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69例的护理体会(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69例的护理体会(一)
摘要目的:提高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技术和质量,以保障病人生活质量。

方法:对69例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患者采用C型臂下静脉穿刺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实施术前、中、后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结果:消除了病人的思想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病人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都得到康复。

结论:通过加强对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提供系统而规范的护理,既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人工/护理;心脏辅助装置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疾病的根本措施。

1996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共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69例,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人取得良好效果,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前后在护理组的续贯工作中,保证了植入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系我院住院的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病人69例,其中男43例,女26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41岁,年龄平均69岁。

临床诊断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阻滞1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6例,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

临床表现为晕厥、头晕、黑朦、疲乏、心悸等。

确诊后在放射科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1.2方法
局部麻醉下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后,借助于导引钢丝、扩张管和套管将电极送入右心室。

指导患者穿刺时应避免咳嗽和深呼吸,以防止空气栓塞1]。

当电极头位于适当位置后,通过翻身、拍背、咳嗽以检验电极头固定牢固否。

测定起搏器参数符合要求后,将起搏器与电极牢固连接后植入乳房上方胸大肌胸膜面,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心电图显示起搏心律,设置心率60~80次/分,起搏器工作正常状态,术后平均8天出院,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护理体会
2.1术前护理
2.1.1医患沟通
①要做好心理护理,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状况,耐心细致做好患者以及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紧张情绪和思想顾虑,鼓励患者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②沟通时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起搏器相关知识、手术方法及疗效,使病人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进入手术。

③沟通后要检查病人及家属是否签具同意书,其中应包括锁骨下静脉穿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同意书。

2.1.2术前准备
术前5天及时停用抗凝、扩血管药物,防止手术部位及起搏器囊袋内出血。

术前3天开辅助检查、做好皮肤准备、常规做抗生素和碘过敏试验。

按时发出手术通知书,使相关科室做好相应准备。

按时执行术前医嘱,术前半小时予以镇静剂,嘱患者术前排大小便。

2.2术中护理
建立静脉通道,视情况吸氧,连接心电监护,备好术中用药、急救药品、急救设备,保证急救设备性能良好。

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垫高肩部,抬高双下肢以利穿刺成功。

电极通过房室瓣定位时,密切检测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形态变化,注意倾听患者的感受,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测试起搏器各项参数正常后协助患者向左侧翻身、拍背,并嘱其咳嗽、深呼吸,检查电极位置是否稳妥。

将病人送回病房后做好交班以及纪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