为处理经济问题、协调经济利益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
()
A.正确
B.错误
8.政策执行后对政策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称为()。
A.政策输出
B.政策效果
C.政策目标
D.政策反馈
9.目前在西方国家,()权力有扩大的趋势。
A.司法权力
B.立法权力
C.行政权力
D.议会权力
10.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
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
11.多角度分析通常从下列哪些角度进行分析?()
A.伦理角度
B.个人角度
C.组织角度
D.理论角度
E.技术角度
12.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
A.正确
B.错误
13.()主要是政治领袖自己提出政策问题,并把它列入政策议程的过程。
A.外在创始型
B.内在创始型
C.政治动员型
D.积极动员型
14.()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A.国家机构
B.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
D.司法机关
15.根据方案或项目预期的结果的成本与效能,来评估每个方案或项目的效果,这种分析方法称为()。
A.成本—效益分析
B.成本—效能分析
C.成本—效应分析
第2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头脑风暴法的评价标准是()。
A.限定范围内的正确性
B.洞察力的改进
C.最佳的合理和重要性
D.一致性
2.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A.勒纳
B.拉斯韦尔
C.德洛尔
D.马克思
3.在我国,()是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它是我国的政策制定及立法的主要机关,也是政策执行和监控的制约机构。
A.国务院
B.检察院
C.人民代表大会
4.生理生存上的最低需求是()。
A.民主
B.安全
C.自由
5.给定投入基础上的最大产出是()。
A.效率
B.公平
C.安全
D.自由
6.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政策。
()
A.正确
B.错误
7.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的纵向结构: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
A.正确
B.错误
8.在下列的几种环境中,公共政策系统的基础环境是()。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文环境
D.科技环境
9.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包括各级行政机构、准行政组织、公民和企业等社会组织和()。
A.公安机关
B.法院
C.大众传媒
10.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个基本的假定是()。
A.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1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
A.公共组织
B.公共政策
C.公共秩序
D.社会伦理
12.()本质上是政府部门按特定程序行动的过程。
A.系统议程
B.正式议程
C.非正式议程
D.公众议程
13.在下列政策系统内,表现为政策的塔形结构的有()。
A.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B.战略策略战术
C.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D.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
E.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
14.以下哪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A.理性主义
B.渐进主义
C.政治系统
D.精英主义
15.制定执行计划的原则有()。
A.客观原则
B.弹性原则
C.效率原则
D.统筹原则
第1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A
2.参考答案:A
3.参考答案:B
4.参考答案:A
5.参考答案:C
6.参考答案:B
7.参考答案:A
8.参考答案:B
9.参考答案:C
10.参考答案:A
11.参考答案:BCE
12.参考答案:A
13.参考答案:C
14.参考答案:A 15.参考答案:B
第2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D
2.参考答案:B
3.参考答案:C
4.参考答案:B
5.参考答案:A
6.参考答案:B
7.参考答案:A
8.参考答案:B
9.参考答案:B
10.参考答案:B
11.参考答案:B
12.参考答案:B
13.参考答案:ABC
14.参考答案:A
15.参考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